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呼吸内科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8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血气指标。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分压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分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34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简称COPD)指以气流阻塞为典型临床症状由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至呼吸衰竭及肺心病的疾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1]。有统计资料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致死率高等鲜明特点,多发于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并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诱发机制与有害颗粒异常炎症反应存在着密切联系[2]。同时,伴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断恶化,变异速度快且病情沉重,存在诱发并发性呼吸衰竭的可能性,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在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8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0,最大及最小年龄分别为73岁、49岁,中位数年龄(53.1±3.3)岁,中位病程(5.6±1.8)月;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21,最大及最小年龄分别为72岁、48岁,中位数年龄(51.5±3.8)岁,中位病程(5.5±1.7)月。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患者对比不明显(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即:按中医辨证分型理念,针对痰湿壅肺型开方橘红8克、厚朴8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及姜半夏15克;针对痰热壅肺型开方麦冬8克、桔梗8克、川贝母10克、法半夏10克及瓜蒌15克,针对痰热壅肺型合并血瘀证患者以原方为基础添加当归5克、红花5克。上述药方均加500毫升清水煎煮得药液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14日。
1.3 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气指标基本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气指标趋向正常;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无任何变化[3]。同时,使用动脉血气分析仪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量资料方面,采取(x-±s)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在计数资料方面,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比χ2进行检验,如果P值<0.05,代表两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致死率高等鲜明特点[4]。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属于“喘证”、“肺张”、“痰饮”及“闭证”等症范畴,患者普遍肾气不足、脾肾阳虚造成无法纳气归肾导致咳喘。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理念,针对痰热壅肺型患者选择橘红化痰镇咳、选择厚朴散湿平喘、选择陈皮理气燥湿、选择茯苓化痰祛湿、选择姜半夏降逆温肺;针对痰湿壅肺型患者选择麦冬清热润肺、选择桔梗养气宣肺、选择川贝母镇咳润肺、选择法半夏清肺化痰、选择瓜蒌润肺祛痰,诸药合用予以早晚温服符合中医治病治本理念。此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5%,明显要比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的69.77%高;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德科,唐荣伟,赵淑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10(20):213-215.
[2]张永建,王芳,陆娟英,曹爱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J].中医临床研究,2017,09(09):9-10.
[3]郑玉梅.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9(03):3825-3826.
[4]张振风,魏燕娜.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1(17):14.
论文作者:程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中医论文; 两组论文; 疾病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血气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