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国国有工业的转型_国企论文

论英国国有工业的转型_国企论文

论英国国有工业的改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国史研究

内容提要 英国国有化政策因种种原因失败后,1979年上台执政的撒切尔政府通过私有化和自由化两条途径开始对国有工业进行改造。英国国有工业的改造。英国国有工业的改造基本上达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撒切尔政府 国有工业 改造 私有化 自由化 经济效益

英国国有工业的改造始于撒切尔政府时期。撒切尔政府改造国有工业的政策由两个基本内容组成:一是私有化,一是自由化。前者意味着使用发行股票或出售经理权的方式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私营部门;后者是指采取放宽法规的限制,对保留下来的国有工业施加财政压力,迫其降低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撒切尔政府对国有工业的改造基本上达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英国的国有工业

从1945年起,英国工党政府大力推行工业国有化政策,国有化计划大多得到贯彻。70年代,工党采取更急进的干预立场,建立国家企业局,把更多的工业部门转为国有制。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大选获胜以前,英国政府控制了主要的基础工业部门。在煤炭、造船、电力、煤气、铁路、邮政、电讯等部门,国有企业的比重达到100%, 在钢铁和航空部门达到75%,汽车制造和石油工业部门也分别达到50%和25%〔1〕。 国有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达200余万, 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1%,固定资产达56.4亿英镑, 占固定资产总额的15.3%〔2〕。

但是,英国国有工业部门长期存在着严重问题。由于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国有工业在英国整个国民总产值、就业人数和固定资产中占有的比例在1961年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了下降的趋势,最初比较缓慢,然后出现了迅速的下降。国有企业的要素生产力(按资本和劳力投入计算)和劳动生产力在60年代经历了较快的增长以后,也在70年代进入了增长最慢的时期。

根据英国经济发展署1976年提出的关于国有工业效益的全面报告,国有工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1%, 远远低于整个制造业的水平(2.7%)。实际上,国有企业效益的下降只是结构性的。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以及一部分运输业出现了持续性的下降,但英国航空公司、电讯业、电力工业和煤气工业却由于获得了新的市场机会而有了迅速的增长。因此,不能武断地认为所有的国有工业都缺乏增长的动力。

英国国有化政策的失败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国有化从一开始只被看作是解决英国战后经济中紧迫问题的手段,但是,所有权的改变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变化,因为,英国的国有化只有一种模式,而战后各个工业部门所面临的问题是很不相同的,特别是基础工业部门。各个国有工业部门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它们的市场以及与整个经济的关系各不相同,按照统一国有化模式并没有为原有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相反,却妨碍了创造性地建立类型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法规。

第二,某个工业部门一旦实行了国有化,政府的干预就变得不可缺少了,然而政府干预带来的后果之一,恰恰是削弱了该工业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刺激因素,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往往因为害怕引起某种政治后果而不能满足一些工业部门经过调查后在管理上提出的建议和要求。

第三,国有化本来有利于英国实行有计划的经济,以保证有关工业部门之间合理和协调的发展,然而,英国事实上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有计划的经济,而是各个工业部门自行预测需求、成本和投资,并不相互协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立国有工业的组织形式并不利于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反而使英国的国有工业失去了一个取得最大效益的机会。

第四,设立国有公司管理局作为管理国有化工业的最佳方式,也只是一种策略上的考虑。国有公司管理局这种组织结构是依据议会法案建立的。法案不仅规定了每种工业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结构,也规定了它们的生产目标,即大致的产量和合理的价格,价格的制定以一年内收回成本为基础。按照最初设想,管理局负责业务管理,并会同政府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战略方面的决策。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主要是批准投资方案、批准大型的基本建设项目、会同财政部和主管局决定短期外部财政极限(external financing limits)和中期的财政目标。 企业的日常管理仍由各个工业的管理局负责。政府主管部门设计了一些渠道去影响国有工业的运行,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如工资和价格政策、政府的指令、白皮书和专门报告等。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对国有工业发生影响,例如财政政策通过控制总需求影响到对国有工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货币政策则主要是通过利率和借贷成本的调整起作用。此外,汇率的变动对国有工业的成本也会发生影响。有时,政府的价格和收入政策以及国有工业的工资和价格政策会相互影响。然而,这样的职能划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每个工业部门在投资等重大决策上都需要得到所属的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从而使政府各主管部门对企业有很大的干预权力,特别是财政部以及议会设立的各种委员会有过大的干预权力,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实际上,无论是财政部、政府主管部门还是管理局,对于国有工业的管理和运作都没有形成成熟的意见。关于国有工业的管理和运行也没有法律上详细的法规,具体的做法常有变化,决策的随意性很强。结果,以经理和管理局为一方、以主管局为另一方的权限划分往往取决于掌权者个人的性格,主管部门也很难在一些相关领域之间起协调作用,造成了国有工业中既复杂又缺乏效率的控制系统。

第五,国有企业提供的某些社会服务目标,例如长途公共运输,是私营部门无法满足的。然而,要求国有企业既满足公共服务的目标同时又要求它们赢利是不公正的。本来,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经过成本和利润的折算以后,给予它们适当的补贴。然而,在事实上,这一点并没有做到,也没有任何进展。此外,提供社会服务的国有工业没有建立合理的价格结构,许多价格的制定都是以很久以前的成本和需求模式为基础,而随着技术的变化和需求的转变,这一基础早已发生了变化。这样的价格结构使一些国有企业,例如英国航空公司、近海运输业和气垫船服务业、电器和煤气用具的销售业的运行都处在相对不利的竞争地位上,劳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不高,利润低于私营部门。

第六,英国国有工业的劳资关系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给予了工人这样或那样的与经理人员对立的传统地位,使工人有足够权利以传统方式就工资和劳动条件进行谈判。虽然国有企业仅仅是“英国工业中相当小的部分,但国有企业中高度的工会化使它成为工党的势力范围。在18个最大的国有企业中有160万工会成员,形成了异常强大的工会势力”〔3〕。当然,如果国有工业运行状况良好,能保证利润的持续增长,工人提出的各种要求只要不过分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国有工业的实际状况是受到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迫使经理人员通过裁减工人来降低成本,有的工业裁减工人的幅度很大。这样的做法无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是多么得合理,其结果都是增强工人的不满,使劳资关系处于高度紧张,尤其严重的是使工人意识到他们被剥夺了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造的权利,沦为了被动的牺牲者。结果是企业文化受到了破坏。

二 撒切尔政府改造国有工业的政策

英国保守党政府的私有化概念的含义远比字面上复杂,正如撒切尔政府负责私有化事务的财政部次官约翰·莫尔所说的,私有化不仅是指“把国有公司转移到私营领域”,而且包括“将服务业承包给私营部门”、“自由化”和“放松管制”等〔4〕。在英国经济学家的分析中,私有化则有比较狭义的解释,例如邓利维认为是指“服务业或生产活动的永久性转移,即由公共服务机构转移到私营公司或其它形式的非公共组织”〔5〕;比斯利则认为,“私有化通常是指国有公司至少出售50%的股份给私人持股者”,而“其内在的思想是通过增进市场的力量来改善工业的运行”〔6〕。不过,从英国政府的实际做法来看, 私有化(privatisation)至少包括三个主要内容:第一、非国有化(denati-onalisation), 即出售国有资产,包括国有企业、政府在私营企业中持有的股份、政府土地和公共住宅等;第二、 “自由化”(liberali-zation),即放宽限制企业活动和竞争的法规;第三、“承包”(con-tracting out),即把由政府提供资金的实体或公用事业转移给私营公司承包经营〔7〕。 此外,有人把“增加收费”(charging)也列入私有化政策的范围,即政府提供的公用事业服务由过去的免费改为收费,或将原来收取的少量费用调高至“市场水平”〔8〕。因此, 私有化是个远远大于非国有化的、涵盖了许多不同政策的十分宽泛的概念。

撒切尔政府改造国有工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新右派”在70年代提出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思想,即公众选择理论和财产权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是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公众选择理论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国有企业的动力。这种理论认为,国家官员、议员以及工业管理局的官员们并不像韦伯所说的是抛弃了私利的政治家。相反,他们口头上都声称追求“公众利益”,实际行动却受到了私利的驱使,已经转变成为“对薪俸、职务津贴、权力和恩宠的追求,形成了官僚制度,随心所欲地做出变动,任意地进行行政管理”。他们尽一切可能地利用国家政策来维护自己的职位,甚至把任何一种可能给纳税人造成沉重负担的政策也说成是“符合民众利益”的,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选票。公众选择理论认为,国有工业的管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向腐败的,特别是在面临着目标发生转变的时候。此外,国有工业也落入了压力集团(其中也包括工会)的影响之下。结果,国有企业的管理将因为人浮于事以及浪费资源而遭受损失〔9〕。这样的公有制在英国形成后, 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落在私营企业之后。国家拨款不但不能产生利润,反而造成了亏损〔10〕。

财产权理论则是公众选择理论的补充。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受到接管的威胁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动力。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效率上之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原因是它们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不同。国有企业是通过国家的保证获得贷款,有时也直接从纳税人手中获得贷款,因而依赖于从外部获得的资金。从理论上说,公众对国有企业拥有财产所有权,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真正的财产权,因为他们既没有转让股份的可能,又没有权利参加企业的年度全体会议(AGMs)以保证对企业管理的监督权。相反,如果股份的所有者可以自由地出售和买进股份,那么,他们自然会买进经营有效的企业的股份,从而使这种股份的价格不断上升。同样,他们会把即将破产的企业的股份抛售出去,造成贬值。在这种情况下,效率不高的企业只能接受别人提出的投标价格而被其它企业接管。存在被接管的威胁是迫使私营公司提高效率的动力,而国有企业则恰恰缺乏这样的动力,因为缺乏效率的国有企业并不会被接管,低效率因而便不可避免了。此外,即使主管部门的官员或政治家的愿望是良好的,但企业与主管部门的关系也决定了国有企业必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而,推行非国有化能够取消政府对企业的政治控制,加强企业对私有资本市场的依赖,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国有工业私有化是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莫尔在1983年的一次讲话中声称,私有化“将导致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平衡发生根本性的改变”〔11〕。1986年初财政部的一份白皮书说得更明确:“私有化方案有两个主要目标:鼓励竞争和增加效益,而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政府将打破阻碍竞争的所谓“自然垄断”,使私有化了的公司进入市场竞争,同时使保留在国有工业中的企业在竞争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私有化的社会目标则是在公众中推进广泛的股份所有制,打破过去雇主与工人之间的界限,实行“民众资本主义”,实现“股东社会”〔12〕。英国政府在1982年2月公布的白皮书更进一步提出了私有化的11项目标,除出售国有工业的资产外,还包括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消除企业经营决策受政治压力的影响,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吸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明确企业的投资战略等。

但是,撒切尔政府推行私有化的动机和目标比表面上复杂。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英国政府公开的这些目标中还“掩盖”着三个最重要的目标,即降低“公共部门借款需求”(PSBR)、增加国库收入和削弱工会的力量。从1979年到1989年,撒切尔政府将2/5 的国有企业出售给了私营部门,如果算上1990/91年度自来水公司和电力供应公司的私有化,比重则上升到2/3。 到1987年,国有企业的产值、就业和固定资产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下降到6%、3.8%和6.5%〔13〕。到1991 年撒切尔夫人下台时,除铁路运输和煤炭工业外,英国的国有工业全部实行了私有化。

撒切尔政府推行私有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3年的大选前,为“特别出售”阶段, 政府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步伐比较缓慢。所谓的“特别资产的出售”(special asset s-ales)规模很有限,平均每年不足5亿英镑。 在撒切尔夫人的整个第一任期内的出售也只有17.6亿英镑,远远低于以后每年出售50亿英镑左右的规模。出售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已经在在市场上与私营企业竞争的小型公司,其中有些企业是前届工党政府的国有企业管理局已经申请出售的企业。私有化进程在撒切尔夫人的第二任期加大了力度,“突然”成了她的供应经济政策的重点,“才出现了私有化计划而非一系列特别的出售”〔14〕,其原因并不难理解。首先,保守党在1983年的大选后巩固了地位。此前,保守党内部曾就国有工业的私有化问题进行过辩论,但因惧怕可能产生的政治后果而搁浅。自从取得议会中的优势以后,这种顾虑自然小多了。其次,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是削减公共开支,但在第一任期中,公共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上升了3%,从1978/79年度的40.5%上升到1982/83年度的43.5%,因而把私有化作为从整体上削减公共开支的替代政策〔15〕。其它的一些偶然因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1984年实行的英国电讯公司的私有化是第一个大型的私有化项目。最初政府根本无意出售。然而,当政府面临着该公司的财政困难时却发现将它出售给私营部门可以使公司自由地从资金市场上获得所需要的足够资金。私有化主张于是突然变得特别有吸引力了。

因此,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9年,以英国电讯公司的出售为先声,私有化集中到英国煤气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等大型公共垄断企业。第三阶段从1989年底开始一直延续到梅杰政府时期,私有化集中到大型公共服务公司。继1989年11月出售10家自来水公司后,1990年3 月出售英格兰和威尔士的16家电力公司和苏格兰的3家电力公司。

梅杰继任英国首相后不久,继续推行私有化的政策。他责成新任运输大臣马尔科姆·里特金德制定出售英国铁路公司的新计划。 1990/91年度,英国铁路公司严重亏损,需要政府追加补助3亿英镑。 相比之下,一些私营铁路公司表现出了更强的活力。一家私营铁路公司由于运输石油业务极为繁忙,以至于向英国铁路公司租用油罐车。另一家私营铁路公司发展更快,不仅提供快运服务,而且开拓公路和铁路联运业务。1991年3月23日,梅杰正式宣布出售英国铁路公司,金额达100亿英镑〔16〕。此后,财政部在1991年11月发表公报,以每股4.21英镑出售英国电讯公司剩余的49%的股票〔17〕。政府还进一步放宽了对电讯行业的限制。以往只有英国电讯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无线电话,今后任何公司只要有兴趣也可以生产和销售。到1991年3月,已有219家公司报名参加竞争。此外,政府还取消了对新建立的电话网的限制,新成立的电话公司可以租用英国电讯公司或信使公司的线路,也可以自行建立新的线路〔18〕。1992年1月, 贸易部批准英国的第三大国际运输公司斯普林特公司在全英范围内建立销售网〔19〕。同时,英国煤气公司在政府的压力下同意在1995年以前放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包括全国1800万消费者中最大的32000家客户以及35%的煤气出售份额。 为了保证其它煤气公司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英国煤气公司竞争,政府迫使英国煤气公司同意将它的煤气管道作为一个独立的附属部门,供所有的煤气公司使用〔20〕。

国有工业的自由化,即放宽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法规限制,引进竞争机制,是撒切尔政府改造国有工业的政策的又一重要内容。撒切尔夫人曾指出:“通过使先前的国有公司更加彻底地面对市场的原则和机会,……改善企业效率是我们整个经济运行的关键。”〔21〕经济学家认为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性有利于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刺激,以创造提高效率的良性环境。新古典经济学提出的完全竞争和垄断的模型,也就是要证明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例如莱本斯坦的理论特别强调了产品市场与X—效率之间的关系,而X—效率则产生于竞争,也就是从垄断市场向更具有竞争的市场转变。

英国政府并没有统一的自由化措施,而是因工业部门而异。此外,非国有化的措施也自动地向保留国有制的企业引进了竞争机制。但总的说来,自由化不外乎是通过放宽法规的限制、鼓励竞争和取消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权。在鼓励竞争方面,公共汽车公司就是个很好的证明。国家公共汽车公司没有出售给私营企业,但建立了长期起作用的竞争机制。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1980年运输法案为开端,政府下放了长途客车服务的管理权。虽然国有的公共汽车公司仍掌握了大部分市场并增加了利润,但允许许多新建立的公司加入竞争,一些运输线路的价格因此有所下降,服务质量有了提高。其中一些新成立的公司虽然被实力雄厚的老公司挤垮,但也迫使存活下来的公司改进服务方式和质量。例如,英国铁路公司通过为某些特殊的群体(年轻人)提供特殊的价格才防止了业务被公共汽车公司夺走。不过,摆脱了限制的公共汽车公司并没有给铁路公司造成损失。铁路公司采取的许多措施反过来又让公共汽车公司的顾客得到很多益处〔22〕。1986年,放松对公共汽车运输的限制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主要涉及到它的地方性服务业务。放松对公共交通事业的管制显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新老汽车公司在各条线路上提供服务,展开互相的竞争,从而使成本、利润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改善,过去市镇中心那种“可怕”的公共汽车服务状况得到了迅速的改变〔23〕。

取消大型企业的垄断权也是自由化政策的主要目标。例如英国电讯公司,竞争在两个方面对它的业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一个方面涉及到电话网络的联网设备,包括电话机、答话机、计算机远距离发送机的出售。英国电讯公司过去垄断了这些设备的供应,但现在已经做不到了。许多家公司提供的设备只要获得贸工部的批准,证明它们的设备达到了技术和安全上的标准,就可以进入电话网络。第二个方面是受到来自属于大东电报局的信使电讯公司的竞争。这是一家新设立的私营公司,就实力而论,足有取代英国电讯公司提供电讯服务的势头。信使电讯公司在提供商业电讯服务上有明显的优势,还可以提供家庭电讯业务的服务,何况它是一个基本上不受制约的、却又接近垄断的私营公司,当然会比国有化公司更受用户的欢迎。英国电讯公司面临着这样严重的竞争,又失去了原有的垄断权,唯一的出路只有提高效率。经过该公司的努力,到1990年,英国电讯公司仍然掌握了97%的电讯服务市场。英国煤气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和英国机场服务管理局以及电力和水力供应部门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4〕。

对于那些仍保留着垄断地位的大型公共公司,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监督和管理它们的经济活动,例如煤气供应管理局、电讯管理局、供水管理局、铁路管理局、中央电力管理局等。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垄断企业事务的“垄断和兼并委员会”。这些机构的职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负责制定价格,对公共事业的收费实行管理。制定价格的原则是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Po)等于零售物价指数(RPI )减去X,即Po=RPI-X。 这意味着各个企业必须将其产品价格的增长限制在比通货膨胀率更低的范围内。如果管理局认为某个企业获得了过高的垄断利润,便要提高X的数值。例如,英国电讯公司的X数值从最初的3 %提高到了4.5%,1991年2月又提高到6.25%。英国煤气公司的X 数值也从2%提高到5%〔25〕。其次,各管理局对垄断企业运用其垄断力量向其它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渗透进行宏观调控。第三,各管理局对公用事业的管理还包括监督它们必须承担的一些公益性服务,如街头公用电话、免费信息咨询等业务。

各管理局在行使职能时往往因为很难获得充分而准确的资料而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按照上述公式来制定价格,X 数值的确定便成了关键所在。如果X数值提得过高,便意味着成本上升而利润下降, 势必影响到投资者(持股人)对企业的信心,企业的管理者也不满。反之,如果X数值定得过低,消费者的利益便会受到损害, 而垄断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后也会加深同行业内部不平等的竞争。例如英国电讯公司的利润在1990/91年度达到31亿英镑,成为英国规模最大和资产最多的公司。 但是,它的利润仅占其私有化出售价值的21.5%,占总资产的比重也仅有21.3%。而同一行业中的银河公司相应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0%和35.6%,同年的赢利只有11亿英镑〔26〕。

三 国有工业改造所取得的效益

国有工业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个目的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私有化以后的国有企业以及保留国有化的企业,要素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都有所提高,成本有所下降,经济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莫利诺和汤普逊比较了国有化企业从1968年到1988年的运行状况〔27〕,证明国有企业生产力的增长在1978—1985年间远高于1973—1-978年,也高于石油危机以前的1968—1973年。1968—1978年国有企业生产力的年平均增长率低于整个制造业的增长率,而在1978—1985年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增长率。国有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在80年代高于英国的制造业以及整个经济(见下表)。此外,英国政府提供的有关主要工业部门借款需求,即从外部获得的资金逐年减少的统计数字也证明国有企业的成本有所下降。从1981年到1990年,除了1984—1985年受到煤矿工人长期罢工的影响外(不仅影响到煤炭工业的产量,而且由于造成运货量的不足而影响到铁路运输业),整个趋势是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上升。

国有工业生产力的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 1980 1984 1985 1986 1987 1979

—81 —85 —86 —87 —88 —88

国有工业-1.8

5.5 8.1 8.3 6.8 4.1

制造业 -5.3

4.7 1.8 4.7 7.4 3.7

整个经济-3.7

1.2 2.8 3.6 4.4 2.2

资料来源:HM Treasury,Government's Expediture Plans 1989/90to 1991/92,GMND 601,p.21.

经过国有工业的改造以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大东电报局和英国航空航天公司的企业税前利润从1981年到1989年分别提高了382.5%和213%。国家货运公司的效益到1987年提高了2倍。 阿默沙姆公司实行私有化的6年内利润增加了3倍〔28〕。因此,莫利诺和汤普逊认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已经改变了“第三流”的状况〔29〕。

有些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是直接通过私有化和管理的改进实现的。总的说来,除英国电讯公司和英国航空公司外,虽然企业的管理阶层仍是原班人马,素质和能力没有多大变化,但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机遇和制约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企业随着市场性质的变化,竞争越是激烈,决策的随意性就越小。其次,来自资本的束缚与企业被接管的威胁联系在一起。被接管的威胁成了提高企业效益的动力。政府加强财政压力并不断地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部门,迫使他们进一步明确经营方向,改善企业的运行。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目标是尽可能地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即为所谓的“公共利益”服务,而价格又是由政府控制,很少考虑成本浮动等因素。“现在,企业管理文化则与更加明确的商业化目标挂起钩来。即使没有所有权的转变也有可能实现效益的转变。”〔30〕

此外,并不像公众选择理论和财产权理论所说的,开放的资本市场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必要条件。实际上,私有化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所有制转变前后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在需求方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率是重要的因素,正在扩大的工业部门往往倾向于合并新的部门,规模越大的工业部门越有能力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消费者受益。在供应方面,成本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公司能否利用现有的市场。因此,最新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的企业,往往对私有化的措施抱有较大的兴趣。划分国有企业是否增加效益的类型也应当根据成本和需求状况,正如英国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说的,“明显的改善的确出现了,但不是在私有化企业,而是在那些仍然留在公共部门的企业中”〔31〕。最突出的例子是英国钢铁公司。这家公司在1989年开始私有化,然而,它的要素生产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在1979—1988年间达到12.9%。相比之下,在1978—1988年(私有化前一年)之间, 英国煤气公司只达到3.8%,电力供应管理局达3.9%。 反过来,伦敦商学院的一项研究证明,英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私有化之后,如英国电讯公司(1984年)、英国机场管理局(1987年)、英国煤气公司(1986年),企业效率并没有明显好转,也不比留在公共部门中的其它企业好。在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上,虽然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1983—1988年之间效益好于1978—1-983年,但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因此, 英国经济学家汤普逊认为,“对国有化工业所有权的转换所产生的整体收益,目前并不清楚”〔32〕。

私有化所带来的所有权和管理的变化是否一定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目前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这样,人们常常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来批评英国政府的私有化政策:如果国有企业的运行在私有化和被出售之前已经变得更加有效率,盈利更多,那还有什么理由非要实行私有化不可呢?但实际情况是,私有化确实对企业提高效益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个作用正如凯伊所说的:“如果没有私有化政策,人们对国有企业的态度就不可能发生变化。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来说,私有化确实既非必不可少,也非行之有效,但它却是整个事情中不可缺少的环节。”〔33〕

同样,公司被接管的威胁也不是国有企业提高效益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二战以后,日本和德国的企业被接管的现象比英、美少得多,但日本和德国的经济运行状况比后者好得多。何况英国政府在推行私有化的过程中总是尽可能避免国有企业被接管。具体的做法是政府坚持要掌握某些企业的所谓“金股份”,以防止被其它企业,特别是被外国企业接管。例如政府掌握了罗尔斯—罗伊斯汽车公司的“特别股”,使贸易部能够限制外国及个人投资者接管这家企业。为了同样的目的,政府掌握了英国电讯公司49%的股份(直到1991年出售)。该公司在私有化的过程中,科威特投资局购买了它的20%的股份,结果被投诉到“垄断和兼并委员会”,最后要求科威特投资局减少所持股份所占的比例〔34〕。

英国政府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恰恰反映了私有化并不是仅仅出于经济的目的,而且出于各种广泛而迥然不同的目的,其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目的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英国政府在通过私有化以达到削弱工会势力的目的上确实是十分成功的。国有企业转为私营造成了工会人数的下降,工会力量的分散。此外,政府鼓励工人购买股份,成为企业的“股东”,也收到了削弱工会的效果。从1979年到1989年,“英国全国职工大会”的会员从1 329万人下降到1 050万人,而企业股票的持股人却从200余万人猛增至1 130万人〔3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的公开和隐密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期,政府始终在不同的目标之间权衡和选择,有时甚至为了实现其中的某个目标而放弃另外的目标,例如当鼓励私人拥有股份与促进有效竞争的措施发生冲突时,政府的政策“总是倾向前者而非后者”〔36〕。也有的经济学家批评说,由于多重目标的并存,结果是没有一项目标得到有效的实现,“特别是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实现的目标被其它各种目标取代了”〔37〕。

总之,对于英国私有化政策是否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对整个经济发生积极的影响,或者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将会导致因强调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投资,从而降低整个经济水平,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就英国保守党的私有化政策的执行过程而言,应当说是成功的,连工党在90年代初发表的政策声明也明确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并且表示工党即使执政也将不会改变这一政策。这说明英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将会继续下去,私有企业在未来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无疑将会存在下去。

注释:

〔1〕Economist,Dec.30,1978,p.39.

〔2〕N.F.R.Crafts and N.Woodward,The British Economy sin-ce 1945.Oxford,1991,p.405.

〔3〕J.Urry,The Anatomy of Capitalist Society.London,1981,p.136.

〔4〕John key,et al.,ed.,Privatisation and Regulation.Oxford,1986,p.78.

〔5〕P.Dunleavy,"Explaining the Privatisation Boom:PublicChoice versus Radical Approaches",Public Administration,Vol.64(1986),p.14.

〔6〕M.Beesley and S.Littlechild,"Privatisation:Principle,Problems and Priorities".in J.Key,et al.,ed.,Privatisationand Regulation,p.35.

〔7〕M.J.Artis,The UK Economy:An Manuel of Applied Ec-onomics.London,1989,p.263.

〔8〕D.Heald,"Privatisation:Analysing its Appeal andLimitations",Fiscal Study,Vol.5(1984),p.37.

〔9〕W.A.Nikanen,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Chicago,1971,p.24.

〔10〕R.Pryke,The Nationalised Industries:Policies andPerformance since 1868.London,1981,p.3.

〔11〕Key,et al.,ed.,Privatisation and Regulation.p.78.

〔12〕K.Wiltshire,Privatisation.London,1988,p.20.

〔13〕Crafts and Woodward,The British Economy since 1945.p.405.

〔14〕G.Grimston,"Privatisation:The Unexpected Crusade",Contemporary Record,Vol.1(1987),p.8.

〔15〕S.Brittan,"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Privatis-ation",Political Quarterly,Vol.55(1984),p.110.

〔16〕Economist,March 30,1991,p.51.

〔17〕Economist,Nov.16,1991,p.102.

〔18〕Economist,March 20,1991,p.37.

〔19〕Economist,Jan.11,1992,p.51.

〔20〕Economist,Jan.18,1992,p.28.

〔21〕K.Harris,Thatcher.London,1988,p.187.

〔22〕Evan Davis,"Express Coaching Since 1980:Liberalisat-ion in Practice",in J.Key.,et al.,eds.,Privatisation and Re-gulation,p.47.

〔23〕J.Dunkerly and P.G.Harz,"Nationalised Industried",inCrafts and Woodward,eds.,The British Economy since 1945,p.414.

〔24〕J.Key,et al.,eds.,Privatisation and Regulation,pp.1-62—174;pp.221—240.

〔25〕Economist,June 1,1991,p.53.

〔26〕Economist,May 17,1991,p.53.

〔27〕R.Molyneaux and D.Thompson,"Nationalised IndustryPerformance,"Fiscal Studies,Vol.8 (1987),p.48;M.Bishop and J.key,"Does Privatisation Work?"p.218.

〔28〕Financial Times,Sept.12,1988;Economist,June 25,1990,p.65.

〔29〕R.Molyneaux and D.Thompson,"Nationalised IndustryPerformance",Fiscal Studies,Vol.8(1987),p.48.

〔30〕M.Bishop and J.Key.,"Does Privatisation Work?",p.207.

〔31〕Key,Privatisation and Regulation,p.XX.

〔32〕G.Thompson,The Conservative's Economic Policy.London,1986,p.201.

〔33〕J.Key and Bishop,"Does Privatisation Work?",p.419.

〔34〕Artis,British Economy,p.267.

〔35〕Economist,Aug.17,1991,p.16.

〔36〕J.Vicjers and G.Yarrowm,Privatisation:An EconomicAnalysis,London,p.157.

〔37〕J.A.Key and D.J.Thompson,"Privatisation:A Policy inSearch of a Rational",Economic Journal,Vol.96(1986).p.19.

标签:;  ;  ;  ;  ;  ;  ;  ;  ;  ;  ;  

论英国国有工业的转型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