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獐子岛镇双文明建设考察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獐子论文,辽宁论文,文明建设论文,考察报告论文,岛镇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獐子岛人统一了思想认识,在寻找适合海岛经济发展的致富道路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双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 改革开放;共同致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獐子岛人统一认识,选择了适合海岛经济发展特点的致富道路。
一、坚持规模经营是獐子岛的根本特征和优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獐子岛人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指导下,闯出一条适合本岛具体实际的发展之路——坚持规模经营,实行利润提成、生产责任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认为:坚持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需要具备条件,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尤需克服某些旧体制的弊端,才能形成有利于朝外向型大发展的局面。于是,根据渔业大生产的特点,在分配上逐步形成分片包干、利润考核、超利分成的生产经营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实行灵活多样的责任制管理形式。用政策鼓励集体承包者要敢于冒尖,如在养殖业内部实行“以船定人,以人定筏,以筏定产,以产定酬”;在捕劳业内部搞两种基本形式,或“划块承包”,或“包干分配”、“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等多种生产责任制。通过岗位责任制层层分解承包任务。把考核指标落实到船、场(队)、车间、班组直至个人。坚持按劳动的质量分配,责权利挂钩。有突出贡献者重奖。工资向技术、艰苦岗位倾斜,向第一线生产者倾斜。但又把考核的标准定得适度合理。一般以前3年的连续收入为参考数据。在对新暴露出来的不合理问题进行及时调节的前提下,一定3年不变以保持政策的连贯稳定性。利润分成的类别有:(一)是基本工资与生产实效挂钩,超利分成;(二)是定额上缴利润包干,超额部分企业留利;(三)是基本工资定额,税后利润分成。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还可平衡过大的分配差距。因天灾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影响当年分配的下属公司,除保险金外,或用企业留利适当补贴;或准许动用公积金“以丰补欠”;也有单位之间“借贷式”以富扶灾。这样,既克服了吃“大锅饭”,又杜绝了“一平二调”既勉励致富带头人,又实现先后共同富裕。由于比较好地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进入90年代以来,镇集体经济以年平均23%的速度激增。1993年集体经济总收入比1992年增长40.9%,增收1.45亿元。25个企业中有23个盈利,其中13个企业创利超千万元,出现了持续飞跃的可喜局面。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攀登新台阶
俗话说“靠海吃海”。改革开放以来,獐子岛镇凭借地理优势以“人定胜天”、“夷能往,吾亦能往”的开拓精神,在海洋牧场的开发中大显身手。跨入90年代,针对传统的捕捞业因受近海资源日趋枯竭的制约,他们适时改变原来以捕捞为主体、养殖加工品种单一的旧模式。决定:国门之外,要闯贝劳、安哥拉渔场的捕捞新路子。国门之内,要立足于提高“吨”值率,炼内功,增效益。如实行“产销一体化”,开辟直接销售市场;加强海水养殖业如鲍鱼、扇贝的品种改良;扩大底播养殖面积、扩建育苗厂,增加浮筏养殖台数等等。因而目前岛上以海珍品为主体,多品种、立体化养殖的格局日渐成熟。1993年养殖台筏比1990年增加8000台。扩大底播面积累计达2000公顷。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该岛及时调整由以鱼虾加工为主的传统经营,转到以贝类等综合加工并以出口为主的经营方面来。因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1993年全镇养殖业创收5717.8万元,实现利润2831万元,一举扭转多年投入大于产出的局面。现在海水增养殖业已是海岛支柱产业,创高收的第二天地。眼下,獐子岛已经形成捕捞、养殖、加工业的鼎式结构。辅以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和海洋运输业的第二个鼎式新兴产业。海洋运输业的崛起又带动了冻海鲜与活鱼的出口营运,已显示出良性运作的发展前景。
拓展海鲜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是獐子岛创业者的奋进目标。为了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他们除了采用上述滚雪球战略积攒力量、为集体经济的腾飞积蓄基金以外,更注意解决好岛镇的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如1992年该镇积累占当年总收入的6.3%金额达1340万元。1993年积累占当年总收入的9.5%,而金额已达3781万元。其绝对增值却是上年的282.2%,足见其强劲的增势。并且逐渐加大对文化教育、科技建设、社会福利与交通的投入,为开发旅游业创造条件。诸如投入二百万增铺水泥路面。争取由国家资助一半修建千吨泊位客货两用码头。耗资逾千万元添置高速客轮。投资六百多万元按装程控电话、微波接收装置和电视差转台。新建6250平方米居民楼,解决了包括引进人才的86户住房问题。还批专款为最后一批114户居民解决自来水和屋顶接水装置。并投入四百多万建造中学大楼。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全镇奔向共富路越走越宽广是令人信服的。
进入九十年代,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獐子岛人抓住机遇,凭借优质产品终于拓展了国际贸易的份额。在建立“海辰”、“长幸”两个合资企业的基础上,又与香港、台湾和国内企业联办了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轮渡公司等。进一步拓宽了海产品的销售渠道。出口品种由过去的14种增到截止1993年的24种。分别销往美、日、韩、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7月到1993年底的3年里出口量达4300吨,供货额上亿元,使獐子岛的海鲜品名扬海内外,扩大了影响。与此同时,参加国际营运的船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其中仅冷冻运输的营业额已为集体创利上千万元。总之,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打开了新局面,而且促进了海岛集体经济的新跃进,把岛镇的经济实力推上了新台阶。
三、既要富“钱袋”,更要富“脑袋”
中共中央十四大《决议》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1993年獐子岛人励精图治,劳动力人均创收9580元,比上一年增长40.7%。岛镇人均收入3400元,比上一年增长32.35%,名列大连市各乡镇的榜首,辽宁省百强乡镇的第13位,提前两年完成“八五”计划指标。截止1993年底,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户均存款接近2.2万元。彩电普及率99‰,录相机拥有户已达55%以上,购买摩托车已是普遍现象。如今的渔民家已经吃上自来水,多数还住上两层一幢的别墅式小楼(每层三室一厅,还有厨房和仓库)。家家院内绿树成荫,有的还建有小桥流水玲珑剔透的院内花园。追求时尚的人家室内装饰得像宾馆。一言蔽之,岛镇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虽然獐子岛的日子富了,但是不忘弘扬爱国主义、发扬光荣传统,追求理想、提高道德风范,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不忘动员社会放眼未来,努力办教育。而且不遗余力地综合治理社会不良风气。他们坚信,只有两个文明都过硬,才能避免走回头路乃至丧失主人翁的地位。正是在这一朴实认识的指引下,獐子岛镇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以务实的精神为双文明建设办些实事。但首要的是,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武装党员,教育岛民坚定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的信念,表彰先进,激发岛民们开展两个文明建设的热忱。教育后来人发扬立党为公的敬业精神。光大先辈们艰苦创业、用血与汗凝结的集体产业。精神财富是獐子岛人团结奋进的内在动力,是坚持集体富裕道路的根本保证。
为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在实处,他们有一套既符合岛情又可操作的管理措施。制订量化考核标准,定期检查,年终“评先树优”总结经验,推动双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目前全岛上下“经济争强,文明争先”的可贵风气基本形成。人们常把修路架桥誉为德政固然不错,但獐子岛人于百业待兴之时做出《关于加强教育发展的决定》实施系列文化工程的政策,实属“功在当代,惠在千秋”之举。新建中学设有投影仪的电教设备和用壁毯装饰的美育教室可见一斑。此外,还出资千余万元建起可容纳1200余人文化活动的礼堂和与之配套的文化宫和藏书2万册的图书馆。岛镇现有幼儿园11所,小学5所,中学、职业技校各1所。凡来镇上学的一律享受食宿补贴。初中生除升入高中外,规定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方可就业。镇政府还资助课外活动,学生每学期只交5元钱便可看上至少10部反映爱国主义、格调向上的影片。每逢重大节假日还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军民共建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哺育着心灵,也潜移默化着不良的习惯:前一时期社会上一股建庙风也刮到岛上。领导从正面引导群众认识:要“保财、保平安”全靠改革政策好、靠自己的劳动和按科学知识办事。否则同样的海,同样的地,为何拨乱反正以前不安定、人受穷?终于使神像在岛上没有通行之地。另一件是走上富裕的渔民,如今生怕讲卫生落在后头。比如纷纷改造旧厕,已有2771个昔日的“猫盖屎”式,转为卫生达标的新厕。政府因势利导建立起“垃圾管理制度”,做到户有垃圾筐、村有垃圾箱,镇有垃圾点。防污处理以后填海造地。还有,他们不忘对鳏寡孤独的人们提高赡养费。1993年仅此项生活管理费支出达16.7万元。是1980年的33.4倍。拨专款修建的敬老院座落在有草坪、花坛和葡萄架的幽雅的大院里。设有生活室、娱乐室、会议室、医务室、洗澡间、食堂、厨房。两人一间房,备有床具、电扇和衣柜。每周按食谱就餐,还有生日餐。娱乐有电视、棋类、扑克等。管理员为老人排忧解难。为桑榆恋的婚姻布置洞房。此外,全镇6个卫生所均被评为省甲级。做到小病不出村。为便利残疾人和婴幼儿就医,设有专门的诊所。岛镇对特困户实行特补。对离退休人员给予医疗补贴。1993年金额达72.7万元。1993年公益金开支达535万元。历史上处在文化闭塞的海岛,经过努力1993年已有大学生4‰,中专生(含高中)39.5‰,初中生424‰,治安犯罪率3‰。凡此种种已初步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作为一代新渔民,獐子岛人正为塑造中国渔民的新形象,为两个文明建设再登新高度在砌砖添瓦地实干着。
四、迎接环东北亚经济圈的机遇与挑战
领导岛镇事业前进的核心力量是镇党委。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党委凭借党校这块阵地从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入手,狠抓又红又专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鉴于渔民远离岛镇广泛接触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进行自强自爱自立的针对性教育;开展远学模范,近学先进活动,建立“百分考核”制度,推动各级基本路线教育和思想建设不断深入。制定具体廉政措施,颁发反腐倡廉的正令《通知》,对犯有赌博、嫖娼违纪的党员,严惩不贷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岛镇领导班子认真总结前一阶段的实践经验,立足海岛,放眼世界,以致富带头人的超前眼光,审视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初的形势、使命,意识到未来的经济将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综合实力为后盾的激烈的竞争。这对处于环东北亚经济圈突出部位上的该岛来说,将是创业的困难与奋进的希望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所以,他们必须审“势”“度”“时”,依据海岛的实际,抓住机遇。比如发展海上运输业,家底不厚可以先改造旧船开发大吨位货轮运输打入国内外的运营;积极筹划发展海上易货贸易并将海岛逐步建成商品的集散地。千方百计把外向型经济推上一个新台阶,是獐子岛人刻正运作的近远期规划目标。为此,作为承上启下的岛镇现任领导班子,按照他们的预测紧抓从人才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准备工作,以期立于不败之地。
鉴于21世纪新科技成果应用高潮的必然到来,镇党委认识到培养政治上强、且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新科技的干部储备,具有战略意义。强调从现在起就要习惯于凡是重大规划,都要从环东北亚经济圈这一特定的角度来通盘考虑,务求于干中有调整。任何时候都必须十分清醒自己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所在?与之较量胜败的症结何在?竞而胜之的条件有哪些?要如数家珍地把它研究透,方能避免被排挤的命运,争得主动!内部要挖潜,要尽快开辟旅游疗养业以增加滚动积累。外部要拓展,要筹划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建立拳头产品的自销“桥头堡”。可采用“墨汁战略”逐渐扩大经营范围:从海鲜品自销——中国海味餐馆——中国食膳与药膳——兼营延寿保健等有特色的经营拓开去,方能赚外汇补内功。这就需要适应新形势,建立可随时与海外各作业的“点”、“面”,直接实施指挥的现代化的生产指挥枢纽部。
五、启迪与思考
獐子岛的业绩雄辩地说明,僵化保守没有发展前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獐子岛人的可贵实践就在于,他们既保留了五十年代中国农民积极的政治风貌,又吸收了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民改革家智慧的精华,并把它与规模经营及改革开放的政策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獐子岛人“超常”发展的致富之路。这也从一个侧面向世界昭示——中国广大农村亿万劳动人民所从事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摆脱贫困的大业,将是这个人类生存的星球上关系着人数最多、最福祉的事业。推翻了三座大山、已经站立起来了的中国人民,他们不仅有力量砸烂旧社会,而且有能力、有办法来建设美好的明天,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本文于1994年12月26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