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行微创穿刺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类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主要是入院时患者的血压、第一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年龄等。血肿抽吸量不超过缘由血肿的1/5,且在24h之后进行血肿抽吸比较安全。结论: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122-02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所引发的并发症,且病情较为严重。发病原因是由于脑底部小动脉的管壁上出现玻璃样、纤维样的病理性变化,局部病灶出血或者缺血、坏死,进而导致血管壁的强度被削弱,出现了局限性扩张,形成微小的动脉瘤[1]。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微创技术运用到了神经外科治疗中,此方式操作简单,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此类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行微创穿刺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5.5±13.5)岁。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的标准为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统计的因素为年龄、手术前患者血压、第一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血肿位置、中线移位等。分析的患者生活自理19.0%(8/42),轻度残疾28.6%(12/42),重度残疾38.1%(16/42),昏迷状态、植物状态14.3(6/42)。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其或者家属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于手术之前,行头颅CT检查,确定其脑部出血位置,分析头颅CT片,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中的中心位置,并作为穿刺靶点,并根据头颅CT片估算出穿刺深度,依据穿刺深度选取合理、科学的穿刺路径、穿刺针、穿刺部位,并标记穿刺部位。行局麻,并切开选择的穿刺部位,切开头皮约2~3cm,使用电钻,钻1cm直径的颅骨孔,此时要注意避开表面的血管及重大功能部位,按照之前选择的穿刺路径,穿刺到血肿部位的中心,使用合适的注射器抽吸血肿,若此时的血液为陈旧性,则代表此次穿刺成功,第一次抽吸量不能过多,将一部分血肿抽吸后,要使用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灌洗血肿腔,冲洗液要在5ml范围内,次数在2~5次内,直至冲洗液呈现出淡红色,注意冲洗时的进出量。术后复查,若头颅CT显示血肿残余超过10ml,需要使用3~4万U的尿激酶荣誉3ml的生理盐水,一同注入血肿腔,并置入引流管,观察引流液体颜色、引流量等,并每天进行头颅CT复查,基本无血肿残留时将引流管拔出。
1.3 评判指标
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并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评判,自变量包含患者年龄、手术前血压指数、第一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血肿位置、中线移位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与统计学SAS软件共同进行分析。
2.结果
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前血压指数、第一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血肿位置、中线移位,而影响最严重的为年龄、手术前血压指数、第一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详见表。
表 我院42例行微创穿刺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3.讨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且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使用局麻,能够有效降低麻醉风险。
本次研究显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前血压指数、第一次血肿引流量、手术时机、血肿位置、中线移位。再次出血是此类患者预后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不良与再次出血因素有关的比例为11.9%(5/42),分析是患者由于脑动脉末端有微小动脉瘤,当患者由于情绪突然激动、大量的体力劳动等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会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2]。解除高压状态时,血肿部位及周围组织可能会由于突然复位,导致再次出血。当患者术前血压超过200l时,说明患者患有高血压,因此在手术时不易对其血压进行控制,可能在再出血。在抽吸血肿时,要注意速度,避免血管破裂出血。对于手术时机的分析目前医学界有三种不同观点,出血6h内为抽吸最佳时机,认为此时受伤的脑组织具有可逆性,接触血肿压迫状态,神经功能能够较完全的恢复,但是若在此时间内,继续出血,很容易再出血[3]。出血后6~24h为最佳时机,认为这个阶段脑出血已基本停止,行抽吸后不容易在此出血。出血24h后为最佳时机,此时行穿刺较安全。经研究显示,24h后行抽吸血肿是最佳时间。年龄越大的患者较容易产生其他并发症,导致容易再出血。
此次研究所选择对象较少,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是分析出的预后多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且血肿首次引流量不超过1/5,24h后行抽吸是比较安全、合理的,还需行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分析此类患者预后多因素。
【参考文献】
[1]樊旭辉,杨波,杨明明,等.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与感染预防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9):2009-2011.
[2]张涛,杨兴艳,杨海宁.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53-53.
[3]胡均贤,徐春林,吴雅兰.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预后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4):318-318.
论文作者:肖创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因素论文; 微创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