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和国际准则的不断全面趋同--财政部副部长王骏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委员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_注册会计师论文

实现我国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和国际准则的不断全面趋同--财政部副部长王骏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委员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_注册会计师论文

实现中国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委员会暨职业道德准则委员会联合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准则论文,职业道德论文,财政部论文,委员会论文,副部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标准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审计准则体系自2006年正式发布以来,实施已有3年的时间,总体运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良好。职业道德标准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发布了3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很好的基础,对提高行业诚信道德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审计实务和职业道德行为中面临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一致倡导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标准,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也修订并发布了国际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对进一步完善职业准则、保持持续全面趋同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职业准则持续全面趋同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有助于增强会计信息在全球的可比性,保证会计信息达到一个全球公认的高质量,从而促进和规范资本的国际流动及经贸活动。国际趋同,不仅是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制定机构所致力的目标,也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必然选择。

当前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面临新的世界经济形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妥善应对危机带来的冲击,改革全球金融系统,恢复并保持全球经济增长,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已召开三次峰会,协商应对措施。其中,对建立包括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等在内的统一的国际监管标准提出了要求。为了响应G20峰会的倡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鼓励各国政府采用和实施共同的国际标准,并加快了对国际审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修订进程。由此可以看出,会计审计准则的建设和国际趋同问题,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技术问题,它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关系到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

当前的形势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准则趋同主张,积极采取行动与国际准则保持持续全面的趋同。

第一,我们积极支持G20和IFAC的倡议。统一全球会计审计标准,是保证全球会计审计实务执行的一致性,提高金融国际监管有效性的基础,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尽快复苏和保持持续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积极支持这一倡议并采取行动予以回应。

第二,我们继续坚持准则国际趋同的主张。我们于2005年就国际趋同提出了“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同于相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趋同是一种互动”的四项主张。对此,我们将继续坚持。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既是中国经济和中国会计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作为G20成员国和IFAC成员组织的应尽义务。

第三,要实现中国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趋同是一个不断追求接近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即使实现了趋同,也是在某一时点上的静态趋同,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的差异,还需要新一轮的趋同过程。因此,趋同永无止境。

2006年,我们已经实现了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最近,国际审计准则有了新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保持持续全面趋同。我们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际审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最新变化,总结提升审计准则贯彻实施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审计准则,并抓紧发布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其中,职业道德守则于2010年7月1日实施,修订后的审计准则拟于2011年1月1日实施。

第四,要积极参与和协调国际准则的制定,使之充分考虑和体现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况。趋同不是单方面的,是一个双向互动、相互影响、互为牵引的过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标准在文化上应是多元的,广为接受的,应当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它不仅要着眼于西方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还要照顾到广大不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所以国际趋同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准则,而是要参与到国际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使国际准则真正体现对全球经济体的广泛适用性。要加强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向国际准则制定机构输送人才。

二、准则制定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制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研究国际准则的制定背景、本质内涵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实务。要实现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必须跟踪研究国际准则的发展变化。近几年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启动并完成了明晰项目(Clarity Project),对准则体例结构和部分准则的内容作出了重大修订。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理事会近期修订并发布了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重点强化了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要求。

对此,要认真研究,要在“吃透”国际准则框架和条款本意的同时,充分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实务,根据我国执业环境的具体要求,对国际准则的相关内容作出进一步阐述、细化或补充,深化内涵、扩展外延、丰富举例,使之既能够实现执行国际准则的一致性,也能够强化对我国执业环境的针对性。

第二,要处理好原则与规则的关系。准则制定中的原则与规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立关系,我们强调准则制定要体现原则导向的理念,就是要用原则去统领规则,使无法穷尽的事项都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去指导和规范。

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项规范都是原则和规则的结合,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越是简单的、大众性的或者技术层次的,越是注重规则导向;越是复杂的、专业性的或者人文层次的,越是注重原则导向。比如,电器使用说明书,就是面向大众的实用性的说明,介绍得非常具体,不需要我们产品使用者作出专业判断,它更多地体现规则导向;乒乓球、高尔夫球等运动规则也是一样,判定得分是定量的,意味着需要更多地体现规则导向的要求,它需要列明所有可能导致得分或扣分的具体情形,哪怕是“千年等一回”的情形,它都须列明。

可是在知识密集型领域,要依赖职业判断,更多的是体现原则导向。比如,法律法规的制定来源于司法实践,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法律法规的条文不可能预见和穷尽所有可能发生的具体情形,也不可能详尽规定每一种具体情形和情节的处理方式。所以类似于1倍到3倍罚款、5年到10年徒刑的表述,就是一个原则导向,交由司法人员根据总体原则,针对具体情节及影响作出判断和裁量。再比如,药品说明书上通常注明“1到3片,或遵医嘱”,这就为医生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需要、药物含量等情况,运用职业判断作出具体诊疗方案预留了空间,这也是原则导向。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是知识密集型准则,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职业判断,采用规则导向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导致风险。我们一直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如果你只规定或关注一个量化的指标或标准,而不用一个原则去统驭它,这个标准很可能就会被操纵,通过表象来掩盖实质。因此,我们的职业准则必须体现原则导向的要求,在原则导向下再对具体规则进行丰富和完善。

与原则导向相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允许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由于经济活动和执业环境纷繁复杂,职业准则无法穷尽所有具体事项和情形,所以我们的准则要首先强调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然后对一般情况下经常发生的、大家需要普遍遵守的情形作出明确规范,并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循总体原则对未尽事项作出职业判断。没有职业判断,准则就没有鲜活性,没有生命力。因此,要大力鼓励、尊重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第三,要保证准则体例的简明清晰。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不仅是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进行规范的标准,也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进行监督评价的标准。因此,我们一直强调,准则的体例要清晰、简明,便于使用。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体系就是按照这一要求制定的,这种做法和体例在国际趋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的认可。国际审计准则的这次修订改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力求体例、结构清晰化,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是被国际审计准则接受采纳的。我们在审计准则修订过程中要继续坚持这个方向。

第四,要突出准则条文的可理解性。国际准则是以英语表述的,它的逻辑思路、表述方式和语言习惯都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如果简单地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将不利于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理解和使用,因此,准则制定要强调条文的可理解性。要按照中文的逻辑和语法进行重新表述,使之既不违背国际准则的原义,也能够符合中文的表达和阅读习惯,做到平实易懂。

三、做好准则的实施准备工作

趋同不仅是准则制定的趋同,也是准则执行的趋同。一套好的准则最终能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决于我们能否把准则贯彻好、实施好。从这个角度上讲,准则的实施和准则的制定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我们要总结和坚持有益的经验,在审计准则修订的同时,提前筹划新准则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要将审计准则培训工作的时点提前,把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的过程变成预先培训的过程;二要认真贯彻执行职业道德守则,进一步提高执业的独立性,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保障审计准则的有效贯彻;三要制定或更新审计准则操作规程,对新准则的要求进行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为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四要对新准则的执行条件和运行环境,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与沟通,积极取得监管机构、审计客户和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四、要把加强准则建设,作为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的紧迫要求。行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行业的诚信道德建设和专业标准建设。全行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更好地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度,把行业的准则建设抓紧抓好。

以往历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一旦企业破产倒闭,注册会计师总是受到牵连,但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注册会计师行业却能够独善其身,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在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动反思、主动变革、主动完善、富有成效。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继续重视和加强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准则保障,促进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  

实现我国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和国际准则的不断全面趋同--财政部副部长王骏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委员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_注册会计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