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基础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浓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基础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根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凝练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目前学术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凝练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文字表达的探讨上。从当前对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和方法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凝练原则与方法的区分只具有相对性,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学者们所主张的凝练原则与方法,多是基于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道德等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体现。例如,有的主张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等宏观层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则主张从个人行为道德规范等微观层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认为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表述比较宏观和抽象,可以撇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新凝练和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则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存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不必“另起炉灶”;有的主张从应然层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和规范性,有的则主张从实然层面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有的主张用中国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或者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来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则认为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思想只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不能简单地搬用封建主义价值观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词语,即使借用也应该赋予其社会主义的新的价值内涵。如此等等,莫衷一是。

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和表达已经达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具体如:“劳动优先、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形式平等与事实平等的统一、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科学理论,凝聚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明辨荣辱是非,崇尚集体主义,服务人民群众”,“民主、平等、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利益、能力、理性、自立”,“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人民民主、共同富裕、中华复兴、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爱国为先;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尊严廉耻(八荣八耻),立身之道;民主富强,和谐大同”,“人民至上、劳动光荣、团结进步、追求理想”,“人民民主、勤劳共富、真善美健、公正和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谐互助、全面发展”,“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公正、和谐、进取”,“发展、富强、和谐、仁爱”,“为公、诚信、人本、民主、公平、正义、仁爱、和谐”,“友爱、平等、互助、共富”,“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友爱、发展、和谐”,“仁爱、正义、守法、诚信”,“仁爱、诚信、平等、民主、公正”,“民主、公正、和谐”,“国强、民富、人发展”,“人本、富裕、公正、民主、和谐、自由”,等等。

从上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表达看,学术界的认知与表述大同小异,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延举例,是“人本、富强、民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文明、和谐、发展”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区别在“一字式”、“两字式”、“四字式”或“五字式”概括。字数太少,虽可高度概括,但难以表达清楚其丰富内涵;字数太多又不利于记忆和传播。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总结学术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集中提炼。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党中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也进一步明确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飘浮在天上,也不是在思辨的云雾中,其深刻根源存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中,存在于社会主义鲜活的实践及其内在的逻辑中,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价值诉求的表达中,同时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论述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根据。

一、文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论述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本根据。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追求,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中国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想可以高度概括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价值目标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最深层意蕴,在于它提出了人的发展的理想维度即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未来社会称之为“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③“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④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把官僚国家改造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崭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式国家,消灭任何官僚特权,把国家官僚改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由人民自己选举并可随时罢免的人民代表取代旧式官僚来管理国家,使人民代表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向他的选民和人民负责,定期向人民汇报工作,由人民来决定他们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决定他们的去留。这些精辟论述和科学概括,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追求是为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还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进行了高度概括:“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明确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又强调理想社会的最高成果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⑥;在《资本论》中,他再次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⑦;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再次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⑧

由此可见,把共产主义理想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联系,把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是马克思恩格斯一以贯之的思想。它像一道“普照的光”,贯穿在他们所有的思想之中。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只是作了理论上的设想和探讨,但它们所折射出的科学观点与内在思想价值却把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层面,从而使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在理论和实践上追求人类的解放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但其理论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却是在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列宁把这一价值追求转化为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即“现实的人应当做什么”。列宁重视“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成员”。他把全面发展的人看作是“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强调要“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⑨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为塑造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列宁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极具特色的方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列宁扬弃了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开始正视在一个农民小生产者占人口绝大多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文化革命为骨骼的列宁的“政治遗嘱”,形成了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建立新型民主制度、由人们自己管理社会和国家制度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以及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已经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的自觉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他指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写进了党章。1957年3月,毛泽东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文中再次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办事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人民服务、社会平等、人的全面发展等构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得失成败以及我们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价值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有利于”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程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得失成败以及我们党和政府工作好坏的根本价值标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点。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动力和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终归宿。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中国共产党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终价值标准。重视价值理想实现的物质基础、崇尚道德建设、以人民利益为旨归,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无疑是在新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进一步回归和高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求全党“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更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做出了许多科学而经典的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又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许多新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文本根据。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经典论述为思想指南和理论基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能有力地展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进而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二、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据。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⑩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尽管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但是任何思想、观念一旦从物质生产的纠缠中超越出来,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力量”,对物质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理性回应。

首先,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固然,作为一种价值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超越性,但它绝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真真切切地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生活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就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事实中,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并且“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11)如果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抛开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而抽象地谈论核心价值观,不仅不会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主观人为地建构起来也很难落地生根、赢得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同。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从生活实践的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实践中寻找支持和证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三个方面二十四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其主体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既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还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力量并且可以践行的具体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精髓,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反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基本社会制度之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是一个社会中居统领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理念,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应该长期普遍遵循、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法律制定、政党决策、制度设计、文化发展、公民教育最终的价值依托,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关键所在,是整合凝聚各种不同但却合理的诉求的“黏合剂”。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不可能强盛,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不可能生存。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处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时期,处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之快,社会变化之大,矛盾问题之多,人们的思想之复杂,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经济社会转型为我国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的更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急剧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但有的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分化有余而整合不足”的局面。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迷失,是中国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作为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是高度凝练的。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挑战,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和方向,真正发挥其“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就是在新的形势下鲜明地亮出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上的旗帜;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成员的思想独立性和观念差异性不断增强、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情况下,明确地树立一个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适应的价值准则,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观念。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理论根据,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制度出发,深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反映全体人民的共同心声,从而凝聚人心、激励斗志。

三、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思想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胡锦涛在《求是》杂志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是在广泛吸收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传统社会各民族、各地域、各时段、各流派、各宗教文化及社会的上层与下层的价值主张与追求各不相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样态,但从总体上来说,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以“仁、义、礼、智、信”或“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儒家核心价值观。经过长期丰富发展和反复的实践循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最终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和精神特质,成为今天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之源。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衔接上,就不能对中国人产生一种根本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就会成为悬浮于空中的海市蜃楼,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形成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因此,我们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千万不能割断历史,必须从传统价值观中吸取营养,很好地继承这份历史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必须进行批判性改造,要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对其进行重新解释,赋予其科学、民主的时代内涵。

在当代西方“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博爱”的核心价值观中有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也不是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非卖品”,而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观,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方核心价值观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便开始萌芽,古希腊文明中关于自由、民主、理性、科学、秩序、节制等以及古罗马文明中关于私有财产、法治、权利、公正、共和等重要观念都构成了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提出了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列宁曾肯定地说:“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12)

然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陷,并不在于“自由、平等、博爱”这些价值理念本身,而在于资产阶级以抽象的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借助强大的文化力和话语霸权,把“自由、平等、博爱”说成是代表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利益的“普世价值”,向全世界兜售。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因为在这些价值理念中,现实的个人利益往往被说成是普遍利益,因此“愈发下降为唯心的词句、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13)列宁也曾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14)

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而不能回避的问题,超越这两大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和重要任务。我们要有区别地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和西方社会优秀、合理的价值观,赋予其社会主义的新的价值内涵,从而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含着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四、现实依据

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表达习惯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根据。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信奉,并深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才能发挥功用。正是遵循着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导,人们才能沿着同一价值导向、朝着同一价值目标团结奋斗。否则,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发挥不了应有的主导作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追求某种形式上“新颖”、“热闹”和“剧场效应”,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简单排列语词,而要面向生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其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科学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反映和表达新的时代精神,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又能够反映和表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具有广泛性和大众性。只有这样,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富有科学性、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

只有反映和表达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且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才能为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人民群众才会自觉地践行这种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选择日益多变。这种价值冲突既凸显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紧迫性,也体现了整合社会价值观念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广泛的认同性与实践性,必须突出人民的主体性。广大人民只有真正认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利益的深层关系,才会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固然取决于其本质内容,但与表达形式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高度凝练、简洁明快的话语表达,便于大众的接受和传播,有利于全社会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理解和领会,便于口口相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结果,就必须是全国人民广泛认同、反映中华民族共性,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衔接的共识价值观。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各种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人所接受,语言表述上一定不能过长,越简洁明快越好。比如“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或称为“德先生”、“赛先生”。又比如,毛泽东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核心价值观表达为“为人民服务”,既内容丰富深刻,又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大道至简,越简单,越质朴,越贴近和反映广大群众要求的价值观,越具有感召力、影响力、践行力和生命力。

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述,虽然内容丰富、全面、深刻,但是内容宏大、结构复杂、过于抽象,不仅普通群众不甚了了,就连有些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也难以记全,参与度、操作性、亲和力不够。如果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太长、不便于记忆,就会停留在学术界,或者仅仅被少数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掌握,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和记忆,就难以实现大众化。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该继承这个传统。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要力戒“长、空、假”文风,力倡“短、实、新”文风,对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极大的启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要说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而不是说人民群众不想听、不愿听、听不懂的话,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风格、话语来表达、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人民群众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接受习惯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高度凝练,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和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使其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自觉,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两字四词为一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的表述,虽然是短短24个字,却既层次分明、内涵丰富,又简洁明快、便于记忆,就是希望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易于为普通百姓所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

五、开放系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是与时俱进的社会。恩格斯在1890年致奥·伯尼克的信中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在精神层面上的集中体现,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而要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理念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本质的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又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要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表现为社会主义最终理想的统一性、最高目的的一致性以及普遍表现形式的共同性,但并不排斥人们的价值目标在现实过程中的层次性、实践手段上的多样性和特殊内容结构上的差异性或丰富性。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一个社会最根本的、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人类以往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要使凝练出来的核心价值观既具有现实指导性,又具有前瞻性、相对稳定性,既反映和指导现在,又展望和引领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在表述上适当调整或完善,但其基本精神不能变。

其次,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抽象的观念体系,而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其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加强和提升的过程,它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以开放的思维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为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广阔空间。

再次,作为新时期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我们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社会主义在价值观上的理论抽象与当代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发展主题、历史使命相结合,既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不能漠视“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一种核心价值观总是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理论总结相互转换、相互推动的较长历史过程,从而达到完备、圆熟的状态,并逐渐实现社会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表述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现在的这种表述,既将我们现在倡导的理念鲜明地提了出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总之,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仅从某一方面出发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根据,显然不尽准确。我们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也要着眼于其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创新发展;既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现实运用,也要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既要考量人民大众的理论需求,也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是坚持把“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与“大众的广度”结合起来,凝练出既反映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实践发展,又能被人们广泛认同、经得起时间、实践和人民检验的科学而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8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页。

⑨《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30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1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12)《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1页。

(14)《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3页。

标签:;  ;  ;  ;  ;  ;  ;  ;  ;  ;  ;  ;  ;  

浓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基础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