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_企业竞争力论文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竞争力论文,理论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3)03-0005-09

竞争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从理论上我们可以对其做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而当我们希望对具体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测评的时候,又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困难。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计量化的测评和监测,可以获得一系列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并且可以反过来促进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因此,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测评,可以发展成为竞争力研究中的一个专门领域。

一、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或者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使自身得以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而所谓“更有效地”是指,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消费者更满意的质量持续地生产和销售(统计上表现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所谓“使自身得以发展”是指,企业能够实现经济上长期的良性循环,具有持续的良好业绩,从而成为长久生存和不断壮大的强势企业(统计上表现为长期具有较高的盈利率)。

那么,在理论上如何解释为什么一些企业能够长期地比另一些企业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呢?在经典的经济学分析中,通常假定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哪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其原因就归结为哪个企业提供的产品价格更低。那么,为什么企业之间的生产成本会有差别,因而导致其产品的价格不同呢?原先,经济学假设企业都是原子型的实体,一个企业同单个的“个人”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后来,为了解释企业成本的差别,假设企业之间存在由分工和专业化所产生的差别,亚当·斯密最早深入论证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从分工和专业化的逻辑推演,可以假设企业之间会存在规模差别,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一些企业比另一些企业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更低。再后来,经济学又承认,同类产品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会产生由于产品差异所导致的超额利润。

由于企业的分工条件不同、规模不同,各个企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各个产业的市场结构是不同的。于是,经济学可以从各个产业所具有的不同的市场结构差异来解释企业或者产业的竞争力。从学科领域上划分,这就是将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拓展到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产业组织经济学从各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和解释企业竞争关系及其导致的市场绩效状况。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竞争性较强的市场结构或垄断性较强的市场结构),各企业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有的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势力,有的企业处于边缘地位;有的企业是在位企业,有的企业是新进入的企业;有的企业是价格策略的发动者(例如,采用限制性定价或者驱逐性定价的策略),有的是价格竞争中的被动者……总之,由于企业所处的市场条件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竞争后果。

上述分析实际上是以一般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为主,即假定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一个无差异的市场空间中生产和销售的,也就是假定,市场空间是没有任何区隔和分界的,即使存在市场差异也只是由产业竞争所导致的结构性差异,而不是市场空间自身所具有的外生性的差异。如果放松这一假定,就可以现实地看到,市场实际上是分为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换句话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在存在很大差异的多元空间中进行的。首先是国家之间的分界和差异,于是,须引入新的假设条件:国家之间有关税、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这就要考虑关税的保护作用、汇率水平及其变动等因素对各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其次是地区之间存在区位和要素差异,于是,须引入不同的交通运输成本、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等假设条件或者影响因素。这样,对竞争力的分析就进入了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区位经济学)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反映空间差异的因素,例如“绝对成本优势”、“比较成本优势”等,就成为竞争力研究的重要解释变量或条件。

无论是一般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及区位经济学,它们的基本假定都是:个人和企业都是理性的,所有个人决策和各个企业的行为都是没有什么本质差异的,至少在经济决策的原理上是一致的。这样,所有的企业都被假定为是输入—输出原理完全相同的“黑箱”,即所有的企业“黑箱”都按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进行决策。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即使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同,但现实情况仍然会是有些企业成功了(竞争力强),有些企业失败了(竞争力弱);而且,即使假定有些企业之所以成功(竞争力强)是由于拥有某些有利的条件,而另一些企业之所以失败(竞争力弱)是由于处于某种不利的条件,那么,为什么有些企业会注定处于有利地位,有些企业却只能处于不利地位?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呢?可见,如果坚持严格假定企业行为的相同性,把企业视为严格具有经济人理性主义行为目标的“黑箱”,则竞争力的分析就难以继续深入。

所以,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深入企业内部,即打开企业“黑箱”,将企业视为可以深入观察的“白箱”,剖析企业的内部结构。换句话说,竞争力研究的深入需要将企业作为没有内部结构的“原子”和“黑箱”的假设,改变为企业是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和行为特征的实体。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进入了企业经济学或者管理经济学的领域。于是,人们可以研究和分析:企业组织、企业战略、企业家的行为等影响企业成败和竞争力强弱的因素。这样,企业不再被假定为同质和严格按经济人理性主义原理进行决策和活动的最小经济单位,而被假定为是具有复杂内部结构,而且决策和行为差异显著的有机体。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假设条件下,才可以讨论所谓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理念”、“企业家精神”等导致企业间差异的“不可模仿”、“不可交易”的因素。在这样的理论假设条件下,人和人是不同的,企业和企业也是不同的。企业的异质性得到彻底的肯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源找到了原始性的起因。但是,同时人们也发现:这样做,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已经远离经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方法,而离社会、心理、伦理等研究方法和领域只有一步之遥。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完全放弃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经济人理性主义假设,而假定个人和企业都是社会人,即假定人和企业的行为是超越严格的理性主义原则的。于是,人的信仰、道德、知识、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传统等都被视为影响甚至决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进入跨学科的竞争力研究领域。

制度经济学和政府管制经济学改变了经典的理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定,即从无制度差异、无政府干预的假设条件,转变为存在制度差异和政府干预的假设条件。经典的理论经济学假定企业是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而且,企业自身的产权和体制也具有高度抽象的“私人”性质;而制度经济学和政府管制经济学则承认:市场经济制度不可能是纯粹的,产权制度也总是具有具体的复杂性质。而且,企业的运行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所有这些制度的和政策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转型国家中,企业竞争力所受到的制度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

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对竞争力可以不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可以对竞争力研究做出贡献,但由于各分支学科的假设前提和分析工具不同,所以,所关注的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有一定的区别。

总之,经典的经济学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是以假定“企业同质”为基本逻辑前提的,即假定企业都是具有经济人理性的、精于计算的,并按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决策和行动。但竞争力研究的目的却是要解释“企业异质”,即为什么有些企业竞争力强,有些企业竞争力弱;或者,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具有长久的竞争力,什么样的企业一定不会有竞争力。在经济学领域内,竞争力的实质就是经济效率或者生产率的差异,对竞争力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成本——价格和差异化现象。如果引入不确定性,则可以延伸到对“企业家”的创新和承担风险能力的研究。如果将竞争力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进入管理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的领域,则形成了经济学同管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而当深入到对竞争力的一些原生性因素的研究,即探讨企业“核心能力”时,则是将经典经济学所不涉及的因素——理念、价值观、文化等非理性因素引入了竞争力研究的领域。(注: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论述可参阅金碚:《经济学对竞争力的解释》,载《经济管理》2002年第22期。)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上述理论认识,以及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企业竞争力所进行的系统、深入研究,构成了企业竞争力测评的概念基础和学术基础,也从方法论的意义上为企业竞争力测评奠定了基础。

二、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的逻辑

如上所述,由于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无论是从经济学还是从管理学来进行分析,再将理念、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等因素都考虑在内,竞争力成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难以精确界定的概念。但是,从竞争力研究的价值来说,不仅要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竞争力,而且,还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经济学立足于运用严密的演绎逻辑来说清楚竞争力的性质,管理学要在现实中发现决定竞争力的实际因素,这样,企业竞争力的性质和因素可以得到理论上和经验上的解释。但是,即使我们在经济学上或者在管理学上,把竞争力的性质和决定因素都弄清楚了,仍然剩下一个问题: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把竞争力量化地刻画出来,也就是怎样才能用统计学的方法把竞争力的强弱以及影响竞争力的因素表现出来?

我们的逻辑基本上可以是这样:首先要尽可能地用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具有显示性的指标,能把企业在市场业绩当中的竞争力结果表现出来,这是企业竞争力强弱的最终的显示性的表现。就跟打球一样,得分多少是运动员或者球队竞争力的显示性表现。你打赢了,得了更多的分,就是显示你竞争力的指标,可以直接地说明你有较强的竞争力。测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计量的指标,一类是难以直接计量的因素,比如说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理念、管理水平、品牌价值,等等。这些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我们就希望用一些间接计量的指标来反映。这种间接计量的方法,一般是用对一些特殊人群的问卷调查来实现。也就是说,我们承认竞争力因素中有一部分能够直接量化,也有一部分不能直接量化,而只能间接地量化。从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目的来看,测评指标要有综合性,指标数不要太多。也就是我们希望用数量不很多的测评指标就可以基本上把企业竞争力的结果反映出来,就像打球一样,谁得分多谁就赢了,尽可能简单明了。

当然,得分多少只能说明当前的输赢,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竞争力的强弱,却未必能百分之百地表明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这就像足球比赛,巴西队是公认最强的球队(竞争力最强),但不见得每次都得冠军。一个最有实力的运动员,也未必在每次比赛中都是优胜者。所以,还需要有另一类指标,即分析性指标来更详细具体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竞争力状况。这些指标可以解释企业为什么有竞争力,或者为什么缺乏竞争力。换句话说,测评指标特别是其中的显示性测评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的结果或者竞争力的最终表现,而分析性指标所反映的是竞争力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因此,与测评指标不同,分析性指标是一个为数较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参见表1)。

表1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指标类型 指标构成作用 数据获取

测评指标直接计量指标 反映竞争力的结果统计资料

显示性指标

潜力性指标

间接计量指标 反映不可量化的因素对特殊人群问卷调查的

统计分析

分析指标 多种类、多层次的指标 反映竞争力的原因,即决

统计资料及对比分析

定竞争力的因素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那么,以怎样的方式来选取这些指标呢?一个科学可行的方法是采用以下的原则:理论分析,专家设计;问卷调查,多数选择;运用磨合,不断完善。具体说,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基于经济学的分析和管理学的研究,由专家设计一个指标体系的框架。然后,采取问卷的方式,由公众特别是经营管理者来说明,哪些指标重要,哪些指标更能够反映竞争力,即采取多数选择的原则,选取具体的指标。而且,问卷调查的对象要有定向性,让最有实践经验的人群来表述:企业竞争力是什么,什么东西能够反映它,哪些指标好?这样,就使指标体系的形成过程具有程序上的合理性。进一步考虑,按以上方式选取的指标体系应该是比较开放的,可以通过在测评过程中的运用、试错、磨合,来不断地完善。总之,指标选取过程,实际上是沿着两条线索进行的,一条是专家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来构架它的基本框架,另一条是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把有关人群(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验集中起来,即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上确定选取什么样的指标更好。从而可以做到:理论依据可靠,选择程序合理,逻辑线路清晰,操作方式可行,逐步优化细化。

表2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持人金碚)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和《中国经营报》共同开发的“《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注:《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是一个由常设机构组织的、长期跟踪监测系统。其目的不是进行简单的企业排名,而是为产业界和企业界提供一套可选择的工具,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连续性测评和分析,反映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状况,揭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方案。其指标选取过程就充分体现了上述原则。即从数十个指标中选取了在问卷调查中被选择次数最多的,专家们也认为比较恰当和可行的16个指标,组成企业竞争力测评的基本指标体系。这16个指标中的前10个指标,是显示性的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规模、业务增长、盈利水平、持续盈利能力、资本实力、资本盈利和增殖能力、资金利用效率、劳动效率、价值创造能力、出口竞争力等,也反映了市场份额、成长性、融资能力、负债的影响、人才竞争中的态势等。第11、12、13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其中,第11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同时也反映了投资与提高竞争力的融资能力。第12个指标反映潜在的技术竞争力和技术密集程度。第13个指标反映自主知识产权及技术优势。这些都是潜力性的指标,而不是显示性的指标,但是可以直接计量,可以直接统计出来。

表2 《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方案

指标名称

指标性质及主要含义 可反映的其他含义或影响

1.销售收入 规模 市场份额

2.近3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业务增长 市场份额、成长性

3.利润总额 盈利水平 规模

4.近3年利润总额年平均增长率 持续盈利能力 成长性

5.净资产资本实力 融资能力

6.净资产利润率 资本盈利和增殖能力 负债的影响

7.总资产贡献率 资金利用效率 负债的影响、融资能力

8.全员劳动生产率(或劳动效率)

劳动效率 销售收入及冗员

9.总收益率 价值创造能力 人才竞争中的态势

10.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出口竞争力国际化

11.近3年技改投资与信息化建设投资占销售收 技术实力 投资于提高竞争力的融资

入的比重 能力

12.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潜在的技术竞争力 技术密集程度

13.拥有专利数

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优势

14.公众评价(人气指数) 品牌影响力广告效果

15.财经记者评价 企业家及管理水平

不可直接计量的因素

16.行业分析师

资本市场表现 不可直接计量的因素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表2中的最后3个指标,力图对一些不可直接计量的因素采用特殊人群问卷的方法间接地进行计量。其中,一个是公众的评价,主要是对阅读财经类报刊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因为总体上说,这些读者比较关注企业和经济状况。这个指标还可以反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也可以反映企业的广告效果,而国际上的很多统计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的广告投入和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相关性。另一个特殊的人群,是新闻媒体的财经记者,他们是比较了解企业状况的人群。再有一个特殊人群是行业分析师,对他们的问卷调查可以反映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这16个指标可以组成最基本的测评指标体系。另外,还选取了大约七八十个分析性的指标,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即说明企业为什么能够拥有竞争力,或者缺乏竞争力;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或者缺乏竞争力(关于分析性指标的讨论,本文从略)。

在指标的选择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技术性的要求:一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特别是显示性的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使指标体系尽可能简明。二是数据的可取得性,即统计资料要能够较容易地取得。所以,一些通常被认为很重要的指标未被列入:例如,“市场占有率”没有入选,因为难以获得准确数据,而且可以用入选的“销售收入”及“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来间接反映。三是同竞争力关系的显见性,就是说所选取的指标要十分明显地同竞争力有很密切的关系,从这一要求来看,“负债率”就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测评指标,因为,虽然负债率确实同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个指标和竞争力的量化关系不明显,很难说多高的负债率最有利于竞争力,是不是负债率越低越有竞争力,或者是不是负债率有一个最优值?这些都难以确定,所以缺乏显见性。四是数据的可靠性,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性。五是要充分考虑到指标计算过程的可迭加性。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确定所选取的各个指标在总得分中应占多大的权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从方法论上说,我们仍然采取的是专家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权数的确定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复杂,问卷调查的结果同专家的意见常常是十分接近的,而且,权数的调整对竞争力测评得分排序的影响也并不很大。例如,表2中的前10个显示性指标,实际上分为“销售收入类”和“利润类”两大类(即同销售收入相关和同利润相关的两类指标)。在这两类指标中又可分为当年类指标和增长类指标两类。而专家意见同特殊人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问卷调查对加总权数分配的总体意向大体上是相当一致的。这也表明,尽管对竞争力的概念定义特别是其学术性的表述还存在许多不同的意见,但对企业竞争力这一客观现象的认识实际上具有很高的共识性。这种共识性使得对竞争力指标权数的确定具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基础。

三、《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模拟案例的分析

按照上述原则和方法,《中国经营报》开发了一个计算机软件,即“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数据库系统,其中包括:①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数据库(包括企业基本资料数据库、数据资料数据库);②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应用系统。运用这个系统以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数据,对若干行业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初步的模拟测评(仅进行了可直接计量指标中的显示性指标的测评),以检验所建立的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表3是《中国经营报》竞争力工作室所进行的若干行业企业竞争力初步测评的模拟案例中的一个行业(酿酒食品行业)的计算结果。

表3 酿酒食品行业企业竞争力初步测评模拟案例单位:得分

在表3中,主要使用了上市公司年报(2001年度)中的显示性指标数据,得出了每一家企业竞争力的初步得分。从计算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酿酒食品业中总分得分最高的是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总分得分第二的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酒”)。从不同指标的得分来分析:为什么五粮液会比茅台酒的得分高?主要是由于五粮液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明显高于茅台酒,这表明,五粮液的规模实力更强。但是,茅台酒也有自己的明显优势,即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劳动效率和总收益率均明显高于五粮液,这表明,茅台酒的成长性和效益状况强于五粮液。可见,进行企业竞争力测评不是单纯地进行总得分的评比和排名。不同的指标都有不同的经济学含义,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把竞争力的各个方面揭示出来,对各个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具体的分析。

续表3

资料来源:《中国经营报》竞争力工作室;2001年度上市公司年报。

运用统计指标所进行的只是初步的测评,在此基础上还需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问卷调查,才能获得最终的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而且,即使是获得了最终的得分,也不表明企业竞争力就已经十分精确地计量出来了。这就像进行考试评分一样,永远只能近似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所以,竞争力的量化测评只是竞争力分析的一个环节。测评的结果肯定有其合理性,也可能含有一些不合理性。指标体系对竞争力的反映效果到底有多强,以及有没有什么局限性等,或者这个测评程序是不是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都可以进行后续的讨论和辨析。而且,对测评结果,特别是对数字背后的内容,还可以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分析报告,以及应用分析指标对有关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具体的案例研究,包括对有关企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等。总之,以企业竞争力的测评为基础,可以发展为一个竞争力研究的广阔领域。

四、企业竞争力测评的几个操作性问题

在企业竞争力测评过程中,当我们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的角度为建立企业竞争力的测评指标体系开始进行实际的评价工作时,还会遇到一系列的操作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也涉及对企业竞争力性质和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和表述。

第一,关于企业的分类。从理论上说,只有相互竞争的企业才有竞争力比较的实际意义,而相互竞争的企业总是生产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产品,并且在同一市场上销售。所以,企业竞争力评价对竞争性产业才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必须以企业的科学分类为前提。那么,对于作为竞争力测评对象的企业应该如何分类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按产业(大行业)、次产业(小行业)进行分类。问题是,企业属于哪个产业或行业主要是按其所生产的产品来划分的,而一个企业可能并不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者一个产品系列。如果一家企业生产多种类别的产品,而其中分为“主业”和“非主业”,问题还比较好办,我们可以将其归之为主业所属的产业。但是,如果企业生产多种类的产品,而且难以划分为主业和非主业,或者虽有传统上的主业,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传统主业所占的业务量比重已不占多数,那么,也许就只能将其划分为“多元化经营类”的企业了。所以,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或测评是多层次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按大产业(大行业)、次产业(小行业)或按生产高度可替代产品的企业类别进行测评,还可以按企业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测评。例如,不同规模企业(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测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转型类企业)的测评等。按不同企业类型进行竞争力测评,可以获得具有不同的分析意义和运用价值的结果。

第二,被测评企业边界的确定。在现实中,各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特征是很不相同的,有的是单一法人组织企业,有的是多个法人组织企业(在法律形式上是多个法人,而在经济性质上只是一个企业),还有的是集团化的企业。在集团化的企业中,母公司及各个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产权结构以及财务合并报表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企业集团具有很强的内部联系,有的企业集团内部联系松散,或者只是行政性组织结构调整的产物。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如何确定被测评或评价企业的边界?例如,是使用企业集团的合并数据,还是独立的企业的数据?如果母公司被作为测评对象,其子公司是否也可以同时被作为测评对象(在有的企业集团中,某些子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可能非常大)?还有,参股企业的数据是否应该计入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测评指标?因此,为了使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更具有科学价值和分析意义,有必要按测评对象的性质,确定测评指标和分析指标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对比较综合性的、大产业(大行业)的企业竞争力测评,可以使用综合性较强而为数较少的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对比较细分的、次产业(小行业)以及对具有某种特征的企业类型的竞争力进行测评,则应该使用更细致的、更多数量的统计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特别是,对于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竞争力测评,更有必要区别对待。总之,企业竞争力测评的指标应力求做到口径和标准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第三,数据的取得以及可靠性的判断。企业竞争力测评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真实性,而数据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取得方式。我们为此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对竞争力测评数据的取得方式,被调查者选择最多的是政府部门提供,其次是上市公司报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调查资料,然后才是企业自报。可见,对于企业自报的数据,信任度普遍不高。但是,从可操作性来说,最容易取得的数据是上市公司的公开报表,其次就是企业的自报数据了。所以,对上市公司进行的竞争力测评是比较容易获得认同的。但是,如果将大量的非上市公司都排除在外,显然是大大降低了竞争力测评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增强企业自报数据的可靠性。可行的方法是:①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使各指标之间形成一定的制约关系,避免人为数据造成的严重失真。②对企业自报的数据进行鉴别评价(以问卷方式),对于数据质量评价较低即其真实性受到严重怀疑的数据,在测评的计算中降低或者取消其在竞争力得分中的地位。③在公布的竞争力测评结果中注明数据资料的来源,以公众压力抑制企业故意提供虚假数据的动机。④对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进行公开讨论和辨析,将虚假数字暴露在公众舆论监督之下。

五、结论

竞争力测评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过程,而且,企业竞争力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和变化中的现象,所以,应该承认,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地对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绝对精确的计量。也就是说,人的认识可以无限地接近客观事实,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地达到客观。客观是变化的,人的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对企业竞争力的测评永远都只能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如果能够在不断接近客观事实的意义上,在正确地把握总体态势和客观趋势的意义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相对地反映出企业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并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评价,那就是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在企业竞争力研究上所做出的很大贡献了。

标签:;  ;  ;  ;  ;  ;  ;  ;  ;  ;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_企业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