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研究论文_谢云苓,谢美娥, 陈素芬, 许亚英

安溪县医院 福建安溪362400

【摘要】目的:分析促进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职的14名传染科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选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对比实施前,实施后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洗手率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促进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措施是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

【关键词】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

手卫生在临床上较为重要,是临床重点关注问题,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患者健康。手作为各种病原微生物接触传播的媒介[1],可导致医院交叉感染发生,因此,临床上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出了改进感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要求。本次研究入组14名护理人员,对“促进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措施及效果”进行了临床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职的14名传染科护理人员工作资料,均知情同意,年龄22岁至36岁,中位年龄30.6岁,本科、本科及以上分别是2名、12名。本组探究中,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应洗手次数均为200次。

1.2方法

实施品管圈活动:(1)问卷调查。确定主题为“促进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传染科14名护理人员手卫生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了解度、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等进行收集、分析。(2)考核标准。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六步洗手法,对各项手卫生操作进行规定。利用柏拉图分析、头脑风暴法对护理人员洗手步骤错误、洗手时间不达标、洗手范围不够等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监督、现场指导,促使护理人员建立良好洗手习惯。(3)调查步骤。圈员共计6名,负责完成调查过程,2名圈员分别抽取1名护理人员观察手卫生依从性,观察时间2.5h/d,对全体护理人员洗手指征、洗手方法等具体操作进行考核,记录结果。(4)问题研究。整理及分析现场检查结果及考核成绩,分析手卫生依从性差原因:①护理人员未能充分认知手卫生重要性、欠缺防护及手卫生意识、传染科工作量较大、无足够时间洗手、不易掌握洗手时间等,另外,传染科冬天无温水洗手、干手措施未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未配备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②若护理人员手部污染物肉眼不可见,护理人员容易不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洗,加之夏季频繁使用肥皂清洗上臂、双手及前臂容易伤害护理人员皮肤,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戴手套可避免细菌污染,因此不需洗手。另外,护理人员接触无菌物品前后、脱手套后、戴手套前均未能正确洗手。③传染科未能积极宣传并落实手卫生知识及措施,保护患者意识较为淡薄。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单独值班,无人监督,手卫生执行率较低[1]。(5)对策制定。针对以上问题,圈员可利用头脑风暴法对改进措施进行制定,促进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提高。①传染科应对手卫生知识培训进行强化,对监督管理措施及力度进行加强,利用图片、视频等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对传染科手卫生现状进行了解并促进护理人员积极掌握手卫生指征及方法。②传染科应增加手卫生便利措施以促使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提高,包括设置感应式水龙头、干手设备、六步法洗手流程图,配备洗手液,对各项洗手措施进行有效改善。上班期间,护理人员应在隔离衣内携带1瓶小型手消毒剂以利于随时取用,将快速手消毒剂放置于每个病室门口[2],保证充分供给。③对手卫生相关知识加大宣传,在电梯内、医生办公室、治疗室等地张贴手卫生警示标志,将蓝色隔离标志悬挂于隔离患者病室门口[3],每年6月是手卫生宣传月,利用图片进行讲演,举办知识竞赛,促使手卫生情况有效改善。促进科室手卫生管理加强,每周由护士长开展2次手卫生情况无察觉式检查,纳入质控,挂钩护理人员绩效。护理部、医院感染科应严格管理并突出手卫生重要性,奖罚分明[4]。

1.3统计学计算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t检验、X2检验,分别用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算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实施后对比实施前,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洗手率均显著改善,P<0.05。

3 讨论

相关性文献报道,开展手卫生活动可减少耐药菌传播[5],可促使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有效下降,正确洗手可促使护理人员手上携带潜在病原菌有效减少,可将接触传播途径有效切断,可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基于此,临床上提出了品管圈活动,目的是促进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家属在接触患者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发生。责任护士工作职责中包括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手卫生相关常识,护士长负责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不定期询问,了解快速手消毒剂知识掌握度,将询问结果纳入质控,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本组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洗手率均显著改善。

综上,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传染科护理人员工作中,可促进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沈蔚, 黄本卿, 杨树新, et al. 感染科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面的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5):110-111.

[2]耿凤朵. 感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54):109.

[3]赵建疆.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12):1404-1406.

[4]曹瑞, 刘晓芳. 品管圈在提高儿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75):281+291.

[5]易艳斌, 吴英, 古丽芳, et al. 手卫生管理对烧伤科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和感染率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14).

论文作者:谢云苓,谢美娥, 陈素芬, 许亚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促进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研究论文_谢云苓,谢美娥, 陈素芬, 许亚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