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验室的用电量较多,且实验材料复杂多样。如果出现用电不当问题很容易导致火灾或实验器材损害。对此本文将结合学校用电安全相关问题,深度剖析其隐患要点问题,才能将用电安全的根本问题找出,通过技术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工作,给学校实验室用电安全管理带来借鉴参考。
关键词:学校实验室;用电安全;管理
引言:学校实验室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较多,无论是在照明、设备应用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如果因为触电、火灾等现象造成实验室运作的故障问题,很容易对实验人员身心带来不利影响。加强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析处理,将供电线路与超负荷运行状况有效管控,才能从源头杜绝火灾发生。对此本文将展开分析讨论如下:
一、实验室用电安全的主要问题
(一)电源线混乱以及电线电路老化情况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如果出现电源走线混乱,不仅仅会影响实验室的环境,还容易产生其它漏电故障问题。由于实验人员不慎接触漏电设备或线路之后,会导致个人的触电伤害问题。
师生在实验探阶段,触碰暖气或其它实验室中的金属物质而触电较为常见。另外部分仪器设备的电源线路老化,绝缘效果不佳就会出现漏电情况。学校内的电源漏电情况,还有可能导致电路跳闸或火灾情况发生。如果实验室开展定期检修工作,未能将遗留电线进行归类,就会因为颜色与线路之间的混乱问题,导致维修工作的难度加大,后期的运维质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用电负荷较大,且用电设备乱搭乱接
实验室的设备较多且总体的用电负荷较高,如果有关工作人员或学生仪器使用完之后不规范摆放,很容易出现安装或使用期间的配电不足情况。部分实验室超负荷用电屡见不鲜,如果多台设备共用一个插线板,插线板分接口过多,这些也是目前实验用电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实验室缺乏用电安全防护
学校实验室人员的防护工作不够极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实验探究的态度存在问题。一般的大型实验设备或仪器都有着高标准的电源质量要求,而且电压必须具备稳定性,才能保证给设备的供电是满足其运行所需的。但是学校因为实验室资金或建校初期的遗留问题,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供电,很难达到标准要求,由此这类设备的性能与使用寿命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实验室用电安全问题的诱因
(一)对实验室用电安全的重视程度
学校实验室常常是应用于化学实验,所以师生在实验期间关注度是药品、材料反映之后有可能给个人带来的安全问题,而忽视了实验室的用电安全。电力资源本身就与个人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所以人们常常接触也会出现一些放松心理,导致在实验室内出现各种问题。学校的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较少,一般都是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展开片面性的安全用电的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存在安全用电的意识问题造成触电或安全事故。
(二)实验室用电需求逐步增多
由于学校教学工作或学生知识拓展的要求,导致实验室的使用量逐渐增多,由此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以及电压稳定性要求较多。高校改革建设期间,对用电安全状况未能开展系统性的分析与处理,只是根据师生的实验探究要求,盲目增设仪器设备的数量,就会导致电线老化与设备数量的矛盾问题,在一些陈旧的教学楼中较为常见。
(三)实验室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用电安全事故常常是人为导致的,只有在实验室用电期间开展科学、规范性的管理工作,才能避免安全问题。但现阶段学校内在实验室进行探究活动的人员庞大,且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模糊性,而知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所以参与实验探究期间,注意安全用电是极为形式化的,很难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一些专门的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平时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常常会忽视维护与保养,只关注设备技术性操作,导致设备管理工作很难统筹兼顾,因为职工的个人职责疏忽导致实验仪器设备的损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实验室规划设计不科学现象
由于实验室的面积减小,且仪器设备的数量较多,学校的建设与规划未能达成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由此就会导致实验室的规划设计问题。经过研究与分析证明,部分高校实验室还存在将教室或办公室改装的情况,所以在用电负荷与插座数量上都不能达到标准实验室的要求,从而产生用电安全隐患问题。另外部分学习的实验室为了降低工作量,以及将空间压缩利用,也会购置过量的实验器具或用品,所以用电线路需要跨过这些堆积物品,就会遗留安全隐患问题。
三、学校实验室安全的相关举措
(一)技术改进手段
1.冗余标准
学校实验室室内与室外的电线路以及装置,需要选择一些经过专职部门认定之后,并具备行业资质或技术条件的施工单位进行架设、安装或施工,期间的所有管线、装置以及电源件质量都必须满足国家的标准规范。实验室使用期间严谨师生超负荷运行,对一些冰箱、漏电保护等线路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如果其中配有熔断装置、那么熔断所用的熔丝必须要与系统的线路容量相匹配。
2.合理规划
学校实验室在新建期间往往会将配电量要求满足所有供电设备的总和,这样新购置的实验器材才能在正常的供电条件下,满足运行要求。因此为加强技术应用手段,实验室的配电系统必然要满足规律性的制度要求,要使得设备应用与实验室使用满足长远计划,不得随意违章搭接其它的设备。
3.科学布设
在进行设备安装期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要合理把控,且设备自身与墙体之间的距离也需要合理化。后者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人员走动而出现线路刮碰的情况,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触电。另外学校实验室的材料储备也需要格外注意,不能放置过多的易燃、易爆物品。对于已经被替换或废弃不用的线路,应该马上拆除并替换,避免因为实验操作或人为原因而导致实验室爆炸或起火。
4.预警防控
学校实验用电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问题,校方以及教师应该对该事故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处理,将事故处理的技术应用方法探究,通过有效的解决途径,将后期的防控措施或方案建立起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问题。
(二)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监督机制
学校实验室需要将电气设备操作规范以及设备运维等相关的规范内容确立起来。要求有关管理工作人员根据规范要求,积极开展研究与分析,保证在实验室中的各项试验探究都能够高效性的进行。
对于新设备连接与使用,需要与原有的设备进行妥善连接,避免拆卸或组装发生问题。在设备整体移动时,需要保证断电才能进行实验操作。如果学校实验室无人管理,不应该长时间的开启电气设备,如果出现的雷击,导致实验室的器材故障或火灾等问题产生。
2.重视用电安全教育引导
学校实验室应该加强安全用电教育管理工作,可以考虑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对日常检修或使用中的安全问题等内容进行视频学习,从根本上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校方可以设置专职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随时将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控,由此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基础条件下,实验探究的活动的可靠性也能大大提升。
结束语
实验室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对师生的生命健康,校内资产维护至关重要。所以校方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对用电安全足够重视。才能在设备使用期间,端正师生实验操作的意识与态度,避免用电安全问题产生。
参考文献:
[1]陶灼,高凤新,黄一帆,etal.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及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
[2]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98-200.
[3]杨中秋,杨艳平.浅议化工高等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65-66.
论文作者:梅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实验室论文; 设备论文; 学校论文; 就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仪器设备论文; 师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