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谢伏瞻,马建堂,洪银兴,江小涓,逄锦聚,韩保江,姚树洁,简新华[1](2021)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笔谈》文中提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胜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元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需要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无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部环境如何荆棘丛生,也不能改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产党人初心。今天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阶段、新理念与新发展格局下,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不懈奋斗光辉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的精神财富进行挖掘和整理,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本刊特邀请我国经济学领域着名的专家学者撰写一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方方[2](2019)在《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文中指出在比较宗教领域,体育较少作为一个维度被纳入其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体育却与宗教关系密切。基督教对于近现代体育的勃发和国际传播作用突出,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无论在形态还是理论上都深受道教影响。从中古到近代,基督教、道教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体育的历史走向。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比较,不仅有助于解决近代的体育问题,还将为基督教和道教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认识论基础,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方法,试图从基督教与道教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两者之于体育的关系,以期对宗教学术研究有所禆益。全文分上下两编,共计六章。上编内容集中于中古时期,即前三章内容。下编内容集中于近代时期,即后三章内容。现将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中古时期基督教、道教视域中的体育。首先本章探讨了中世纪基督教与骑士体育、民间体育活动之间若即若离的张力关系。尽管中世纪各种体育活动不被正统教义与教会所认可,但却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教会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模糊与暧昧的态度,同时,中世纪基督教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张力与解释空间;其次分析了养生体育与道教关系,道教养生体育活动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养生体育实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修炼活动;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理论层面两大宗教关于体育活动认知的根本区别是身体观的差异,实践层面关涉到两大宗教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首先基督教身体观非常复杂,受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教会对体育活动的敌视态度出发点并非敌视人的身体,而是敌视“肉身的欲望”;其次道教修炼活动发展出的养生体育活动,是建立在道教自身的身体观念之上,即高度重视“肉身”的存在,并将肉身与精神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道教的身体观理论与实践表现出自身高度完整性与内部的自洽性,促使养生体育活动在自身内部发展。而基督教在身体观念上充满了内在的分歧,使基督教在整体上对身体运动采取了一种矛盾的功利主义态度。第三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对世俗世界所存在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态度,这种态度与基督教重视实践的传统结合,造成了它对体育活动否定与利用并存的复杂现实关系;其次由于道教养生体育是道教沟通神圣与世俗的重要载体,反映出道教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关系密切;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基督教和体育复杂的关系显示出自身对世俗世界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和谐关系则折射出道教在对待圣俗关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但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对异于自身教义之事物的封闭性。第四章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首先指出“强身基督徒”思想出现及其体育实践,标志着近代基督教开始接受体育活动,反映出近代基督教自身发生改变;其次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以适应时代变化,但与此同时道教自身却无法突破传统束缚,导致了养生体育和道教走上了分裂道路;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的内在灵活性与注重实践之传统,形成了对待新事物的开放性,使得体育运动与近代基督教发生了内在融通。而道教养生体育在接受近代科学时破坏了自古形成的养生体育与道教宗教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导致了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传统道教内在封闭性是导致此结果的要因。第五章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进入近代后,尽管仍存敌视体育运动和肉身的保守基督教派别,但在众多接受体育运动的新教派别中,肉身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古时代灵魂与肉体的紧张关系得到化解;随着养生体育与道教的分离,道教身体观发生了分裂,表现为世俗化的养生体育所代表的“世俗身体”和固守传统的修仙术为代表的“神性肉身”;对比二者,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大宗教对于近代新环境与新元素的吸收与处理能力,即是否具有开放性。此外,近代体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能否接纳与吸收体育科学,也反映出两大宗教身体观的理性化程度。第六章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近代英美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提倡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势,但仍主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拯救,而且也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是近代基督教根据世俗世界变化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一种手段;其次近代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折射出了道教传统上的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割裂;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接纳体育运动是其成功适应世俗世界变化的结果,在新教对中世纪天主教思想的改造过程中,基督教内在世俗化与理性化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由于道教传统与世俗世界过于接近,一旦世俗世界发生巨变,宗教目标往往难以做出有效调整,养生体育亦丧失了沟通神圣与世俗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现代启示。
袁凯华[3](2018)在《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人口与资源红利的双重优势,中国实现了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快速对接,成为了“世界工厂”,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出口奇迹”。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李坤望等,2014)。中国出口虽然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是由于中国制造多是通过组装加工完成产品生产的最后一环,中国出口的商品并非全部甚至多数都不是中国创造(Lamy,2010)。这不仅导致了中国出口的真实受益微弱,更是引致了大量的排放转入,致使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了发达国家转移能耗与碳排放的“重灾区”(Peterseta1.,2008;彭水军等,2015)。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外需低迷、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与要素成本的上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凸显,改变“大而不强”的困境日益紧迫。对此,尽管已有学者尝试从生产率悖论(李春顶,2010)、增加值贸易(Koopmaneta1.,2012)、加成率陷阱(刘启仁与黄建忠,2015)与服务化转型(程大中与程卓,2015)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拓展,但却鲜有学者结合区际分工,进行“制造大国”转型升级问题的探讨。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市场规模庞大、国土面积辽阔,区域之间同样拥有鲜明的禀赋结构与发展水平差异。充分利用区域间的禀赋优势进行分工协作,不仅可以延伸中国制造的国内价值链条、推动价值攀升(刘志彪,2009),亦能提升国内资源使用效率、推进中国制造的低碳转型。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制于行政集权与财政分权,国内各区域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张少军,2013)。那么,在大国优势与市场分割并存的情形下,如何才能借助区际分工延伸全球价值链的国内生产环节,有效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为回答该问题,首先需要客观认识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整合程度。通过事后反推的测算方法,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有效克服了贸易往来中的“虚假统计”,较为客观地揭示了“所见非所得”背景下不同区域、部门的区际分工整合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区际分工扩展于出口链条,基于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攀升、服务化转型、低碳转型视角,利用克服技术同质性假定的MRIO模型,首次构建了开放情景下区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转型升级影响的量化框架,重点分析了区际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渠道,补充和丰富了人们对区际分工和中国制造业出口转型的认识。在组织结构上,本文一共有7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是文献综述,紧接着本文分4章(第3章~第6章)展开主要的研究内容,最后一章(第7章)是研究结果的总结、讨论和政策建议。第3章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采用Novy(2013)的模型测度了区际价值链延伸需要面对的贸易成本。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不同于已有研究,本文发现随着入世之后的外需倒逼,无论是在总体、区域还是行业层面,中国区际贸易成本都在下降。由于传统产值难以追寻价值来源,已有研究的贸易成本上升结论存在高估之嫌。其次,相较于快速下降的对外贸易成本,国内贸易成本下降较为缓慢。这就导致了国内地区在分工过程中更多的涌入了全球市场。再次,与对外贸易成本中制造业最低不同,区际贸易成本中初级产品最低的特征表明,区际市场整合存在低端化发展迹象。最后,进一步地利用双边分解,本文发现由于地理位置、产业同构与政策缺失的多重劣势,东部沿海更多地走向了国际分工。因此,未来的区际市场整合不仅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更应重视东部沿海与其他地区的分工往来,才能进一步推动区际贸易成本的降低。第4章,测算了区际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于“出口俘获”理论的预期,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率未随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而大幅下降;得益于入世之后区际价值链的延伸,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率下降趋势明显放缓;即使进一步考虑区域、部门的差异,这一特点仍然成立;因此,无路是从总体、区域还是部门的视角来看,区际价值链都已成为抑制出口利得快速下降、推动价值攀升的重要工具。进一步的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相比出口需求,区际关联对区际增加值率变动的影响更为突出;通过与下游地区的关联互动,西北地区与京津地区已经成为推动区际增加值率提升的重要力量,东部沿海则逐渐成为阻碍区际价值链整合的“断点”。因此,过度地指责出口俘获难以改变中国出口的低值事实,进一步地强化内部整合,尤其是东部沿海与其他下游地区的区际关联,才能更好地利用区际价值链推动价值攀升。第5章分析了区际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首先,1997~2007年,区际价值链中的初级产品、制成品与服务投入分别呈现10.43%、-1.07%与-23.76%的变动。由于服务投入不断下滑,区际价值链未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服务化转型。其次,区际价值链中的服务投入的下降,主要在于东部沿海的分工职能缺位。作为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东部沿海长期供给偏低、需求偏高。因此,背离禀赋优势的区际分工难以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最后,进一步地基于双边嵌入路径分解,本文发现东部沿海的服务投入供给不足仅是分工错位的表象,区域间的市场分割才是导致东部沿海脱离国内市场、过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深层原因。因此,降低区际分工壁垒,强化东部沿海对国内服务的供给,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制造的服务化转型升级。第6章分析了区际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低碳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区际增加值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波动,区际环境成本呈现先下降后轻微上升的“L”型波动,因此区际价值链的延伸未能推动环境成本的快速下降。进一步利用指数分解分析,本文发现技术关联与价值关联的阶段性波动构成了制造业低碳发展与区际分工背离的主要原因。在入世之前,尽管区际贸易成本较高、价值关联的减排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但受益于沿海地区与下游区域间的技术关联,区际环境成本仍可实现较快的降幅。在入世之后,随着内陆地区的区际分工参与程度提升,价值关联的减排作用得到凸显。不过受制于市场分割下沿海地区的区际分工脱离与内陆地区的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关联的增排效应逐步放大、区际环境成本的降幅趋势逐步逆转。因此,进一步的强化国内市场整合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与下游地区的技术关联,才能充分利用区际分工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低碳发展。第7章总结了本文主要的经验研究结果,并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一些优化区际分工、加快国内市场整合的政策建议。最后,本章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
刘雪红[4](2015)在《“超WTO义务”问题的法律研究 ——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为焦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其他国际组织相比,WTO具有明显的“规则导向”特性,但WTO加入议定书及“超WTO义务”问题却暴露出WTO加入制度中的规则空白。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角探讨“超WTO义务”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导论部分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并提出问题,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WTO加入议定书和“超WTO义务”的概念和现象表征。WTO加入议定书起源于GATT时期的加入机制,但沿袭过程中产生了与“超WTO义务”相关的各种法律问题。“超WTO义务”是WTO新加入成员在其加入议定书中所承诺的比WTO协定要求更严格的义务,它们散见于加入议定书及加入工作组报告段落中,隐蔽而不易被察知。很多WTO新加入成员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超WTO义务”承诺,这些承诺涉及贸易、经济、金融甚至行政和司法体制等诸多领域,其中因WTO争端案件而引发关注的出口税承诺是目前研究得最为深入的主题。《中国加入议定书》中存在着大量的“超WTO义务”,其中补贴领域的“超WTO义务”是最为复杂且影响深远的。第二章分析“超WTO义务”条款存在的机制原因和政治原因。WTO的加入机制不仅区别于GATT时期的加入机制,也不同于联合国(UN)、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加入机制。尽管国际组织的在任成员都有可能以政治因素为由阻止申请者的加入,但是除了IMF外,申请者一旦被批准加入后,新成员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与其他成员基本相同。尽管功能主义者及多数成员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应该具有“低政治性”,但无论是GATT还是WTO都存在普遍的政治性。加入WTO耗时且过程繁杂,GATT/WTO在任成员会以政治理由影响新成员的加入,此外,一些贸易大国会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加入谈判,尤其是美国非常善于利用“互不适用条款”对申请加入成员间接地施加政治影响。第三章探析“超WTO义务”所引发的WTO体制性难题。GATT-一般例外对加入议定书“超WTO义务”条款的可适用性问题,深层次上涉及加入议定书在WTO体系中的地位等制度性问题。对《WTO协定》、GATT 1994、加入议定书的范围界定均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将《WTO协定》界定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将GATT 1994视为与货物贸易相关的、具有动态特性的规范,将加入议定书视为双边条约,这些均系比较符合逻辑的推论。关于“超WTO义务”条款的定性,无论运用条约的保留、修正还是连续性条约、嗣后协定等理论来进行分析,都会存在矛盾和漏洞,因此,可以考虑将其界定为是“针对每一名新成员的具体情况而对WTO普遍规则作出的特殊适用”,适用于主要成员的普遍规则却并未受到影响。WTO加入议定书具有法律拘束力,可以构成WTO法的法律渊源,但并不能自动地具有《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之下的强制执行力。加入议定书是《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组成部分,并且加入议定书条款与多边贸易规则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正是这两点才构成加入议定书条款具有可强制执行力的基础。无论是从词源还是WTO实践看,“组成部分”都具有深刻内涵,意指有机组成一个整体;对于新加入成员的权利义务,不能单凭"WTO协定”也不能单凭“加入议定书”而定,必须要两者相结合才能确定新成员在WTO法律体系下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重新审视WTO义务性质及其合法性与正当性。WTO协定与WTO义务的性质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然而,它是正确解释和适用WTO条款的基本前提。WTO成员必须遵守的实体性义务主要分为“规则义务”和“市场准入义务”,它们分别来源于普遍性规则和契约性承诺,同时具有普遍性、双边性和互惠性。“超WTO义务”的规定从形式上看具有合法性,但由于其创设“无标准且无程序”,实体上也不公平,因而具有非正当性,会对WTO宪政化产生负面影响。第五章深入分析WTO司法解释规律下的“‘超WTO义务’条款”。条约的含义和适用取决于法律解释的方法,现代条约解释体制仍旧是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确立的规则及未被编纂的习惯规则组成,WTO的司法实践仍旧会坚持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确立的解释规则为主。在运用现存的条约解释规则时,应该根据条约的类型和义务的特性对不同的解释要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同时,需要重视一些特殊解释习惯规则及格言的作用与运用规律,比如“遇有疑义,从轻解释”(限制性解释)和善意原则。WTO加入议定书存在着相当多的立法“沉默”,要辨明沉默并不等于司法不可裁。加入议定书中所存在的诸多沉默问题,完全有可能通过带有“司法造法”色彩的司法解释予以解决。GATT一般例外具有灵活性、紧急性、不可预见性和一般适用性,应该适用于GATT项下的全部义务,包括涉及到商业政策、货物贸易等内容的加入议定书条款。实践中,对例外规定进行解释时需要厘清两个误区,即固有权利不同于约定权利,限制性解释不等于限制性适用。条约本身会向像有机组织一样适应环境而演进发展,对条约的解释也应该根据当代的环境、条约本身的发展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国际法委员会关于《随时间演进的条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随着嗣后行为修改条约在理论与国际司法实践的衰落,演化解释会受到更大的重视和运用,在具体运用时则需要同时根据主客观要件来进行判断。除了“事实的演化”外,还存在着“法律的演化”,即《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3条通过将外部国际法规则纳入到条约解释中也会促使演化解释的产生。WTO中的“美国——虾案”和“中国音像制品案”在对“可用竭自然资源”和“录音产品分销服务”进行解释时运用了演化解释法。此后,WTO在相关的补贴与反补贴案例中对于外部基准问题的解释,进一步体现了演化解释的变异与扩大化使用的倾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结论部分总结全文主要观点,简要回应导论所提出的与加入议定书、“超WTO义务”条款相关的问题,并总结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启示,进一步提炼出针对性建议。
娄万锁[5](2012)在《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海关是国家的经济大门,也是国家的政治大门。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中国海关自1970年代末以来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内部重建了“自主的”管理体制,重塑了“理性化”的海关官僚队伍;外部重构了海关与地方政府、海关与对外贸易市场、海关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海关税收连续增长,汲取能力不断增强。国家自主性是现代国家的根本特征。维护国家意志的独立性、公共性(中性)并提升国家能力,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任务。本文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对中国海关历时三十多年的改革进行宏观透视,探究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尝试回答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根源,具体改革内容,海关税收增长有没有限度等问题。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从海关内部改革和外部改革两个领域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国家自主性理论内涵,国家意志与国家能力关系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章分析海关体制变革。改革前国家实行全能主义体制,海关实行地方管理体制,国家意志被极左分子及地方政府俘获了,国家能力低下,国家自主性低。改革后海关调整了内部机构及其职能,重建“自主”的垂直领导体制;确立了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以及比较优势和出口导向战略,国家意志逐渐回归公共性;第三章分析海关官僚队伍建设。按照“理性化”标准打造一支唯国家利益至上的海关官僚队伍,既预防被俘获,又预防成为掠夺者,使海关关员成为“自主而自净”的公务员;第四章分析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随着地方分权化改革,中国地方政府自主性被激活,成为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产生了走私动机。在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架构下,海关通过特殊监管区等制度,发挥地方政府开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同时坚持中央集权,打击走私,取得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平衡;第五章,分析海关与进出口市场的关系。通过渐进改革模式,中国海关首先找回市场;同时转变海关管理方式,从管理到治理,借助减免关税,保护知识产权、简化通关手续等手段对市场加以干预和引领,使进出口市场不断繁荣,形成强海关-强市场的双强模式;第六章,分析海关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中国海关改变以往躲避全球化、孤立于国际社会的做法,先后加入世界海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积极融入全球化,维护国家主权,并从国际制度的接受者演进为制订者,逐步提升在国际层面的国家自主性。最后一部分回答本文的问题,得出本文的结论。本文认为,国家自主性是中国海关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变量。第一,集中型海关决策机制有利于隔离利益集团的俘获压力,避免出现美国等西方国家分散型决策机制下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获的结果;改革干部制度,按照“理性化”标准进行海关官僚队伍建设,逐步塑造“自主而自净”的海关公务员,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意志的超然性和公共性;第二,抛弃零和思维,中国海关重构了与地方政府以及对外贸易市场的共生共荣关系。转变改革开放前的进口替代战略,发挥国家比较优势,确立出口导向战略,优化治理,国家意志逐步回归中性,国家能力不断提升;第三,中国海关融入全球化,维护国家主权,免蹈东亚模式国家的覆辙;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不断提升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力,增强在国际上的自主性。中国海关改革不是一个静止的终点,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前景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海关官员能否防止被俘获,能否避免论为掠夺者,即能否让国家意志一直保持独立、中性;第二,海关能否优化治理体制,提高执法效能,增强行政能力;第三,海关能否维护好地方政府、对外贸易市场及国际社会的自主性,不断优化与它们的关系,与它们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从而持续地提升国家能力。中国海关改革的实践表明,自主性高的强国家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现代国家建设需要强国家。被俘获国家、掠夺型国家以及能力低下国家都属于自主性弱的“失败国家”,对经济增长有害无利,无法完成现代国家建设的任务。
刘光溪[6](2006)在《共赢性博弈论 ——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化进程加快,国家之间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和相互认同。国际间经济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在趋同,共同的利益面在扩大,“求同存异”与“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国际关系中日渐发挥重要作用。国际贸易博弈因此正日益摆脱基于“丛林法则”的非合作无序竞争。作为有效治理国际贸易博弈困境的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就是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流体制,其核心价值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法则,是经过谈判博弈形成的有约束力的协议与规则。WTO成员之间的国际贸易博弈,就是基于市场经济规则约束的合作性有序博弈,这种博弈不仅受到国家利益的驱使,而且也要符合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要求。每个成员的涉外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都要体现这种国际贸易博弈规则的变动、完善与强化。在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约束下,各成员博弈的结果是社会总得益趋向扩大,各方得益多寡虽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向于不为零的正数,所以,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博弈本质上是合作的共赢性博弈。这种博弈是对各方都有益的博弈,是共赢的结局。各博弈方就要致力于通过提高内在竞争力而取得竞争优势,间接造福于各博弈主体,对这种博弈的研究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简要概述中国复关入世谈判的艰难历程入手,系统分析多边贸易体制下国际贸易博弈的本质,寻找该体制下各成员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并博弈制胜的基本规律,进而提出了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国际贸易博弈是共赢性博弈的理论观点。国际贸易共赢性博弈是指: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博弈中,各成员为了实现共赢性的利益格局,进行着激烈的政治与经济较量,国内政治与国际经济,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增大加深,参与各方在制度设定中和规则约束下,均能得到博弈收益,完成这一过程并达到共赢性博弈的结局。WTO成员鉴于共同的长远与战略利益,其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是一种辨证互动,加之多边贸易体制近半个多世纪积累起来的一整套规则体制、约束保障机制、利益促进与扩大机制,为WTO成员实现共赢性博弈提供必备的内生性制度条件。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大变革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化的深入发展,客观上为实现共赢性博弈创造了重要的外部条件。主客观条件的具备,充分说明共赢性博弈论不仅对进一步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本身与国际贸易博弈主体人格,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纵深发展,而且对引导人类社会沿着国际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把“和谐社会”的理念运用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未来和谐大同世界,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启迪与现实意义。
白水[7](2005)在《入世三周年 挑战与机遇》文中认为
王国珍[8](2005)在《入世以来中国传媒市场生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围绕传媒市场生态选题,在分析我国入世承诺和传媒生存环境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传媒市场主体和市场竞争两大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我国传媒市场作了现状分析、问题探究和对策思考。 在入世承诺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我国入世时与传媒相关的承诺,深入分析了我国的入世身份、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分歧等问题。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入世的,可享受一些优惠待遇,而承担相对较少的义务。“发展中国家身份”,就成为我国入世时争取到的权利和义务平衡支点。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将被要求接纳WTO较为完整的权利与义务框架,而这才是权利与义务平衡的真正支点。WTO所倡导的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等原则,将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外来的参照。就我国传媒业而言,虽然入世承诺十分有限,但开放趋势还是端倪可见。鉴于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我国传媒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需要考虑国情因素,但过多的媒体保护显然不利于传媒业的活力激发。 在传媒生存环境方面,主要分析了入世后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传媒与政府、市场关系模式的相应变化。WTO要求其成员能够充分尊重国际规则,尊重市场机制,尊重贸易自由,这推动了我国入世后相应改革措施的出台。在我国传媒对政治的从属关系中,需要引入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赋予传媒相对独立地位。传媒与政府关系的调适,是传媒与市场关系达致和谐的保障。 在传媒市场主体方面,分析了我国传媒市场主体的渐进式培育过程,探究了我国传媒市场主体内涵的缺失问题。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或个人,需要具备三大内涵:产权独立、拥有自主决策权和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其中产权独立是核心内涵。产权具有一个本质特征:排他性。而我国传媒的国有产权却具有“共享性”特征,是一种虚置产权,容易导致委托-代理问题。只有赋予传媒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内涵,我国传媒才能激发出进一步的生机和活力。 在传媒市场竞争方面,探讨了我国传媒市场的竞争态势。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拥有独立产权的市场主体,会努力进取,以避免产权转移到其他竞争者手中。市场准入的自由度,是衡量竞争公平性的重要因素。因为即使是高度垄断的行业,只要市场准入之门不被关闭,潜在争胜者的竞争可能,会促使市场垄断者想方设法提高效率。我国传媒市场,呈现一种垄断竞争态势,市场准入控制也十分严格。从市场经济角度看,我国传媒市场竞争机制还有待健全:一方面,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为市场竞争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传媒不应通过政治庇护获得竞争优势,而应更多地引入WTO公平竞争理念。 入世之路,我国走了漫漫15年。“入市”(争取WTO其他成员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国还要走多久呢?这无疑取决于我国破除深层障碍的改革决心。我国的传媒改革,已落后于其他行业的改革进程。鉴此,以一定的学术勇气和理性,就传媒市场相关问题进行深刻独到的剖析,就显示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李广辉,孙永军[9](2004)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工业的法律保护》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也是一个颇为敏感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更新了传统的民族工业的概念。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国内相关产业造成振荡和冲击,但与此同时亦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本文着重就民族工业的概念、民族工业和贸易保护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中国民族工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以及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依法保护我国民族工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建明[10](2003)在《传媒市场从单边开放到双赢开放》文中提出
二、“入世”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跨越百年风雨征程 从容应对风险挑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
一、执政之初,不惧西方封锁、苏联决裂,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二、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拉开改革开放大幕 |
三、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坚定扞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效率与公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五、从成功应对危机的经验中总结中国智慧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的伟大历史飞跃 |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转变 |
1.由全面小康到现代化发展内容改变的经济学问题 |
2.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问题 |
3.发展格局由外转内的经济学问题 |
4.内需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的经济学问题 |
5.由效率性增长转向包容性增长的经济学问题 |
6.供给和需求两侧调控经济的经济学问题 |
7.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学问题 |
8.由不平衡战略转向平衡战略的经济学问题 |
9.由非农带动“三农”转向“三农”现代化的经济学问题 |
10.由对外开放转向开放发展的经济学问题 |
立足国情与时代,探索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之道路 |
一、渐进式开放:中国开放道路的突出特色 |
二、加入世贸组织:对接全球贸易体制的努力与成效 |
三、以渐进开放促增量改革:创造改革需求与体制供给 |
(一)为何选择渐进式开放 |
1.达成共识需要实践成效 |
2.为国内产业竞争力提升留出时间 |
3.我们具有渐进式开放的特殊有利条件 |
(二)开放创造改革需求与体制供给 |
1.开放创造新体制需求:改革选项来源 |
2.开放提供新体制供给:改革方向参照 |
3.开放创造法律建设需求:立法顺序选择 |
(三)中国经验的普遍价值 |
四、未来部署与展望:高标准开放和制度性开放 |
1.强调加入高标准贸易协定 |
2.强调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3.强调提升自贸区地位 |
4.强调制度性开放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贡献 |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守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百年灵魂” |
中国共产党精准脱贫的伟大理论与实践 |
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精准脱贫的动态发展及学理机制 |
二、中国共产党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 |
三、结论与展望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一、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必要性和作用 |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历程 |
(一) 1921年到1948年的第一阶段是学习和运用的阶段 |
(二) 1949年到1977年的第二阶段是初步创新和发展的阶段 |
(三) 1978年到2011年的第三阶段是突破性创新和发展的阶段 |
(四) 2012年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第四阶段是全面深化创新和发展的阶段 |
三、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和突出特点 |
(2)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
第一章 两大宗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第一节 基督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一、基督教视域中体育活动的界定 |
二、基督教与中古骑士体育 |
三、基督教与中古民间体育活动 |
第二节 道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一、道教视域中养生体育活动的界定 |
二、养生体育活动及其特点 |
三、古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宗教性质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二章 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对体育观念影响 |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
一、中古基督教体育观念所体现出的身体观 |
二、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历史渊源 |
三、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争议 |
第二节 古代道教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
一、古代道教养生体育中的身体观念 |
二、道教身体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三章 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
一、中古基督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 |
二、体育观所折射出圣与俗的复杂关系 |
第二节 古代道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
一、道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及养生体育的地位 |
二、道教的世俗化与养生体育的特殊角色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探讨 |
古代部分小节 |
下篇 |
第四章 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
一、近代基督教新体育观念的出现 |
二、近代英美基督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
三、近代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关系变化的特征 |
第二节 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变化及与道教关系的改变 |
一、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科学化思想的出现 |
二、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展状况与困境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的变化 |
二、影响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变化因素的比较 |
第五章 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身体观的变化 |
一、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
二、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特点及原因 |
第二节 近代道教身体观念的变化 |
一、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
二、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的比较 |
二、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原因的比较 |
第六章 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
一、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体现 |
三、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近代道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
一、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的体现 |
三、与世俗世界变化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之比较 |
二、实践层面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主要概念说明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1.4 可能的边际创新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制造业出口的发展困境 |
2.1.1 国内增加值率 |
2.1.2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
2.1.3 低碳发展 |
2.2 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与挑战 |
2.2.1 国内价值链的提出 |
2.2.2 国内价值链的挑战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区际贸易成本的测算与分解 |
3.1 引言 |
3.2 模型方法 |
3.2.1 虚假统计问题 |
3.2.2 中间品贸易效应 |
3.3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区际贸易成本的测算与比较 |
3.3.1 不同口径下的贸易成本比较 |
3.3.2 中国国内外贸易成本差异 |
3.3.3 扩展分析——基于双边区域的分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攀升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出口中的增加值核算 |
4.2.2 制造业出口中区际增加值率变化的结构分解 |
4.3 经验分析 |
4.3.1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构成 |
4.3.2 不同区域制造业出口的价值构成 |
4.3.3 “区域—行业”的扩展分析 |
4.4 区际增加值率提升的驱动因素 |
4.4.1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
4.4.2 扩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服务化转型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主要指标 |
5.2.2 测算模型 |
5.3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区际价值链构成与特征分析 |
5.3.1 价值构成 |
5.3.2 嵌入程度 |
5.3.3 匹配程度 |
5.4 双边扩展分析 |
5.4.1 初级产品 |
5.4.2 制成品 |
5.4.3 服务 |
5.4.4 嵌入特征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低碳转型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测算模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区际环境成本 |
6.3.2 不同地区、行业的区际环境成本变动特点 |
6.4 区际环境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基于国家层面的变动分解 |
6.4.2 基于区域层面的变动分解 |
6.4.3 基于双边区域的变动分解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超WTO义务”问题的法律研究 ——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为焦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结构、方法和价值 |
第一章 加入议定书与“超WTO义务”概述 |
第一节 GATT/WTO加入议定书的源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超WTO义务”的界定 |
一、WTO体系外的“复WTO协定”(“WTO-plus”) |
二、WTO体系内的“超WTO义务”(“WTO-plus”) |
三、判定WTO体系内的“超WTO义务” |
第三节 “超WTO义务”条款统计分析 |
一、新加入成员普遍存在的“超WTO义务”条款 |
二、中国承担的“超WTO义务”条款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WTO义务”条款存在的原因 |
第一节 机制因素 |
一、WTO加入机制介绍 |
二、纵向比较:GATT时代的加入机制 |
三、横向比较:与其他国际组织加入机制的比较 |
第二节 WTO规则取向的政治化 |
一、规则取向与远离政治的设想 |
二、GATT/WTO中的政治化 |
三、被政治挟持的GATT/WTO加入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WTO义务”引发的WTO体制性难题 |
第一节 导致WTO裁判机构内部歧见的稀土案 |
第二节 与加入议定书相关的重要概念界定 |
一、WTO协定的内涵 |
二、GATT 1994的范围 |
三、加入议定书的界定 |
第三节 加入议定书法律性质问题 |
一、加入议定书不是对WTO协定的保留 |
二、加入议定书不构成对WTO协定的修正 |
三、加入议定书不是WTO协定的“连续性条约” |
四、加入议定书不构成WTO协定的嗣后行为 |
第四节 加入议定书和“超WTO义务”可强制执行性问题 |
一、涵盖协定与DSU的管辖范围 |
二、加入议定书与涵盖协定的关系 |
第五节 WTO加入议定书构成“WTO组成部分”问题 |
一、对“构成性条款”使用的实践分析 |
二、从词源的角度探究“Integral”的真正含义 |
三、所构成对象——“WTO协定”之定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审WTO义务性质及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 |
第一节 WTO义务的性质 |
一、条约义务的分类及意义 |
二、WTO义务特性的再审视 |
第二节 “超WTO义务”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
一、“超WTO义务”是否符合WTO法规定 |
二、“超WTO义务”的正当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TO司法解释规律下的“超WTO义务”条款 |
第一节 WTO的条约解释规则 |
一、条约解释与解释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各主义之争与固定解释规则的诞生 |
三、《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解释规则的内涵 |
四、对WTO是否存在特殊的解释规则 |
五、对“超WTO义务”条款解释的重要启示 |
第二节 对特殊习惯解释规则的态度和运用 |
一、“遇有疑义,从轻解释” |
二、国际法中的善意原则 |
第三节 WTO条约中的“沉默”解释问题 |
一、对“沉默”的解释及其与司法造法的冲突 |
二、解决“沉默”问题的主要技术 |
三、DSB对加入议定书立法“沉默”的处理方法及评价 |
第四节 如何解释WTO的例外 |
一、重新审视WTO例外规定及其特性 |
二、如何对例外规定进行解释 |
第五节 |
二、条约的“内生”方法——演化解释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对“超WTO义务”相关法律问题的回应 |
二、对中国的进一步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 |
一、中国海关的产生 |
二、中国近代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1859-1949) |
三、新中国海关(1949-1979)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有关中国海关相关研究 |
二、国外有关中国海关的研究文献 |
三、本文的研究空间 |
第四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 |
一、现代民族国家与国家自主性 |
二、国家自主性的涵义 |
三、现代国家建设与国家自主性 |
四、本文的研究假设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框架安排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框架安排 |
第二章 国家回归:重构自主海关体制 |
第一节 海关的国家性与国家自主性的弱化 |
一、海关政策的国家统一性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海关管理体制的变化 |
三、地方政府对中国海关的挑战 |
四、中国海关改革前国家自主性分析 |
第二节 重建自主性海关体制 |
一、确立垂直管理体制 |
二、从副部级升格到正部级 |
三、组建缉私警察部队 |
第三节 中国海关事务决策机制与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 |
一、重建中国海关事务的决策机制 |
二、美国海关事务决策模式比较分析 |
三、制定中国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 |
第四节 海关职能调整与机构改革 |
一、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关系分析 |
二、调整海关职能 |
三、优化机构设置 |
第三章 自主而自净:重塑海关官僚队伍 |
第一节 从干部到公务员:海关人事制度改革 |
一、现代国家与官僚制 |
二、中国海关公务员制度改革 |
三、确立海关政治象征 |
四、官僚制的内在困境:海关腐败与反腐败 |
第二节 内外并举:反击被俘获腐败 |
一、特殊法人走私与执法自主性的挑战 |
二、内外并进:重振海关执法官员自主性 |
三、严管“一把手” |
第三节 从严治关:惩治掠夺式腐败 |
一、制度设计:不断夯实反腐败的基石 |
二、加强教育:五年回顾 |
三、强化监督机制 |
第四章 从角力到平衡:重建海关与地方政府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自主性的产生 |
一、地方立法权: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确立 |
二、财政自主权: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动力 |
三、经济管理权: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助推器 |
四、地方政府与海关 |
第二节 关地角力:地方政府支持走私的制度分析 |
一、分利本性:地方政府的内在冲动 |
二、政绩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 |
三、用脚投票:地方政府的外在竞争压力 |
四、俘获与反俘获:地方政府与海关的角力 |
第三节 财政联邦主义:海关与地方关系从角力到平衡 |
一、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 |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与对外贸易增长 |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与竞争机制 |
四、中央集权与打击走私 |
第五章 从管理到治理:重构海关与市场关系 |
第一节 找回市场 |
一、培育市场主体 |
二、逐步还原市场行为 |
三、降低关税税率 |
第二节 从海关管理走向海关治理 |
一、海关管理与海关治理 |
二、管理理念:从保卫到服务 |
三、管理结构:从橄榄形走向哑铃形 |
四、管理方式:引入市场手段 |
第三节 海关对市场的引领 |
一、海关减免税 |
二、加工贸易海关保税制度 |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监管与快速的平衡 |
一、快速通关与有效监管 |
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
三、海关对市场的引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 |
第六章 融入与自主:国际化与中国海关 |
第一节 国家自主性与全球化 |
一、国家自主性与国家主权 |
二、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
三、全球化与中国海关 |
第二节 融入全球化 |
一、加入世界海关组织(WCO) |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
三、东亚国家海关国家自主性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提升国家能力 |
一、海关能力建设战略 |
二、提升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 |
三、提升对国际规则的影响力:以贸易便利化为例 |
四、派送人员到国际海关机构任职 |
结论 |
一、国家自主性与中国海关改革 |
二、中国海关改革与现代国家建设 |
三、中国海关改革的前景及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共赢性博弈论 ——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思路与特点 |
二、问题的形成、探索与提出 |
三、相关研究的现状、成果与评述 |
四、研究的创新、突破与意义 |
五、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复关入世谈判历程的博弈分析 |
一、复关入世的谈判背景、行为主体及组织协调 |
(一) 复关入世谈判的简要背景 |
(二) 复关入世谈判的主要对手 |
(三) 复关入世谈判的决策协调机构 |
二、复关入世四个谈判阶段的博弈内涵 |
(一) 谈判准备阶段 |
(二) 确定复关制度条件谈判阶段 |
(三) 完成双边市场准入谈判阶段 |
(四) 多边程序性谈判阶段 |
三、复关受阻与中美双边市场准入谈判的博弈分析 |
(一) 复关受阻的前因后果及其影响 |
(二) 美国阻挠中国复关的政治战略考虑 |
(三) 美国阻挠中国复关的具体表现及消极作用 |
(四) 美国阻挠中国复关的经济战略考虑 |
(五) 中国复关冲破阻挠的博弈策略 |
四、复关到入世与中美双边市场准入谈判的博弈分析 |
(一) 美国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 |
(二) 美国谈判政策与要价调整的表现与意图 |
五、复关入世谈判权利义务平衡的共赢性结局 |
(一) 中国承担的主要义务 |
(二) 中国享有的基本权利 |
(三) 复关入世谈判的基本性质:共赢性博弈 |
第二章 中国复关入世谈判结构特点的博弈分析 |
一、复关入世谈判主体的复合博弈行为特点 |
二、复关入世谈判运行的规则约束特点 |
三、复关入世谈判策略的动态选择特点 |
四、复关入世谈判主体的得益诉求特点 |
(一) 政治主权上可能受到的损失 |
(二) 经济贸易方面可能受到的损失 |
(三) 恶化外部经济贸易环境 |
(四) 制约中国参与区域和洲际合作能力 |
五、复关入世谈判的秩序调整特点 |
六、复关入世谈判推进的双重博弈特点 |
第三章 一般博弈与共赢性博弈 |
一、一般博弈内涵的理论分析与类型划分 |
二、一般博弈形成的基本前提与理性分析 |
三、一般博弈结构的基本要素与功能分析 |
四、一般博弈进行的过程模式与次序分析 |
五、一般博弈得益的“纳什均衡”分析 |
六、一般博弈主体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悖论分析 |
七、一般博弈向共赢性博弈转变的公共治理 |
八、一般博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四章 国际贸易博弈治理与共赢性博弈 |
一、早期国际贸易博弈治理的发展演进 |
(一) 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博弈理念与行为 |
(二) 自由贸易政策的博弈理念与行为 |
(三) 保护贸易政策的博弈理念与行为 |
(四) 国际贸易政策低效博弈的政治后果 |
(五) 国际贸易政策高效博弈的探求与形成 |
二、国际贸易博弈的组成结构 |
(一) 国际贸易博弈的主体 |
(二) 国际贸易博弈的规则 |
(三) 国际贸易博弈的得益 |
(四) 国际贸易博弈的策略选择 |
(五) 国际贸易博弈的信息 |
(六) 国际贸易博弈的秩序 |
三、国际贸易博弈的内在机理 |
(一) 国际贸易博弈的基础是国民经济 |
(二) 国际贸易博弈的内在机制是市场经济 |
(三) 国际贸易博弈的本质是集体生产得益 |
四、国际贸易的博弈困局 |
(一) 国际贸易前中期的博弈困局 |
(二) 国际贸易博弈困境的政治极端 |
(三) 国别博弈的个体理性与国际博弈的非理性协调 |
五、国际贸易谈判的博弈理论分析 |
(一) 静态的结构主义博弈谈判理论 |
(二) 动态的博弈谈判理论 |
六、国际贸易博弈中的较优选择 |
(一) 国际贸易博弈与 WTO的目标选择 |
(二) 国际贸易博弈与 WTO的功能定位 |
(三) 国际贸易博弈与 WTO贸易谈判的运作机制与规则 |
(四) 国际贸易博弈与 WTO贸易谈判的战略 |
第五章 多边贸易体制与共赢性博弈 |
一、早期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博弈治理的内涵 |
二、现代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博弈治理的强化 |
(一) WTO国际贸易博弈方略的强化 |
(二) WTO实现共赢性博弈的基本规则 |
(三) WTO实现共赢性博弈的运作机制 |
(四) WTO实现共赢性博弈的约束机制 |
(五) WTO实现共赢性博弈的促进机制 |
(六) WTO实现共赢性博弈的收益扩大机制 |
三、共赢性博弈论的提出及其主要内涵 |
(一) WTO中政治与经济互动的“共赢性博弈” |
(二) 从互补性竞争到共赢性博弈的理论演进 |
第六章 共赢性博弈实现的内外条件 |
一、实现共赢性博弈的内生条件 |
(一) 从双重博弈达到共赢性博弈的基本条件 |
(二) 共赢性博弈主体的行为能力基础 |
(三) 共赢性博弈的规则约束基础 |
(四) 共赢性博弈的法律保障机制 |
(五) 共赢性博弈的利益保障机制 |
(六) 共赢性博弈的外交战略考虑 |
二、实现共赢性博弈的外部条件 |
(一) 后冷战时代国际格局变化形成的环境条件 |
(二) 全球市场化改革形成的制度条件 |
(三)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动因条件 |
(四) 国家利益重新定位与主权让渡形成的心理条件 |
(五)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形成的客观条件 |
(六)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关系格局新发展形成的积极条件 |
第七章 共赢性博弈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共赢性博弈论对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论意义 |
(一) 动摇了非合作博弈的主流地位 |
(二) 为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 |
(三) 为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出发点明确了定位 |
二、共赢性博弈论对健全国际贸易博弈主体人格的现实意义 |
(一) 为国际贸易博弈主体基于市场法则完善自我指明了方向 |
(二) 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博弈主体的谈判能力 |
三、共赢性博弈对完善多边贸易体制的现实意义 |
(一) 为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明确了方向 |
(二) 为实现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提出可行和可能的新路径 |
(三) 为“和谐社会”理念运用于国际关系提供理论线索 |
附件一: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早期历史 |
附件二:中国复关谈判的主要历程 |
附件三:中国入世谈判的主要历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入世以来中国传媒市场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架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入世承诺: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
一、WTO基本原则 |
二、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入世 |
三、服务贸易领域内与传媒相关的承诺 |
1. 《服务贸易总协定》 |
2. 《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中与传媒相关的承诺 |
3. 服务贸易领域相关承诺的特征分析 |
四、货物贸易领域内与传媒相关的承诺 |
1. 关税减让方面的承诺 |
2. 非关税减让方面的承诺 |
3. 信息技术产品方面的特别承诺 |
4. 货物贸易领域相关承诺的特征分析 |
五、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分歧 |
1. 我国入世后享有的权利 |
2. 我国入世后需要承担的义务 |
3. 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分歧 |
六、小结 |
第二章 传媒生存环境变化的政治经济分析 |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权力型”向“规则型”的转变 |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入市”和“毕业”的考验 |
1.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
2. “毕业”条款的考验 |
3. 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的制度变迁 |
三、传媒与政府、市场三者关系模式的变化 |
1. 传媒与政府:在自由与控制之间 |
2. 传媒与市场:私有、国有和公有的选择 |
四、众多环境变数与传媒变迁的关联度分析 |
五、小结 |
第三章 传媒市场主体的培育及其内涵审视 |
一、“市场主体”概念的经济制度含义 |
1. 政府与市场 |
2. 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政府职能 |
3. 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政府职能 |
4. 市场主体的不同经济制度含义 |
二、计划经济下传媒市场主体的缺失 |
1. 传媒的公有理念 |
2. 建国之初传媒的市场化尝试 |
3. 传媒的喉舌功能 |
三、我国传媒市场主体的渐进式培育 |
1. 传媒市场主体的渐进式培育过程 |
2. 传媒的产业化和企业化 |
3. 传媒产业的版块区划 |
四、国有传媒的阿里斯之踵:委托-代理问题 |
1. 委托-代理问题的成因 |
2.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顽固性 |
3. 国有传媒的委托-代理问题 |
4. 国有传媒委托-代理问题的制度根源 |
五、对传媒市场主体内涵的重新审视 |
1. 市场主体的三大基本内涵 |
2. 市场主体的核心内涵:产权独立 |
3. 国有企业:“公平”愿望的落空 |
4. 私有企业:效率型的市场主体 |
5. 我国传媒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距离 |
6. 我国传媒市场主体培育的未来空间 |
六、小结 |
第四章 传媒市场的竞争态势分析 |
一、市场竞争的有益性 |
1. 激发人的活力,促进社会繁荣 |
2. 消弭个人化冲突,营就和平安全的社会环境 |
3. 有效传播知识,纠正错误,推动科技进步 |
二、我国传媒曾经的非竞争性环境 |
1. 经济活动的完全集中管理 |
2. 以阶级斗争取代市场竞争 |
3.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
三、对传媒市场竞争的认同 |
1. 竞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产性 |
2. 竞争主体所争夺的资源比较丰富 |
3. 媒体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 |
4. 竞争局限在行政性垄断允许范围之内 |
5. 竞争出现趋向激烈的苗头 |
6. 传媒市场垄断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
四、传媒竞争意识的强化 |
1. 竞争趋向激烈,并渗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性 |
2. 以传媒集团化为标志的垄断竞争格局开始形成 |
3. 应对境外传媒,成为行政力量介入市场竞争的理由 |
五、对 WTO公平竞争理念的接受 |
1. 多元化竞争主体的出现 |
2. 在垄断竞争中出现合作趋势 |
3. 市场竞争呈现政府主导下的零敲碎打式变革态势 |
六、传媒市场竞争的诸多制约因素 |
1. 非竞争理念下对竞争的逃避 |
2. 对竞争的政治限制和私人限制 |
3. 市场向潜在竞争对手的关闭 |
七、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二、传播生态理论的启示 |
三、本研究的主要价值 |
全文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9)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工业的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工业的概念 |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工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
(一) 我国民族工业所面临的压力 |
1. 我国的国际比较利益发生了重大嬗变。 |
2. 国内外市场逐渐融为一体。 |
3. 竞争关系纷繁复杂内外交织。 |
4. 中外经济竞争策略不断升级。 |
(二) 我国民族工业所面临的挑战 |
1. 外资企业大规模抢占国内市场。 |
2. 外商控股企业已对国民经济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构成威胁。 |
3. 我国民族工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增强。 |
4. 不少国产名牌在竞争中逐渐消失。 |
三、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工业的法律保护 |
(一) 入世后关税并不全部取消, 仍实施适度的关税保护 |
(二) 非关税措施采取渐进式的自由化改革 |
(三) 入世并不等于外商投资的自由化 |
(四) 对我国的入世承诺还会有相应的机制和措施来制约 |
四、“入世”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笔谈[J]. 谢伏瞻,马建堂,洪银兴,江小涓,逄锦聚,韩保江,姚树洁,简新华. 经济研究, 2021(06)
- [2]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D]. 方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区际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转型升级[D]. 袁凯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4]“超WTO义务”问题的法律研究 ——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为焦点[D]. 刘雪红. 武汉大学, 2015(07)
- [5]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D]. 娄万锁. 复旦大学, 2012(02)
- [6]共赢性博弈论 ——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 刘光溪. 复旦大学, 2006(02)
- [7]入世三周年 挑战与机遇[J]. 白水. 中国招标, 2005(16)
- [8]入世以来中国传媒市场生态研究[D]. 王国珍. 复旦大学, 2005(07)
- [9]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工业的法律保护[J]. 李广辉,孙永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 [10]传媒市场从单边开放到双赢开放[J]. 刘建明. 声屏世界,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