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DSF 在 40 Gbit/s DWDM 传输中的最佳色散

NZ-DSF 在 40 Gbit/s DWDM 传输中的最佳色散

一、Optimal Dispersion of NZ-DSF in 40 Gbit/s DWDM Transmission(论文文献综述)

沈宁航[1](2017)在《大容量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建模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系统容量的不断提升,四波混频效应(Four Wave Mixing,FWM)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评估FWM效应对DWDM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对此类系统的优化设计越来越重要。本文围绕四波混频噪声对大容量DWDM系统性能影响程度进行了一些理论和仿真研究。考虑到DWDM系统中的比特序列的随机性、信道间脉冲走离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详细推导了八进制幅度相位键控(8APSK)调制和八进制差分移相键控(D8PSK)调制的色散管理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方差的半解析理论计算模型。并利用该公式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系统条件下,8APSK调制的中心信道的FWM容限虽比D8PSK差些,但当同时考虑一些线性噪声的影响时,8APSK调制的中心信道的性能仍然优于D8PSK调制的中心信道,这主要归于8APSK信号的星座图有着相对较大欧拉距离的缘故。基于OptiSystem和Matlab软件平台协同仿真,搭建了一种评估四波混频效应对正交幅度调制(QAM)相干DWDM系统影响程度的非线性分离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中心信道的误码率(BER)、误差向量幅度(EVM)与四波混频噪声大小之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传输速率、信道数和信道间隔情况下,四波混频噪声对此类系统的影响程度。本文中所导出的适用于8APSK和D8PSK调制格式的四波混频噪声半解析理论计算模型以及评估四波混频效应对相干DWDM系统影响程度的非线性分离仿真模型都对加深四波混频效应对大容量DWDM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滕之禹[2](2016)在《差分相移键控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建模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该系统中包括四波混频效应(Four Wave Mixing,FWM)在内非线性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缩短对DWDM系统数值优化和评估的时间以及提高光纤通信系统频谱利用率,本文主要做了两项工作。第一,采用半解析模型来计算色散管理DWDM系统的简并和非简并四波混频的方差,其中调制格式为纯的和混合的正交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DQPSK)/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开关键控(On Off Keying,OOK)。该模型包括了对于精确数值结果的各种传播效应。本文色散管理使用了新的色散图,由增大有效面积的正色散光纤(Enlarged Effective Area Positive Dispersion Fiber,EF-PDF),色散斜率补偿光纤(Slope Compensating and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Fiber,SCDCF),非归零色散位移光纤(No-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NZDSF)组成。用此新模型验证了,在所有信道具有相同的平均发射功率和波特率时,混合DQPSK/OOK信道中的FWM噪声的影响比纯DQPSK和混合DQPSK/DPSK信道更严重。也表明了对于大量信道而言FWM效率对发射脉冲的峰值功率有很强的依赖性,主要归因于由交叉相位调制(Cross Phase Modulation,XPM)诱导的泵浦信道脉冲形状的准线性演进。第二,基于Optisystem软件搭建了2.88Tb/s(40-Gbaud/ch)150GHz信道间隔的八进制调制DWDM系统。这里的八进制调制格式包括两种类型:八进制幅度差分相移键控(8 Amplitude Phase Shift Keying,8APSK)和八进制差分相移键控(8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8PSK)。仿真结果表明:当探测信道为8APSK,随着8APSK幅度调制指数的增大,抗非线性能力也随之增大,但综合考虑到非线性、色散及各种噪声的影响,调制指数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幅度调制指数优化的8APSK信号传输性能要优于D8PSK,抗非线性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在每信道的平均功率一致的情况下,D8PSK调制的泵浦信道相对于8APSK调制的泵浦信道对四波混频噪声贡献要更大一些。

韩飞[3](2015)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非线性抑制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在不断增加,用以满足人们对海量信息的要求和世界范围内沟通的需要。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加,非线性效应已成为限制光纤通信系统性能主要因素之一。四波混频(FWM)效应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效应,它不仅会造成传输信号功率的损耗,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频率,对系统形成非线性串扰。FWM噪声是密集波分复用(DWD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光纤传输系统内非线性串扰的主要来源,评估它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程度对优化链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色散管理、相位共轭(OPC)技术和入射光偏振状态对DWDM或OF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及仿真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分析OPC模块对OFDM系统中FWM效率影响的理论模型,统计分析了入射光偏振状态对FWM光强度的影响。2.基于OptiSystem软件平台,搭建了一种可以有效评估FWM噪声对系统性能影响程度的非线性分离模型。为了传输大容量信号,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色散图。利用该评估模型分别对同偏振态33信道DWD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FWM噪声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平台使用了两种调制方案:一种为所有信道都采用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格式,另一种为奇信道采用开关键控(OOK)调制格式而偶信道采用DPSK调制格式。3.基于上述非线性分离模型,结合每跨距具有不同色散补偿程度的新型色散图,仿真研究了相邻信道具有相对的不同偏振夹角时,FWM噪声对33信道DWDM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及总的非线性容限。

茅帅帅[4](2014)在《基于色散管理孤子的双向DWDM系统传输控制》文中研究指明100G时代已经到来,光纤通信也随之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双向传输是进一步提升系统通信容量的方法之一。色散管理孤子(DMS)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光纤交替连接,以便在光纤中传输中对光脉冲宽度和峰值功率进行周期性的展宽和压缩,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新型调制格式双偏振-正交相移键控(DP-QPSK)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结合DMS在传输时保形的特点,能有效抵制非线性损伤,减少自发辐射噪声(ASE)和孤子间互作用的影响,有利于大容量稳定传输。因此,在双向DWDM系统中使用高级调制码型与DMS相结合,是下一代光网络实现高速长距离大容量稳定传输的优选方案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及课题的研究背景,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高速光纤通信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孤子通信的原理及数学模型,阐述了双向DWDM高速长距离孤子通信的概念和特点,详细讨论了其主要制约因素及关键技术。接着,同时考虑光纤损耗、反向瑞利散射、高阶效应、ASE噪声和孤子互作用等多种扰动因素,在频域滤波控制方案下,用变分法由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推导双向DWDM中DP-QPSK色散管理孤子特征参数随归一化传输距离演化的动力学方程组,并分析了其传输特性。最后,对DP-QPSK系统相干接收性能和双向传输性能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Optisystem与matlab对100Gbit/s双向密集波分复用色散管理孤子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有利于该系统的稳定传输。

黄蕾[5](2013)在《160Gbit/s光纤双向传输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摘要:近些年来,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以其潜在的优越性成为提高系统容量的优选方案,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是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OTDM配合WDM可以实现超高速率的光传输。因此,研究高速OTDM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在导师李唐军教授主持的国家863项目"160Gbit/s一泵多纤光传输技术的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160Gbit/s光时分复用双向传输系统,实现了在一根光纤中传输两路双向信号,减少了系统设备,提高了光纤的利用率。本文搭建的双向传输系统主要由一个发射模块、一个传输模块和两个接收模块组成。发射部分使用皮秒脉冲光纤激光器作为超短脉冲光源,使用马赫曾德尔型铌酸锂光外调制器、频率合成器、码型发生器产生一路10Gb/s的信号,通过实验室自制的10-160Gbit/s复用器把速率调制至160Gb/s。传输部分利用两个3口环形器来完成两路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的双向传输。接收部分由40GHz电吸收调制器(EAM)、10GHz电吸收调制器(EAM)及10GHz的时钟提取与数据恢复模块级联而成。级联的EAM从复用后的OTDM信号中解调出10Gb/s的信号,完成解复用;时钟提取与数据恢复模块与两个EAM级联并形成一个反馈环路,进行时钟提取并恢复原始数据。本文搭建了一个160Gbit/s光时分复用双向传输系统,并验证了该传输系统的可行性。此外,本文从信号间的相互作用出发,分析了影响该传输系统性能的因素。从光源方面来看,由同一光源发出的两路相干光在同一根光纤中相遇时,若两路光的光程差在相干长度内,则会发生干涉影响,信号强度发生改变。在理论上,本文通过自相关、互相关、耦合模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两路信号相遇时的干涉影响,同时从波动光学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了两路光相遇时的情况。相遇处的信号强度与两列光波的相位差和光程差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此外,从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的角度,讨论了光源的谱线宽度和频谱宽度对信号的影响。谱线宽度(或频谱宽度)越小,相干长度越长,相干时间越长,两列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干涉影响就越大。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光源验证了这一结论。

向练[6](2013)在《基于优化微扰技术的高速多跨距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速多跨距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日益严重,已成为限制光纤通信系统向更高容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补偿,提高信道容量已成为当前光纤通信领域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了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分别在波分复用(WDM)系统和偏振波分复用(PDM-WDM)系统中对光纤色散和非线性进行了同步补偿,显着地提高了补偿精度,降低了所需计算量;提出利用分段微扰技术对含非线性噪声的多跨距光纤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进行了解析计算,获得了不同传输速率及不同非线性系数下信道容量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曲线;在短计算步长下提出了简化微扰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所需计算量;在多跨距光纤传输中提出了低阶改进微扰技术,为非线性效应的分析及补偿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半解析模型。本文主要的创新研究内容及重要结论如下:提出了加权微扰技术(APT),不仅使传统的微扰理论适用于数字反向传输,而且引入了加权非迭代概念首次得到了一个反向传输后的非迭代递归解析输出信号表达式,大大降低所需运算量的同时提高了传统微扰技术的精确度,并且可以对WDM系统中信道间的色散走离失真及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补偿。理论研究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传统数字反向传输,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在每信道每抽样点上能减少6Nspan个乘法计算数量。并且当输入功率大于-2dBm,能降低对重采样速率的需求,同时拥有更高的补偿精度。在计算步长等于跨距长度,输入功率为3dBm时能有效地提高2.4dB系统Q值。基于加权微扰技术,推导出了偏振复用-波分复用(PDM-WDM)系统中反向耦合Manakov方程组的半解析解,通过递归运算获得了此系统中多跨距光纤传输链路的输出信号半解析表达式。得到PDM-WDM系统中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原理图,并对所需的计算量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权微扰技术在每信道每抽样点上能减少17Nspaan个乘法计算数量。由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可知,在输入功率等于2dBm,非线性系数为3.5(W·km)-1时,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系统Q值比传统数字反向传输系统Q值提高了46%。当系统信道数为24,输入功率为-1dBm时,系统Q值有3.5dB的提高。高非线性系数、高输入功率和多信道下加权微扰技术拥有更好的补偿效果。提出利用分段微扰技术对含乘性噪声的多跨距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进行解析计算。获得了关于输入输出的条件概率转移密度函数的半解析表达式。在同时考虑光纤损耗、色散、Kerr非线性效应及ASE噪声的情况下,解析推导出了信道容量的表达式。计算分析了系统各参数对信道容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信道容量不会随着输入功率的提高而单调增大,而是在达到一个峰值点后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而减小;光纤非线性效应对信道容量的影响严重,在高输入功率和长距离传输下会加速信道容量的衰减;在输入功率小于9mW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系统传输速率(>40Gbit/s),可以获得更大的信道容量峰值,但是在高输入功率条件下这种效果将明显减弱。为减少传统微扰方法的计算量,在小计算步长下提出了简化微扰技术。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当计算步长小于30km时,简化微扰技术能保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运算量,可取代传统微扰方法来使用。在多跨距非线性光纤传输链路中提出了低阶改进微扰技术,理论分析表明低阶改进微扰技术在只取一阶微扰解的情况下能有效补偿高阶微扰项舍弃所带来的计算误差,提高计算精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低阶改进微扰技术在输入功率为8mW,传输距离为120km时,提高2.1dB计算精度,并且随着传输距离和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计算精度提高更为显着。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本文提出四种优化微扰技术为高速多跨距非线性光纤系统性能的优化及信道容量的解析计算提供了更为精确有效的计算模型,对进一步提高系统传输速率、扩大通信容量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张鑫[7](2013)在《FSK调制DWDM系统四波混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密集波分复用(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其传输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定量的分析DWDM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对于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频移键控(FSK, Frequency-shift Keying)调制凭借其高接收机灵敏度、对光纤的非线性有很高的容忍度、易解调及其在光标记交换中表现出来的优势,成为近年来光传输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将围绕FSK调制格式对DWDM系统中非线性效应中的四波混频效应进行研究,主要的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模型的建立忽略色散管理,采用频谱分析理论给出了啁啾高斯脉冲FSK-DWDM系统中非简并四波混频噪声标准差的理论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DWDM系统中的比特序列的随机性、信道间脉冲走离效应。再用实例对其进行分析时,考虑了多个信道对于探测信道的影响,并用Matlab计算了四波混频噪声标准差。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调制偏移频率的取值可以降低系统四波混频效应。特征宽度值对优化调制偏移频率取值的影响是可忽略的。(2)模型的建立基于色散管理,用类似与研究点(1)的方法给出了啁啾高斯脉冲FSK-DWDM系统中简并和非简并四波混频噪声标准差的理论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DWDM系统中的比特序列的随机性、信道间脉冲走离效应。(3)用实例对研究点(2)所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时,考虑了多个信道对于探测信道的影响,并用Matlab计算了四波混频噪声标准差。计算结果表明,当调制偏移频率和局部色散系数绝对值取最优值时,可以获得较小的四波混频噪声标准差。

林密[8](2012)在《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电色散补偿以及网管适配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和信道容量的不断增加,信道间隔不断减小,光信噪比、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非线性效应以及频谱效率等成为高速光传输系统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高速电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色散补偿的高速光传输系统显现出良好性能和低廉成本的特点,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数字光通信系统中采用的电信号处理技术如先进纠错编码技术、编码调制技术以及接收机侧电域均衡技术等都表现出极好的抑制损伤能力。智能化是光网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运营商在搭建网络主要依据网络规模、用户需求、成本效益等条件来选择设备,因此目前光网络中是一个包含多家厂商设备、多种设备类型的复杂网络。由于没有统一网管标准,不同厂家的传输设备大多采用私有上层协议,这就导致不同厂家设备间的网元管理层不能互通。随着DWDM网络规模的发展以及设备数量的增加,跨厂商设备之间的网络管理和维护将变得非常困难。此外,当前光传送网的建设已从一种静态的点到点的传输转向了能够实现高效灵活业务处理的网络结构。多维度可重构光分插复用(ROADM)技术能够支持远端波长灵活配置,简化网络工程规划,实现端到端自动化控制管理并支持多种速率、调制格式以及协议,成为了DWDM系统中关键的节点技术。本论文依托国家计划863“高速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信号损伤动态结合的光电均衡技术”,预研项目‘’DWDM应急抢通技术”、“多维度光分插复用设备”等项目,主要针对电色散补偿技术及网管智能适配技术在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了光纤信道特性及传统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LSE)均衡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信道估计方法,维特比算法译码输出的实现。基于传统MLSE均衡器上提出一种结合前馈式均衡器(FFE)的新型均衡器技术,结果表明在没有光域补偿条件下传输距离超过300km(相当于5000ps/nm色散),并能降低维特比译码态数,简化计算。2.分析实现了相干接收机中的关键算法处理模块。基于相干接收的DWDM系统中,112Gbit/s信号混合43Gbit/s信号或者10Gbit/s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后表现出极好的线性与非线性容忍度,验证了100G信号在目前10G/40G商用系统中同步传输的可行性。3.研究了DWDM系统网元管理体系以及常用协议,设计并实现DWDM网管信息的适配方案。该方案成功地解析出DWDM系统的网管协议以及数据封装技术,完成网管智能适配软件。实验证明适配终端替代原设备后能够快速被网管所识别管理,从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4.参与设计多维度ROADM的整体实现方案,并对其中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多个方向的波长级动态可重构光交换技术、光域信号的自动感知技术、动态增益均衡技术、自适应损伤补偿技术以及新型的嵌入式网管技术。该方案具有更好的自适应和自组织能力,实现波长资源的灵活分配,满足动态的业务需要。5.结合江西电力光纤通信网现状,在现有SDH网络基础上应用DWDM技术设计新型的电力系统信息通信承载网。从波长分配,路由,保护方案等方面分析了链式和环式DWDM两种组网方案。低成本,高实用性的升级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江西电力通信网中的带宽瓶颈,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与鉴定。

宗良佳[9](2011)在《超高速光传输系统中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光传输系统朝着超高速、超长距离、超大容量的方向不断发展,光纤的色度色散对传输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同样调制格式的光传输系统,100 Gb/s系统的色散容限只有10 Gb/s系统的1/100。这就对传输光纤色散补偿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实现对链路的精确补偿,首先需要对光纤的色散进行准确的测量。本论文从系统非线性抑制的角度分析了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对系统性能的提升,针对现有光传输链路中的线路色散补偿以及接收端可调色散补偿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另外,在对现有色散测量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色散测量方法,并搭建了系统仿真实验进行了认证。本论文首先对光纤中的物理损伤进行了理论分析,这其中包括色散、PMD以及各种非线性效应。文章从各种物理损伤的产生来源出发,给出了它们对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后续几章的讨论与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对于系统性能的提升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对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的IXPM以及IFWM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且说明了利用合理的色散图设计能够对这两种非线性效应进行抑制的机理。比较了高精度色散管理下的色散图与现有光纤传输链路色散图的区别,并且通过系统仿真实验,得出了两种色散图下对系统非线性抑制效果的对比。结果显示:采用高精度的色散管理技术能够提高超高速光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针对现有光传输链路的色散补偿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对现有色散补偿技术的比较,得出了在链路色散补偿中采用三包层色散补偿光纤的优势。而对于三包层色散补偿模块性能的判定,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判定方案:分别从系统非线性相移大小以及色散曲线形状进行判定,得出了色散补偿光纤的品质因数(FOM)越大或者色散补偿系数越大,由色散补偿模块带来的非线性相移越小。然而,随着色散补偿系数的增加,色散补偿曲线将会与传输光纤不匹配,从而影响色散补偿精度,带来非线性代价。因此,在色散补偿模块的选择上,需要同时考虑FOM值、色散补偿系数以及色散补偿曲线等多个因素。另外,我们对残余色散的后补偿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钟信号功率探测结合可调色散补偿器件的方案,能够通过对时钟信号功率大小的监控来实现对残余色散的优化。利用仿真软件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对该方案进行了认证。对链路色散进行有效补偿的前提是对传输光纤的色散进行测量。本论文最后对色散测量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现有色散测量技术以及商用的色散测量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出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接着,结合未来全光网络中对于光纤链路色散测量的实时快速需求,提出了一种快速的色散测量装置,对其色散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了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测试速度快、精度高、简单易实现、成本低,并且能够提供很大的色散可测范围等优势。

张峰[10](2008)在《40Gb/s长距离传输及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大,IPTV、HDTV等新业务的发展,人们对目前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带动了光通信市场的发展。光传输和光交换是光通信的两个主要方面,本论文围绕着光传输和光交换两个方面,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补偿及其相关技术与基础研究”和“全光波长交换技术研究”的实施,针对40Gb/s长距离传输、40Gb/s信号的全光信号处理特别是全光时钟提取技术以及啁啾光纤光栅的组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在仅采用EDFA放大器、无FEC的前提下,与实验室其他师生合作,实现了40Gb/s NRZ信号基于CFBG色散补偿的500km传输,是目前40Gb/sNRZ码基于CFBG传输的最长距离。详细分析了CFBG反射谱、时延和带宽的非理想特性对40Gb/s不同码型传输系统产生的影响。提出一种评价光栅时延纹波的方法,在光栅制作及光栅挑选中可起到很好的辅助分析作用。对基于非理想CFBG色散补偿的40Gb/s传输系统进行了优化。在基于实测CFBG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非理想CFBG+DCF混合色散补偿40Gb/s的长距离传输优化的跨段组合方案。◆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优化了基于SBS的全光时钟提取结构,分析了影响提取光时钟脉冲的因素,探讨了该结构抑制码型效应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实现了恶化NRZ信号的时钟提取,分析了该时钟提取结构对输入信号恶化程度的容忍度。首次成功从两路10Gb/s NRZ信号中提取到光时钟信号。实验实现了40Gb/s CSRZ信号的基于SBS时钟提取结构的全光时钟提取,同时成功从经8km传输后的40Gb/s CSRZ信号中提取得到了光时钟。采用了AWG来增强非理想RZ信号的CCR,实现了非理想40Gb/s RZ码的全光时钟提取。首次分析了在调制器驱动信号波形存在一定的上升和下降时间时,NRZ信号光谱的CCR与调制器啁啾系数的关系。根据啁啾40Gb/s NRZ信号的光谱特点,提取得到了其时钟信号。◆完善了基于光路交换的全光网演示系统的网络节点的具体功能模块以及分布式端到端的连接功能。研究了在分布式光路交换系统中分布式网管方案、网络资源的自动发现过程以及分布式网络生存性的实现方案,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了该光路交换系统的传输性能,讨论了该系统下一步的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二、Optimal Dispersion of NZ-DSF in 40 Gbit/s DWDM Transmiss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timal Dispersion of NZ-DSF in 40 Gbit/s DWDM Transmission(论文提纲范文)

(1)大容量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建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1.2 相干光通信技术
        1.2.1 相干光通信的原理和特点
        1.2.2 外差相干探测
    1.3 DWDM系统
        1.3.1 DWDM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1.3.2 大容量DWDM系统传输实验
    1.4 四波混频(FWM)理论
        1.4.1 FWM原理
        1.4.2 DWDM系统中的FWM效应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八进制调制DWDM系统
    2.1 D8PSK和 8APSK的收发机
        2.1.1 D8PSK和 8APSK的发射机
        2.1.2 D8PSK和 8APSK的接收机
    2.2 色散图
    2.3 单跨传输链路纯D8PSK DWDM系统的简并FWM模型
    2.4 单跨传输链路纯 8APSK DWDM系统非简并FWM模型
    2.5 多跨色散管理光纤链路的多种D8PSK/8APSK组合的FWM模型
        2.5.1 D8PSK调制探测信道FWM噪声
        2.5.2 8APSK调制探测信道FWM噪声
        2.5.3 随机变化的偏振态对FWM噪声方差的影响
    2.6 D8PSK和 8APSK探测信道误码率(BERs)表达式
        2.6.1 D8PSK调制探测信道的误码率
        2.6.2 8APSK调制探测信道的误码率
    2.7 数值结果与讨论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QAM调制的探测信道误码率近似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QAM信号单信道系统仿真设计
        3.2.1 QAM信号调制原理
        3.2.2 16-QAM调制光发射模块
        3.2.3 16-QAM调制光接收模块
    3.3 误差矢量幅度
        3.3.1 EVM的定义
        3.3.2 OSNR,EVM和BER之间的关系
    3.4 实验分析与讨论
    3.5 QAM调制的探测信道误码率近似计算方法
    3.6 结论与展望
第四章 大容量DWDM系统传输特性分析
    4.1 基于OptiSystem的仿真模型
    4.2 超高速DWDM传输系统的FWM效应
        4.2.1 DWDM传输系统的仿真
        4.2.2 高速DWDM系统的性能分析
    4.3 不同调制格式DWDM系统的FWM效应
    4.4 多信道 16-QAM传输特性分析
        4.4.1 传输链路的设计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差分相移键控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建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系统发展历程及概况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二进制及四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2.1 色散图
    2.2 RZ-DPSK与RZ-OOK的比较
        2.2.1 使用DPSK传输格式后接收机灵敏度的优势
        2.2.2 RZ-DPSK和RZ-OOK之间非线性容限的比较
    2.3 用数值模拟建模DPSK性能
    2.4 平衡检测DQPSK
        2.4.1 对于单跨传输纯DQPSK信道的简并FWM模型
        2.4.2 单跨度的非对称非简并模型和DQPSK/DPSK/OOK信道的混合组合
        2.4.3 对于多跨传输的FWM模型和DQPSK/DPSK/OOK信道的各种组合
        2.4.4 对于DQPSK接收器的FWM噪声导致系统性能的降低
        2.4.5 数值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信道D8PSK与8APSK传输特性分析
    3.1 D8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1.1 D8PSK传输系统
        3.1.2 D8PSK的编码器
        3.1.3 D8PSK解调器和接收器
    3.2 8A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2.1 8APSK的编码器
        3.2.2 8APSK解调器和接收器
    3.3 D8PSK信号的数值模拟
    3.4 D8PSK系统的非线性损耗分析
    3.5 模拟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信道D8PSK与8APSK传输特性分析
    4.1 基于OptiSystem的仿真模型
        4.1.1 仿真系统基本参数设置
        4.1.2 非线性分离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设置
        4.1.3 8APSK调制的探测信道误码率近似计算方法
    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2.1 中心信道为8APSK调制时的情况
        4.2.2 中心信道为D8PSK调制时的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非线性抑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DWDM系统
        1.2.1 DWDM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1.2.2 DWDM系统非线性制约
    1.3 FWM理论
        1.3.1 FWM的起源
        1.3.2 相位失配因子
        1.3.3 FWM效率
        1.3.4 FWM效应和信道数之间的关系
        1.3.5 FWM效应对DWDM系统的影响
    1.4 非线性效应的抑制方案
    1.5 新型调制格式
        1.5.1 新型光调制分类
        1.5.2 DPSK调制
    1.6 OFDM光通信传输系统
    1.7 系统性能判决的方法
    1.8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色散管理对非线性效应抑制的研究
    2.1 色散
    2.2 色散斜率
    2.3 色散图
    2.4 色散管理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PC技术OFDM系统FWM研究
    3.1 FWM效应对OFDM系统的影响
    3.2 基于OPC的OFDM系统FWM研究
        3.2.1 OPC原理
        3.2.2 OPC补偿非线性损伤
        3.2.3 OPC对OFDM系统中FWM噪声抑制的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偏振对单模光纤中的FWM效率的影响
    4.1 单模光纤中的FWM
    4.2 特殊偏振情况
    4.3 各种偏振情况下的平均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仿真方法的研究
    5.1 系统仿真环境
    5.2 DPSK系统单信道仿真系统设计
        5.2.1 光发射模块
        5.2.2 光接收模块
        5.2.3 传输链路的设计
    5.3 基于DWDM多信道仿真系统分离模型的设计
    5.4 仿真结果分析
        5.4.1 分离模型与常规模型的对比
        5.4.2 不同色散图下非线性效应对DWDM系统性能的影响
        5.4.3 不同入射光偏振夹角下非线性效应对DWDM系统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基于色散管理孤子的双向DWDM系统传输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介绍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理论
    2.1 孤子通信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2.2 双向 DWDM 传输系统简介
    2.3 双向 DWDM 孤子通信的主要制约因素
        2.3.1 损耗
        2.3.2 色散
        2.3.3 高阶非线性效应
    2.4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关键技术
        2.4.1 新型调制码型技术
        2.4.2 色散管理孤子技术
        2.4.3 新型无源光器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性能分析
    3.1 基于 DMS 的 DP-QPSK 信号传输理论分析
        3.1.1 高斯脉冲相位
        3.1.2 孤子间互作用
    3.2 基于 DMS 的 DP-QPSK 高速传输演化模型
        3.2.1 扰动条件下 DP-QPSK 色散管理孤子的变分法分析
        3.2.2 导频滤波下 DP-QPSK 色散管理孤子的变分法分析
        3.2.3 多扰动下双向 DP-QPSK 色散管理孤子的变分法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向 DWDM 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系统设计与仿真
    4.1 DP-QPSK 相干接受性能的仿真与分析
        4.1.1 仿真实现
        4.1.2 结果分析
    4.2 双向 DWDM 传输性能的仿真与分析
        4.2.1 仿真实现
        4.2.2 结果分析
    4.3 系统传输稳定性的仿真与分析
        4.3.1 仿真实现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对论文的总结
    5.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160Gbit/s光纤双向传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光时分复用技术
        1.2.1 光时分复用技术简介
        1.2.2 光时分复用技术的原理
        1.2.3 光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
        1.2.4 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组成及主要工作
2 160Gbit/s光纤双向传输系统的构成
    2.1 160Gbit/s光纤传输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2.2 160Gbit/s光纤双向传输系统的构成
        2.2.1 光发射部分
        2.2.2 光传输部分
        2.2.3 光接收部分
    2.3 160Gbit/s光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2.3.1 超短脉冲光源
        2.3.2 全光时分复用/解复用
        2.3.3 时钟提取
3 OTDM双向信号交互影响分析
    3.1 向信号交互影响分析的理论基础
    3.2 双向信号干涉特性分析
    3.3 光源对双向传输系统中信号的影响
4 关于160Gbit/s光时分复用双向传输系统的实验
    4.1 OTDM双向传输系统搭建实验
    4.2 光源相干性对比分析
        4.2.1 窄线宽光源
        4.2.2 OTDM光源
        4.2.3 实验结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优化微扰技术的高速多跨距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与非线性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微扰理论在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1.3.1 基于微扰理论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求解
        1.3.2 基于微扰理论的色散补偿分析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1.4.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WDM系统中基于数字反向传输的色散非线性同步补偿
    2.1 WDM系统中的光纤非线性效应
    2.2 基于反向传输的色散非线性同步补偿
    2.3 基于数字反向传输的色散非线性同步补偿
    2.4 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的色散非线性同步补偿
        2.4.1 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
        2.4.2 不同系统参数下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DM-WDM系统中基于数字反向传输的色散非线性同步补偿
    3.1 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色散非线性同步补偿
        3.1.1 反向耦合Manakov方程
        3.1.2 基于分步傅立叶法的数字反向传输
        3.1.3 基于加权微扰技术的数字反向传输
    3.2 不同系统参数下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多跨距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
    4.1 含乘性噪声的信道容量解析表达式
    4.2 基于分段微扰技术的输出信号解析表达式
    4.3 不同系统参数下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多跨距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低阶改进微扰技术
    5.1 微扰方法与分步傅立叶方法的比较
    5.2 短计算步长下的简化微扰技术
    5.3 40Gbit/s多跨距系统中低阶改进微扰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及未来工作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FSK调制DWDM系统四波混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DWDM技术
        1.2.1 DWDM的系统结构
        1.2.2 DWDM的主要特点
        1.2.3 DWDM的研究现状
        1.2.4 DWDM的受限因素
    1.3 色散管理技术
    1.4 先进调制格式的简介
        1.4.1 先进调制格式的概念
        1.4.2 调制格式的分类和发展
        1.4.3 高速FSK信号的产生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FWM的理论模型分析
    2.1 四波混频的起源
    2.2 四波混频的效率
    2.3 四波混频的作用以及危害
    2.4 四波混频的抑制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忽略色散管理FSK-DWDM四波混频的研究
    3.1 理论计算模型
    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OK-DWDM色散管理系统四波混频的研究
    4.1 色散图
    4.2 色散管理传输线路的时变非简并FWM场
        4.2.1 单个色散图周期中产生的FWM
        4.2.2 整条线路所产生的FWM
    4.3 四波混频效应诱发的噪声光电流
    4.4 非简并FWM噪声的PSD解析式
    4.5 已调制探测场的非简并FWM噪声标准差的解析表达式
    4.6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SK-DWDM色散管理系统四波混频的研究
    5.1 色散管理光纤链路中的FSK信号表达式
    5.2 非简并FSK四波混频过程中的信道组合
    5.3 色散管理光纤链路中的非简并FSK四波混频噪声标准差
    5.4 非简并FSK四波混频过程信道重叠函数
    5.5 简并FSK四波混频噪声
    5.6 随机偏振FSK四波混频噪声
    5.7 仿真结果及讨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8)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电色散补偿以及网管适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全文用图目录
全文用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高速光通信的研究背景
    1.2 高速光通信系统而临的各类损伤因素
    1.3 数字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1.3.1 先进光调制格式
        1.3.2 前向纠错技术
        1.3.3 电畸变补偿
    1.4 网管互通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主要工作以及结构安排
        1.5.1 论文主要工作
        1.5.2 论文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光纤传输特性及电均衡器技术
    2.1 光纤传输中的损伤
        2.1.1 损耗
        2.1.2 色度色散
        2.1.3 偏振模色散
        2.1.4 光纤非线性
    2.2 基于Volterra Series Transfer Function的单模光纤模型
    2.3 MLSE均衡器的原理
        2.3.1 均衡器分类
        2.3.2 MLSE均衡核心技术
        2.3.3 MLSE均衡器性能评估
    2.4 MLSE的系统性能
        2.4.1 传统的MLSE系统性能
        2.4.2 新型的MLSE接收机性能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100G DWDM混合传输系统的研究
    3.1 常见的调制格式
        3.1.1 不同码型的OOK信号
        3.1.2 差分相移键控技术
        3.1.3 偏分复用技术
        3.1.4 本节小结
    3.2 相干接收技术
        3.2.1 相干接收机的结构
        3.2.2 相干接收核心算法处理
    3.3 基于相干接收的100G DWDM多速率混合传输系统
        3.3.1 系统描述
        3.3.2 传输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WDM系统网管智能适配技术的研究
    4.1 光监控信道(OSC)
        4.1.1 OSC的概述
        4.1.2 OSC的规范
        4.1.3 DWDM系统网管智能适配的需求分析
    4.2 网管智能适配方案
    4.3 网管信息记录
        4.3.1 OSC信道El帧信息记录
        4.3.2 网管命令信息记录
    4.4 网管信息解析
        4.4.1 网管应用层命令解析
        4.4.2 确定有效的DCC时隙
        4.4.3 网管信息数据的封装
        4.4.4 数据链路层信息交互
    4.5 网管信息智能适配软件的实现
        4.5.1 总体设计
        4.5.2 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4.6 网管信息智能适配实验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维度可重构交换系统(ROADM)的研究
    5.1 ROADM的原理与要求
        5.1.1 基本原理
        5.1.2 功能基本要求
    5.2 ROADM实现技术
        5.2.1 基于平面波导(PLC)的ROADM方案
        5.2.2 基于波长阻断(WB)的ROADM方案
        5.2.3 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SS)的ROADM方案
    5.3 多维度ROADM的实现方案
        5.3.1 总体结构
        5.3.2 技术方案
    5.4 关键技术解决途径
        5.4.1 多维度动态可重构光交换技术
        5.4.2 光性能监测
        5.4.3 动态增益均衡
        5.4.4 自适应损伤补偿
        5.4.5 智能嵌入式网管
    5.5 多维度ROADM的应用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WDM江西电力通信网中的升级应用
    6.1 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需求
        6.1.1 骨干通信网的网络架构
        6.1.2 业务类型
        6.1.3 带宽需求
    6.2 WDM在江西骨干通信网中的建设规模
        6.2.1 WDM传输平台的优势
        6.2.2 WDM网络建设范围
    6.3 WDM升级实现方案
        6.3.1 架构升级
        6.3.2 四波三链式WDM组网方案
        6.3.3 八波二环式WDM组网方案
        6.3.4 方案比较与评价
    6.4 WDM架构升级优越性
        6.4.1 网络架构坚强性
        6.4.2 保护机制更加完善
        6.4.3 路由选择更加灵活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超高速光传输系统中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色散对超高速光传输系统的影响
    1.2 色散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2 光纤传输系统中物理损伤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光纤中的色散
    2.3 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PMD)
    2.4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色散管理技术对非线性的抑制
    3.1 引言
    3.2 色散与各种非线性效应的共同作用
    3.3 色散管理对系统非线性的抑制
    3.4 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对系统非线性抑制的模拟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光纤链路色散补偿技术
    4.1 引言
    4.2 现有色散补偿技术的分析总结
    4.3 色散补偿光纤结构分析
    4.4 链路中色散补偿模块的选择以及优化
    4.5 系统链路残余色散的补偿
    4.6 本章小结
5 光纤色散测量技术
    5.1 引言
    5.2 传统色散测量方案的比较
    5.3 改进的频域相干色散测量方案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40Gb/s长距离传输及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速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1.2.1 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的进展
        1.2.2 40Gb/s及基于CFBG色散补偿的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1.3 全光信号处理的发展现状
    1.4 全光通信网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40Gb/s高速传输系统
    2.1 引言
    2.2 传输系统结构及理论模型
        2.2.1 信号发送端
        2.2.2 传输链路
        2.2.3 信号接收端
        2.2.4 系统性能评价
    2.3 基于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的40Gb/s长距离传输
        2.3.1 基于CFBG色散补偿的40Gb/s NRZ传输实验结果及分析
        2.3.2 CFBG和DCF色散补偿技术分析
    2.4 啁啾光纤光栅性能参数对40Gb/s系统的影响
        2.4.1 啁啾光纤光栅的非理想参数
        2.4.2 不同调制格式
        2.4.3 CFBG的时延纹波对40Gb/s传输系统的影响
        2.4.4 啁啾光纤光栅的性能评价
        2.4.5 三种调制码型在非理想光栅补偿系统中的传输
    2.5 传输系统性能优化
        2.5.1 系统参数优化
        2.5.2 CFBG+DCF混合传输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40Gb/s信号的全光时钟提取
    3.1 引言
    3.2 SBS时钟提取结构分析
        3.2.1 SBS的物理过程
        3.2.2 基于SBS的时钟提取结构
        3.2.3 数值模型
        3.2.4 结构参数优化
    3.3 时钟分量增强方式研究
        3.3.1 半导体光放大器+啁啾光纤光栅
        3.3.2 阵列波导光栅
    3.4 码型效应的抑制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3.5.1 单路恶化NRZ信号的全光时钟恢复
        3.5.2 多路NRZ信号的全光时钟恢复
        3.5.3 40Gb/s CSRZ信号的全光时钟提取
        3.5.4 40Gb/s非理想RZ信号的全光时钟提取
        3.5.5 40Gb/s啁啾NRZ信号的时钟提取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CFBG的分布式光路交换系统的分析及功能扩展
    4.1 引言
    4.2 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4.2.1 基本结构
        4.2.2 分布式呼叫和连接技术
        4.2.3 网络管理技术
        4.2.4 自动发现技术
        4.2.5 路由波长分配技术
        4.2.6 网络生存性技术
    4.3 网络性能分析及优化
        4.3.1 网络传输性能分析
        4.3.2 网络传输性能优化
    4.4 支撑业务演示
    4.5 网络演进
    4.6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2 拟下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Optimal Dispersion of NZ-DSF in 40 Gbit/s DWDM Transmiss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容量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建模方法的研究[D]. 沈宁航.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2]差分相移键控DWDM系统四波混频噪声建模方法的研究[D]. 滕之禹.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3]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非线性抑制方法的研究[D]. 韩飞.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4]基于色散管理孤子的双向DWDM系统传输控制[D]. 茅帅帅.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5]160Gbit/s光纤双向传输系统[D]. 黄蕾. 北京交通大学, 2013(S2)
  • [6]基于优化微扰技术的高速多跨距非线性光纤通信系统研究[D]. 向练. 兰州大学, 2013(10)
  • [7]FSK调制DWDM系统四波混频的研究[D]. 张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8]高速光传输系统中电色散补偿以及网管适配技术的研究[D]. 林密.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9]超高速光传输系统中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研究[D]. 宗良佳.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
  • [10]40Gb/s长距离传输及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张峰.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NZ-DSF 在 40 Gbit/s DWDM 传输中的最佳色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