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用户电子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综述_用户研究论文

国外用户电子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综述_用户研究论文

国外用户电子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外论文,需求论文,用户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基于电子期刊的用户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

学术期刊凭借其学术性和时效性,一直以来都是科研人员阅读的主要文献类型。而当电子期刊和开放获取期刊等非传统期刊出现时,科研人员学术阅读的选择与阅读行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国外学者针对“电子期刊与科研人员阅读需求与行为”进行了广泛研究。

1.1 期刊的阅读需求

在期刊的阅读需求上,C.Tenopir[1-2]及其合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关键事件方法,分别研究了1977-2001年、1977-2009年间自然科学、技术、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信息查找和阅读模式。1977-2001年的研究发现,科学家仍然广泛地阅读学术期刊,每人每年平均阅读120篇~130篇文献。在期刊出版形式的选择上,预印本和其他出版形式的论文占据的比例不断增长。而且大多数研究人员至少有一部分时间是在阅读电子期刊,但这种情况依学科的不同差异较大。另外,由于电子期刊、目录检索和人际交流成为识别与查找论文的主要途径,科学家阅读期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对1977-2009年的研究同样发现,每名科研人员每年的平均阅读量在增长,每次阅读的平均时间在下降。而发展至今,电子期刊论文已经成为阅读的主流,虽然许多论文最终是以打印方式进行阅读的。图书馆的馆藏电子期刊成为科研人员阅读过刊的主要来源。美国伊萨基战略与研究部(Ithaka S+R)2010年7月发布了《2009年教职工调查:面向图书馆、出版商和社会团体的关键战略洞察》(Faculty Survey2009:Key Strategic Insights for Libraries,Publishers,and Societies)[3]。根据回收到的3025份完整问卷,分析了高校教师信息发现行为的变化、图书馆角色的转变、用户对现有学术成果出版形式的态度,以及教师们学术交流的态度和行为等。其中,关于高校教师们对学术期刊的需求结论有:在现刊方面,近3/4的高校教师强烈同意图书馆以电子形式提供期刊,而取消订购纸质现刊;与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科学更偏好使用纸质资源,可是支持这种看法的人数也在逐年减少,且绝大多数的人文学家都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大多数高校教师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学术期刊现刊由纸质完全转变为数字形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作者、教师认为纸质期刊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设置论文录用量的限制,树立一种期刊的学术权威地位。还有就是电子期刊长期保存的可靠性也可能影响教师对于取消纸质期刊的认可程度。在过刊方面,超过1/3的教师非常同意图书馆取消印本学术期刊的收藏,并完全以其电子版本代替。

1.2 期刊的阅读行为

在期刊的阅读行为上,C.Olle与A.Borrego[4]通过对Catalan大学研究人员信息行为的研究发现,现在学术人员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更多、更广泛,但阅读深度越来越浅。他们需要提高辨别能力,以决定深度阅读哪些内容。而电子期刊的获取使他们访问图书馆的次数不断减少。D.Nicholas等[5]使用网志分析工具Deep Log Analysis,调查了包括OhioLINK和ScienceDirect在内的大量电子期刊日志,查看用户全文浏览的频率、特征和种类。另外还调查了用户网上浏览全文所花费的时间。通过该研究探索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全文下载、浏览与阅读行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学者喜欢阅读全文,但很多阅读是离线进行的,且是粗略浏览。Concepción S.Wilson[6]和D.King等[7]通过对美国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五所大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大学教师最主要的阅读目的是为了研究;学术论文阅读花费时间(每年平均时间132小时、240篇)表明学术论文对于教师研究成果的价值与贡献;超过1/3的阅读被认为是绝对必要的,在众多方面影响读者的目标,包括帮助改善研究结果,或成为研究重点或改变研究焦点;虽然图书馆电子期刊馆藏提供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但是教师偏好自己订阅的印本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获奖次数多的教师,其阅读论文的平均数量多于发表论文数量和获奖次数较少的同事。另外,大学图书馆提供了绝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发表和引用所需的期刊,多数是电子期刊,非期刊引用源的获取率较低。

1.3 影响阅读行为的原因

在影响阅读行为的原因方面,C.Tenopir等[8]认为工作职责(依据教学任务和研究任务量进行加权)、年龄(年轻研究人员偏好基于开放网络的屏幕阅读)和读者本人的科研产出以及阅读目的(以研究、写作为目的的阅读内容更多来自于图书馆馆藏)是影响阅读模式的主要因素。K.Krishna和N.Adwani[9]通过对Mody技术与科学研究所188名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印刷型、数字型和电子型等信息源的属性(包括吸引力、移动性、是否需要能源支持、基础设施要求、速度和时间、花费、信息更新)也是影响用户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另外,C.Tenopir等[10]还调查了澳大利亚、芬兰和美国2004-2007年间学术人员的阅读模式。结果显示,虽然各国的电子阅读模式存在细微的差异,但主要还是来自学科的差异。读者个人的属性,包括年龄和学术地位,在电子阅读习惯上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1.4 影响科研人员阅读的模式

学科性质与研究主题影响着科研人员阅读的多种模式:阅读数量、阅读格式、每次平均阅读时间等。每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都有其独特的阅读模式。国外学者“基于学科性质的科研人员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的主要研究学科领域是自然科学,且集中在医学、物理和天文学领域。

(1)C.Tenopir等[11-12]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对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美国儿科学会成员的期刊阅读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与关键事件方法,他们发现,与其他自然科学家相比,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教师的阅读量很大;最首要的阅读目的是支持基础研究(30%);绝大多数阅读的论文是最新出版的,且大多来自于个人订阅;医学教师们仍然在坚持使用印本期刊(70%);年龄因素对于期刊形式选择的影响不大;方便性和即时性是影响阅读的两大重要因素。图书馆和出版商可以电子期刊形式为医学院教师提供可移动的个人订阅服务。2007年,C.Tenopir等在儿科学会2000名成员中进行了随机纸质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阅读的方便性和目的是影响儿科医生阅读模式的关键因素;个人订阅的印本期刊有利于获取最新研究进展,而电子期刊系统有利于研究阅读;儿科医生快速阅读来自多元渠道的最新论文;35岁年龄段的儿科医生更偏好使用PDA,认为以手持设备作为论文未来的阅读工具是可以接受的。2007年2月-3月,K.Kurata等[13]从日本80家医学院抽取2033名医学研究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研究电子期刊和开放获取时代日本医学研究人员的阅读和信息查找行为。结果主要发现:70%最近阅读的文献是电子期刊论文;80%电子期刊论文由图书馆提供;60%印本期刊论文来自私人订阅;不使用搜索引擎,PubMed是检索印本或电子期刊论文的首选;PubMed Central论文占所有最近阅读电子期刊论文总数的10%,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开放获取是获取论文的一条路径;在各年龄组,论文的使用模式不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各研究领域中,则存在巨大差异。N.Sanchez-Tarrago等[14]通过调查古巴国家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发展中国家科研人员的期刊阅读和出版模式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古巴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人员科学期刊使用与出版模式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网络期刊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偏好阅读印本期刊;使用期刊出版形式的偏好与年龄段和学术地位有所关联。

(2)2007年,D.W.King等[15]通过调查美国化学学会成员,总结出化学研究人员信息查找与阅读模式的25种趋势。A.Gentil-Beccot等[16]通过引文数据分析发现,与开放获取期刊相比,在高能物理领域免费和即时的预印本具有巨大的引文优势。另外,通过分析数字图书馆的点击量发现,高能物理研究人员几乎很少阅读期刊,他们比较偏好阅读预印本文献。2005年,C.Tenopir等[17]又调查了美国天文协会成员的阅读模式。他们发现天文学家在阅读论文上花费大量时间;使用论文的格式非常广泛;以各种途径获取材料,方便性是他们选择获取途径的最重要因素,而不管材料是印本的,还是电子的。H.Jamali和D.Nicholas[18]将物理与天文学领域科研人员的阅读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调查科研人员的阅读量、阅读信息源、影响因素(年龄、学术地位、学术活动和查找文章的方法)。

除了针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阅读行为研究以外,国外的个别学者还以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研究了一些人文学者和社会学家在数字环境下的阅读行为。访谈的内容包括:在什么地方、如何阅读,阅读时怎样坐和怎样使用手和手指,在学术活动或持续性交流活动中,他们的阅读标注与注释行为如何,阅读是持续性的还是暂时的,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通过这些问题可以了解到他们的阅读环境,阅读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如何运用阅读对象(图书、印本论文、电脑或鼠标)等。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专家阅读行为呈现非连续性阅读,沉浸式阅读,多模态、超文本与点击式阅读[19]特征。

2 基于电子书的用户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

目前关于电子书阅读需求与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数量上明显少于关于电子期刊的阅读研究。也许是“因为期刊以外的领域才刚刚兴起数字化和数字传播现象,所以研究人员对于其他类型资源的态度还没有发生像学术期刊一样的变化。与期刊相比,虽然电子书对于学术人员科研实践的重要性不如学术期刊,但是它们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3]国外学者对于电子书阅读的研究,反映了电子书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的变化过程。

2005年,B.Gunter[20]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用户对于电子书的意识、电子试用、购买与借阅电子书的情况,探索这些用户行为发生的频率和获取出版物的类型。结果显示,85%的人知道电子书,他们之中的49%试用过电子书,38%至少购买过一本电子书,13%曾经通过图书馆借阅过电子书;最受欢迎的书是与爱好兴趣相关的技术性图书和非小说类出版物;电子书最大优点是获取方便和价格便宜。2006年,I.Rowlands[2]以邮件方式,大规模问卷调查了伦敦学院全校师生。探究用户使用电子书的意识、现有水平、使用目的等。2007年,Nicole Buzzetto-More等[22]对以黑人为主的马里兰东海岸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校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能够在家里上网,偏好从网上获取新闻和信息,但是基于屏幕的电脑阅读并不舒服,因此没有多少人使用过电子书;少数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们更喜欢购买电子书;多数人并没有定期阅读在线新闻和杂志的习惯。该研究表明,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中,电子书并不被广泛接受。Jason Briddon等[23]采用网络问卷方法,调查西英格兰大学师生的电子书需求与使用行为情况。研究发现,在电子图书的获取方面,图书馆能够满足多数用户的需求;但是在电子图书主题的覆盖率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上仍然存在问题;作为馆藏的一部分,电子书最为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参考资料和阅读资源;图书馆员应该同教师紧密合作,将电子书有效应用到教学与学习之中;用户使用电子书的动力要大于阻力。伊萨基战略与研究部《2009年教职工调查:面向图书馆、出版商和社会团体的关键战略洞察》[3]指出,尽管类似亚马逊公司出品的“Kindle”那样的阅读器已经出现,但是电子图书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术人员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作用还不是很大。当这些受访者被要求按照研究和教学的重要程度对不同类型的电子资源进行排序时,他们将电子图书排在了最后一位,甚至比免费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地位还要低。尽管如此,多数学术人员还是期望电子图书能在未来5年变得更为重要。大约31%的学术人员希望在未来5年电子图书能提高其重要性。

英国联合信息系统[24](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于2007年1月启动的国家电子书观察计划(JISC national e-book Observatory Project),是目前关于电子书阅读与使用研究中,调查较为广泛、全面、历经时间较长的一项重大课题。这项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如何使用电子书,并通过调查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对电子书及其使用的观点和经验,评价电子书市场对出版商、内容集成商和图书馆的影响。2009年11月,JISC正式发布了该研究的最终报告,其中的主要发现有:电子书通过图书馆这一中介,已经成为学术领域主流的一部分;电子书与印刷版图书互相补充;现阶段的电子书是便利和不便利的矛盾综合体;学生对电子书的质量也多有抱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建议,比如增加放大功能,可以链接音视频材料,加快每页的调阅速度,更好地利用屏幕空间,提供下载功能以便编辑整理;学生使用电子书的目的与印刷版不一致;学科门类、年龄、性别都影响学生对电子书的接受程度;目前的电子书商业模式(每种电子书一次只能一位用户使用,除非图书馆额外付费)跟图书馆的需求(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某种电子书)有一定差异。在这两年的调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阶段性地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25-27]。

3 基于非纸质阅读工具和社会媒体的用户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

电子阅读环境下,博客、维基等社会媒体和电脑、手机及电子书阅读器等非传统阅读设备对用户的阅读行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在以上主流研究方向外,国外学者还尝试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在社会媒体方面,Robin Roger[28]通过调查用户经常阅读哪些博客、阅读时遇到哪些困难以及阅读行为,来研究报纸博客建立的社区意识是否会影响用户的阅读行为。结果发现,高水平的社区意识影响力具有积累性,因此,创建博客社区能够吸引新的读者。研究还发现了一个良性循环:经常阅读博客能够建立社区意识,反之亦然。Marc Prensky[29]认为YouTube极大地影响了当今美国人的交流与学习,特别是年轻人。YonTube已经成为年轻人表达自己的主要方式,也成为全球用户包括专家和知识分子用来分享信息与思想的两大主流媒体之一。约有80%的美国人通过视频共享大量信息,阅读和写作似乎成为了无用的能力,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因此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应当继续向学生传授阅读与写作技能,还是教授他们通过媒体来交流?S.Lim等[30]通过调查美国中西部大型公立大学的学生,以发现在非传统信息源维基百科中信息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证明,作为信息消费者,男生使用维基百科的频率要高于女生。在维基百科的使用目的上,以娱乐和休闲阅读为目的男生要多于女生,而在其他目的上,则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使用维基百科时,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面对风险;在维基百科诸多方面的排名上,男生都要高于女生。

在非纸质阅读工具方面,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图书馆信息科学研究所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使用不同媒体进行阅读的行为与速度。这一研究包括问卷调查读者对于纸质文本、电子书阅读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的阅读偏好,同时测量使用各种媒体阅读的速度。结果显示,阅读速度与媒体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个人因素极大相关[31]。Dennis T.Clark[32]则评估了用户对Texas A & M大学图书馆亚马逊Kindle借阅计划的接受程度。他分析了上载到Kindle上的内容,收集用户对电子书借阅模式的评价。结果发现,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极受欢迎,阅读内容大多为一般性,学术性内容较少。电子书阅读器为喜欢阅读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阅读服务的一种新途径,图书馆应该努力以新方式传递内容。M.C.Pattuelli等[33]采用访谈的方法,调查了普拉特图书情报学院20名学生使用便携式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2的情况,包括使用模式、用户互动、对于阅读习惯的影响、未来应用四部分,这些学生使用Kindle 2的时间在一周以上。研究主要发现是电子书阅读器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使用,其携带方便性和简单应用性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些优点远远大于电子书阅读器的缺点。

4 国外电子阅读的研究特点

电子阅读环境下,国外关于电子阅读需求与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这些研究以实证为主,研究方法较为多元和规范,研究结论有大量数据作为支持,较为客观。国外研究的具体分析梳理如下。

4.1 研究对象

国外学者围绕科研人员进行的电子阅读相关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共同体,使用相同的研究规则和方法进行调查与研究。在科研人员电子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上,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学术信息角度,特别是学术电子期刊的角度进行利用研究,这可能跟科研人员所处的信息环境有关。而对其他类型用户的研究,则主要是反映电子阅读因素对传统阅读需求与行为的影响。

4.2研究切入点

(1)阅读目的:是为了研究、学习,还是休闲娱乐?

(2)阅读时间:每天阅读的时间有多少?阅读印本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时间比例?阅读电子文献的历史有多长?阅读与使用其他媒体的时间差异?

(3)阅读数量:平均每天、每年的阅读量?是印本文献多,还是电子文献多?阅读量随时间的增长或下降情况?选择印本或电子文献的原因是什么?

(4)阅读内容:是学术性信息居多,还是教辅内容或者是休闲内容等?阅读的范围是广泛,还是局限于某一领域?阅读的文献类型以哪一种居多,是期刊,还是图书?是最新信息还是回溯性信息?

(5)阅读偏好:是喜欢印本还是电子文献?是预印本、开放获取期刊,还是电子馆藏?是喜欢网上阅读、计算机阅读,还是手机或手持电子书阅读器阅读?影响阅读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6)阅读行为:包括注释、重点标注、全文下载与浏览行为、线性阅读、非线性阅读、深阅读、浅阅读、肢体动作等。

(7)影响阅读需求与行为的因素:信息源的属性、学科性质(专业)、年龄、性别、学术地位(研究历史)、家庭因素等。

(8)阅读的效果:阅读对学术成果的贡献与价值,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等。

4.3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与访谈。这是国内外学者进行实证研究使用最频繁的方法。问卷形式包括封闭性和开放性两种。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等。访谈采取结构化的深度访谈,多数是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抽取访谈对象。

(2)实验观察。在研究用户阅读时肢体运动和测试阅读工具的使用时,有些学者采用了实验方法,观察和记录用户的现场表现。

(3)关键事件方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通过列举一些关键事件和问题(如最近阅读的文献来自哪),在预定的时间询问用户答案,总结归纳用户的行为特征等。

(4)引文分析。通过使用ISI数据库,以引文分析的方法,了解用户经常阅读哪些文献,以及阅读对用户后续研究成果和学习的影响与贡献。

(5)网络与图书馆数据库系统日志分析。通过分析图书馆管理系统或数据库或网络的日志,可以查看用户全文浏览的频率、特征和种类等信息。

5 结语

根据研究目标用户群体的不同及其他影响因素的不同,每个研究的结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适用于假设条件之外的其他目标用户群。特别是某些结论还存在相反的地方,如在阅读的性别差异研究上。所以在对待各研究的结论上,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变量,考虑特殊情境和具体条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一点结论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多是少,人们的电子阅读行为都在逐渐增多,而且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科研、学习与生活。

标签:;  ;  ;  ;  ;  

国外用户电子阅读需求与行为研究综述_用户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