【关键词】 新冠肺炎;集中隔离人员;心理状况
[ Abstract]
How is the psychological response of thenovel coronavirus, centralized isolation personnel, worth our research。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We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people in the area of separation to provid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the centralized isolation personnel in the state of isolation.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新冠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文件,规范按内防指发〔2020〕21号文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和国家相关要求,为指导各地区做好各类重点人员的隔离观察工作,遏制疫情蔓延,特制定本规范。凡从湖北省、武汉市返回我市的人员和有湖北省、武汉市旅居史的返回人员,一律由流入地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湖北省之外的广东、浙江、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较重疫区返回的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时间14天,不允许出门最好单独居住。隔离医学观察结束后无异常情况的,经本单位批准,方可返岗。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集中隔离人员在等待的日子里,不仅要承受着身体的不适,还要承受着心理上不确定感和恐惧感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1 . 集中隔离人员心理现状及分析
1.1 恐惧及焦虑 新冠病毒来势凶猛、传染性强,潜伏期长,面对在武汉回来及路途中接触人流等的事实,不确定感是最大的心理特征,心里七上八下、没着没落,像被抛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看不到岸……为了获得确定感,频繁关注各类疫情信息,不断地与相关人士(如在医院工作的亲友)联系,打探内部消息,为内心的各种问题寻求答案,结果心情是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快速来回变换,时而悲观,时而乐观,因为反复经历这些过程而体验到强烈的挫败感、无助感等。 自己是否已经被感染想法会不由自主的闯入进来,容易将其他人的正常行为看作是针对自己,变得多疑、敏感,从而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担心自己会感染新冠病毒,对未知不确定事件的恐惧。
1.2 认知偏差 个人在面临缺乏事实依据的突发事件时,极易产生极端思维,从而产生鲁莽行为。例如 2020 年2月 24 日莫力达瓦旗有一位从武汉做动车返回人员出现了社会认知偏差,认为自己只是来自武汉,无发热史、无确诊及疑似人员接触史,没有任何发病体征,极其不愿意配合并且有骂人行为。
1.3急躁及失眠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社会交往受到限制,居住环境改变,隔离管理制度的不适应等,会产生逆反、阻抗、急躁等情绪,从未影响睡眠。例如某宾馆隔离一名17岁高中生,该学生跟随父母春节期间从武汉返回,隔离一周时,其出现不吃不喝、发脾气等行为。
1.4 急性应激反应 对于儿童青少年,缺少家人的陪伴、陌生环境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剥夺和侵入,会造成精神性创伤,从而出现一些急性应急反应。例如,2020年3月28日,呼伦贝尔市某儿童7岁集中隔离期间出现急性应急反应,因母亲是疑似患者在医院隔离,自己被集中隔离,长时间没有母亲陪伴,被封闭在陌生的环境,出现夜间睡觉惊醒,恐惧、大哭大闹等行为。
2.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为2019-nCoV。在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对这种病毒知识的极端缺乏, 是造成恐慌的根本原因。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度威胁性、潜伏期较长、病情凶险、目前无特效治疗手段,且该病毒具有新发陌生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决定了这次恐慌的强度。
对于集中隔离人员,日常生活环境改变,环境不稳定,从而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表现,如果一个人身处的环境不稳定,人就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像是一种悬浮的一个状态,没有着落感,好像随时都有可能从半空中掉落,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会感到焦虑,恐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医务人员相比集中的隔离的人员焦虑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对新冠肺炎认识相对较少,他们的心里面没有底,所以说我们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信息的公开,让大家足够的了解新冠肺炎和当下的状况,大家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相对安全岛,这种焦虑、恐惧情绪能够减轻,而这种焦虑、恐惧感的存在恰恰就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所以说会感到焦虑恐慌。
对于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集中隔离期间出行受到限制,而且管理人员还会有各种管理制约他们,相应他们就会出现阻抗、叛逆等行为。青春期孩子独立性增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存在偏执性的特点;情绪易激惹,他们总是希望得到他人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正是青春期孩子发展的特点,让他们在集中隔离期间做出烦躁、阻抗、鲁莽的行为。我们这个时候应该了解到青春期孩子发展特点,学会与他们沟通、平等交流,,不要把一些制度和规则强制性的施加到他们身上,要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3.针对新冠肺炎集中隔离人员的心理调适
3.1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陷入思维的怪圈,比如对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单一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是坏的。我们还可能无限地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能够做的和改变的。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还能想到其他结果吗?如果是另一种没那么糟的或比较好的结果,自己的感受又如何?如果最坏的结果不是100%,那么能够反驳这个结果的证据有哪些?对于那些更好的结果,能够支持的证据又有哪些?如果是某某某,他会这么想吗?这些自问自答的方式能让我们的认知更灵活、更实际。
3.2保持放松状态。下面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放松:
3.21心理着陆技术:它是通过深呼吸来调整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保持与外界接触的接触,并说出所看、所听、所处,进而把注意力从而把人的注意力从内在的思考转回到外部世界中,这种技术需要当事人一致保持睁着眼睛,去关注此时此刻呈现在自己面前世界中所有能够注意到的东西,通过专注当下,从情绪的漩涡中聚焦于此时此刻。
3.22 稳定化技术,就是通过引导想象练习帮助当事人在内心世界中构建一个安全的地方,适当远离令人痛苦的情景,并且寻找内心的积极资源,激发内在的生命力,重新激发解决和面对当前困难的能力,促进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此,该技术主要用于危机干预的初始阶段,以帮助当事人将情绪和认知水平恢复为常态,从而接受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3.3要多途径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广泛和你喜欢的、信赖的人交流, 比如家庭成员、朋友、老师、心理咨询人员等等。要知道, 很多事情, 很多消极的情绪和感受, 说出来, 就轻松了。人是互相支持的,危难之中, 这种相互支持弥足珍贵。如果直接的沟通不方便, 可以借助于电话, 短信和互联网。
2.4身体减压:可以通过按摩、瑜伽等改变身体的姿势,或泡个热水澡等方式,来给自己的身体进行减压放松。
4.体会
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如何有效应对,做到忙而不乱,对心理危机工作者是一项考验。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新冠肺炎的疫情信息,掌握新冠肺炎的诊治、防护知识。获得了医院、相关部门透明、及时的防控信息,秉持着只陪伴、不添乱的工作原则。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需要灵活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如受助群体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如全部来自同一个地方、遭遇的情形和经历基本相同、情绪反应基本类似等,可以选择小范围团体干预的技术,以此扩大干预对象的范围。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团体干预的技术手段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因此,最好选择“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干预技术,以更好地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
[ 参考文献]
[ 1] 金盛华, 张 杰主编.当代社会心理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2 .109-385 .
[ 2] 林崇德, 王登峰主编.临床心理学[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2001 .228-303 .
[ 3] 王晓虹,林 春.“非典”时期恐慌情绪的心理机制及其调适[ A] .1005-1139(2003)03-0173-02
[4] 焦建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4;
3(3):78-81
[5]程家国,谭晓东,2019新冠肺炎病毒肺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及疏导 [ A].1674-6449(2020)02-0019-03
[6]苏茜. 临床护士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研究[D].锦州: 辽宁医学院,2015.
[7]王发强,许建阳,刘庆安,等. 抗击SARS 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与干预[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 11) : 1066.
[8]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S /OL]
[9]万小艳,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671-2803(2013)04-0086-0
论文作者:曲桂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肺炎论文; 心理论文; 人员论文; 情绪论文; 疫情论文; 焦虑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