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风湿科 湖南冷水江 417500
【摘 要】目的:分析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6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接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白芍总苷治疗的患者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日糖皮质激素平均用量、环磷酰胺用量及SLE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的应用,可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的用药量,同时用药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芍总苷;治疗作用;安全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女性,具有起病隐匿、发病凶险、病情反复迁延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但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药物治疗可引起一系列不良症状发生,如感染、消化道溃疡、性腺损害等[1]。如何降低上述药物的使用量,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我院对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入组标准[2]: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有发热、关节痛、皮损、疲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消化道症状等症状。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者;有脑血管疾病者;恶性肿瘤者;不积极配合治疗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8例,男性10例,女性28例,年龄18~45岁,平均(28.5±2.3)岁。观察组患者9例,男性29例,年龄19~45岁,平均(28.9±2.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药物治疗,起初服用糖皮质激素0.9mg/kg,治疗6周或,每周可减少用药剂量5mg,直至剂量达到30mg/d,每隔2周减少用药剂量5Mg,直至达到5~10mg/d时,维持剂量不变,若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可恢复原来剂量0.9mg/kg,减量方法同上。治疗初期,采取环磷酰胺治疗,每隔15d冲击一次,2d/次,第一天剂量为0.4g,第二天剂量为0.6g,随后每月冲击一次,累计5~6g,按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改为每隔5个月冲击一次,剂量同上。若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情况,可缩短冲击治疗时间。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治疗,剂量0.6g/次,2~3次/d,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日糖皮质激素平均用量、环磷酰胺用量、SLEDA评分及24h尿蛋白水平等,治疗后随访0.5~1年,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整理本组收集结果,选取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有效率单位为(%),比较经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单位为(),比较采取t检验,设P<0.05时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被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分析
观察组日糖皮质激素平均用量、环磷酰胺用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LEDA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种累及系多系统、多器官,且伴有多种自身抗体,以细胞浆、抗细胞抗体及细胞膜抗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最为多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表现皮肤损害、多形红斑、盘状红斑、大疱形红斑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3]。
临床治疗本病主要以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但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发生,如消化性溃疡、骨坏死、感染等。而环磷酰胺用药剂量的不断增加,可引起性腺损害、肝毒性以及末梢血象降低等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较局限。而白芍总苷作为一种抗炎免疫调节药,主要从植物白芍里提取,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体内白三烯、一氧化氮的形成,并双向调节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增值,有效调节Th/Ts亚群平衡,可起到抗炎作用,同时免疫调节效果较好。已有研究表明,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采取白芍总苷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其感染率[4]。林国友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给予白芍总苷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发现患者日糖皮质激素平均用量、环磷酰胺用量减少,SLEDA评分降低,且感染率及复发率均较低[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日糖皮质激素平均用量、环磷酰胺用量及SLE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组间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与文献报道一致[6]。
综上所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白芍总苷治疗的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张洪峰,肖卫国,侯平等.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4):476-479.
[2]磨红,陈雅迪.白芍总苷治疗并发血白细胞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18(2):104-107.
[3]赵明,梁功平,罗双艳等.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CD4+T细胞ITGAL基因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修饰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5):463-468.
[4]王丹,王上上.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对CD11 a表达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9(11):659-661.
[5]林国友,刘春霞.观察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6,16(2):155-155.
[6]徐芳.环磷酰胺结合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23(8):1081-1082.
论文作者:曾柳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白芍论文; 患者论文; 激素论文; 酰胺论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论文; 剂量论文; 用量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