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审计职业胜任能力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能力论文,职业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审计职业胜任能力属于审计职业化的范畴,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需要充分认识国家审计的特性、职责、程序等,也需要结合从业者自身实际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拟从岗位职责、职业发展、人生定位、内外部环境四个层面,对国家审计职业认知进行多方位解析。
岗位职责
对所从事的岗位职责认识清晰,是做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国家审计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监督,不同岗位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工作思路也不尽相同。以特派办企业审计岗(A点)为例,如图1所示。在业务上,企业审计处接受审计署企业审计司和特派办的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在开展企业审计时,该工作岗位常与企业的财务、销售、投资等部门打交道,必要的情况下,还会对其关联单位延伸审计。从岗位职责而言,企业审计应紧紧围绕“质量、责任、绩效”,按照“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的审计思路,监督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发展
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个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对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审计人才队伍大致可分为三支:审计专业人才、审计管理人才、审计领导人才。依据《审计署2008至2012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这三支队伍的能力素质要求各有侧重。审计专业人才强调的是审计实战能力,要求成为核查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审计管理人才强调的是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的能力,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成为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审计领导人才则要求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勤政清廉、奋发有为,要有科学判断形势、总揽全局、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及领导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就审计专业人才发展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梯,如图2所示。第一个阶梯——青年审计人才,工作年限在5年之内,基本熟悉审计业务,基本了解和掌握相关审计领域的专业知识,能一定程度地运用法律条文和计算机技术,具备基本的审计文书写作能力:第二个阶梯——业务骨干人才,工作年限大概在5-15年,熟悉审计业务,熟练掌握相关审计领域的专业和法律知识,熟练运用审计技巧,具有较强的写作和研究能力,能“带兵作战”,拥有审计等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资格;第三个阶梯——专业领军人才,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专业造诣深,实务能力强,审计经验丰富,科研和管理水平高,具有感召力和带动力。三个阶梯中,第一个阶梯的成长速度最快,第二个阶梯的成长最为坚实,第三个阶梯的成长则最为精专。只有孜孜以求、付出辛劳的审计人员,才能实现三个阶梯的逐步跨越。
图1 企业审计业务
图2 审计专业人才发展阶梯
图3 人生坐标定位
人生定位
在明确工作岗位职责和职业发展之后,还需回到自身,对自己当前所处的人生阶段进行定位。借用平面坐标图,可以从时间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判断,如图3所示。X轴代表时间,Y轴代表能力。结合审计工作的特征和实际,时间方面,选择年龄、婚龄、工龄三个指标;能力方面,选择知识结构、逻辑思维、学习创新、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五个指标。不同的人员根据X轴、Y轴组合有不同的人生定位。
内外部环境分析
为进一步深化审计职业胜任能力,审计人员还必须对从事审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根据迈克尔·波特的SWOT分析法,在内部环境方面,主要剖析拥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剖析面临哪些机会和威胁。优劣势的判断,除依据人生定位的八个指标外,还应加上性格特征、职业道德、职称资格三个指标。机会和威胁的判断,则需要结合起宏、微观环境及审计工作特性、现状和发展趋势。就当前而言,审计署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专门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大了对各层级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也增加了交流挂职学习的机会。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贯彻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制度创新和反腐倡廉建设,审计任务较为繁重,审计人面临的压力也较大。下面运用SWOT分析法对一位青年干部进行简要剖析,如图4所示。
图4 SWOT简要剖析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对审计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和自身发展方向,从而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组织绩效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在新形势下切实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