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骨科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4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行普通扫描,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关节内出血积液或积血现象,并采用关节穿刺法将积液、积血全部抽出,注入增强剂后,再次进行扫描,若患者无关节内积血、积液等现象,可直接注入增强剂,并再次扫描。结果:对患者普通扫描后发现多数患者的膝关节结构都伴有不同程度损伤,其中6例患者伴有明显软骨病变信号;注入增强剂再次进行扫描,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更加清晰,前述6例患者可确诊为软骨裂缝。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行MRI关节内增强扫描,特异性、灵敏性更高,临床诊断更加准确。
【关键词】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62-02
膝关节损伤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疾病,患者的损伤类型通常包括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骨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等。由于膝关节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尤其是在进行常规CT检查与X线检查时,对于软组织检测缺陷较为明显。而普通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尽管对于膝关节内与周围软组织检测准确率较高,但对于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的损伤也存在较大限制。对比,本文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4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运用磁共振关节内增强扫描法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4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单侧膝关节损伤。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6.8±3.5)岁。患者临床诊断中22例患者伴有关节内积血、20例患者伴有积液。
1.2 方法
1.2.1检查设备 每次MRI扫描仪选择美国GE公司0.5T Signa Contour。序列设选择FLAIR与SE两种序列,采用GP Flex柔软线圈,矩阵设置为256×197,层间距设置2mm,层厚选择4mm。TR/TE为8500ms/20ms,T1WI TR/TE为550ms/20ms,T1WI TR/TE为4550ms/70ms[1]。
1.2.2检查方法 先对两组患者按照常规磁共振方式进行扫描,确定关节内出积血、积液患者,随后采用关节穿刺法将患者关节内的积血、积液全部引出,注入增强剂,对患者进行关节内磁共振增强扫描。在注射增强剂时,将100ml生理盐水与1ml马根维显(Magnevist)充分融合,然后向患者的关节腔内注入约15~20ml,注射约5min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反复15~20次,待关节内的增强剂分布均匀后,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探究相关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数据表示为百分比(%),比较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扫描过程中,患者影像资料阅片由两名资深医师分别进行,对于意见不一致影响资料,由两名医师相互讨论后最终确定。对患者普通扫描后发现多数患者的膝关节结构都伴有不同程度损伤,其中以软骨、半月板、韧带等损伤为主,其6例患者伴有明显软骨病变信号;随后,将患者关节内的积液体、积血等全部排空,注入增强剂进行增强扫描,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更加清晰,能够对患者的损伤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对前述6例患者的损伤情况进一步分析,确诊为软骨裂缝。前后两次扫描患者的软骨损伤、韧带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采用磁共振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其效果要优于常规的磁共振扫描诊断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测方式习膝关节损伤诊断结果统计
3.讨论
膝关节是机体内最大的滑膜环节(synovial joint),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关节结构,其组成部分包括髌骨、胫骨、股骨和周围的关节囊、韧带、半月板等。膝关节损伤多是由患者运动造成,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为临床诊断带来了较大难度[2]。
以往,骨科临床上对于膝关节骨折移位等诊断多是通过CT扫描的方式,准确率较高。但对于膝关节的软组织损伤,主要部位包括关节软骨、韧带及半月板损伤,应用CT扫描针诊断的临床效果并不显著,误诊、漏诊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选择[3]。X线诊断与CT扫描诊断结果相似,对于膝关节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对于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结果同样不显著。MRI检查是骨科进行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重要辅助方式,准确率、诊断分辨率较高,不会产生辐射性损伤,而且成像特点具有多方位、多参数的优势[4]。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常规的MRI由于成像对比度不足,导致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半月板的损伤诊断,误诊率、漏诊率较高。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研究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关节内增强MRI扫描,大大提升了临床诊断效果[5]。在增强扫描诊断中,通过向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马根维显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提升了膝关节组织各结构的充盈度,改善了以往常规MRI扫描中误诊瘢痕、半月板、韧带等组织的交界线为撕裂线的情况,提升了临床诊断效果。本文以我院4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增强MRI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相符。
综上,应用增强MRI检查方式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效果更加显著,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宇林.MRI增强扫描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2015,34(12):932-933.
[2]秦晓.骨科膝关节损伤47例的临床诊断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9):163-164.
[3]宗虎群.骨科患者68例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2):65.
[4]高伟业.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5):1180-1181.
[5]肖平春.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02):189-190.
论文作者:陈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膝关节论文; 损伤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软骨论文; 骨科论文; 磁共振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