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456
摘要:目的:观察非药物治疗前后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规律服药的糖尿病患者,对他们介入非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结果:患者在非药物治疗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非药物治疗干预前。结论:非药物治疗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上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非药物治疗;血糖
我国有约12%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前驱糖尿病(又称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成年人口数的50%。【1】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糖尿病综合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2】本文对辖区68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介入非药物治疗进行干预6个月,观察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进行统计学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
1对象:在辖区慢性病管理系统中选取68例规律服药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58岁,平均65.5岁。
2 纳入标准:年龄在55-75岁之间,糖尿病的诊断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的诊断标准,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知情同意且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二、治疗方法
对68例糖尿病患者在规律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介入非药物治疗,调查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为期6个月。68例患者在干预前后都进行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静脉血测量,将结果分为优,良,差三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现将非药物治疗的具体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1糖尿病教育
(1)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5日组织一次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由 68例糖尿病患者及一名家属陪同参与听讲。讲师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会后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并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患者之间也可通过此种方式介绍心得,互帮互助,互相鼓励。
(2)实践操作能力
为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实践操作能力,讲座以边讲边操作的形式进行。
(3)团队联络机制
将责任医师的联系电话留给这68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并成立糖尿病防治微信群,鼓励68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积极入群。鼓励患者及家属有问题随时提问,针对不同并发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并发症的症状,预防等。
2、饮食疗法
根据每位患者的身高,标准体重,实际体重,劳动强度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并告知68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三餐进行合理分配。
饮食疗法的治疗原则:
(1)合理控制总能量,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以能维持患者的标准体重为原则。标准体重计算方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为超重。
(2)糖类物质摄入量应占每日总能量的50%-60%,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0%-30%;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mg/日以下;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正常人标准相近为1g/公斤,占总能量摄入的10%-2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动物蛋白至少占1/3;水果每日吃200g左右,不要在餐前餐后服用,可做为加餐或在入睡前1小时服用。
(3)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应满足机体需要。多摄入VC,VE,胡萝卜素,可减轻自由基对肾脏,眼晶状体及神经的损害;多摄入B族维生素,因糖尿病患者尿量多,导致B族维生素丢失,消耗增多,应注意补充;铬,锰,锌的摄入可减轻自由基对肾脏,眼晶状体及神经的损害。
(4)合理安排餐次。三餐按患者每日可摄入总能量的1/5,2/5,2/5来分配。
(5)清淡饮食,不咸不淡;多饮水,不动烟酒。
3、运动疗法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与血糖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适当的运动可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全身组织更多地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要求这68例糖尿病患者每日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加上适量的运动。
(1)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进行3-5次运动,运动时间为20-60min。临床医师教给68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一个简单的方法来监测运动时心率:运动时心率=170-年龄。运动后微微出汗,以轻度疲劳,不气喘为准,避免剧烈运动。
(2)运动时随身带好糖块或巧克力,如发生低血糖时及时服用,避免危险发生。
(3)避免做与合并症相关的运动。如:糖尿病合并下肢麻木的患者避免跑步,下蹲,踢球等运动。
(4)避免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作用的高锋时段运动。宜在饭后1小时后进行。
(5)运动时和运动后均要注意适当饮水。
4、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控制血糖平稳的重要措施。通过血糖监测结果评估患者现在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使用方面是否需要调整。家里有血糖仪的可自行在家监测,每周将结果以微信或电话形式告知临床医师;没有血糖仪的患者来我院定期见检测。每周至少检测2次血糖:一次空腹,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
三、疗效观察
1、统计学方法 采用A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前后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非药物治疗6个月后,干预前68例患者共完成干预治疗67例,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分为优,良,差三组:
优:空腹血糖<6.1 mmol/L 且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
良:空腹血糖≥6.1 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
差:空腹血糖≥6.1 mmol/L且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
68例糖尿病患者经过非药物治疗干预前后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非药物治疗干预前后比较
组别 例数优 良差
干预前68 141044
干预后67 32 314
χ212.45
P值0.031
四、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68例糖尿病患者在非药物治疗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非药物治疗干预前。由此可见非药物治疗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上有显著疗效,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的糖尿病诊疗工作中我们医务人员应提倡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做好非药物治疗的宣传及教育工作,让患者意识到非药物治疗不但可以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能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孔爱民。浅谈糖尿病的社区非药物治疗[J],医学前沿,2095-1752(2015)30-0374-02
[2]宋玲,王爱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2,3(9):84.
论文作者:许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血糖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家属论文; 餐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