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中国人才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才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全球每年汽车销售量大约为4400万辆,其中75%是由全球最大的六家汽车制造商生产的。但与其他消费品不同,不同文化的消费者对汽车有着截然不同的口味。美国消费者喜欢驾驶大型的箱式越野车;欧洲消费者喜欢市内汽车;亚洲消费者希望他们的汽车车身玲珑可以穿越拥挤的街道。作为一家力争在全球市场占先的企业,不可能依靠本国人才解决一切问题。
通用最终为自己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时制定了明智实用的全球化战略。为了可以向海外市场提供传统、小型车,他们需要海外公司的专业技术。按通用首席执行官瓦格纳的话来说就是“通用汽车的网络”。
作为世界汽车巨头,通用在做好了资金和市场的准备之后,把目光定格在技术上。技术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本土化”则是重中之重。通用的领导层深知,在异域,“本土化”的人才才能坚定“本土化”的产业,“本土化”的产业造成了利润的可能。实力雄厚的通用认为在掌握了“异域本土技术”之后,便会攻无不克。
去年11月4日,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与国家环保局和国内5所高校分别签署协议,双方就汽车废气排放控制和汽车材料研究进行深入合作。通用公司将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还将邀请中国学者和工程师参加各项技术培训,以便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全球环保工作的最新趋势。通用中国公司还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签署正式协议,共同建立汽车材料及摩擦学研究联合体,通过发掘、资助和支持材料科学及摩擦学的研究,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通用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高等学府,1995年和1997年通用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技术研究院,旨在增加本地大学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据统计,通用与中国的科技合作超过20项,而这些,大都是以通用出资的形式。这笔钱,据说是算在20亿美元的投资之外的。
对于通用这样的大公司,出口原装汽车已不是最佳模式,尤其是在中国。通用的“科技战略”是其对新形势的应对,也是竞争中的必要手段。
国际汽车业界及专家指出,近年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美欧日的汽车公司竞相投资或参股、并购汽车生产企业,这是它们在新世纪攻占亚洲汽车市场的重要战略部署。
对于通用来说,中国可能是其保持地位并战略扩张的关键棋子。通用汽车公司中国业务部董事长墨斐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很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且每天都在发展。
标签:汽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