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21)
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为了研究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工作问题,选取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安全监察部门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该部门的人员结构和工作范畴,进一步讨论其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问题研究;对策
引言
在我国,不管是从特种设备分类,还是到具体操作规程都有着规范的安全管理规定。但是,在实际生活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锅炉爆炸、娱乐设施故障、工伤事故等现象,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说明安全管理还远远做得不够。我国安全管理方针是以“预防为主”,怎么将预防做到实处,有效的降低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者保持冷静头脑,时刻关注和深思的重大问题。
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思想不重视,法律意识差
部分管理者对特种设备作业不了解,普遍存在思想不重视,或者口头重视,实际不重视,出事时重视,没事时不重视,基础管理有缺陷,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法规宣惯不到位等。例如,某单位对新进员工未及时进行特种设备作业培训取证而上岗作业,导致事故时才引起重视,或不分工种要求依法取证上岗,出现极端现象。部分经营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发展战略上,而常常忽视应担负的特种设备作业管理和应担负的安全生产的重大职责。
1.2资金不足
资金缺乏问题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地方上的安全监察机构由于缺乏经费而无法全面监察特种设备,整个监管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多数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意愿不强,甚至拒绝此类工作,不重视此类证书的获得。加上特种设备是一种高风险低收入的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刻意回避,不愿意通过相关考核以进入该岗位。另外,资金的不足,特种设备监察所使用的各类仪器也无法及时更新换代,严重影响了监察工作的效果。
1.3设备管理人员能力有限、素质不高
进入2000年以后,大部分施工企业自有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少,造成“四懂、三会”(懂结构、懂性能、懂规程、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的操作人员或修理工转行或流失,加上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应的机械设备技术人才匮乏,给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增加了风险。当前特种设备管理就靠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员、设备所有人或者操作手,这样的管理不是靠体系管理而是靠个人能力管理,出不出事故就看运气。
2完善对策和措施
2.1从利用中控制—促进安全使用
安全使用是特种设备重要的效能之一,如果不能保证安全使用,后果则难以预料。合格的产品是促进安全使用的基础,安全使用则是最终目的。如何真正让安全落到实处,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1)采购合格的特种设备合格的特种设备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首先选择正规的企业制造的有合格证的产品,未经检测合格的产品不得采购。要加强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具备所采购特种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标准的基本知识,同时要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2)加强安全使用的监督安全使用是保证特种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加强安全使用的监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强特种设备的巡检。对特种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设备运行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下。(3)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让其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避免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基层人员培训以提高企业整体安全意识
要提高企业人员安全意识,则必须要从企业培训和教育做起,同时还要严格执法,增加企业违法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增强约束力。与此同时,明确特种设备相关培训教育中企业所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使其能够保障培训作业的顺利开展。另外,在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中要注重安全文化工作,统一指导思想。安全文化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前提,生产安全及其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安全文化教育,所以,需将基层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纳入到安全文化建设之中,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之风,逐步提高队伍的安全意识。最后,所有从业人员必须要有上岗证,安全培训要到位,考虑到中小企业员工稳定性较差,可以构建对应的流动监察管理系统,从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着手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质量。
2.3对特种设备操作手的管理
操作手应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证件须在有效期内,同时实际操作的机械要和操作证上规定的机械相符)。上岗前,项目设备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操作手和指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并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的岗位责任制,对于多人操作的机械(如塔吊、龙门吊),应任命一名为机长,其余为组员。
2.4特种设备检测
对龙门吊、架桥机、塔吊、锅炉等特种设备,项目部在安装前须书面告知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安装完成后,应及时邀请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现场检测。设备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设备管理人员应将检验合格证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对挂篮、液压爬模等非标特种设备,项目部应联合厂家对非标特种设备的设计图纸、计算书等进行会审,对吨位较大的或异形结构的特种设备,还应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待非标特种设备拼装完成后,项目部应按照专项检查表的内容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待自检合格后,上报企业总部设备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当项目部和企业总部设备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非标特种设备方可投入使用。若项目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有特别规定的,项目部应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2.5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处理考核
由公司主管部门定期监督考核,完善管理体系,杜绝无证操作。重点核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统计台账,核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核实到期是否及时申报复训,对于到期的及时督促复训,或开出整改通知单进行督办;现场查验是否持证操作特种设备。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丢失现象,开出整改通知单,要求及时补办;对于二级单位统计台账不完善的,要求及时整改报备;对于不适合操作特种设备的,调离更换工作岗位;对于到期未进行复训的,监督其必须复训,加强整改考核;对于部分二级单位事业部等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不具备管理资质的,要求及时培训取得资质;对严重违反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的,要按照要求进行绩效考核。
结语
特种设备作业是涉及到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殊行业,依法强化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过程和手段,正确有效的管理对策和措施,能更加科学的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依法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应根据企业生产性质和规模、特种设备作业种类和作业过程,采取相应措施,不断依法加强和完善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依法强化管理,完善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龙.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监察的问题及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7)5-19.
[2]张纲.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29(5):74-78.
[3]管欣琪.五莲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6)05-0049-10.
论文作者:黄永明,郭涛,修颖,高文权,白如贤,李忠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特种设备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非标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手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