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转型经验对温州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论文,亚洲论文,启示论文,经验论文,四小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洲“四小龙”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型历程,对温州转型发展来说,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浙江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决定。《浙江日报》在9月27日的社论中指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既要吸取国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又要深入研究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笔者试图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历程和转型经验中思考和寻求温州的转型发展之路。
温州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依靠民营化和市场化的体制先发优势,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温州模式”,成功推动了温州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市场经济活跃、体制机制灵活的区域。1978-2005年,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5.1%,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62.8%的238元,增加到2006年的2434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3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温州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2001-2007年,温州占浙江省GDP的比重从13.4%下降到11.58%,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温州占全国GDP的比重则徘徊在0.88%左右。2000-2007年,温州与杭州、宁波、无锡、东莞和台州等城市的GDP总量相比,除了与台州的总量尚能保持领先外,年均GDP总量分别落后于其他城市198、129、189和142亿元。
从工业产业结构来看,温州产业“代际锁定”现象非常明显。从1990年到2007年,温州年产值前十大行业的变化不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电气、皮革、纺织服装、塑料、通用设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一直稳居“排行榜”前十名,而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始终发展不足。
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条件日益趋紧的情况下,温州经济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四小龙”成功转型的经验
亚洲“四小龙”(以下简称“四小龙”)都是半岛和海岛性国家和地区,地域狭小,资源不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依赖性大。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四小龙”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进入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跨入了中上等收入或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在2007年世界GDP排名中,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分别列第11、20、36、42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四小龙”主导产业经历了由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持续转型升级历程,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了“东亚奇迹”。“四小龙”的产业升级之路具有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色,更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对一国和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从转型历程来看,“四小龙”几乎每10年实现一次升级: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初步形成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起飞;20世纪70年代采取措施促进本地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中国等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紧随发达国家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及服务业,并开始注重培育本地服务业的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在发展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成效。“四小龙”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把握机遇,及时转型。“四小龙”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都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抓住重点,调整结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四小龙”殊途同归,都及时抓住重点产业进行经济重组,开拓电子、计算机等新兴行业,发展生物工程和智力服务等,促进经济结构现代化、科技化。
——重视智力,培养人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四小龙”开始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步伐。
——自主创新,科技驱动。20世纪60年代开始,“四小龙”实行“追踪引进”的技术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后,“四小龙”设立科研机构,加大投入,提高科技自主开发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增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深度和力度,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正确调控,完善环境。“四小龙”政府都选择了直接干预、间接干预的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完善软硬件环境,保持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四小龙”对温州的启示
温州当前面临的要素制约、产业升级乏力、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困境,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先发性”问题,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空间布局等手段加以解决。而“四小龙”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型历程,对温州未来转型发展来说,不失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模式。
宏观政策上,“轻”“重”有别,分类指导。温州既有服装、皮鞋等传统优势特色轻工产业,也有食品药品、包装机械、电工电器、泵阀、汽摩配、船舶、化工等重化工业。轻工产业应着重走向“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做强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将加工制造环节逐步迁移到要素成本更低、接近消费市场的中西部地区。对于重化工业,应注重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完善产业链上游的模具、紧固件、不锈钢等基础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小门石化基地建设。电工电气产业应在低压电器的基础上,积极将高压和成套产品生产企业吸引“回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设备生产,形成“横向”拓展,成为电力装备产业基地;引导汽摩配向专业化生产发展,形成专、精、尖而配套齐全的生产基地,积极引进整车生产企业,形成“前向”发展;船舶除了向大吨位、高科技方向发展外,应积极“后向”延伸,积极引进船用发动机等装备产品生产企业;规划建设食品药品包装机械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
微观引导上,结构调整,集群发展。块状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但低价竞争、创新能力不强是其致命弱点。因此,在行业组织结构上,抓住当前“倒逼”机制,进行优化重组,形成集群化发展。搭建企业重组兼并平台,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在当前已经实施的企业股权质押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将温州企业产权交易中心与北京、天津等地的产权交易平台进行“链接”,为企业重组兼并提供便利服务。在积极引进市场化操作的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同时,整合政府各种产业引导专项资金,成立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对发展前景好、市场空间大、技术含量高,但各种市场化基金未能投入的项目,经科学评估论证后,以担保、贴息、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给予扶持。
空间布局上,有保有压,构筑体系。在温州沿海产业带的布局上,应体现有保有压,通过增量带动存量盘活,构筑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原则上,沿海产业带不再布局传统轻工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将增量空间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机械装备产业。具体布局上,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乐清经济开发区用于电力装备、新能源产业基地,大小门用于现有化工产业和未来石化工业的集聚区,半岛地区用于汽车整车和船用装备生产基地,民科基地和滨海园区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未来新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塘下东工业园和瑞安经济开发区用于汽摩配生产基地,平阳临海产业基地用于模具、紧固件、不锈钢等基础产业和食品药品包装机械生产,形成温州机械产业基地,苍南临港产业基地则在印刷包装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向新材料方向发展,构筑起区域产业体系。
转型动力上,互为支撑,融合发展。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通过价值链的合作,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为支撑、一体化发展的新型方式。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和新的增长点。在具体发展方向上,应抓住外资研发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利用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和创意产业;整合、新建和引进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如电工、汽摩配、泵阀、船舶、鞋服、化工等职业教育学院(分校、研究所)。在洞头本岛-海中湖周边地区,建立集职教、研发、设计、孵化为一体的“科学岛”,各产业基地也应围绕各自产业发展重点,建立相应的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为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和支撑。在滨江商务区,引导生产部门转移出去的企业建设管理中心(总部),建设一批轻工产业展贸中心,充分发挥品牌、商贸、会展在转型升级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