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论文_刘锟洪

路桥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论文_刘锟洪

摘要:本文从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分析出发,整理和归纳了目前路桥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参建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强化前期地质勘测工作、积极探索新工艺与新材料以及加快推进EPC路桥建设管理模式等为核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路桥工程 施工管理 应对 改进措施

1 路桥施工管理特点分析

随着花都区的城市发展,公路建设逐渐向半公路半市政、市政化方向转变,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通常具有以下几项特点:首先,路桥工程的项目类型往往呈现出多样化,在同一项目中往往包含了桥梁、道路、市政管线、隧道、交通设施等多项施工项目;其次,路桥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尤其是部分线性较长的大型项目其施工其一般会持续数年,而一旦遇到工程项目中出现场地拆迁等前期政策处理问题施工周期还将被进一步拖延;最后,施工场地的流动性和临时性较大,在城市中进行路桥施工建设往往会遇到道路交通临时保通的问题,一条道路通畅会被分割成数个进行施工,而在此期间还存在多次的交通与施工场地的导改,从而加大了路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难度[1]。

2 路桥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 施工参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在路桥工程中往往存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多种性质的单位,而随着路桥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上升,虽然市场化竞争有力地推动了路桥行业的发展,但行业内各企业的运营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一旦在路桥工程建设期间上述参建单位之间出现了部分不可调和的矛盾,部分参建单位还仍是以自身单位的利益为重,将责任推脱给其他参建方,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质量和进度。例如,路桥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发现部分路段的地质结构土壤发生剧烈变化,而设计图纸上却未进行标注,部分区域工程质量出现大量问题,此时施工方往往会选择在协调时将责任推脱给设计方。设计方在遇到该问题后也会将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不符的问题归咎于前期工程地质勘探单位,认为其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存在明显的漏洞从而导致设计图纸出现重大偏差。而工程勘察单位则认为自己是按照勘察设计合同中所规定的密度与数量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已按照合同要求出具报告。

2.2 工程施工质量遭遇“老大难”问题

路桥工程作为公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参建方的技术实力有着巨大的提升,但由于城镇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和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其对于道路桥梁上的形式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城市化进展和老城区改造项目的推进,许多城市中的道路与桥梁存在大量改建和扩建项目。这一局面造成了路桥施工管理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疑难杂症,如桥梁边跨两侧的不均匀沉降(俗称“桥梁跳坡”)、新旧路面接缝开裂等。

3 路桥施工管理改善策略

3.1 强化前期地质勘测工作

路桥工程是一项具有十分显著线性特征的公路工程,虽然路桥工程的施工断面宽度不大,但其具备超长施工距离。正是在这一长距离的线性工程中,工程范围内的地质结构容易发生变化,尤其是路桥工程中还涉及大量河道、湖泊等水体,其水体两岸的地质结构更加复杂和多变[2]。

为了进一步了解路桥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从而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等工作提供完备的地质数据,花都区为石灰岩地貌,地下溶洞多、复杂,在项目前期阶段可适当强化地质勘察设计工作,如增密地质勘探取样点位,调阅相关地质数据等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该项举措会大大增加前期勘察设计费用及其所耗费的实践,但从项目整体而言其所产生的后期效益将远远高于前提投入,例如在设计阶段可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数据及时地对道路线型走向以躲避地质问题严重的区域、在水体两侧设置较长的引桥从而提高桥梁接坡段的稳定性等;而在施工管理阶段则可根据相关数据合理地布置施工场地内临时道路的走向,以免大型重载车辆通行时遭遇软土地基而出现陷落。

3.2 积极探索新工艺与新材料

路桥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各类混凝土与沥青,而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各类新型材料也蜂拥而至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从而为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便利。

桥梁“跳坡”通常是由于桥梁边跨桩基础外侧的塘渣由于受到车辆荷载力方向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同时桥梁边跨内外不同的基础结构形式也是造成桥梁接坡出路面不均匀沉降主要原因之一。以往的设计人员会采取在接坡处增设部分混凝土搅拌桩来提升该区域的基层结构强度,虽然这个做法成效显著但也会大大增加桥梁的建设成本和施工周期。泡沫混凝土的出现为克服路桥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桥梁“跳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泡沫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拌和时加入适当的发泡剂从而使得混凝土在水化时发泡剂能够进行同时水化作用,发泡剂内的有效成分使得发泡混凝土中充满了极其细密的微气泡,在对发泡混凝土的切面进行观察时,其仿佛如同一块被切割的泡沫塑料。也正因泡沫混凝土特殊的内部结构使其不仅具备了传统混凝土一般的抗压强度,而且发泡混凝土的自重远比传统混凝土轻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部分标号的泡沫混凝土甚至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足可见其自重之轻。较强的力学特性使得泡沫混凝土能够被大量填筑在桥梁接坡段以此来提高该区域的路面稳定性,而较轻的材料自重则可保证在被大量填筑后不会对该区域内糟糕的地质情况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和影响。

钢纤维混凝土的出现则大大较少了道路面层的铺设厚度,并降低了面层产生裂缝的几率,进而提升了道路基层的耐磨性有效延长了道路面层的使用寿命,其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新建道路中由于道路面层厚度的降低部分路面宽度较小的城市支路可不必在对向车道中间设置纵向伸缩缝,从而延长了面层的使用寿命;而在改建或扩建路桥工程中如新建段采用结合式罩面面层与旧混凝土路面相结合则可利用钢纤维混凝土中的大量纤维成分有效提高罩面的横截面积最终提升结合面的强度与稳定性。

3.3 加快推进EPC路桥建设管理模式

EPC建设工程管理模式是集勘察、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其充分发挥了勘察设计与工程施工一体化的企业结构优势,使得原本在路桥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纠纷与矛盾由不同企业之间的外部矛盾向同一企业之间的内部矛盾转化[3]。

在选择EPC管理模式后,业主仅需要通过对工程实际投资额进行实时掌控便可工程的实时进度,而原本有业主承担的部分设计风险以及施工过程中多家施工单位之间或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风险也随之转嫁给了EPC承包商,从而大大降低了业主单位在项目管理上的风险与专业要求。

3 结语

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不仅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阶段,其还将受到项目前期政策处理和勘察设计等工作的影响。为了提升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所有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必须时刻以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为首要目标,并充分考虑其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路桥行业施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爽.精细化管理在路桥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居舍,2019.(30):138.

[2]朱建.市政路桥工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18):138-139.

[3]苏忠富.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探析[J]交通世界,2019.(20):78-79.

论文作者:刘锟洪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路桥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论文_刘锟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