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时的麻醉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戚冲利,李盼盼,沈松鹤[1](2021)在《经皮肾上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经皮肾上腺动脉栓塞术(SAAE)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P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SAAE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压、血钠、血钾、血浆肾素、血浆醛固酮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血钠、血浆醛固酮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钾、血浆肾素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手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血钠、血浆醛固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钾、血浆肾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AAE治疗PA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祝之明,赵志钢,张和轩,何洪波,闫振成[2](2021)在《肾上腺消融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难治性高血压: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文中认为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为代表的肾上腺疾病是内分泌高血压的主要病因, 10%~2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PA, PA还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卒中等的重要原因。PA的诊断依赖于血生化检测、肾上腺影像学及必要时肾上腺静脉取血。药物干预或外科手术是PA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常会出现药物不能耐受及不适合手术的问题。肾上腺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小的干预措施, 也是对现有PA治疗的重要补充。该文对肾上腺消融术治疗PA相关高血压的临床应用现况、技术关键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王梦卉,彩丽,骆秦,张德莲,胡君丽,张玮玮,赵建雯,李南方[3](2021)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4 h血尿同步电解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24 h血尿同步电解质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规范进行PA筛查并完善24 h血尿同步离子测定的高血压患者764例,其中PA患者135例,非PA患者629例。结果与非PA组比较,PA组血清钾离子[(3.66±0.41)比(3.86±0.37)mmol/L]、血清磷离子[(1.08±0.16)比(1.16±0.19)mmol/L]及钙磷乘积[(29.7±5.2)比(32.4±6.9)(mg/dL)2]较低,而尿液钾离子[41.5(31.6~52.4)比35.9(27.7~46.3)mmol/L]、尿液钙离子[6.0(4.5~8.1)比5.2(3.9~6.9)mmol/L]、尿液镁离子[3.8(3.1~5.0)比3.5(2.7~4.6)mmol/L]、血钠与尿钠的比值除以血钾平方与尿钾比值[(血钠/尿钠)/(血钾2/尿钾),SUSPPUP][2.48(1.71~3.95)比1.96(1.39~2.73)(mmol/L)-1]较高(P<0.01)。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尿钾>54.1 mmol/L、尿钙>7.5 mmol/L及钙磷乘积<35(mg/dL)2在PA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除已知PA患者低钾血症、血钙降低及尿钾、尿钙高排的电解质特征外,PA患者血液电解质特点还表现为血磷水平降低及尿镁水平升高;此外,复合离子指标:高SUSPPUP及低钙磷乘积也是PA的电解质特征。

张怀伟[4](2021)在《304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我院肾上腺肿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为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对象和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0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以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30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6例,占31.8%,女性患者188例,占61.8%,男女比例为1:1.62,患者年龄分布在18~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97±11.54岁,其中41~70岁之间最多。肿瘤位于左侧者157例(51.6%),右侧者127例(41.8%),双侧者20例(6.6%)。304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共计226例(74.3%),其中皮质腺瘤169例,皮质结节状增生30例,嗜铬细胞瘤15例,肾上腺囊肿6例,髓样脂肪瘤5例,肾上腺脉管瘤1例。四肢乏力共计76例(25.0%),其中皮质腺瘤48例,皮质结节状增生28例。头痛、头晕,共计38例(12.5%),其中嗜铬细胞瘤20例,皮质腺瘤12例,髓样脂肪瘤4例,肾上腺脉管瘤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心悸共计28例(9.2%),其中嗜铬细胞瘤18例,皮质腺瘤6例,皮质结节状增生4例。向心性肥胖23例(7.6%),其中皮质腺瘤16例,皮质结节状增生7例。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304例患者中,库欣综合征3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8例,嗜铬细胞瘤2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余为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共计16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105例。病理结果显示,皮质腺瘤222例(73.0%),皮质结节状增生35例(11.5%),嗜铬细胞瘤21例(6.9%),髓样脂肪瘤10例(3.3%),肾上腺囊肿9例(3.0%),肾上腺皮质癌2例(0.7%),肾上腺转移瘤2例(0.7%),肾上腺脉管瘤1例(0.3%),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0.3%),肾上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1例(0.3%)。结论1.肾上腺肿瘤患者中男性占比小于女性,平均年龄为51.97±11.54岁,其中41~70岁之间最为多见。2.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占多数,功能性肾上腺肿瘤中,以引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肿瘤最多,其次为库欣综合征,最后为嗜铬细胞瘤。3.在肾上腺肿瘤直径大小方面,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囊肿>髓样脂肪瘤>皮质腺瘤>皮质结节状增生。4.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占绝大多数,左侧多于右侧。

曾加[5](2021)在《两种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疗效对比和并发症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流术式为经腹腔入路肾上腺切除术(TLA)和经后腹腔入路肾上腺切除术(RLA)。通过收集、分析我科行LA手术病例的相关临床数据,对比两种手术入路的术中、术后指标的差异,同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不同条件下手术入路的选择。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我科实施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99例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TLA组22例,RLA组7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额外使用镇痛药物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整体分析TLA和RLA两种手术途径的优劣。同时将变量条件按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肿瘤大小情况分组分析,对比不同基本条件下两种手术途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结果:两组共9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TLA与RLA整体性对比结果:TLA组手术时长(62.7±10.3)min,术中出血量(40.9±9.2)ml,术后通气时间为(27.2±9.4)h,术后住院时间为(12.5±3.8)d。RLA组手术时长(81.3±13.4)min,术中出血量为(47.1±11.2)ml,术后通气时间为(30.6±10.5)h,术后住院时间为(8.5±3.5)d。两者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通气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6cm组对比结果:TLA组手术时长为(58.6±14.6)min,术中出血量为(44.3±5.3)ml,术后通气时间为(23.4±7.7)h,术后住院时间为(15.3±3.0)d。RLA组手术时长为(65.6±5.3)min,术中出血量为(48.9±6.0)ml,术后通气时间为(34.1±10.8)h,术后住院时间为(13.2±7.0)d。其中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铬细胞瘤组对比结果:TLA组手术时长为(56.0±5.5)min,术中出血量为(42.0±4.5)ml,术后通气时间为(28.6±3.2)h,术后住院时间为(9.0±3.5)d。RLA组手术时长为(75.0±17.3)min,术中出血量为(45.0±12.9)ml,术后通气时间为(37.8±10.4)h,术后住院时间为(16.4±1.7)d。其中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6cm组和非嗜铬细胞瘤组两种手术方式对比情况与整体情况相符。在TLA组中,病变侧别对手术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6cm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OR=15.36,95%CI:3.76-62.84,P<0.001;多因素:OR=6.41,95%CI:1.91-21.57,P=0.003)。结论:1 RLA与TLA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达到肾上腺肿瘤的治疗效果,TLA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RLA术后恢复比TLA快,术后住院时间短。2对于≥6cm肿瘤来说,无论其是否为嗜铬细胞瘤,两种途径手术的治疗效果都是相似的。对于<6cm肿瘤,建议选择RLA,术后恢复较快。而对于嗜铬细胞瘤,TLA或许是更好地选择。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瘤体大小相关,肿瘤≥6cm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准备应当充分。

仲光鑫[6](2020)在《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背景: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皮质醇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患者均可出现非特异性表现如高血压等。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及代谢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等有关联。研究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特别是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后血压转归情况可为相应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目的:研究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患者肾上腺手术后高血压的缓解情况,探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2016-2019年于我科住院的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208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高血压的缓解情况。结果:所有纳入的208例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患者高血压平均持续时间为8.40±7.88年,术前患者平均SBP为138.75±16.64 mmHg,平均DBP为83.41±12.65 mmHg;随访时患者的平均 SBP 为 130.79±11.20 mmHg,平均 DBP为83.16±8.89mmHg。患者术前血浆醛固酮为283.36±187.92pg/ml,入院血钾水平为3.85±0.60 mmol/L,清晨血皮质醇为11.99±4.21 μg/dl,血肌酐水平为70.15±25.75μmol/L。经过手术治疗后,98例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得到完全缓解,110例患者的高血压未得到完全缓解,而其中有64例患者术后高血压情况有 所好转。肿瘤平均大小为2.26±1.58 cm。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不同肾上腺疾病患者的术后高血压的预后情况差异明显(p<0.001)。总体患者相关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患者BMI(p=0.033)、高血压持续时间(p=0.001)和肿瘤大小(p=0.045)和患者术后的高血压预后相关。无功能性肾上腺疾病的术后高血压完全缓解率为22.8%,高血压有效率为47.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相关因子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是否有冠心病史(p=0.041)、高血压持续时间(p=0.013)、术前是否服用不少于3种降压药(p=0.006)、血钾水平(p=0.005)和手术侧别(p=0.025)等与患者术后高血压是否完全缓解相关。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患者接受肾上腺手术治疗后高血压完全缓解率因具体诊断不同而差异明显。无功能性肾上腺疾病患者术后高血压改善的有效率为47.4%,该部分患者积极接受肾上腺手术治疗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情况,潜在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前是否有冠心病史、高血压持续时间、术前是否服用不少于3种降压药、血钾水平和手术侧别等和术后高血压是否完全缓解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葛云龙[7](2020)在《单平面分离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单平面分离法及解剖平面分离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手术时合理选择分离肾上腺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科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22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分离肾上腺的方法不同分为单平面组和解剖平面组,其中单平面组131例,解剖平面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病理等指标,评估单平面分离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22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途改为开放手术者。单平面组131例,左侧73例,右侧58例,男性46例,女性85例;解剖平面组95例,左侧52例,右侧43例,男性33例,女性62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1.47±11.41岁和51.82±10.83岁;肾上腺肿瘤直径分别为2.2±1.0 cm和2.1±1.1 cm;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5.65±12.30 min和99.95±38.94 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1.63±0.67d和1.85±0.62 d;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9.64±32.32 ml和71.16±65.81 ml;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分别为2.35±0.75 d和3±0.74 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18±0.88 d和3.71±0.86 d;住院费用分别为21859.14±2843.91元和23767.6±3192.19元。两组术中出血量均较少,无法精确统计,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直径、术后病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解剖平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多于单平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平面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和后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手术都是安全有效的,但单平面分离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提拉柯孜·图尔荪[8](2020)在《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入院诊断并行肾上腺静脉取血术的156例PA患者,其中76例为单侧型PA患者,80例为双侧型PA患者。同时纳入同一时期入院的按性别、年龄1:1匹配的156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通过肾上腺CT测量所有患者腹主动脉钙化指数。腹主动脉钙化指数表示AAC严重程度。结果:与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PA组患者AAC发生率高(32.69%比19.53%,P=0.036),且腹主动脉钙化指数高显示出更严重的AAC(4.32±3.61比2.53±2.42%,P=0.037)。在PA亚组分析中,与双侧型PA患者相比,单侧型PA患者AAC发生率更高且更严重(分别为40.79%比25.00%,P=0.013;5.12±4.07比3.08±2.34%,P=0.048)。此外,单侧型PA患者血浆醛固酮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高于双侧型PA患者(P<0.05)。风险因素调整后,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浆醛固酮和PTH是PA患者AAC增加的危险因素(分别为OR 1.209,95%CI 1.087-1.346,P<0.001;OR 1.026,95%CI 1.006-1.047,P=0.011)。结论:相比双侧型PA患者,单侧型PA患者AAC发生率更高且更严重,与血浆醛固酮与PTH水平的增高有关。

朱娜[9](2019)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经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更多的靶器官损伤和心脑血管病事件。目的:观察原醛患者经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的临床转归,包括血压、血钾变化,心、肾等靶器官功能的改变,以明确经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或肾上腺CT进行亚型分型的结果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AVS或肾上腺CT分型为单侧醛固酮增多症,并接受单侧肾上腺切除的原醛患者术后1月、6月及12月时的随访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原醛手术患者161例。术后1月时临床完全成功率为49.06%,部分成功率为45.34%,未成功率5.6%。术后1月所有低钾血症的患者血钾得到纠正,3.7%的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术后1月时患者的血、尿醛固酮水平和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有显着下降(P<0.0001)。术后1月时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 GFR)较术前下降15.1±1.1 ml/(min·1.73m2)(P<0.05),术后6月及术后12月e GFR无进一步下降。术后1月有8.0%患者新出现肾功能不全(e GFR<60ml/min/m2,P<0.05)。术后12月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肥厚的比例较术前无显着变化。没有新发心、脑血管病事件。AVS和CT组在匹配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及术前平均收缩压后,两组预后无差异。结论:单侧肾上腺切除术使接近50%的原醛患者术后高血压得到治愈。3.7%患者术后出现高钾血症。e GFR在术后1月时出现显着下降,但不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而进一步降低。依据AVS或CT分型结果进行手术治疗的预后无差异。

未跃跃[10](2019)在《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探究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例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化验、影像学检查、病理特点等临床资料,总结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1.该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无临床表现,其家族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史应引起重视;2.家族史、实验室化验联合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术后病理证实嗜铬细胞瘤;3.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分期手术处理安全、可靠;4.对可疑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应早期筛查,术后应注意随访。结论:家族性双侧嗜铬细胞瘤可以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也有患者无临床症状,对于其诊断应包含对可疑患者的筛查、实验室化验定性诊断、解剖和功能的定位诊断,手术是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家族性双侧嗜铬细胞瘤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时的麻醉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时的麻醉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肾上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钾水平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钠水平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肾素活性水平变化
    2.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变化
    2.6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3 讨论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4 h血尿同步电解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一般资料收集
    1.3 血压测量
    1.4 24 h尿液及同步血样的收集及测量
    1.5 临床试验及激素的测量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入选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PA与非PA患者24h血尿同步电解质水平
    2.3 PA与非PA患者的电解质组合指标
    2.4 两组间电解质紊乱检出率差异
    2.5 伴或不伴低钾血症的PA与非PA患者24 h血液、尿液离子的特征
3 讨 论

(4)304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适应症
    2.2 禁忌症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入路
        2.4.1 腹腔入路
        2.4.2 腹膜后入路
    2.5 手术疗效
    2.6 手术时间
    2.7 手术并发症
    2.8 手术费用
    2.9 结语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临床资料
        3.2.1 临床表现
        3.2.2 术前检查
    3.3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临床表现
    4.3 实验室检查结果
    4.4 影像学检查结果
    4.5 病理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嗜铬细胞瘤
    5.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3 皮质醇增多症
    5.4 肾上腺偶发瘤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两种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疗效对比和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围术期准备
        2.2.1 术前准备
        2.2.2 术后处理
    2.3 手术方式
        2.3.1 经后腹腔途径肾上腺切除术(RLA,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Adrenalectomy)
        2.3.2 经腹腔途径肾上腺切除术(TLA,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Adrenalectomy)
        2.3.3 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术(LPA,Laparoscopic PartialAdrenalectomy)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术后病理结果
    3.2 TLA和 RLA整体对比研究
    3.3 瘤体大小分组分析
        3.3.2 瘤体大小≥6cm病例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分析
    3.4 嗜铬细胞瘤与否的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分析
        3.4.1 非嗜铬细胞瘤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分析
        3.4.2 嗜铬细胞瘤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分析
    3.5 病变方位对TLA的影响
    3.6 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综述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6)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上腺肿瘤及外科治疗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单平面分离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肾上腺的解剖生理
        2.1.1 肾上腺的解剖位置
        2.1.2 肾上腺的组织生理
    2.2 肾上腺常见疾病类型
        2.2.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2.2 皮质醇增多症
        2.2.3 嗜铬细胞瘤
        2.2.4 肾上腺偶发瘤
        2.2.5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
        2.2.6 肾上腺囊肿
        2.2.7 肾上腺皮质腺癌
        2.2.8 肾上腺转移癌
        2.2.9 肾上腺血管瘤
    2.3 肾上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
        2.3.1 经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TLA)
        2.3.2 后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PRA)
        2.3.3 侧卧位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RA)
    2.4 总结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纳入和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研究方法
        3.3.1 术前检查
        3.3.2 术前准备
        3.3.3 手术过程
        3.3.4 术后处置
    3.4 研究指标的收集
    3.5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
    4.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对比
    4.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对比
    4.4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的对比
    4.5 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的对比
    4.6 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的对比
    4.7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的对比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宄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经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转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一般资料
        2.2.2 实验室及影像检查
        2.2.3 血压测量
        2.2.4 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activityRatio, ARR)测定
    2.3 PA筛查
        2.3.1 筛查对象
        2.3.2 筛查前用药调整
        2.3.3 筛查指标
    2.4 PA确诊试验
    2.5 PA亚型分型
        2.5.1 肾上腺CT
        2.5.2 肾上腺静脉采血
    2.6 PA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
        2.6.1 单侧肾上腺切除手术
        2.6.2 术后随访
    2.7 排除标准
    2.8 相关指标定义
    2.9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术后血压控制情况
        3.2.1 全体患者
        3.2.2 术后1月临床成功组与未治愈组术前临床特征的比较
        3.2.3 AVS组与CT组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3.2.4 影响术后血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3.3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血钾的变化
    3.4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RAAS系统的变化
    3.5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肾功能与蛋白尿的改变
    3.6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心脏结构变化
    3.7 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或死亡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转归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探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病例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肾上腺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时的麻醉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肾上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效果[J]. 戚冲利,李盼盼,沈松鹤. 河南医学研究, 2021(31)
  • [2]肾上腺消融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难治性高血压: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J]. 祝之明,赵志钢,张和轩,何洪波,闫振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10)
  •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4 h血尿同步电解质特征分析[J]. 王梦卉,彩丽,骆秦,张德莲,胡君丽,张玮玮,赵建雯,李南方.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1(09)
  • [4]304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分析[D]. 张怀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两种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疗效对比和并发症分析[D]. 曾加. 南昌大学, 2021(01)
  • [6]合并高血压的肾上腺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D]. 仲光鑫. 山东大学, 2020(02)
  • [7]单平面分离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葛云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主动脉钙化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 提拉柯孜·图尔荪.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经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后的临床转归[D]. 朱娜.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
  • [10]家族性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探究分析[D]. 未跃跃.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