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国学培训为什么这么火
文 | 杨俊飞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禁止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指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一纸禁令折射出的无疑是当前校外国学培训市场的异常火爆:打着“国学”旗号的培训班种类繁多,教授的内容五花八门,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着实有点令人眼花缭乱。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校外国学培训如此火爆?
首先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因素。国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着重指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同时要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党中央及教育部高层决策者的政策导向和示范效应,使国学教育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契机,校外国学培训机构可谓是应运而生,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其次是校内国学教育的补充因素。诵《三字经》、开设国学课程、上国学辅导班……近年来,校内校外都掀起了国学热潮。然而受制于校情、课程、学时等因素,我们会发现校内国学教育往往以“经典诵读”为主,教学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单一,校外国学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则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尤其到了寒暑假,校外国学培训班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群6岁到10岁的孩子,在培训老师的带领下,换上汉服,“穿越”成为古代小书生。孩子们正衣冠、拜孔子、诵经典、习茶道、学琴棋书画……即使已经开学,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去校外培训班学国学仍是不少孩子的选择。
再次是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因素。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儒雅的文人气质,了解中华文化,培养爱国孝亲情操等。因此每逢寒暑假,不少家长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国学培训班或者国学夏(冬)令营,希望借此提高孩子的品德行为修养和传统文化素养。当然也有家长抱有功利的想法,“课本里古文越来越多,早点背过以后考试不愁。”孩子们参加国学培训,有的是为了学礼仪,有的是想学习琴棋书画。有校外培训机构表示:“一期10天的国学夏令营已经成功举办4期,每期都生源爆满,有不少家长要求我们继续办下去。”市场有需要,无疑是校外国学培训机构火爆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校外培训机构的逐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如何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实施的是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因此家庭在校内教育方面的支出较少,但校外教育的支出却相当可观。很多家长表示:为孩子的教育,花费再多也毫不犹豫。校外培训机构大多属于企业性质,具有教育公益性和逐利性双重性质。不少培训机构宣称开办国学培训班,其实就是在培训内容中“植入”部分国学课程。由于迎合了家长的需求,相当数量的培训机构和国学沾边后,收费不菲,有的夏令营一期课程费用甚至高达近万元。较低的进入门槛,巨大的利润空间,面对“国学”这块诱人的蛋糕,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想分一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校外国学培训异常火爆的局面。
母亲说:“你和李光北离婚的事儿我们都知道,后来,当李光北知道王金贵那王八蛋只是在玩弄你时,就把他打了,差点打死,他因此被判了十几年……”
由于该材料碳含量高、碳化物数量多,因此预热可以减少热应力从而减少零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对于航空等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的锻件,为防止开裂,淬火后可先在100℃左右进行去应力处理。
标签:国学教育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