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183;应用#183;综合——关于北京高考语文考什么、怎么考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底,北京市正式公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语文由150分增加到180分,英语由150分减至100分。这一次自上而下的高考高招改革,尤其是180分的语文高考将考什么、怎么考,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思考和讨论。
此前的高考语文经历过几次具有标志性的变化。1996年全国语文统一高考(上海除外)首次提出了“能力层级”的概念,使高考语文在“能力立意”上迈出一大步。2000年在广大师生和业内专家一片呼声下(语文平均分不如英语平均分高),高考语文的试题难度系数首次降到0.62,打破了所谓经典测量学提出的难度系数一般在0.55时最为恰当的“魔咒”,题量也减至22题,以给考生更多思考时间。之后,试题难度逐步调整到了0.65左右,题型和题量也保持相对稳定。2007年实施新课标后的高考语文试题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增加了大阅读的选做题,使高考语文有了比较大的突破。自2002年北京率先独立命制语文试题之后,先后有十几个省和直辖市加入到独立命制语文题的行列,全国呈现了由考试中心统一为河北等十几个省市命题和十几个省市独立命题的格局,然而各省市的题目大体仿照全国卷,大同小异,甚至有走向僵化之忧。
这一次由北京市率先引发的高考高招改革绝不同于过往修修补补的革新,而是具有“革命”的性质,语文试题提高30分,虽然看似只在总分中多了4个百分点,但在思想认识上、试题内容上、题目形式上乃至命题方式上都将打破已有的格局。北京教育考试院在《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的“命题原则”中提出:“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引领学生领悟、思考并汲取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在了解世界多元文明的基础上感悟中华文明的魅力,深化对祖国的情感,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发挥语文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这个命题原则释放出怎样的信息?对全国其他省市的命题有怎样的启发或借鉴意义呢?
一、凸显文化载体特征——引导学好母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也是滋补、哺育、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魂。没有文化不能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维系、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力量。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一个人不论他属于哪个民族,一定有这个民族的文化标记缠绕在他身上,渗入到骨髓里。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20年,2013年高中入学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之际,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经济实力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经济强大的同时,我们的软实力能否跟上经济的发展,也是今天必须考虑的问题。
高考语文属于教育的组成部分,她所承载的“文化”不仅影响着应届的考生,也影响着后面一届届的考生。因此,考试内容的文化含金量(此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不是可以轻视的了。
高考语文的文化属性借助于语言表征(以下称为母语,取其广义)。母语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根。作为母语的汉语承载了汉民族三千年的文明发展的历史,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意文字系统、契合式的构词系统和语言表达特质,积累了丰富的习得汉语的经验,例如强调语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语言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社会知识,例如纪年和时序中的天干地支、节气时令,成语、俗语和熟语等;人与不同对象进行交往时会使用谦辞敬语,例如舍弟、在下、令尊、大安等;在诗词歌赋中“月亮”这个意象是“思乡”的表征,“菊花”寄寓高洁坚强的精神品质,“鸿雁”是传书的使者,也是游子怀亲和伤感的载体等。这些都是一代代华夏子孙传下来的精神营养,是语文教学要学习的,也是考试要考查的。
语文试卷的文化性更蕴含在一篇篇有意义的文章中。选择什么样内容的文章,其所体现的价值观是否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符合今天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成为考量的标准。过往的文言文语段中多数选择了历史上清廉的官吏、刚正不阿的志士、讲究诚信的商人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哲思,这些无疑都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因不留意而选出带有封建糟粕的文本的。因此,把住选文关是保证试卷文化含金量的前提。
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母语的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强化母语的教学和考试,不是杞人忧天和无病呻吟。现在的中学生读书数量普遍少,阅读国学经典更是少而又少,加之各种媒体的影响,母语中很多宝贵的东西失传了。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快餐式文化、网络式语言,母语蕴藉含蓄、讲求韵律、篇章华美等特质在日常语文应用中几乎丧失殆尽,写作中“为陈言之务去”更不知何意,华丽的辞藻、空洞的内容,乃至千篇一律的“古人开会,洋人凑趣”,都在逐渐侵蚀着母语的肌体。如果母语特质被逐步弱化,必将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新的背景下,要建立中华文化自信,高考语文不仅要“能力立意”,也要“文化先导”,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努力,要弘扬中华民族与人交往讲究温良恭俭让,做事讲究知书达理、诚信守约,相处讲究和为贵与和而不同,做人讲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正能量。要以高考这根指挥棒指挥学生、教师乃至全社会都重视对母语的学习,以此浸润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中,使我们的民族更有信心能够独立于世界之林。我以为这是本次高考语文内容改革所传递的重要信息。
二、着重考查应用能力——回归语文学习目标
回视高考语文试题,尽管每年全国有14套之多,但几乎是一种模式,即语文知识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几个板块,大约20道题。尽管学生对考什么借助复习已了如指掌,但耐人寻味的现象却是考生能够答对辨识字形的选择题,却写错作文中的常用字;可以辨识出哪个是病句,但作文时却经常写病句;可以正确默写古诗词名句,可作文中很少引用;可以答出现代文阅读题,却审不好作文题、读不懂其他科目的试题。对不少语文能考130分的考生而言,其真正的语文素养却未必有这么高:大量的强化性复习和“答题套路”训练,会使考生对已经成为模式化的试题具有高熟知度,所得的分数与其说是“能力”为之,毋宁说是基于题海战术的条件反射使然。
我们必须承认语文学习是实践性、经验性的,学中没有运用,但运用中可以有学。学习了系统的语文知识,未必能够有良好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经常读书写作的人会摸索出有效的读写经验来。母语是具有自然习得特征的。一个成年人的语文水平很难说清楚是哪一位中学老师教的,因为如果只有老师教而没有他自己运用语文的实践,终究是学不好语文的。我们承认语文具有工具性特征,那么对这个“工具”使用得好不好就反映了掌握这个工具者的水平。因此,语文的应用性(实践性)是它的重要特征,也是检验语文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
高考语文重点不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而是考查隐含着所学知识的应用,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考语文是以应用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依归的。有人会说,现在的语文试卷多数题目不是在考查能力吗?是的,现在的语文试卷多数是以考查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主的,但是应用是有情境和对象等条件的。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小阅读)在实际应用上目前还没有充分体现其应有的测试功能,还是基本独立于学生生活的阅读考查。其实完全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能力选材命题,如国外的PISA考试一样,检测对“真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将会默写的古诗文运用起来,完全可以借助提供语境的形式来考查,这方面台湾省的统考命题可借鉴。写作方面,应增加应用性较强的请柬、邀请函、策划书等功能性文本的写作检测。
语文的应用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应用机会,也就是要历练的,而现在语文课堂的读写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运用语文的需求。一个模块36课时,只学12篇课文(人教版教材),平均3课时学一篇,若除去作文的课时也要2课时多学一篇。像《祝福》这样的小说9000多字,一般老师要教4-6课时。一般课文也要2课时。有这个必要么?老师再精细讲,最后学生也必须独立面对一篇没有学过的文章去解决问题。教师平时不给或少给学生锻炼“解决问题”的机会,他们又哪里来应用能力呢?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尽量多地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老师少讲精讲,多给学生提供应用语文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不待老师教自能阅读,自能作文。
三、加强综合性——构建立体化试题形态
语文是基础工具,自身包含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同时又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综合性特征是非常突出的。以往试卷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与运用、阅读、写作几部分综合于一卷上。但是各部分的题目是单一、零散、封闭的,例如语文知识及运用部分,往往被分解为五六道小题,学生的思维从刚做完的这道字形题又跳到下一道词语题,然后又跳到下面的衔接题,几道题就有几个语境,缺少一个共同的背景性材料为依托,既显得凌乱,又不贴近真实情境。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来自“考试覆盖面”的禁锢。例如惯例的字形选择题,每个选项可以考查4个字,一道题就能够考16个字,但是每一个字词都是孤立的、互不相关的。而综合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将五六个题集中于一个材料中考查(见附录)。将字形、词语(包括成语)、名句引用、文学常识、文意理解集中于一个语境中,有了语境就有了真实阅读感。其中第4题所考查的文学知识全部来自阅读的语段之中,而这些知识为读者理解语段是有着直接意义的。第5题是一道理解题,这在以往知识考查的题目中是少见的。为什么出这样一道题呢?试想若这段文字只考查几个词语,即使都能答对,而里面的内容并未真正理解,那么试题测量价值就打折扣了。而综合性恰恰给这样出题开辟出空间。
古诗阅读鉴赏一直是师生感到头疼的内容,一首没有学过的古诗词让考生理解并鉴赏,即使是教师又有多少人能在10几分钟之内做好呢?而对于命题者来讲,这也是一道难题。如何选择新鲜的、难易适中的又适合考试的诗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综合”这个思想,以上难题便可以得到适度化解。例如在一首诗或词(即使是学生很熟悉的诗词)的后面,提供不同的注解、不同的评论、角度不同的赏析文章,要求阅读这些材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或观点。这样既为考生解读诗词提供了支架,也考查了对古诗词的熟识度和阅读素养。这就是综合的意义所在。
题目的综合性,可以是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语文知识与阅读的综合,古诗文与现代文阅读的综合,大作文与微写作的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跨学科的综合,不同题型的综合等等。呈现几个问题群组,要求考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里解决来自不同方向的一组问题。
高考语文的综合性与应用性密切相关,突出应用性就要加强试题的综合程度;题目综合程度高,往往应用性就比较强。诚然,强调加强试题综合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题目都是综合的。受语文考试内容制约,试卷上会是全综合、半综合以及不综合的几种形态并存。
高考语文不是解决语文教学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它的局限性也是人所共知的——不可能将学生所有学习的内容都考到,且只是一次考试,偶然性是会存在的。但是毋庸讳言,在当下,高考还是个“指挥棒”,希望这次的革命性变革能够指挥出旋律优美的乐曲。
新形势下的高考语文要实现既定目标,一定要转变观念,变淘汰取向的高考为展示取向的高考,考查学生12年学习的积累,试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发挥,切实考出语文素养,以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回归基础。
附录(新题型举例):
初夏的黄昏,闻一多先生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以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自己的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坦直地接受这Gentleman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莫测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的腔调,念着:“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的,他便开讲起来,讲他心仪的《楚辞》,讲神话与诗歌的关系,得意地把两个古人的诗句集成一副对联在课堂上吟诵:“劝君更尽一杯酒,。”显然,他像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惮其烦地向注册科交涉把上午的功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意兴阑珊的时候,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他的新南院住宅。
1.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是(
)
A.乱七八糟
B.慢条斯理
C.神秘莫测
D.意兴阑珊
2.①②处若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嫣然迂缓
B.蔼然迂缓
C.蔼然和缓
D.嫣然和缓
3.③处若填入下列诗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B.烟波江上使人愁
C.举杯消愁愁更愁
D.同向春风各自愁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也是坚定的民主战士,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B.《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合集,屈原的《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C.“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送元二使安西》,其下句是“西出阳关无故人”。
D.“月出皎兮”的四字句是《诗经》中的典型句式,其中“兮”字为语助词。
5.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英文“Gentleman”的运用,是强调闻一多不同于中国传统文人的绅士气派。
B.描写闻一多在课堂上吸烟的举止,主要目的是渲染闻一多不拘小节的讲课风格。
C.文中描绘闻一多念“坐场诗”的情景,凸显了闻一多授业时的认真和投入。
D.尽管文中有两处把闻一多比作“道士”,但作者更倾向于视闻一多为“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