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论文_蒙良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论文_蒙良

蒙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弄模小学 广西 都安 530700)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就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而言,部分教师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从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入手,通过把握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运用清楚简炼的语言,尽量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现状,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问,同时注意学习思想及方法能力的渗透来获得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5-033-01

从教学方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在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下,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较粗暴,不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局限。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

提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会认为这是因为学生上课不愿多动脑筋,课堂气氛沉闷,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这不仅有学生的因素,更多的是老师的影响。俗话说“没有不会回答的学生,只有不会发问的老师。”因此,在研究课堂提问的问题上不仅要寻找学生的原因,还要寻找老师的原因。

2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目前,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对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关于提问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其不利因素也日益凸显,这使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效果大打折扣,在大程度上影响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功效。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作为教师又该做出什么改变呢?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1教师应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准确把握问题核心

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师首先要对文本有个全面细致深刻的理解,不仅要深入地思考和文章重点句段,还应该分析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学习指导,它与前后文的关系,在准确深刻的解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甚至是每一个课时的重点和难点,而问题的设计就是要围绕重点、难点而突破。要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之处,要落实“双基”,知识与能力训练的重点。要想做到突出重点,就必须避免纷繁琐碎,分清主次,要从高度上布局谋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发深度思考。

2.2教师应深入教材,选择恰当提问方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入教材分析文本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它是提问技能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准确、鲜明、风趣、赋有逻辑的提问会清晰的给学生传达准确的提问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除此之外,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必须注重本学科的特点,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方面,还要考虑文本教材本身的方面。根据题材的不同,课型的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记叙的顺序不同,什么类型的问题,采用什么类型的提问方式,避免提问方式随意乱用,否则,就无法达到问题本身对知识的理解所带来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将文章内容简单化,提炼出文章的主要线索,通过这条线索展开对全文的学习,而课堂提问在掌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经过这些问题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很容易就会整理出文章的线索,学生立刻会有为什么、怎么样等一些思考,激发出急于想知道文章内容的强烈愿望,刺激了学习动机,这必将有利于学生后面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2.4问题难度应适宜,立足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依靠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提问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非常难,学生根本回答不出来,这会挫

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果问题很简单,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有的学生就会不屑于回答,这类问题也无法引起学生注意。因此教师提问难度要适宜,提问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提问的根本出发点。如小学中低段的学生在回答情感价值类的问题时会觉得困难;而小学高段的学生对于基本的字形字音的问题会认为过于简单。

3提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在设计问题前,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语文课学习目的以及学生总体特点,提问的目的应放在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上。第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第五,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鉴别能力。

问题设计好之后,教师应有选择地展开提问活动,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后进生,可以提一些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教师也可以在旁边进行启发诱导,使他们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逐渐迈进;而那些比较难的涉及主观能力方面的题,就留给中上学习水平的学生去解决吧。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内涵,丰富语言知识,激发学生质疑心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考的能力,以及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任务。恰当有效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地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是增强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文本的解读能力,深入教材,发挥逻辑思维的本领,在实践中把握课堂的提问的内涵和规律,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蓉.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4).

[2]赵越超.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4(10):86-87.

论文作者:蒙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论文_蒙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