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森林是一个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生长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所以在这期间就会受到各种侵害和威胁。其中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生长有很严重的威胁,森林病虫害防止工作就显着尤为重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就是针对森林中出现虫害的预防和治疗,这对于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目前,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也在逐渐加强,相关部门都在积极进行防治工作,针对防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解决策略
1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能够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快速发展。森林资源是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能够净化空气,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也能够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对于我国的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的数据表明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在逐年增加,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不断促进林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府要求林业部门必须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森林病虫害的继续发生,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受灾面积逐渐加大,病虫种类增多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逐渐增大,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加大,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为害面积逐渐加大,受气候条件影响,全球温度上升,冬季气温偏高导致害虫越冬的死亡率降低,加大了森林受害面积。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根据危害部位可分为:林木种子和苗木病害、林木叶部和果实病虫害、林木枝干病虫害、林木根部病虫害。我国是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森林病虫害共有 8000 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 200 多种,其中目前危害较严重的“十大”病虫害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杨扇舟娥、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危害严重的有杨扇舟娥、松毛虫等,已经泛滥成灾,常发性的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偶发性的森林病虫害也大面积暴发,带来严重的损失。
2.2防治意识不强,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相关部门领导对病虫害防范意识不够,监管不严,虽然设有虫害预防部门,但是各部门之间不能紧密配合,所有人员都各自做好育苗、修建、维护工作,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不到位,不能够及时、全面、准确的发现灾情,导致病虫害大面积扩散,造成严重损失。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相关的检验检疫站,对疫情检验不及时,技术不过关,缺少科研资金,对农药的研制手段远低于国外水平,不仅对病虫的治理效果差,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2.3 科学技术不过关,难以“对症下药”
随着病虫害种类的增加,对其检验检疫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困难。确定病虫害性质采用最佳的防治手段,以便更有效的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检验检疫站占有重要地位,检验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检疫经验,对森林病虫害的基础知识有着扎实的掌握,各省、市普遍缺少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大多为森林保护、生态保护专业的人员,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差,对复杂新型的疫情不能够准确定位,这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3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3.1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物防治主要有微生物防治(如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防治)、寄生性天敌防治(如用寄生蜂和寄生蝇防治多种害虫)、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如山雀、灰喜鹊、啄木鸟、黄鼬、猫头鹰、蛇等)和利用昆虫激素防治4种途径。
3.2 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法是通过利用一些器械或者物理因素如光、热、电、风等来防治病虫害,主要有高温处理、捕杀、阻隔和诱杀4种途径。其中,高温处理即人为升高或降低温度,如热水浸种等,超出病虫害的适应范围;诱杀,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灭虫,或用仿声学原理和超声波防治虫。
3.3 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是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通常可采用浸种、拌种、毒饵、喷雾和熏蒸等方法。当前应用的农药主要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杀线虫剂等。长期使用某种化学农药,不仅会增强某些病虫害的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而且会污染农产品、生产环境。而为了减轻不良影响,应恰当地选择农药种类,采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
4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4.1合理种植混交林,营造生态林业
目前森林多为人工造林,便于种植、管理及利用的目的,大多选用单一树种纯林的种植方式,更适合病虫的繁衍生长,造成大面积的病虫害。在保护现有林场的前提下,新造人工林时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而且能使树种之间相互促进,抗御外界不良环境因子的能力较强,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混交林种植的支持,每种树木在林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成,搭配适当,可提高森林的生产率和稳定性,林木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生长比较迅速,病虫害发生和蔓延较轻,改变森林的组合方式,避免大面积的单一林种,在保持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2提高防护意识,增加病虫害的防治资金投入
提高防治意识首先应从领导做起,认清工作职责,其次要大力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使在职人员和群众意识到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自然资源和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加强对虫害防治机构的监管制度,改进管理机制,严抓落实防治工作,设立奖惩制度,对在岗人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完善的法规、制度来保障森林病虫害工作的有效进行。政府增加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将森林的病虫害防治纳入当地的防灾抗灾计划,配备专项拯救资金。增加防治、检疫的基本投资,保证各地检验检疫局的建设质量和人员数量,对于繁殖周期短、爆发性大、难以根除的病虫,国内农药难以防治时,可引入国外进口药物加以处理,防止病虫害的蔓延扩散。
4.3重视木材的防疫检测工作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除了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原因,外在生物入侵也会造成虫害发生,这样对我国森林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森林资源在生长中,通常会有一些外来的树苗和木材,这些都需要严格的检查,以免发生疫病,所以需要坚持预防为主与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病虫防治的效果。对于林业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加强检疫工作的宣传,时刻认识到林木检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防外来物种和病虫对森林造成伤害,发生病虫害。林业检测站的工作应该加大对往来车辆的检查和检测,严禁把有害生物带入林区。在进行预防过程中,应该强化源头管理,提升当地森林疫病检测水平,如果在林木的运输中没有办法保证防疫工作,那就需要保证林木源头的防疫工作。
4.4严格重视预测报告结果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预防报告工作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当地管理部门应该把历史数据和气象条件作为森林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林区应该重视森林资源病虫害的检测情况,并且全面掌握虫害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防治策略和方案,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检测由于不到位出现的病虫害。所以建立相应的检测和预报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森林资源的发展情况可以做到共享,在全国的系统网络上都可以了解到森林资源的情况,掌握森林出现病虫害的情况,重视区域发展和预报工作,当森林出现病虫害之后可以及时的处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
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携手保护森林资源,共建人类和谐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郑云丽.浅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16(1):30-32.
[2]王益才.森休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探讨[J].绿色科技,2015(3):173-174.
论文作者:孟祥国,袁易,孙增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病虫害论文; 森林论文; 工作论文; 森林资源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 林木论文; 病虫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