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野下哲学思维的历史变迁*_哲学论文

世界视野下哲学思维的历史变迁*_哲学论文

哲学思考世界角度的历史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度论文,哲学论文,历史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作为理论思维的产物,其理论体系的建构首要的基本问题便是选择起点。选择起点就是选择角度。古今中外,哲学家们建构的任何哲学体系,都有一个原始的、绝对的起点即角度。正是由于角度的不同选择,才造就了哲学思考世界理论的丰富多彩。在这一点上,任何哲学家及哲学派别的权力都是均等的。可以说,哲学史即是哲学思考世界角度转换的历史。“……哲学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学、思路学,思路一变,一切皆变,皆作金碧辉煌色”。〔1〕

哲学思考世界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因为原始人类是无哲学思维的。而人类哲学思考世界的第一个角度是寻根,即寻找万事万物的始基、根源,它源于对自然界的惊异的疑问的探索。正是这种探索拉开了哲学思考世界角度的历史发展的帷幕。

一、在人之外,从客观世界本身出发思考客观世界:单向的哲学思维

追溯古代哲学,无论是欧洲的还是东方的,都是从人之外的似乎与人无关的客观世界本身的角度思考客观世界的。由于这一角度的不同,形成了古代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从自然界的某一具体有形物、原初物质这一角度出发,推论万事万物的由来,如古希腊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中国的“阴阳”、“五行”说和人天论,都是这一思考角度的典型。这种哲学思考是从具体到具体的感性直观过程。它的发展基本上是从一个具体有形物走向多个具体有形物(如阿那克萨戈拉、恩培多克勒的多元论),进而又走向一个具有某种抽象意义的具体物质形态——原子论(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这样一个过程,即从具体“一”走向具体“多”又走向具体的抽象“一”的哲学思维过程。

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则从某种直观抽象中的具体这一角度出发,推论万事万物的由来,如古希腊毕达哥拉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直至柏拉图的“理念”、中国老子、庄子的“道”等。这种哲学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萌芽,从一开始,它就走上了抽象思维之路。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抽象本来是件好事,它推动了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人的思维、认识二重化,容易产生唯心主义,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哲学思考世界的角度之一,抽象本身并没有错,只有唯心主义作为哲学体系并被纳入社会政治轨道,被统治阶级当成御用工具时,才成为错误甚至反动的东西。

归根到底,古代哲学都是在人之外对客观世界本身进行思考,选择的角度不管是具体的有形物还是某种抽象都源于客观外界。人类自身只是作为这一角度的合理的、逻辑的产物之一而存在,其主体性、自觉性并没有显现出来。如果说思考世界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话,那也是一种不自觉的自觉。

二、从类自身出发思考客观世界:具有双向思维意义的单向哲学思维

毫无疑问,哲学思考世界的主体是人类自身。哲学史一方面是人类揭示客观世界普遍规律的历史,另一方面就是揭示人类自身的历史,即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从后一种意义说,哲学史就是人类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历史。但古代哲学由于经济政治和科技历史条件的局限,对人类自身的发现和认识还处于萌芽状态,因而严格地说,人类还没有发现自我存在的主体性及对客观外界的意义。不过,这萌芽标志了一种开始,人类自我唤醒的开始。古希腊哲学智者派的代表——普罗泰戈拉就在古代哲学中独树一帜,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2 〕这一伟大的哲学命题。这一命题虽然容易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即以感觉为转移,人的感觉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是万物的尺度),但却提出了哲学思考世界的主体是人这一惊世之论。

中世纪宗教哲学承袭唯心主义思想实质,演变为从自造的某种虚幻的精神(上帝、神)出发思考世界,于是,客观物质世界包括人在内,成了上帝、神的合理的、逻辑的创造物。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是其典型代表。这种从颠倒了的人类自身即上帝出发的哲学思考,已经预示了哲学思考世界角度的转换。到人文主义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人的问题一下子突出出来,科学家、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弘扬人与人性。从此,人的问题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显赫起来,哲学对世界的思考也从天国走向了人间,从上帝走向了现实的人自身。哲学家们就象在某个早晨醒来,突然发现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及对外部世界的意义,于是,纷纷从这一角度或其不同侧面来建构思考世界的哲学体系。从而有了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培根的经验哲学,贝克莱的“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和“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的哲学。从此,人类找到了自我的感觉、经验、思维,开始了自觉地从自身以及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角度哲学思考世界的历程。

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哲学思考世界的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被发展到了极点。从康德到费希特、谢林至黑格尔,其哲学都是从自我(即自我意识)出发,自我实现自己、达到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境界的过程。

康德哲学要人们首先确定自身的能力界限,即我能知道什么(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然后再去思考世界,建构关于世界的哲学体系。在康德哲学中,“我”是中心,“我”给自然界立法,给自己立法。他用“以我为中心”的哲学代替了从前“以对象为中心”的哲学,完成了哲学思考世界角度的一次历史转换。

费希特继康德之后放大了自我意识,认为它是绝对的哲学起点,并由此建构了他的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非我,自我与非我相统一的哲学思考世界的三段式。谢林批判费希特后,建构了一个双向逆向思维而后又走向统一的哲学体系,即他的自然哲学、先验哲学以及二者统一的同一哲学之体系。其自然哲学向我们展示了客体自然界生成主体人的自我意识的盲目、无意识的物质过程,其先验哲学则向我们展示了主体自我意识回归客体自然界的自觉、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即人类认识自然、思维创造自然的过程。谢林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自我和自然界是怎样一步一步生成为对立面、而这对立面又怎样逐步达到统一的。因此,他的同一哲学将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统一起来,即认为客体自然界生成主体自我意识的过程是通过主体自我意识回归客体自然界的思维过程被发现和认识的。

黑格尔则集他们之大成,并把自我意识外化为客观意识——他的“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使之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宇宙幽灵,去漫游宇宙的历史由来(人的肉体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然后再回归为绝对理念→客观意识→自我意识(主观意识)。这一过程便是绝对理念创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过程。由此建构了关于宇宙(在黑格尔那里,宇宙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认识体系即黑格尔的圆圈哲学。由于黑格尔把人类的自我意识夸大为无所不能,使之具有人们传统的习惯心理中的上帝的作用。所以,他的“绝对理念”便被理解成为“上帝”的代名词。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当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论思维的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角度思考客观世界:双向统一的哲学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选择了一种和以往哲学有本质区别的新的哲学思路,即从现实的实践活动角度思考人之外的客观世界与人类自身的世界,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扬弃了只从人的意识(主观的和外化为客观的)角度出发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只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角度出发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用高清海教授的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贡献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超越了唯物论和唯心论,也就是发现了实践的意义。如果不强调这一点,就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3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篇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的实践哲学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认为在现实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不仅包含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先在性和原生性的肯定,同时包含了对人类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性的充分肯定,而且,实践过程正是人类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的充分展现。在实践活动中,人走进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走进了人,人与外部世界同时走进对方,走向协调统一。

实践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思考世界角度的一次根本转换即从传统哲学的单向性、实体性、抽象性的思维向以实践为基础的中介性、关系性思维的转换,完成了哲学思维方式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变革。实践观自然无可替代地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的发展始终同人类实践的发展紧密相联,任何哲学主题的转变,哲学思考世界角度的转换,皆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由此可言,从实践角度思考世界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的科学角度。

四、由多角度、分散性、微观性趋向整一性、立体性、宏观性的现代哲学思维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向纵深发展,哲学思维的坐标也在不断移动和变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致同时产生的现代西方哲学,一百多年来学派丛生,兴衰、更替频繁,历史演化使人眼花缭乱。虽然就其基本性质来看,它并没有超出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其中大多数在主观唯心主义阵营中绕圈子,但由于其研究问题和领域的具体化、多样化、细节化,反对建立哲学体系,从而使哲学思考世界的角度呈现出了多维性,向人们展现了哲学微观思考世界的细腻多姿的图景。

1、实证角度的思考

“实证”是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基本范畴。它从孔德开始,把哲学局限在方法论的研究上,注意力集中在自然科学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

(1)实证知识、经验、理论的角度

孔德标榜“实证”、“科学”,认为知识必须建立在确实可靠即实证的基础上。只有经验的(即实证的)知识,才是确实可靠的,因而人们对知识的研究和探讨,应局限在经验或感觉的范围内,不能超越其外。凡是不能被经验或感觉的问题都不予研究讨论。

马赫主义继续坚持这一原则,但把经验改称为“中性要素”,说它既非客观的,又非主观的。实用主义除了坚持马赫主义原则之外,特别强调了经验的可变性和真理的相对性,鼓吹有用真理论。

逻辑实证主义在认识论上坚持经验证实的原则,认为只有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否则都是毫无意义的假命题。在方法论上则坚持归纳主义,认为知识源于对经验的归纳。一切事实知识都是或然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永恒的、必然性的事实知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认为,科学理论既不是来自对经验的归纳,也不是来自对“先验”公理的演绎,而是来自科学家的灵感对问题的猜测。因而科学理论都是暂时性的假设,今后必定要被经验证伪的。科学中没有永远不被证伪的理论。科学的发展总是遵循着:问题→假设(猜测)→证伪→新的问题……这样一个动态模式,不断清除假设中的错误而前进的。正是通过这种动态模式的不断循环往复,人类的认识才得以不断逼近客观真理,然而又不能穷尽客观真理。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脱胎出来的历史主义学派,特别强调了科学的整体性、科学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交替,强调要以科学史检验科学哲学的理论及其科学动态模式等。

(2)语言分析的角度

语言分析分为日常语言和人工语言两种。日常语言学派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他认为,哲学的绝大多数错误都源于哲学家对语言的误解,哲学的争论都是因为离开语词的日常使用,孤立地去考察它们的绝对意义的结果。因此,真正哲学的任务应该是“治疗”语言的精神病,为哲学家们澄清语言的混乱而提示方向。即把词的使用从形而上学的方式返回到日常语言的方式中去,对哲学问题进行日常语言分析,按照日常语言中使用的意义来理解和使用各种哲学范畴。

人工语言哲学反对日常语言,认为它词义含混,逻辑混乱,是造成表述含义不清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形而上学的无谓争论的根源。因而要清除这些问题,就要抛弃日常语言,仿照数理逻辑,另创一种理想化的人工语言。

2、非理性角度的思考

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把哲学局限在对社会的人的非理性生命、本能、意志的研究上,把人的非理性思维抬进了哲学大门。

(1)意志角度

它开端于德国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他把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归结为一种盲目的生存欲望的冲动,即意志。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和动力,万事万物只是它的表象和显现,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无不是生存欲望冲动的产物,皆充满着求生存的意志。尼采承袭叔本华的意志论,将他的求生存的本能冲动变成了积极追求个人欲望、释放个人能量、不择手段地谋取权力的意志。整个世界唯有权力意志,舍此无它。狄尔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把叔本华、尼采的生存意志和权力意志改造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它既包括生存意志,也包括权力意志,还包括其它一切无意识的生命冲动。而要把握这神秘的生命力,不能依靠理性思维,只能依赖于自我生命的内省或直觉,即神秘的内心体验。

(2)存在角度

存在主义思潮把哲学归结为研究存在的理论。克尔凯郭尔的存在是人的“孤独的个体”的存在,用“孤独的个体”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雅斯贝尔斯的存在是“我自身”。海德格尔的存在是个人的实际存在和人生的存在状态。归根到底,存在主义就是以自我的个体存在为轴来分析、解释、理解一切社会问题。因此,自我的向内追求的强烈欲望和这种欲望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与痛苦,使之最终走向悲观主义。

萨特接受了他们三人的基本理论,不同的是把他们的消极悲观化为鼓励人们去积极行动,大胆冒险。

因为,他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选择是绝对自由的,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本质”。

(3)心理学的精神分析角度

受叔本华、尼采和狄尔泰等人的直接影响,弗洛伊德将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心理学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揭示了个人的无意识领域,认为人的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进而把无意识归结为性欲,把人的一切动机行为都归结为性欲冲动的结果,走向泛性欲主义。弗氏的弟子之一荣格进一步发现了群体的无意识,而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等人则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指出了弗氏学说的片面性:只强调无意识本能对人的作用,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3、结构角度的思考

结构主义从结构角度思考问题,使人耳目一新,使哲学又多了一个思考世界的支点。结构主义者认为,一切由人类行为构成的社会现象,表面看来似乎杂乱无章,其实内蕴着一定的结构,而结构又具有整体性,其中内部的整体性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变化及意义。因此,它重点研究深层结构及结构的整体性。遗憾的是他们所说的内部结构并不是客观社会生活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人的心灵的心理机制无意识地创造的,或者说是由人的心灵无意识地把它投射于社会文化现象之中的。因而人的心灵的构造能力是第一性的,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或秩序是第二性的,走上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道路。

上述的角度只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代表意义的几个,并非全部,事实上远比论述丰富得多。它们在具体问题上都有一孔之见,从而表现出了片面的深刻性,可供我们借鉴;但当他们把这一孔之见极端化而形成体系后,就在全局上、整体上成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从而又表现出了深刻的片面性。

总之,现代西方哲学思考世界的角度的这种展现,以及现代各门具体科学中新方法论的不断涌现,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还有大量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的出现,就预示着哲学思考世界角度的新的必然趋向;走向整一性、立体性、宏观性。对宇宙大系统的思考,对越来越密切、明朗的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统一的立体思考,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新的高度有机的结合,同类与不同类科学、学科的内在联系的不断被发现等等,都使哲学思维角度不能不趋向整一性、立体性、宏观性。因此,哲学必然走向世界化,世界也必然被哲学化。

纵向考察哲学思考世界角度转换的历史的结果,必然的结论是:迄今为止,建筑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是最为深刻、恢宏、充满生机、不可动摇因而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对西方当代哲学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使之成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富有时代感,这是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任的中国哲学工作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 本文1997年10月5日收到

注释:

〔1〕赵鑫珊《哲学与当代世界》,第290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普罗泰戈拉著作残篇DI,《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38页。

〔3〕光明日报,1988年9月19日,第3版。

标签:;  ;  ;  ;  ;  ;  ;  

世界视野下哲学思维的历史变迁*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