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论文,形势分析论文,年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03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主要特征
(一)2003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分析
1.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
在面对3方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发的“非典”冲击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利影响的情况下,2003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回升的趋势,成为“九五”中期以来经济增长最好的1年。预计GDP增幅将达8.5%左右,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实现8%以上的高增长,这是“九五”中期以来的第一次。各项投资需求全面启动、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和扩散、出口增长持续强劲等均表明我国经济开始摆脱过去的“中期调整趋势”,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推动新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提速和增长环境的改善。
在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周期中,大致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阶段,各项投资全面加速,促进经济增长显著回升,现在正处于这一阶段,近期的消费增长相对较慢部分反映了这一阶段的特征;第二阶段就是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的阶段,消费升级和扩散使投资和最终消费的潜能不断释放,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度有所下降。今后2~3年内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不会改变,但消费增长将会逐步加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提高。
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消费结构由“吃穿用”为主转向以“住行”为主。最近两年汽车普及家庭的步伐明显加快,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大城市私人汽车消费呈“井喷”式增长,2002年轿车消费首次突破100万辆,增长了44.7%,2003年前3个季度轿车消费量达140.4万辆,同比增长88.5%,其中个人购买比重超过了2/3。住房消费在住房体制改革、政策刺激和个人需求潜力释放的共同作用下,连续6年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2002年商品房销售额比1997年扩大了2.35倍,年均增长率27.4%,2003年前10个月同比又增长了40.6%,其中个人购买商品房比重达92.8%。居民通讯、旅游消费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些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和扩散一方面将促进国内消费潜能的加速释放,另一方面还将有效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近两年,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汽车、通讯、装备工业等重工业化部门和高科技产业增长明显加快。2003年前10个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备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5.15%、36.85%、32.23%和30.6%,比同期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增幅(27.86%)高7.29、8.99、4.37和2.74个百分点。
城市化加速也是推进新一轮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2年我国城市化率为39.1%,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今年估计能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求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要求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增长环境的明显改善是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首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出口增长的外部环境,为扩大出口、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国际比较优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入世也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政策的完善,对外开放促进了对内开放。其次,政府不断放松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及为民间投资活动和居民扩大消费创造越来越宽松的环境,有效地调动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热情。
总之,当前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不是偶然或短期性政策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的结果,具有相当强的可持续性,标志着中国经济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整后又一次步入新的高速增长周期。
2.经济总体处于“九五”中期以来的最好水平,但也存在局部过热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处于“九五”中期以来的最好水平。但由于投资增长加速过猛、银行贷款增幅短期持续偏快以及10月份后由农产品价格明显上升而带来的物价增长加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心,担心中国经济开始出现过热苗头、潜伏较大的通货膨胀风险。我们认为当前经济总体并不过热。一是我国未来10年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估计为9%~10%,2003年前3个季度GDP实际增长8.5%,离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可以从就业增长缓慢、消费增幅不高、资金仍然存在大量的相对过剩等方面得到印证。二是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周期中的投资高增长反映了多方面的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工业结构由轻纺工业主导升级到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其重要特征是资本密集度的提高,工业化进入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快速扩张的新阶段,这需要大量的投资作为支撑,部分地形成“投资带动投资”的效应,这是本轮经济增长不同于上一轮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一段时间内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是合理的。另外,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也要求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这也会造成投资增长加速。所以判定投资增长是否过快不能以20世纪80和90年代前半期的投资增长水平做参考。三是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头热”而非“两头热”的特点,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在投资、出口、工业高增长的同时,消费增长仍然不强,失业问题比较严峻;从区域增长来讲,东部增长强劲而中西部增长仍有潜力。四是2003年以来物价水平的温和上涨是经济持续向好的合理反映,其增长力度有限表明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还未根本扭转,3%~4%是供求基本平衡及经济实际增长率达到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均衡价格水平;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左右,而且是由负转正的回升,不但不是经济增长过热的反映,而且不会导致今后几年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总体不过热,并不表明局部不过热。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过热倾向,甚至出现局部性泡沫。一是房地产本身投资和消费增长持续过快,而且这种持续过快增长是与价格过快上升相伴的,带有相当的“透支”增长特征,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二是房地产局部过热带动了与其相关的原材料工业如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行业投资和产出的过快增长。2002年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32%,而2003年前10个月累计同比增长85%,加快63个百分点;其中冶金、有色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08.9%和71.3%,比上年底分别加快63和48.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房地产对钢材的需求占钢材总需求量的50%以上,铝加工品的最大需求也是房地产业。因此,这些行业的投资过热、产能扩张过快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投资过热。也就是说,要想抑制这些行业的过度投资和低水平重复现象抬头,要从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入手。
(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1.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双提升”
2003年中国经济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双提升”的特点,而且企业效益的大幅提升体现的是结构效应。2003年1~10月累计,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达6472.78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同期加快29.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74.65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加快48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的大幅提升集中在少数几个规模效益比较明显的高成长行业,表1显示2003年1~10月利润前6大行业实现利润共计3551.7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4.86%,利润集中度比上年同期提高近10个百分点;6大行业新增利润1215亿元,对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的贡献率达57.89%,这体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效应。同时,2003年1~10月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1%,比上年同期加快9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关税分别增长16.0%、24.6%和34.1%。
表1 实现利润最大的6个工业行业效益增长和集中度情况
图1 2002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趋势
图2 2002~2003年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变化(%)
2.工业产出和投资“双扩张”
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下工业化显著提速是新一轮经济高增长的重要特征。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工业出现了产出和投资的“双扩张”趋势,这一点在2003年表现得更加明显。2003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明显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增长18.5%,轻工业增长14.3%,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7和2.2个百分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以及冶金等4大行业是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大幅增长,2003年1~10月累计微机、移动电话机、光通信设备分别增长86.8%、52.4%和55.1%;2003年1~11月累计,我国汽车和轿车产量迈上400万辆和180万辆的新台阶,达到405.3万辆和180.6万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3%和81.4%;钢和钢材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3年前11个月累计钢产量突破2亿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1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
表2 各工业行业投资增长情况
工业产出的高增长带动了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2003年1~10月累计工业投资实现10409.6亿元,同比增长46.5%,比上年同期加快18.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0.4%提高到34.2%。其中冶金、有色、化工、机械和纺织等5大行业投资增幅均超过70%。
重化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和投资持续加速增长,表明我国工业升级已全面展开。
3.出口需求出现少见的连续两年持续高增长
2003年出口需求再次超出多数人的预期,增势比2002年更为凌厉,预计全国出口总额将超过4250美元左右,增长超过30%,比上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使我国出口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1次出现了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而且这种高增长是在美伊战争和“非典”疫情爆发的双重冲击下实现的。出口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入世效应进一步释放,入世大大地改善了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得以较充分的显现;(2)已经完全放开的民营企业出口经营权及持续实施的促进出口的优惠政策,大大调动民营经济的出口积极性;(3)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效应,受我国国内大市场、生产要素成本低等吸引,跨国公司加快了向我国转移生产能力的步伐,使我国近年来在出口增长中获得了较明显的转移效应,2003年前3个季度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8.9%,高出总体出口增幅6.6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高达54.1%;(4)美元的适度贬值在短期内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受国内需求加速增长及出口高速增长的带动,2003年进口以更高的速度增长,1~10份增长40.4%,估计全年进口总额将达到4050亿美元,增长37%左右,全年出口总额将达到830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接近34%,贸易顺差达200亿美元左右。
图3 2002~2003年外贸进出口月度增长变化趋势(%)
图4 2002~2003年3种物价指数月度增长趋势(%)
4.物价水平出现了“两转升、一偏高”的特点
与宏观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相对应,年初物价水平出现转折性变化,并呈现“两转升、一偏高”的特征。“两转升”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双双由负转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03年1月份便由之前的持续14个月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同比上升0.4%,第2、3季度在非典的影响下回升趋势减缓,但10月份之后,则呈加速上升态势,10月上升1.8%,11月份升幅达到3%,创自1998年出现通货紧缩趋势以来的新高;其中主要是食品类价格的大幅回升所致,10月和11月食品类价格分别上升5.1%和8.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发生在2003年3月份,当月增长0.2%,之后有所回落但2003年10月再呈正增长,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出现连续上涨意义非同一般,自1998年末以来,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除2001年3月份出现过一次正增长,其他均为负值,2003年3月份的由负转正可以作为我国基本摆脱通货膨胀阴影的重要转折。这两种物价水平增长目前仍然较为正常,是价格的合理回归。但需要有所警惕的是生产资料价格增长已连续出现了偏高的趋势,2003年10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达到9.4%,比上年同期加快10.4个百分点;2003年1~10月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升7.5%,比上半年加快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1.1个百分点。
5.“非典”冲击不改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回升的态势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爆发对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相当明显的短期冲击,使2003年5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降到历史低点,仅增长了4.3%,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消费增长开始强劲回升,2003年第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平均增长9.7%,比第2季度月平均增幅6.8%快了近3个百分点,并超过第1季度的月平均增幅,表明“非典”突然冲击难改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回升的态势。汽车、住房、电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主体和消费扩张的主要动力。2003年1~10月份累计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3.7%,商品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40.5%,比上年又加快5个百分点。
二、2004年宏观经济增长趋势及需着力处理的几个问题
(一)2004年宏观经济增长趋势研判
1.总体形势
受新的内在增长机制明显增强及政府适当调整政策的影响,2004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GDP增长不低于8%,但也不会超过9%,估计与2003年持平。
表3 2004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结果
表4 1998年以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2.消费需求将会呈现强劲的回升趋势
这可能是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征。预计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5%,实际增长10%左右。主要理由是:(1)“非典”过后的反弹效应。受“非典”冲击较大的旅游业和餐饮业等会大幅增长。(2)消费结构升级和扩散效应。汽车消费和生产的进一步高增长将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带动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增加就业,拉动消费增长。(3)GDP和收入增长的带动效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GDP增幅,估计2003年增幅将达到10%,即连续两年以2位数增长;农民收入2003年受“非典”冲击较大,但全年预计增长超过4%。2004年城镇居民受就业增加和工资温和上升的影响,可望保持2位数的增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受农产品价格上升及政府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等影响将会出现强劲反弹,估计会出现近年来首次高于GDP增长的情况。
3.投资增幅将有所调整,但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水平
预计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8%,超过GDP增幅1倍。首先,新一轮以工业结构升级为特征的高速增长周期刚刚启动,重化工业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技术开发投资,在新一轮高增长周期的初始3~4年内投资继续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长是合理的。其次,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了2004年的投资不会像2003年那样强劲:一是房地产投资在高房价和房地产消费出现部分超前的情况下,以及在央行加强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对房地产实行适度紧缩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投资将会降温。理想的状况是,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保持15%左右的可持续增长。二是外资流入在放慢,目前外商投资已连续5个月呈现负增长,预计2004年外商投资增长将比较温和。三是受宏观经济政策适当微调影响,与房地产关联度高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投资会明显回落。
4.出口增长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出口增长由2003年的30%回落到15%左右,将促使出口导向的工业增长放慢。2004年国际经济形势将会明显好于2003年,从而继续有利于我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趋于乐观。2003年第2季度后特别是第3季度,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了强劲复苏趋势,美国商务部最近对先前公布的第3季度GDP增长7.2%的数据进行了调整,按年率计算的第3季度GDP增长调高到8.7%,创下1984年第1季度以来的单季最高增长水平,这提高了人们对200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一些专家预计2004年美国经济有望增长4.5%。尽管如此,2004的年我国出口增幅明显减缓将在所难免:(1)高基数将带来减速效应。连续两年出口保持2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而且是在出口总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此高的增长以后难以重演。(2)“入世效应”递减。尽管入世效应的释放,仍然有一定空间,但速度会放慢,将逐渐进入到正常的增长状况。(3)转移效应下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使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生产能力的步伐将放慢,占我国出口一半以上份额的外资企业出口增长将会有所放慢。(4)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转移效应。2003年第4季度不但出口增长没有放慢,而且有所加速,原因是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地方将2004年的出口任务提前到2003年。(5)世界贸易摩擦的日益增多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5.工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农业增幅有所上升,第三产业可望明显加速
受出口增长将明显回落及国家加强对部分已显过热苗头行业的宏观调控的影响,2004年工业增长将有所回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
6.物价继续温和上升,但不会引致通货膨胀
预计CPI上升2%左右,零售物价上升1%~1.5%,食品价格将上升5%左右,生产资料价格上升3%~5%,工业品总体价格上升有望由负转正。
(二)2004年需要着力处理好以下3个问题
1.经济增长加速与就业增长缓慢的矛盾突出
我国经济自2002年中期开始明显加速,但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增长加速与就业增长缓慢的矛盾相当突出。最近在就业增长中出现了某些积极变化,值得关注: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就业在2002年第2季度开始便出现了止跌回升,这是工业化加速的一个必须结果。到200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就业增长1.2%,即增加41.4万人;2003年1~9月份同比又增长4.3%,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4.8万人。二是2003年第2季度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开始由前期连续多年的持续减少转变为上升,比第1季度新增64万人,第3季度又比第2季度新增635万人,估计2003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与上年持平,即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出现近几年来第一次止跌回升。这两方面的数据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加速增长周期,就业增长也在逐步恢复。
尽管如此,2004年以及今后较长时间内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1)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本代替劳动的情况,在中短期内就业增长将会继续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最近几年我国平均就业增长弹性居历史最低水平,为0.15~0.2,不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2)非农劳动力供给继续扩大,主要来自于以下4个方面:农民特别是最近几年失地失业农民显著增加;中西部地区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镇下岗职工继续有所增加;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明年高校毕业生大约280万,比2003年又增加了68万。(3)最近几年城市房地产价格的猛涨,对城市服务业增长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城市个体、私营服务业(餐饮、小商店)冲击很大,从而对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形成明显的压力。目前下岗和失业人数仍达1400万人,2004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将达1000万人,即总体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就业不足不但影响即期消费,而且影响居民的消费预期。
2.部分行业过度扩张可能引起新的生产过剩及放大金融风险
短期内一些行业投资和产出的过度扩张将对国民经济产生相当的不利影响:一是可能引发新的生产过剩矛盾、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2003年1~10月,冶金、机械、有色、建材的投资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8.9%、70.8%、71.3%、46.5%。目前在建拟建的钢铁生产能力1.5亿吨,到2005年全部钢铁生产能力估计将达3.3亿吨,届时将超出市场需求6000万吨以上;电解铝现有能力546万吨,已经产大于销,而在建拟建能力还有500万吨,预计2005年产能达到1000万吨,大大超过预计的600万吨的需求量;水泥等建材工业中,一些落后的生产工艺不但没有加速淘汰,而且开始死灰复燃;新增钢铁产能有规模但钢材档次偏低,且能耗水平大大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产业的快速扩张,虽然有相当的合理性,但仍然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不合理预期,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引致新的生产过剩,延缓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对市场形成长期性冲击。二是一些行业的盲目投资扩张将会放大金融风险。受经济调整和企业资产结构优化的影响,1998~2002年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率由63.74%降为58.72%,下降了5个百分点。2003年则受经济景气持续上升的影响开始回升,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率为59.59%,比上年底上升0.8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52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这种回升仍是温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已显过热苗头的行业回升幅度过大。如有色金属、冶金、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新增负债占新增资产的比重均超过2/3(见表5)。在我国企业负债的增加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这些产业资产和负债的过度膨胀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因未来几年生产过剩加剧而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剧增,一些企业可能面临倒闭。
表5 2003年1~10月主要行业负债率情况
3.“两部门问题”对消费的快速稳定增长形成了明显的压力
1997年以来,我国存在一种较严重的“两部门问题”:一个部门是持续性的通货紧缩部门,主要是生产性的竞争部门,工业品和农产品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双过剩”,价格持续下降;另一个部门是持续性的通货膨胀部门,主要是公益、垄断和特殊权益部门,5年来在经济总体面临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这些产品和服务价格却持续大幅攀升。两个部门的物价走势明显相背,反映了中国整体利益分配格局的突出矛盾。2003年经济强劲增长,总体物价趋于上升,但通货紧缩部门的主体部分——工业部门,仍然处于通货紧缩状况。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衣着类产品、家庭设备用品、交通与通信工具价格呈下跌态势,分别为-1.8%、-2.4%和-2.2%,与去年同期的-2.8%、-2.6%和-2.0%相差不多。最近粮价的上涨尽管与粮食产量持续减产有关,但更主要是对前期粮价跌幅较多的一种市场修正。不但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也不意味着竞争性部门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压力。
近两年来在投资、出口高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仍然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部门问题”直接、间接作用的结果。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部门在经济整体处于通货紧缩背景下的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了居民消费成本上升,并恶化了消费者的支出预期,而人们的收入水平及收入增长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居民大幅增加了这部分的支出(基本上都是被迫性的),必然使他们在购买一般的消费品时压缩支出,从而造成或加剧了工业和农业部门的通货紧缩。即近几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及消费的结构性不足问题与公益、垄断和特殊权益部门出现的持续价格上升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两部门的价格背离走势,意味着在通货紧缩部门就业的一大部分人及其家庭收入增长将放慢,而且会导致企业投资预期不好,从而使就业增长进一步放慢,这必然导致消费增长的总体不足。
三、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政策
在当前宏观经济明显向好的形势下,200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转移到加快结构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一方面要努力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长期结构矛盾和体制瓶颈。
(1)进一步调整国债资金投向,转到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公共投资和促进协调发展上来。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是做好节水灌溉、人畜用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上,并加快县城电网改造步伐。二是加大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及其他公共部门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公共医疗和基础教育的投入。三是加大对部分地区的重点支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投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煤矿安全改造和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步伐。四是继续加大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建设。五是加快淮河治理及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建设。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重点是改善就业环境和采取适当的政策支持。一是深化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保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劳动力市场收费、拖欠民工工资等专项检查。二是把增加就业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各级政府要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建设一些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增加较多就业的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大力开发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及社区服务等就业岗位。三是采取减低国有房屋租金或给予适当的房租补贴及降低其他有关税费等办法,鼓励个人和家庭从事小商品、饮食业、市场中介服务业。四是鼓励非政府非盈利的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重点发展教育培训、公共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五是全面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推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相关管理办法。用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进一步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在投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展社会就业渠道。
(3)保持粮食的长期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滥征滥占耕地。改革土地征用办法和补偿机制,严格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继续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支持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和论证体系建设。加快农畜产品优质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尽可能地多吸收农民工参加工程建设,继续优化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业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四是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
(4)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扩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带动作用。一是延长和拓宽汽车、装备工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的链条,加快产业的集中和服务配套,形成规模和整体带动效应。要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提升制造业水平的战略重点,切实加强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基地建设和改造,发展新型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促进国内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二是加强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部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加强节能、节水及节约其他资源的技术开发,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的产业升级及行业节能、节水等技术改造。三是采取综合措施,遏制一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对当前过热行业的宏观调控,一方面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进行严格监控。从源头上加以调控,主要是采取切实的金融和税收措施,遏制房地产投资、消费过快增长及城市建设(包括开发区)的盲目铺摊子,促进其“软着陆”,防止房地产过热和局部泡沫倾向继续发展,降低金融风险和保障经济全局的稳定发展。除此之外,要针对行业实际采取一些既能抑制过热又不易造成负面影响的办法。主要是采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辅以适度的行政手段:第一,发挥规划和产业政策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导向作用;第二,建立和完善行业信息发布制度;第三,严格市场准入,完善并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第四,加强用地管理和严肃税制,对不符合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建议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继续清理整顿开放区,暂停审批新设和扩大各类开发区计划;对一些地方擅自出台的对高耗能耗水企业采取优惠电价的政策,要坚决予以纠正;第五,央行及分支机构要加强信贷的“窗口指导”;防止金融风险的扩大和蔓延;第六,鼓励企业实施联合重组,不断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5)加快推进公益和垄断部门的改革。总的目标是通过促进竞争、规范行为,增加供应、提高效率、减轻消费者负担、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提高消费者信心和预期。要加快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一方面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教育、医疗事业,形成有序、公开、合理的竞争;另一方面要制定社会公益事业管理条例,严格公益部门利益职权乱收费、乱涨价,禁止公益性的、非盈利的教育、医疗部门从事变相盈利活动,增加消费者负担。按照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的要求,继续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改革及配套措施,加快启动铁路、邮政及其他公益、垄断部门的改革。
(6)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提高出口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针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出口退税率下调等新情况,要积极改善出口环境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国内优势出口品牌,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效益。完善非关税贸易措施,加强立法和技术标准建设,健全产业预警系统。2004年我国加入WTO过渡期中大部分保护措施到期,需抓紧研究WTO过渡期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加强对外谈判工作,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组织好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工作。加强重要商品进出口的平衡和管理,增加国内短缺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进口,推进重要战略物资进口来源多元化。继续实施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注重提高引资水平,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及推进国企改革重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