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价格行为与经济效益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商业企业价格行为与经济效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论文,价格论文,经济效益分析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五”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哈尔滨市流通环节的价格基本放开,企业定价自主权得到真正体现,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然而,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也出现了经济效益持续滑坡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价格是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利用好定价自主权,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当前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价格的形成与比较

1996年7月份,我们对哈尔滨市15个主要国有、个体、批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流通市场价格形成和价格水平的现状,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1、国有商业零售环节购销差价率高于批发环节。“八五”初期,商业实行统一差价率,百货文化商品购批差率在10%左右,批零差率在14%,零售比批发只高4%。随着价格放开和企业定价自主权下放及税制改革的影响,企业毛利率普遍提高。

国营购进、批发、零售价格对比表单位: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零售环节的毛利(差价)率均高于批发环节,各品种之间高低不尽一致,批发环节最低的3.3%,最高的28.7%,平均为17.1%。而零售环节的毛利率最低的20%,最高的40.8%,平均为29.6%,零售比批发高12.5个百分点。

2.国有批发和零售价格均高于非国有价格。据有关部门统计,1995年哈尔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比重占11.5%,国家指导价占1.6%,市场调节价占86.9%。农副产品收购中,国家定价比重占13.7%,国家指导价占4.1%,市场调节价占82.2%。生产资料价格中,国家定价比重占41.5%,国家指导价占1.3%,市场调节价占57.2%。随着市场定价比重的扩大,哈尔滨市国有、集体、个体企业,大中小型批零商和商中低档商店都以不同的价格行为参与竞争。从繁华商业区到集贸早、夜市,商品琳琅满目,价格千差万别,波动大,变动频繁,市场繁荣与竞争激烈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日益突出。

国营、个体批发价格对比表单位:元

品名 计量单位 规格等级国营价格个体价格国营高于个体%

白布米 幅宽90cm4.86 4.10 18.5

花布米 幅宽90cm5.51 4.50 22.4

色布米 幅宽90cm5.10 4.00 27.5

美丽绸 米 幅宽110cm

12.24 12.00

2.0

纯毛线 千克天津抵羊80.00 76.00 5.3

背心件 95公分 5.68 4.80 18.3

洗衣粉 袋 450克白猫

3.11 3.80

8.2

香皂块 力士 3.39 3.00

13.0

洗涤剂 瓶 白猫 2.23 3.007.7

牙膏个 中华145克

2.99 2.60

15.0

国营、个体零售价格对比表单位:元

品名 计量单位规格等级国营价格 个体价格 国营高于个体%

白布米幅宽90cm 6.934.80 44.4

花布米幅宽90cm 7.104.50 57.8

色布米幅宽90cm 7.065.00 41.2

美丽绸 米幅宽110cm

17.10

13.20 29.5

纯毛线 千克 天津抵羊 96.00

78.00 23.1

背心件95公分

6.705.00 34.0

床单布 米幅宽110cm

10.637.00 51.8

洗发水 瓶飘柔400ml

38.50

32.00 20.3

洗涤剂 瓶白猫 3.903.00 30.0

牙膏个中华145克

3.502.60 34.6

学生本 本大笔记

0.650.40 62.5

彩笔支12色英雄5.353.50

52.8

从上表看出,不论是批发企业还是零售企业,国营价格均高于个体价格。其中,批发价差最高达27.5%,最低2%,平均高13.8%;零售价差最高达62.5%,最低的也达20.3%,平均高40.2%。

二、价格行为对企业效益影响分析

1、价格对商业销售额的影响。“八五”初期,一些集市经营者和个体商户受利益驱动,利用各种机遇高价获利。随着价格逐步放开和市场秩序的整顿,转向以同品低价和低批零差率的价格优势吸引广大消费者,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1995年非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比1990年增长2.6倍,其中,个体经济增长3.5倍。国有经济1995年消费品零售额只比1990年增长37.2%,涨幅明显低于非国有经济。市场占有率非国有经济由1990年的52.8%上升到1995年的73.4%,而国有经济则由1990年的47.2%下降到1995年的26.6%。199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9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其中,非国有经济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6.1%,增幅高于国有经济增幅22.6个百分点,占全市消费品零售额比重,非国有经济为77.6%,国有经济为22.4%。非国有经济,特别是个体经济的价格行为优势主要表现为:费用小,价格低,且可以随行就市,薄利多销。而国有企业与之相比,费用大,加价率高,灵活性差,导致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

2、价格对资金周转的影响。哈尔滨市大中型商业企业价格普遍偏高,促销手段差,仍存在“皇帝女儿不愁嫁”等待客来的现象,这是资金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的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上半年,在居民收入增速减缓,购买力分流,购买心理理智,消费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哈尔滨市大中型批零贸易企业经营困难,出现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其中,全部流动资产占用额比上年同期增加7.54亿元,增长20.8%;周转天数由上年同期的129.8天增加到144.5天,延长14.7天;周转次数由上年的2.8次降至2.5次;费用率由上年的7.5%增至8.1%,上升0.6个百分点;销售每百元费用增加0.62元,由此减少利润3377万元。据匡算,因上述原因相应多占资金4.41亿元。

从个体业户和集市价格行为看,新上市旺销期高价高收入,随商品过季、淡销、滞销,则价格似行就市,灵活下浮,以追逐总体效益。

3、价格变动对三大环节效益的影响。“八五”时期,哈尔滨市商品购、批、零三个环节价格涨幅基本同步,购进价格累计上涨93.2%,批发价格上涨57.5%,零售价格上涨87.7%,三项价格平均每年递涨14.1%、9.5%、13.4%(详见下表)。

以上年价格为100

从三大环节价格变动对比看,“八五”时期,由于基础产品和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调价幅度大,使购进价格涨幅最高,分别比批零高35.7和5.5个百分点。零售企业与厂家直接合作经营和批零兼营,使零售价格涨幅高于批发30.2个百分点。分阶段看,1991~1992年,由于受市场疲软和即期需求不足的影响,价格比较稳定。1993~1994年是“八五”时期和价改以来调价项目最多,价格涨幅最高的年份。1993年购进价格涨幅高于批发和零售价格10.4和6.4个百分点,从而使工业企业收益水平高于批发和零售企业。

1993年哈尔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4.24亿元。据测算,由于三大环节价格上升63.1%,使企业多收益51.97亿元,其中,工业(购进环节)获利19.26亿元,批发企业获利13.20亿元,零售企业获利19.51亿元。如按产、供、销各环节价格涨幅推算,每影响购销差额增加100元,三者的分配比率是(下同):工业出厂37.06元,批发25.4元,零售37.54元。到1995购进价格仍在高价位上运行。三大环节价格累计上涨42.8%,使企业多收益60.29亿元,其中,工业收益25.06亿元,批发企业收益11.78亿元,零售企业收益23.45亿元。每增加100元三者的分配比率是41.57元、19.54元、38.89元。由此看出,1995年随着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已形成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大流通体制和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零售企业与工业厂家直接合作,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批发企业倍受冷落。由于批发价格涨幅偏低,批发企业1995年比1993年少收益1.42亿元。然而进入“九五”时期,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各环节价格都在低价位上运行。1996年三大环节价格累计上涨7.2%。由于价格涨幅偏低,企业收益明显减少,1996年为11.1亿元,比上年减少81.5%。

三、商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国有企业负担重、竞争难。国有商业企业离退休人员一般要占企业职工的30%以上,加之水、电、煤等费用不断提高,社会活动日益繁多,开支加大,包袱越背越重,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维持,效益下滑。

1993~1996年哈尔滨市批发企业商品销售额及利润表单位:万元

在调查的7家公司中,2家盈利,5家亏损。效益较好的市纺织品公司,也由于退休职工占企业职工40%以上,加之医疗费用不断增加,效益下滑,1996年上半年销售净额比上年同期下降54%,商品销售利润下降60.3%,企业难以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国有零售企业也由于多种费用上升和退休职工比例加大,销售额和利润下降。

2、大型商店负债经营严重,无法轻装上阵。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哈尔滨市大中型批零贸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80%以上,其中,集体经济资产负债率88.6%,国有经济81.4%,大大超过企业正常的资产负债比例。特别是大型商店近几年来,为改善购物环境,吸引购买力,大量依靠银行贷款,普遍进行扩建、装修,开业后只有短期的轰动效应。高加价率以求效益还债,而后渐失大多数中低收入消费者。加之1996年哈市居民收入增长减缓,消费分流和结构变化等情况,使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据41户零售商店调查,1996年1~6月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19%;1996年哈一百、百货大楼、北苑商城的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2.9%、28.1%和40.2%。

3、市场秩序、环境不佳,竞争条件差。目前哈市商品流通市场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商品仍占很大比重,质价不符、暴利、哄抬物价及质次价高等非法的价格行为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在集市和个体中较严重。如一些经营日用品、化妆品和服装的个体业户,伪造国营企业的商标、牌号,以次充好,对国有企业冲击很大。近年商家之间也出现不正当竞争,一度盲目攀比,竞相采取让利、打折、降价等促销手段,尽管如此,效益仍然不佳。

4、繁华区大型高档零售商店超常增长,购买力分流,效益下降。“八五”时期末,哈市(市区)居民实际收入增长31.7%,而零售业网点增长49.7%,其中,大型商店由秋林公司、哈一百、同记商场的三足鼎立,到1996年已发展到百货大楼、松雷大厦、大世界商城、北苑商城、中央商城、华联商厦、哈尔滨商厦、古加希广场等十几家大型商场。随着大型商店的发展,专卖店、精品屋等个体私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脱出。购量分流使每个商场销售规模下降,资金难以回笼。由于这些商场基本分布在城市繁华中心区,而居民小区的中小型商场、便民店明显不足,布局不利于吸纳购买力和方便居民生活,居民转向集市购物。

随着价格改革步伐的加快,竞争和挑战将更加激烈。同时居民消费愈加成熟,购买心理稳定,买方市场对企业经济影响明显加大。为此,企业应清醒思考和采取有效对策。

1、国有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律,完善价格行为,以竞争求效益。一是要遵循价值规律,优质优价,质价相称,保证商品质量和价格信誉。二是自觉遵循供求规律,合理调整价格浮动,采取平价、优价、特价、降价、处理价等多种价格手段,灵活经营,以薄利多销,占据和扩大市场,追求效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2、承认客观不利条件,主动奋起,降低成本费用。近几年,水、电、煤、运输费用等价格不断提高,成本上升对企业影响较大,但是唯以提价消除成本的增加是下策,企业还应加强管理,挖内部潜力,降低各种费用,缩小进销差率,以合理质价参与竞争才可能取胜。

3、国有大型商场应更新观念,开拓经营之路,多渠道增资减债。(1)发挥名店名牌信誉优势的同时,扩大中低档商品销售比重,夺回顾客,增销增收。(2)创集购物、娱乐、商服等多种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场,以设施、服务质量佳,在高消费群和青年消费者中以高价格“赚取阳光下的利润”。(3)发展连锁店,在非繁华区、市郊居民区建立便民店,增加大众性销售服务。(4)走城乡结合,开拓农村市场之路。在省内开办分店,与县区商店联营、连锁或建立专柜,发挥名店效应和集散功能,扩大销售。

4、优化服务质量,增加吸引力。国有大型企业应以信誉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要有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一流的服务水平和多功能的服务方式。如:开展分期付款、电话购物、送货上门服务;现场使用指导,售后安装维修,免费服务等多种消费需求的服务,把国有企业办成文明经营,消费者满意的社会窗口。

5、扩大地产品占有率,促进销售,提高企业效益。地产品运输费用低,因而价格较低,应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地产品经销力度。同时对地产名优产品扩大宣传,向外扩大市场,以求增加效益。

标签:;  ;  ;  ;  ;  ;  

商业企业价格行为与经济效益分析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