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档案视角下原211基地工匠精神研究*
肖全良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青海海北州 810299)
摘 要: 原221基地,曾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这里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其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光耀千秋。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干部、工人遗留下来的口述档案,是研究我国核武器研制历程的珍贵史料,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基于口述档案的挖掘整理,探讨原221基地从事核武器研制生产工作的科研专家和技术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既有助于了解我国建国初期国防科技事业中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助于丰富当前工匠精神的生动内涵。
关键词: 口述档案;原221基地;工匠精神
上世纪60年代,核武器研制试验成功,是我国国防科技建设的集大成者,也是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技术工人付出毕生心血创造出的历史性丰功伟绩。随着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221基地[1]全面退役并对外开放,挖掘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广泛运用至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领域,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成为实现历史存在与现实需求之间成果转化的当务之急。核武器研制事关国家最高机密,档案资料保密严格,因此,在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情况下,相关口述档案成为了讲述我国核武器研制辉煌历程的重要佐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参与走访原221基地工作者,详细记录了他们工作生活点滴。由于“口述档案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讲述者记忆模糊等问题,都会影响利用口述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实际效果”,[2]因此,需要与现存可查档案资料进行认真比对,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后期加工,才能得出一批具备一定价值的口述档案资料。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可起到抢救历史资料、填补历史空白、丰富历史细节的重要作用。分析诸多原221基地工作者的专访资料和回忆文章发现,该群体普遍能够扎根于远离故土亲人的高寒草原,能够自始至终胸怀对祖国的崇高敬意,能够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攻坚克难,他们表现出的道德品质、职业操守以及工艺技能,与当前工匠精神“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3]的内涵不谋而合。运用口述档案资料,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中展现出的工匠精神;将其作为重要的精神遗产,能够不断充实新时代我国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还好,我脑海中不断显现的尴尬局面并没有在第一天的傍晚出现,为第二天正式拍摄的探路工作在浅尝辄止之后就结束了。而为了让我在第二天不成为整个拍摄计划的最主要障碍,牧马人车主自告奋勇地开始帮我复习曾在各种“冰雪试驾”和“越野体验”活动中收获的知识点。一番理论教授结束之后,在一群改头换面的北汽BJ40、三菱帕杰罗的围观下,我成功依靠全新AMG G 63那充沛到有些过剩的动力摆脱了一个因为掉头而陷入雪窝的尴尬。
一、原221基地工匠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
核武器事业技术密集、系统复杂、综合性强,它既是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重大国防工程在管理、科研、生产体制创新上的重大成功。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工人在无任何工作方法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依靠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秉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工匠精神,走出了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尖端科技的路子,为实现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作为曾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执行委员会委员(1999—2002)、ICME-14申办委员会主席(2013—2015)、ICMI中国国家代表、ICME-14国际程序委员会(IPC)主席,王建磐教授是ICME-14申办和举办的亲历者和主要组织负责人.为此,王建磐教授就ICME-14的申办过程和中国主办此次大会对中国数学教育崛起的意义接受了访谈.
1.爱岗敬业
原221基地从建立到退役虽然仅有短短的三十多年,但因其历史特殊,很多具有深刻教育内涵的史实疏于记载,造成了遗漏与缺失,而口述档案的搜集整理利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接触历史、还原历史的机会,特别是在微观历史细节方面,口述档案能够客观的分析人与事,甚至能够让所有参与者在同一平台上获得发声的机会。正如上文所述,在原221基地核武器研制的背后,不仅有邓稼先、王淦昌、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我国的核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更有成千上万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工人在这项伟大的事业当中充分彰显工匠精神。这是以往核武器研制历史研究中所忽略的问题。通过口述档案史料的挖掘整理,还原核武器研制过程中所呈现的工匠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精益求精
而技术工人们则运用相对落后的设备,完成了生产任务。据专访资料记载,在原221基地二分厂锯炸药、熬炸药、火工材料组装等工作中,技术工人依靠自己的智慧,手工完成了极具危险性的重要工作。特别是锯炸药、熬炸药这些极具危险性的工作工具,都是由基地工作人员自己发明和制造的。锯炸药时为了避免高温和火花,科技工作者最终选定用铜锯切割、冷水降温;熬炸药时使用的铝壶,工人们自己动手,将容器焊成双层结构,夹层通蒸气、里层融炸药,大大降低了操作时的危险性,虽然都是土法上马,但也行之有效。正如一位老工人所说,我国的核武器研制是“棒子底下出尖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凭借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在原221基地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生产壮举,并震惊世界。
3.团结协作
在我们专访一些老科技工作者时他们仍记得当时的场景:“两弹”会战攻关中,大家坐在一起,有老科学家,有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有中层技术骨干,甚至是战争年代带兵打仗的将领。大家平等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这种大讨论当中,年轻人可以充分发挥智慧的想象,引发好多科学思想的火花,一些是新的物理概念,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包括原子弹的原理都是在这种讨论中取得突破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聚集了共识,凝聚了力量,这种自由、平等、团结的工作氛围,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三结合”的工作方式,正是原221基地团结协作作风的典型代表。
核武器研制是集现代科学之大成的综合科学,涉及行业广泛,涉及学科复杂,在我国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科技人才匮乏的局面下,如果不依靠集体的智慧就很难完成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使命。因此,在我国研制核武器事业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大批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工人,在那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刻,大家怀着“受命于危难之间”的责任感,围绕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两弹”元勋彭桓武院士用“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描述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中通过集体攻关的强大团队优势,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事业跨越发展的生动画面,它既是科学民主、群体智慧高度凝聚的工作氛围,也是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人际关系。
4.自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不仅推动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更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象征。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突破了原子弹、氢弹的科学技术难关从而使新中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战略空间,这与科学家们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和创新是分不开的。原221基地从事核武器研制生产工作一直遵循“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尤其是1959年6月,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拒绝提供核援助后,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激发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工人的创新活力,邓小平同志曾鼓励大家,“大胆放手地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坏了是我们书记处的。”[10]
第一,工匠精神是为国为民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一个永恒的信念,体现在工匠精神之中,就是动员和鼓舞广大劳动者不断拼搏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巨大推力。在原221基地,广大劳动者把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信念追求与精神支柱,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最终取得了核武器研制事业的巨大成功。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的价值追求下,人们往往忽视信念的力量,没有对事业的一往情深,没有将自身的追求与国、与民的利益紧密相连,就很难自觉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而达到理想中的高度。因此,必须将爱岗敬业与为国为民有机结合,这既是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更是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
核武器研制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事这项事业,不仅需要饱满的热情,更需要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在原221基地,始终把“质量第一”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并制定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建立健全了严密组织指挥、严格技术规范、严守研制程序、严明岗位责任等质量保障体系。1958年,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的刘杰在一次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四字要求“高、小、少、精”,就是要求我们搞的原子弹要争取高的、准备低的、标准要高、体积要小、装料要少,再加一个精字,保证它响”。[7]在核武器生产最重要的核材料加工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价格高昂的产品部件报废,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时任221基地第一生产部副主任兼102车间主任何文钊提出:“特材车间、工号和实验室,实行文明生产,要像医院手术室那样整洁、卫生,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不要带问题进工号、实验室。每加工一刀,每测试一个数据都要对人民负责。”[8]参加过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时任第九作业队技术委员会委员的吴永文说,修补产品“就像雕象牙一样的手法一道一道地往上加,一道一道地往下减,真叫精雕细刻,最后做到一道不差。”[9]从以上口述档案资料中可以看出,在原子弹生产试验的决策、科研、生产的每个环节,原221基地秉持“严肃认真、稳妥可靠,周密细致、万无一失”的科学精神,充分体现出对精益求精的执着信念。
二、原221基地工匠精神启示与价值
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4]。原221基地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始终以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态度,将其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对从事事业的热爱,融入到艰苦卓绝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工作中。自上世纪50年代基地初创起,在当时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不高的环境和条件下,他们靠着爱岗敬业、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用坚强的精神意志弥补了许多客观的不足。在采访原221基地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吊装工作的朱振奎老人的时候,朱老深情表露,“那时候的人就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心想着给毛主席、给人民做贡献。作为吊装工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要100%的保证不出事。”[5]老职工刘书鹤在原221基地27年的工作经历中,总共参与了44次核试验,之所以将人生大好年华奉献给了我国的核事业,是因为“对所从事的事业非常热爱,这是祖国和人民的信任。”[6]在“两弹”研制的过程中,基地工作者钟情于自己从事的事业,树立了恒久稳定的敬业精神,将爱国与敬业、敬业与爱岗有机统一,始终将爱岗敬业化作永恒的信念,化为对祖国的敬仰、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职业的敬畏,树立了恒久稳定的敬业精神。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险恶的国际环境,在无经验、无资料、无专业人才、无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运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古老的算盘等落后的工具,反复计算纷繁复杂的数据,相继完成了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在专访中我们得知,当时苏联专家撤走时曾留下了一些原子弹理论研制的数据,但是经科技工作者反复计算后发现我们得出的数据和苏联专家留下的数据有着很大的误差,当即邓稼先就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这些简陋的计算工具进行着世界最尖端科技的运算。他们日夜连轴转,从黎明到深夜,理论部办公楼灯光通明,计算稿纸装了几十麻袋,堆满了整整一间房。科学家与年轻人一同攻关,反复讨论计算结果,证明我们的计算是正确的,终于摸清了原子弹内爆过程的物理规律,迈出了中国独立研制核武器的第一步。
第二,工匠精神是恪尽职守的意志。“两弹”研制正值我国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原221基地异常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广大工作者经受住气候、海拔、物资等种种考验,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青海高原,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技术下,凭借恪尽职守的坚强意志,最终创造了辉煌业绩。在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保持劳动者艰苦奋斗、恪尽职守的精神境界,仍然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方面,面临如同原221基地一样严峻的自然地理需要劳动者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所从事的事业取得成功。
2014年,国家财政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其中明确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其主要职能就是为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提供服务,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机整合组织单位实践中的财务活动以及业务活动,进而发挥出规划、决策、控制等多方面的价值。与此同时,也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尽快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将其作为强化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决算分析与评价的重要途径,从而进一步深化国家的会计改革,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进而使得会计制度与会计实务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第三,工匠精神是勇攀高峰的勇气。我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是国防尖端事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重要象征,体现了原221基地所有工作者崇高的理想、顽强拼搏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尽管现如今我国科技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两弹”研制中呈现出的伟大精神和宝贵经验,依旧对社会创新性发展有所启示。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工作者们永攀高峰的勇气是取得核武器研制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种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也是当前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拓展和延伸,它必然激励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遵循前辈工匠的足迹,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境界,最终实现社会价值。
三、结语
从口述档案中体现出的原221基地工作者工匠精神,既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客观反映,也是我国“两弹”研制历史的真实写照。挖掘整理“两弹”研制者口述档案,已经成为原子城纪念馆文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述档案工作的探索与创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时光流逝,离原221基地退役的时间渐行渐远,参与过“两弹”研制的先辈们如今或已经离世、或年事已高,为了珍存历史、分析历史、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口述档案挖掘整理工作刻不容缓。
收集、整理瓦斯吹硫、热氮吹硫停工过程耗能工质消耗,如表3所列。热氮吹硫采用氮气、工厂风加热后对克劳斯系统进行吹硫、钝化作业,加氢单元、脱硫单元、酸性水汽提单元正常运行,增加氮气消耗131×104 m3、电耗8.72×104 k W·h、低压蒸汽2183 t,燃料气节约12.56×104 m3,除去低压氮气综合能耗增加2563750 MJ;单次热氮吹硫能耗成本340万元,较常规吹硫增加149万元。
参考文献
[1]原221基地,也叫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国营221厂,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西海镇),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此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2]石磊.档案与社会记忆研究综述[J].山西档案,2018(4):118-120.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4]徐耀强.论“工匠精神”[J].红旗文稿,2017(10):25-27.
[5]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编.红色印记221——原221基地建设者和创业者访谈录[G].海北:2013:85.
[6]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编.红色印记221——原221基地建设者和创业者访谈录[G].海北:2013:80.
[7]梁东元.596秘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19.
[8]王菁珩.铸剑——在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岁月[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7:43.
[9]侯艺兵.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39.
[10]刘志光,王磊.“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院士[J].中共党史研究,2009(10):27-34.
中图分类号: G2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52(2019)01-0144-004
*【作者简介】 肖全良(1987.3-),男,汉族,青海大通人,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文博馆员,研究方向:红色文化。
(责任编辑:张春明)
标签:口述档案论文; 原221基地论文; 工匠精神论文;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