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先进适用技术评价、优选与集成

小城镇建设先进适用技术评价、优选与集成

王秀丽[1]2004年在《小城镇建设先进适用技术评价、优选与集成》文中认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措施。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大多采用的是落后的建设技术,造成了我国城镇建设质量水平较低,要改变我国城镇建设落后的局面,必须合理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但是,由于城镇建设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建设者对所需技术不明确,整体现状是技术需求不足。本文认为只有站在城镇建设技术应用的角度,帮助城镇建设者进行技术的需求分析、明确其技术需求,同时做好技术的评价、技术优选及技术的集成整合工作,将集成设计的思想应用到建设项目方案中,才能保证城镇建设项目的质量,也才能保证整个城镇建设的质量。首先,对本课题小城镇建设及小城镇建设先进适应技术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技术进行了分类,并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先进适用技术对城镇建设促进作用。其次,站在城镇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城镇建设技术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建立了环保技术、基础设施及住宅建设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个指标的含义进行了说明,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规划技术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的方面。再次,从技术本身及技术使用者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技术选择的因素,提出了技术选择的原则及步骤方法。并污水处理技术选择为例,介绍了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的分析思路,并重点分析了如何应用逐步排除定性分析法及优劣系数法进行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最后,阐述了城镇建设技术集成及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技术集成及整合的方法步骤及如何在城镇建设层面实施建设技术集成整合战略。最后,在分析城镇建设技术集成整合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技术集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

肖忠钰[2]2008年在《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耗量巨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建筑是耗能大户,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而住宅总量约为建筑总量的70%,因此提升住宅建筑的节能水平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受传统的、技术的、经济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村镇住宅的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有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住宅建筑节能水平提升的瓶颈。由于受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的村镇住宅冬季采暖期长,是能耗较大的类型之一。本文以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方寒冷地区村镇及村镇住宅的典型特征,以天津市域典型村镇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系统聚类的分析方法将村镇分为叁种典型类别,并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村镇的住宅节能技术需求特点;从住宅的整体设计节能技术、采暖空调及通风节能技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照明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各类技术的特点,创新性地构建了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深入探讨了进行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重要性、基本原理、途径与方法,提出了促进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对策和建议;以天津市蓟县毛家峪村的住宅项目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技术适宜度评价和技术集成创新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张景礴[3]2014年在《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也像大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更新的过程,市民对公共场所的需求越来越多,大量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随之而来,包括旧城区广场,街道,公园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改造。中小城市量大面广,它们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文化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已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的公共空间更新项目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是理论、方法、案例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是个复杂的系统,其更新的目标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领域,需要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分析。本研究以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目标系统”方法论,结合系统的方法论和城市设计理论方法,构建了较为全面又具可操作性的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系统”体系,并对目标要素进行标准化研究,建立了从理论研究到分析方法构建,再到规划实证应用一整套应对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方法,弥补了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科学程序和相应规范的缺失,解决了规划主观性过强等问题,提高在不同主体参与的市场环境下,更新方案实施的可操作性。研究应用了创新性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目标系统”因子进行权值计算、分析和优选,在其中选取相对稳定的量化数据,解决了复杂系统主观判断不一致性带来的结论偏差,使最终的分析结论更具有客观性。最后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本研究进行了应用验证。全文共有七章。第一章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中西方公共空间及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研究重点及研究趋势进行了文献综述。第叁章主要通过对叁个城市进行实地调研,以实例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现象、问题和现实目标,提出了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第四章归纳分析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构建了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系统”结构模型,并对目标因子进行标准化研究,建立一个统一的因子模式的平台。第五章详述了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技术路线及目标因子权值计算分析过程。第六章通过长兴县人民广场地块更新项目的实证研究,将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践应用。第七章为总结回顾本文的研究重点与创新点,并对下一阶段研究进行了展望。

周源伟[4]2016年在《叁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优选研究》文中提出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在农业面源污染中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重。叁峡水库生态屏障区作为叁峡后续工作阶段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有效控制该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基于组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库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优选出了推荐工艺;此外,在对重庆地区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库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理的建议,为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变化的影响,库区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稳中有升,稳定在50~60L/d。根据水质水量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叁峡库区的农村生活污水人均排放量及水质参数的取值范围。(2)对于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筛选按照规模分为两类,一类设施处理规模小于20m3/d,推荐工艺为化粪池和沼气池工艺;二类设施处理规模大于20m3/d小于100m3/d,通过运用基于主客观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最终筛选出适合叁峡库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其优先顺序为小型人工湿地、稳定塘、稳定塘+人工湿地、土地渗滤池、曝气生物滤池、沼气净化池。综合来看,小型人工湿地是最适宜叁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此外,稳定塘以及稳定塘+人工湿地工艺也有一定的优势,同样也作为推荐工艺。考虑到库区当地农村已有一定的沼气建设基础,因此在未来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小型人工湿地等作为沼气处理的后处理工艺,这也将大大地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3)现阶段农村污水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运行管理主体不明确、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和标准、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体系、管理监督及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专业运行维护人员以及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针对现阶段管理方面的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需要,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污水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并优化其运行模式,强化公众参与。此外,从资源利用、物质循环的角度,可以充分发挥库区优势,利用当地已有的沼气设施建设基础,以沼气为核心,开展多种庭院生态模式。最终,在处理工艺和管理措施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叁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案。

黄闻[5]2004年在《NASA项目管理流程和规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综合报告的目的在于系统的介绍国际、国内项目管理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介绍、分析NASA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规章,并结合NASA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有关理论,分析探讨国内项目管理的改进机会。本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国际国内项目管理发展趋势,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发展的叁大特点和叁大热点;第二章概述了新版“NASA项目管理流程和规章” (NPG7120.5B)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并从项目评审、项目人力资本管理、项目文档管理、项目公共安全/输出控制/外方参与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新旧版“NASA项目管理流程与规章”的区别;第叁章详细介绍了NASA的项目、子项目管理流程和相关项目管理规定;第四章介绍了国内项目管理发展的现状,列举了所取得的成就和尚存在的不足,并结合NASA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有关理论从过程的方法、标准化的管理、项目的组织形式、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培训四个角度识别、探讨了中国项目管理实践的改进机会。

于明政[6]2007年在《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政府对科技计划实施有效管理,加强宏观管理调控能力,实行决策科学化、程序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分析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专题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论文针对省、直辖市级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实际,构建了4种不同性质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确定了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评估依据、范围和内容;针对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分别设计了各具特色的中期检查和后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制定《某直辖市科技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提供了参考方案。该方案从考评范围、考评原则及依据、考评内容、考评的组织实施、考评结果的应用等方面对绩效评估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规定,同时还明确了考评规范和考评指标体系,列出了绩效自评报告和考评报告的范本;按照本文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对某直辖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和后期绩效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项目中期和后期绩效评估实践不断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使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研究成果必将对推动直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张帆[7]2005年在《小城镇住宅新型墙材结构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城镇居民的住宅需求量日渐增大。在小城镇住宅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小城镇新型墙材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远远落后于住宅建设本身的发展。绝大多数小城镇住宅建筑仍沿用一些落后的、低效率的、不生态和不环保的建筑材料,粘土砖的使用特别是在小城镇的使用还是非常普遍。国家也采取很多强制性措施在一定的地区禁止使用粘土砖。因此,研究可以替代粘土砖的小城镇新型墙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新型墙材结构体系应该要适应当前我国小城镇居民住宅形式功能的变化,满足不同小城镇居民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需要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同时要积极发展利用当地资源,采用低能耗、高强度、可产业化生产和替代粘土砖的并能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墙体结构体系。此研究不但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可以为当地小城镇住宅带来经济效益并降低风险,减少粘土砖的使用,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小城镇居住环境,从而推动小城镇住宅建筑材料的顺利转型。本文将分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介绍小城镇墙材结构体系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国外墙材结构体系的简单介绍;第叁章是根据笔者在小城镇实态调研情况,介绍了小城镇现有的墙材结构体系的现状;第四章着重介绍了小城镇未来墙材结构体系的发展,对禁实之后,小城镇可以选择的墙材结构体系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五章针对所使用的新型砌体墙材,确定墙材结构体系方案,对结构体系方案的热工性能、适用范围、技术复杂程度等进行研究,从而对小城镇新型墙材结构体系方案进行优选。

李大永[8]2006年在《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给大连市的建设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科技工作是整个建设事业的基础,建设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整个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平。 从总体上看,大连市建设行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建筑材料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建设事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规划和发展建设科技,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建设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本文总结了全国和大连市建设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政府在建设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建设科技的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大连市政府在“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中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能意识,尽快建立健全建设科技创新体制,逐步形成建设行业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同时,本文确定了大连市政府“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一是要重点制定促进建设事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二是要以扩大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叁是要着重开展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工作;四是要以政务信息化工作和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本文是在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和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对大连市建设科技的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志成[9]2013年在《阜新镇污水厂工艺方案优化及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住建部拟定的关于“十二五”全国村镇排水治理规划中指出,从2010年到2040年大约30年时间内,我国90%的村镇要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排水收集和污水处理公共设施。至2020年,重点保护区内的村镇污水污染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约有30%的村镇人口可以得到相对完善的公共排水服务。同时,在“十二五”规划时间内实现全国县及纳入污染源普查范畴的重点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推动我国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探讨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方案选择与优化就成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必要前提。本课题以阜新镇污水治理项目为依托并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阜新镇镇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分析与确定、工艺方案选择分析及设计参数优化等。依照阜新镇城镇发展规划的要求,对该区域内给水量进行预测,分别采用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和分类用水指标两种方法。经过分析比较,最终确定阜新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5万m3/d。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进行简单预测,并且结合北方已建成类似规模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最终确定阜新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为BOD5=180mg/L, CODCr=500mg/L,SS=200mg/L,NH3-N=35mg/L,TP=4mg/L。根据阜新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赵大把河,赵大把河位于大凌河和辽河流域内,考虑到流域内的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同时部分出水可回用作为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最终确定阜新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即为:BOD5 ≤10mg/L,CODcr≤50mg/L,SS≤10mg/L,NH3-N≤5mg/L,TP≤0.5mg/L。根据阜新镇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污水厂设计要求,通过对阜新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水处理工艺层次分析比较和污泥处理工艺的分析比较,最终确定“A/O+硅藻土强化工艺”+紫外线消毒系统+污泥机械浓缩脱水为阜新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方案。并以此方案为基础,对各单体构筑物进行了设计参数优化和设计计算。以A/O+硅藻土强化为污水处理核心,紫外线消毒系统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阜新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满足了该厂的设计要求。同时,为其他类似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蒋瑾涵[10]2018年在《产业转型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文中提出小城镇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地引导小城镇发展,尤其是以产业为支撑,建设有特色的小镇,成为城乡发展增长极,带动乡村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对于特色小镇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法,但从已有案例归纳中发现其规划存在有产业无空间、房地产化严重、重规划轻实施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特色小镇发展历程、政策支持和案例解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从“产业策划-空间规划-保障实施”的系统规划方法,最后通过苍南绿能小镇的体系模式探索论证。通过全面、系统和实践论证,探索在产业转型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发展路径,提出适合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方法。本文的研究特色一是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提出产业前期策划和不同产业类型的空间布局;研究特色二是基于产业规划,提出空间规划设计,尤其在从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宜居生活和产业特色多角度营建空间特色。论文第一章阐述了特色小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通过对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的梳理和研究综述的整理,分析政策和理论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关注重点。第叁章通过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的案例解析,分析特色小镇在产业、文化、配套和运营方面的要点。第四章提出特色小镇产业规划体系,从产业定位、选址落实、产业空间分条陈述。第五章构建特色小镇的空间规划体系,从理念提出到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特色营建的完整思路。第六章是规划实践部分,结合特色小镇的具体项目实践,从特色小镇背景和现状研究、产业策划和空间策略、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特色空间规划和支撑体系等完整的策划-设计思路进行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小城镇建设先进适用技术评价、优选与集成[D]. 王秀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研究[D]. 肖忠钰.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08

[3]. 基于“目标系统”的浙江中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分析方法研究[D]. 张景礴. 浙江大学. 2014

[4]. 叁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优选研究[D]. 周源伟. 南京大学. 2016

[5]. NASA项目管理流程和规章分析[D]. 黄闻. 清华大学. 2004

[6]. 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D]. 于明政. 重庆大学. 2007

[7]. 小城镇住宅新型墙材结构体系研究[D]. 张帆. 天津大学. 2005

[8]. 大连市“十一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研究[D]. 李大永.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9]. 阜新镇污水厂工艺方案优化及设计[D]. 李志成.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10]. 产业转型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D]. 蒋瑾涵. 东南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小城镇建设先进适用技术评价、优选与集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