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法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研究论文_张波

张波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200000

摘要:地下轨道交通大规模的建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施工沿线的居民、交通等带来影响,诸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开始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对象。因此,为了缓解地铁工程施工造成的交通压力,并相应提升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出行水平,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注重发展城市地铁轨道,并致力于在合理解决地铁施工对道路资源使用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处理好道路交通与地铁施工之间的矛盾,以便为顺利开展地铁施工工作提供前提条件,并将地铁工程施工对道路资源使用层面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

关键词:明挖法;地铁施工;道路交通

1 引言

地铁方便快捷、且载客量大、速度快,由于建设于地下,能有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骑车尾气污染。由于其对于改善目前交通状况的优越性,国家政策导向鼓励城市地铁建设,我国的地铁建设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明挖法地铁施工由于施工过程简单、施工技术成熟施工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目前地铁车站施工常用方法之一。明挖法施工需将地面挖开,形成露天的基坑,其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占用沿线的道理等空间,严重阻碍交通、影响路况。由于地铁工程大多情况下都建在市中心区域或者人流密集等地方,其施工过程与周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周围道路交通的影响巨大。如果处理不当将给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全面的分析明挖法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为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2 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2.1对道路资源的影响

就目前我国地铁走向、车站施工特点等角度出发,不难发现地铁施工可能对道路资源使用形成的风险日益显著,例如:地铁主要以城市道路延伸方向为依托,为此,在建设沿线车站的同时,趋向于占用道路资源,该情况主要体现为:①地铁施工导致道路封闭[1]。类似情况的发生,会引发地铁沿线道路的完全断流,进而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需及时绕道行驶,无疑会增加其他道路的车辆通行压力,且极有可能造成相接道路无法承受交通压力。这就表明,地铁施工对道路资源使用形成的风险,会直接影响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影响地铁工程周边建筑物的交通条件;②地铁沿线车站占用部分道路资源[2]。若地铁项目周围部分道路资源被占用,则当地将会进入交通瓶颈,从而迫使公交等车辆、设施被迁移,由此可见,地铁施工将会对周边的道路资源产生显著影响,并大幅度延伸广大市民的出行距离与难度;③尽管地铁施工未发生直接性占用道路的情况,但其仍可因施工现场出入车辆繁多,引发相邻道路资源的占用,从而影响交通通行条件[3]。

2.2对道路交叉口的影响

地铁工程施工对道路交叉口形成风险主要表现为:一般情况下,我国较为常见的道路交叉口为“T”字形或“十”字形,然而由于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需设置不同规格的围挡,因此,城市原本的道路交叉形式将会发生变化,并形成处于“异形”状态的交叉路口,从而为广大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影响,降低了居民的出行效率。此外,由于地铁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而地铁施工方法中的盾构法、暗挖法、盖挖法、明挖法等均会对道路交叉口形成风险,例如:上述四种施工方法中,明挖法对道路交叉口存在形式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在地铁工程施工期间,承建单位所使用的施工围挡将会占用一部分道路资源,大致城市交通主干道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甚至会影响主干道之路的道路资源与相应的交通功能,并造成与主干道具有衔接关系的其他类城市道路的功能持续降低,使得整座城市陷入道路交叉口发生改变的窘境。同时,由于施工围挡属于地铁工程施工的附属工程,因此,该类施工手段属于道路交叉口领域,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施工围挡的使用期限为一年半左右,受其占地面积大等自身特点的影响,施工围挡使用方法将会对道路的车辆、行人通行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2.3对道路线形与格的影响

地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性设施,诸如施工围挡等,直接关系到道路线形与格局,并进而影响城市道路的畅通性与协调性。此外,关乎道路线形与格局的风险因素还包括气候条件、驾驶技术、环境、交通管理、交通条件、车辆性能、道路状况等。具体而言:①影响道路线形与格局的道路条件,道路的线形特点为几何形状,因此,风险发生的前提条件包括道路坡度大小、路面性质、路面状况、侧向净空、车道宽度等[4];②影响道路线形与格局的车辆性能,如正常行驶车辆的爬坡能力、制动能力、减速能力等一系列动力性能;③影响道路线形与格局的交通条件因素是指,交通流中转移车道、超车道运行状况、交通量、车道分布、车辆组成等层面的变化[5];④影响道路线形与格局的环境因素是指,道路与街道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行人过街情况、道路交叉数量、停车站点数量、汽车站布置情况、沿途环境、自然状况、地貌、景观等;⑤影响道路线形与格局的气候移速是指当地的雨雪状况、风力大小、气温高低等。

2.4对道路路网结构的影响

当地铁工程处于明挖施工阶段时,道路极易进入无法通行的境地,或只有部分较为有限的以路边资源为通行条件的辅助性道路,因此,城市的原有道路路网结构将会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例如:若想保障在地铁工程施工阶段,机动车车辆等可安全驶过施工路段,承建单位需确定一定范围的侧向净空,而纵观地铁工程施工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可了解到侧向净空等条件无法得到全方位的保证,且会导致施工现场及周边出现人车混行的状况,大幅度降低了交通安全。此外,在现代化道路路网结构中,受客流吸引、乘客换乘方便等因素的影响,地铁车站多被设置于城市的交叉口处,这就表明,对于城市道路系统而言,交叉口的通行状况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影响力。由此可见,城市道路路网结构中的不同节点,充分展现了不同方向的车辆通行情况,同时,交叉口为整套道路路网的瓶颈所在,是路网结构出现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考虑到地铁工程施工的建设资金、建设周期、施工技术、车站建筑等多层因素,大部分承建单位选用了明挖法,而在现阶段,明挖法对道路路网结构的影响最为明显,为此,地铁工程承建单位与相关政府部门应深入分析地铁施工对道路路网结构的影响力。

3 总结

综上,明挖法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形成的风险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明挖法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形成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魏海燕.城市公共交通与市民便利出行——以西安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7,33(2):45-46.

[2]邹玉辉.城市轨道交通社会稳定风险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5(1):127-131.

[3]聂华波.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6):65-68.

[4]全永燊,刘剑锋.区域轨道交通规划若干问题与思考[J].城市交通,2017,15(1):12-19.

[5]涂颖菲,韩斌,蒲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解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s2): 197-200.

论文作者:张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明挖法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研究论文_张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