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_国企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_国企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制约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F124.6

回顾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同样经历的国家相比,成绩最为骄人。特别在近些年,中国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没有大的起伏。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经济实行“软着陆”成功,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并未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新体制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新的有利条件,使得原来认为是无解的问题变得有解。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几十年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和弊端,至今依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羁绊,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在近20年政府积极推动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老问题共同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的产业基础和国有企业改良式的“体内改革”

几十年计划经济的结果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中形成了全面人为计划的格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等问题都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而是由计划者人为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什么价格,向哪些人销售,哪些人、哪些企业或集团享受财政补贴甚至完全的财政补贴等等全都是人为计划的。于是也就对应着完全计划性的消费主体。在这种生产关系结构的经济中,绝大多数的生产者是靠行政的压力和动力组织生产。至于生产出来的东西是否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完成市场化的销售)、生产是否亏损盈利等等都不是厂长重视的事情。因而在这种生产关系中,生产者实际上并不是为企业利润或个人私利而生产,生产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盲目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很少考虑社会资源的巨大闲置和浪费,生产力发展受到制约。有人认为以上这些都是改革以前的局面,对现实中国而言早已成为历史。其实,大谬不然。尽管经过了近20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国目前不少的国有企业,由于诸多积重难返的原因,经济效益长期大面积亏损;这些企业的厂长(经理)的经营动力和压力尽管也有来自市场方面的,但仍主要是来自行政方面。于是在整个社会占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中,企业经理人员及员工的市场压力和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源闲置浪费问题也比较突出。在许多地方,效率低下的计划方式仍占相当的比重和地位。近20年的发展,乡镇、民营、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经济成分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带计划特征的低效率运行,使得国有企业造成社会资源的长期闲置和大量浪费,成为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内部制度的无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尽管在形式上成立,但在实际中却经反复证明是失效的。因而通过企业内部的“体内改革”难有成效。国有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就不能仅仅局限在“体内改革”的范围之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就曾走过仅仅进行“体内改革”的弯路,改革也因之没有获得成功而失败了。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我国要小得多的情况下尚且如此,在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中国,就更不能对国有企业仅仅进行“体内改革”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的国有企业,往往不仅具有企业的职能,而且还担负着许多原来就不应有的社会职能。一个企业往往就是一个“小而全”的社会,它不仅要进行生产和经营,而且大多还要负责企业职工的生老病死,从住房到子女教育,从文化生活到社会治安,企业都要负责。这实际上是一种庄园式的国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仅仅进行国有企业的“体内改革”,当然就更无任何成功的希望。

我们认为,要走出“体内改革”的老套路,首先要对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现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不适应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就会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例如失业保险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健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经济职能在不断加强,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干预。这是生产社会化甚至国际化所必然要求的。但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不等于国家要直接管理企业。为此要注意三点:(1)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专政职能应严格分开;(2)政府的经济职能不能排斥和取代市场机制,而应是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3 )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司职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宏观调控,而不应侵犯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经营权利。政府对企业应以经济手段如财政和金融手段等来进行诱导,而不应把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延伸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最后,要加强经济领域的法律建设,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严重失调的产业结构

计划经济之所以总是存在产业结构失衡和低效率等无解难题,是由于当工业化迈过其最初的阶段之后,高度集权体制的计划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处理不了时刻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无法激励企业家的创新之举。

产业结构是任何一种宏观经济都可能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在其他类型的宏观经济中,产业结构的问题未必构成宏观经济总供给扩张的瓶颈制约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个已经走向世界市场的国家来说,完全可以通过世界市场的交换来突破瓶颈制约。在大多数的宏观经济模型里,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高度的替代关系。但是,在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里,产业结构的问题直接导致瓶颈制约部门,如基础原材料、能源、交通、通讯等这些薄弱的产业部门,构成了短期内总供给扩张的制约因素。尽管经过近20年努力,情况已有所改观,但粗加工工业过长,基础产业、原材料、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高科技产业、精工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不足的状况仍然很严重;短线瓶颈产业不少,长线低素质产业大量地存在;农业仍然在传统原始状态下停滞不前,距现代高效综合农业差距较大,可持续发展战略难以实施;同时,第三产业素质低下,咨询业、信息业发展不足,水平低下。这种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和低素质,经济增长的速度、持久度和素质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近年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只是为维护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关系的一种适应产业现状的调整,从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解决不了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不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等。

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经过近20年改革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继续较多地依靠政府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很难做到,而且会引起较多的负面作用。与此同时,以市场竞争作为结构调整基本途径的条件已经具备,今后我国的大多数产业结构问题,应该由企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自主进行。但这并不排除在少数问题上继续保留和加强政府的产业政策。如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高风险行业的发展、反垄断和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等,都是典型的“市场失灵”问题,是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的重点领域。我国也需要在相应领域推行必要的产业政策,特别是战略性调整政策。

三、金融抑制与求解的困惑

造成中国金融制度落后的原因是制度上存在综合干预的弊端。中国在金融领域不重视市场机制,甚至害怕和回避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我国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偏高, 从而无形中加大了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要求;(2)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水平。 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由中央银行统一规定,浮动权限较小。在某些年份,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利率为负值,降低了银行存款对人们的吸引力;(3)银行制度中限制性措施过多。十几年的改革, 我国银行业有了较快发展,新成立了多家商业银行。但是中央银行在充分掌握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管理手段方面的进步赶不上经济要求,较多地沿用传统的信贷计划体制的约束,从而阻碍了融资渠道的拓展等。这些表现一方面造成实质为负的存款利率状态下,社会资本寻求高效的保值增值手段十分困难,形成数万亿的储蓄存款;另一方面,却有一批急需资金的企业无法筹措到资金,造成严重的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后果是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地流动和使用,形成大量社会资源的闲置,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

要改革中国金融落后的局面显得困难重重。首先是日益恶化的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化过程中,历史的呆帐等不良贷款是巨大而难以跨越的障碍,更不用说“国有的”“商业银行”在实际中高效合理地运行了。目前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过期、呆滞、中账)占全部贷款的20%多,大量贷款流失沉淀,严重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周转,也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盈利水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不仅表现在存量上,也表现在增量上。银行在新增贷款中相当一部分流到国有企业的“资金陷阱”中,如向特困企业发放的职工工资贷款,用贷款缴纳税金和弥补亏损,为维持低亏损企业生产经营而发放的贷款等。这些贷款绝大部分将成为不良贷款,银行信贷资金陷入了“注入—压死—再注入—再压死”的怪圈。在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长的背后,有个非常可怕的机制——“赖债机制”或“逃债机制”和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倒逼机制”急需解决。

目前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份额如此之高,绝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的,而有其复杂的历史性原因和深刻的体制性原因。在体制方面,由于传统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使信贷约束软化,致使信贷资金的低效率运转得以维持;银行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经济实体;银行自身的经营机制没有转变等。我国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日益恶化,直接影响着银行与企业的生存和协调发展。造成我国银企债权债务信用关系紊乱、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因素。因此应建立银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正常、有效的信用关系。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协调政府、银行、企业利益,多方设法化解不良债权债务存量;另一方面,则要致力于银行与企业体制协调改革,促进银企制度创新,从而在根本上杜绝不良债权债务增量的再生。如促进无活力的国有企业破产、重组,间接核销银企不良债权债务等。

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两难处境。1996年放开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发行利率之后,下一步利率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放开贷款利率。实际上,中国目前无论是贷款利率还是存款利率都存在严重的双轨制。在贷款利率方面,表面上看,同业拆借利率的官方贷款利率都不高,但实际贷款利率却很高,这说明贷款风险很大。因此贷款的风险贴水很大。借贷市场的违约风险太大已经阻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是值得注意的。如果现在放开贷款利率或扩大浮动幅度,贷款利率水平会大幅度上升,又不利于企业经营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如果不放开贷款利率,利率双轨制就不可能消亡,仅仅依靠利率监督是不行的。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两难境地。

再次,通货膨胀与金融抑制的关系紧密,通货膨胀同时又作为一项独立的因素一直阻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在中国,中央政府一直有尽可能加速经济快速增长的急切心情,用偏松的财政政策和偏松的货币政策人为刺激和拉动经济增长很难持续较长时间,结构性矛盾和各种瓶颈制约十分突出,同时由于经济效益低下,经济的增长难以冲销由双松政策产生的货币流通增量,这样,物价水平结构性上涨与整体性上涨同时并进,市场和社会难以承受这种恶性通货膨胀时,中央政府只能极不情愿的急刹车,实行双紧政策大搞治理整顿。经济急刹车并接近于停滞的后果使企业和地方政府和社会个人的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在通胀压力有所缓和时,中央政府又会迫不急待地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一切又重来一次。由于这种原因,中国经济总是在一轮一轮地波动起伏中曲折前进,经济的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的伤害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阻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1996年3 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九五”期间要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那么,怎样才算“适度”,确实又很难衡量,因为许多制度变量无法预期,物别是货币政策的时间提前量很难把握。

四、不成熟的市场机制

不成熟的市场机制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首先是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好坏是市场能否正常效率化运行的微观基础和保证。目前在经济中仍占相当重的是原国有企业制度,尽管它在历史的驱动下已较以前有一定的变异,但总体上仍然是原有格局。这种企业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出路。国有企业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是十分明白的现实。尤其是产权制度,成为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从企业改革看,以承包制为主要改革模式的企业制度通过政府对企业的“放权”,只是部分地内化了产权激励,而没有内化相应的产权约束。由此,一方面企业行为发生了“激励变异”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政府不得不以行政手段约束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实际上就是“国有经济的产权障碍”。

另外,就是一贯被中国引以自豪的乡镇企业制度和集体企业制度,也在近几年中日渐显露出许多生来俱有的缺陷和弊端。由于最终所有权的模糊化和地方政府化,这些特殊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同时就是日常的运行也经常受到地方政府人事变动和权力斗争的影响。与此同时,最具效率化的私营经济在发展中反而受到各方面有意无意的抑制和歧视。现代企业制度不能普遍地得以确立,整个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就难以牢固,就不可能具有高效率。此外,就是市场的建设问题。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规则如果没有法律来严格明晰,来约束和保证,市场将混乱无效。中国目前仍然存在市场规则法制化进展缓慢,市场规则混乱,没有严格有效的法制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市场绩效差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市场分割,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过大等问题。市场经济虽然是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经济形式,但它必须要有合理的企业制度和完善的市场规则才能成为现实,还应有一整套对应市场失灵的有效补救措施。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还必须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对那些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经济体制,就更需要进行改革。

标签:;  ;  ;  ;  ;  ;  ;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