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霞[1]2004年在《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与城乡一体化调控》文中指出本文以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为本,综合运用生态学、生态系统学、生态工程学、环境学、环境工程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调控”思想,旨在突破城市“点”的局限,将城市生态建设与周边区域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跳跃式地沿各类轴线向区域新的增长点扩展,生态农业进入城市市区,区域内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宁静舒心的田园气息和现代化城市带来的生活益处;在1996年-2002年的大量基础数据支持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和济源市等9市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现状分析、1996年-2002年的动态变化及与国内同类城市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同时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设置了中原城市群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和济源市等9市的四个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按四个层次分别对中原城市群9市从整体与个体二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最后作者根据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实际,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调控的具体对策。 全文除引言部分共分8章。 第1章 文献综述。本章深入分析研究了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沿文献,对城市与生态城市、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城市群与城镇体系、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系统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剖析;对城市生态系统分析理论、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理论、区域整体性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城乡融合设计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发展理论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农田进入城市”、“城市功能的有机疏散”、“城乡廊道的建立——公交优先”等“城乡一体化调控”思想。 第2章 研究对象。该章首先对本研究对象: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平顶山、许昌、漯河和济源等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座省辖市的空间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然后以城市生态理论为视角,总结出了中原城市群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特征、经济特征与人文的特征。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本章首先对该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梳理:
张文信[2]2004年在《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环境问题的激增,“生态城市”逐渐成为学术界认可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尽管生态城市有园林型、濒海型、山水型等多种形式,但其建设都无法脱离经济发展的支持;只有在社会稳定、人口素质提高的大环境下才有机会建设一个优美的家园。案例洛阳市于1997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将建设生态城市的思想体现在第叁期城市总体规划,又在2001年洛南新城建设中将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辅助于实践。 本文首先引入生态城市的定义和建构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型,接着论证了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在不同时代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洛阳市的历史发展分阶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选取了适合评价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型的定量指标,对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其中指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现状、环境质量叁方面的内容,得出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文中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找出洛阳市社会、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洛阳市旅游资源、重工业基地等有利形势,对洛阳市生态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确定了洛阳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为此,结合洛阳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工业现状,提出了培育旅游品牌优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工业改造等对策,以促进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洛阳市在河南省西部经济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洛阳市的综合实力。
许可[3]2008年在《洛阳城市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只有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全面分析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协调度,才能找到制约该系统生态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从而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洛阳市生态建设存在一定的挑战,尤其在生态环境方面,例如现在洛阳市面临的严重大气污染。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引言,并且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包括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第叁部分主要从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入手,对洛阳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洛阳城市生态系统评价。在2000年-2007年大量基础数据支持的基础上,设置了洛阳市的四个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按四个层次分别对洛阳市进行了详细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果。层次分析法是建立城市生态支持系统指标体系的常用方法。其中一级指标由结构、功能和协调度叁方面组成。二级指标是根据前述评价指标选择原则,选择若干因子所组成;叁级指标又是在二级指标下选择若干因子组成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洛阳市目前生态化程度不高,主要是城市结构不合理,能源循环利用水平差,要大力进行林草植被和城市绿地建设,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推进洛阳的可持续发展。
胡小静[4]2017年在《低碳经济下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叁五"时期是推动城市向协调、开放、绿色、环保发展的新时期,这对重工业发达的洛阳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近些年来,洛阳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文章对当前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与已有城市规划体系间如何实现有机融合做出思考,指出洛阳市城市规划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强调在城乡规划,绿色公共交通网络建立,污水管道规划,绿地规划等四个方面树立生态环境标准从而有效实现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
苏曼[5]2013年在《洛阳市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对国内外宜居性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一方面通过从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对洛阳市区五个区(洛龙区、西工区、涧西区、老城区、瀍河区)的宜居性进行分析,分别得到了这五个区宜居性的综合评价,把五个区分为叁类: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其中洛龙区和西工区的宜居性属于比较满意的一类,涧西区和老城区属于一般的一类,瀍河区属于不太满意的一类。接着又通过对比各区具体的宜居性指标找出各区宜居性主要存在的问题。洛龙区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比如公共交通和医疗机构还不是很完善;西工区位于洛阳市市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流、车流过于密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涧西区是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也是交通拥堵;老城区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经济发展较慢、道路较窄,绿化较差,基础设施较不完备;瀍河区是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的集聚区,本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居民团结,社区之间很和谐。存在的问题和老城区比较相似,因为瀍河区产业较少,经济发展慢、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绿化较差,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首先要加强自身经济的发展,再带动其他相关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宜居性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也从经济发展度、生活适宜度、环境怡人度、社会保障度和资源承载度五个方面选取了24个具体指标构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包括济源市)的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到了每个市城市宜居性的综合得分和排名。通过洛阳市与河南省其他17个省辖市(包括济源市)的宜居性对比,找出洛阳市宜居性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资源节约的社会五个方面提出提升洛阳市宜居性的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也对国内外宜居性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并通过简单的述评找到本文的切入点。第二部分宜居性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主要分析了宜居性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叁部分洛阳市城市宜居性分区评价。根据分区发放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首先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所研究的五个区进行整体评价,然后又对各个区的具体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各区宜居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总结提出各区提高宜居性具体建议。第四部分洛阳市城市宜居性整体评价。首先构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河南省18个省辖市(包括济源市)的宜居性,得出各市宜居性综合得分和排名。通过与其他17个市的横向对比,找出洛阳市宜居性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洛阳市城市宜居性提升措施。主要是从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保障、资源节约五个方面提出提升洛阳市宜居性的建议。第六部分结语。主要对本篇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指出了创新点以及展望。
王胜男[6]2010年在《城镇化进程中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印刻上了浓妆重彩的一笔。1988年以来,洛阳市逐渐步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市区人口迅速集聚、建成区用地急速扩张,高速发展的各项建设事业对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影响不容小视。本文以不同时期的洛阳市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资料、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源数据,依托ERDAS8.6、ArcGIS9.3、Fragstats3.3等软件平台,借助Huff模型、空间句法等定量技术手段,以系统论为总原则,在城市生态系统调控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开放空间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从城镇化进程中的市区用地变化特征、人口增长—用地扩展关系入手,通过对1988-2008年的21年间,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不同类型要素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功能效应评价,剖析城镇化与开放空间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总结开放空间的变化规律,探寻现存问题的症结所在,设计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研究方案,指导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实践。全文分为基础研究、实证研究、研究结论等叁个部分,包括绪论、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认识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洛阳市区空间结构演变、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灰色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蓝色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结语等共九章。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城镇化是推动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内部变革的最根本原因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洛阳市区内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总体格局随之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以ArcGIS 9.3为技术支撑,运用Fragstats 3.3软件计算得到的多个景观格局指数在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变化,充分验证了城镇化对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内部不同类型要素的影响。开放空间系统的内部结构在景观水平上的分布呈现突出的方向性和带状特征,是其对城镇化进程中各项城市发展政策导引的响应。第二,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要素系统对城镇化的响应各不相同城镇化主导了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绿色、灰色、蓝色等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要素系统因其自身属性的差异,对城镇化也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响应过程。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内里圈层绿地数量少、面积小,主体圈层的各种类型绿地在内里圈层无法贯通、延伸,外围圈层各类绿地的分布方向性特征明显、整体性较差,结构的失衡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灰色开放空间系统中广场的自身建设、与周边建筑物的围合关系以及广场的周边环境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同广场要素之间的发育情况却极不均衡;市区路网交通体系发展迅速,新区开发既促进了市区路网的结构调整,也加重了跨洛河、跨涧河截面的交通压力,总体来看,洛南城区路网的性能好于整个市区路网,市区路网优于洛北城区。蓝色开放空间系统中的水体要素在市区段内大量接纳沿途的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水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河流水质的严重下降,影响了市区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第叁,市区用地扩展研究是开放空间系统分析与优化的基础城镇化最显着的表现是市区人口的快速集聚、建成区用地的急速扩张。洛阳市建成区的快速、粗放扩张引发了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突变,洛南新区的建设更带来了开放空间系统内部的不均衡发展。采用多时相遥感图像迭加后的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异速生长模型判定洛阳市区非农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相互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伴随人口增长的市区内部用地的演变过程,确定市区非农人口规模增加与建成区用地扩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表明:1988-2008年的21年间,洛阳市建成区的用地扩展速度过快,市区内部的绿色、蓝色开放空间大多被挤压、侵占,割裂了市域—市区—建成区生态环境的结构完整性,削弱了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同时绿地、道路、水体等各类开放空间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建成区周围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洛阳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展明显快于市区非农人口集聚的速度,市区的生长长期处于一种不合理的负异速生长状态。第四,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是实现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调控的前提市区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控优化要体现生态格局优于功能结构、生态模式重于城市形态的思想,就应该更加重视开放空间系统的生态功能发挥,以开放空间系统内部的布局结构优化作为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前提。本研究从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格局优化着眼,选择绿心组团模型作为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模型,进而确定洛阳市区内部空间的组成方式为“绿心+环形+放射”结构。从静态布局、动态扩展和功能定位等叁个方面出发,理顺市区各功能地域分区的空间关系,设计未来城市的拓展方向和扩展形式,强化各行政分区、功能组团间的联系,进而实现洛阳市区空间布局结构的有序、合理调控。第五,圈层一体化是实现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关键圈层一体化是从不同圈层内部和圈层之间实施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调控措施。圈层内部的一体化在于通过调整同一圈层内的绿色、灰色、蓝色等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要素的构成比例和组成方式,完善较小空间尺度上的镶嵌式空间格局,提高内里圈层、主体圈层、外围圈层等不同圈层的整体功效。圈层之间一体化在于通过协调内里圈层、主体圈层、外围圈层等不同圈层之间开放空间要素的联接关系,改善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增强开放空间系统对城市生态系统乃至市区空间结构的调控功能。研究表明:圈层一体化的作用在于完善开放空间系统内部复杂的纵横连接网络结构,是市区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关键环节。第六,要素系统优化是实现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核心开放空间的要素系统优化,着眼于调整绿色、灰色、蓝色等不同类型的要素系统内部不同圈层、不同等级的同类型要素斑块之间的构成比例、布局方式。从最基本、最底层的开放空间组成单元的调控处理入手,针对绿地、广场、道路、河流、滨水地带等每种类型的开放空间要素实施优化设计,从细枝到主干、从末节到中心,把握每一个细节,纵向调整开放空间系统的内部结构,提升开放空间系统功能,达到调控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终目标。不同类型要素系统的优化是构建开放空间系统内部网络化结构的必需、促进开放空间系统生态功能发挥的基石,是实现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核心。第七,优化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系统论为总原则,在城市生态系统调控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开放空间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从优化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入手,通过调节开放空间要素系统的结构,强化开放空间系统的圈层一体化,可以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科学调控,达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升系统生态功能的效果。说明优化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实现生态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洛阳市区的用地变化特征、人口规模—用地扩展关系入手,依托景观格局分析的数据结果,对1988-2008年的21年间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定量分析、评价的结果,设计了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的优化实施方案。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结构可以适度调控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效,进而促进市区空间结构形态的更佳化、生态功能的更优化,逐步达到建设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李松涛[7]2008年在《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乡村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共同作用下,城市边缘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同时在土地利用中仍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城市边缘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论文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作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研究的切入点,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城市边缘区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和问题,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发展模式,通过归纳分析当前主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式,结合研究区域自身的特点,构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并以洛阳市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提出了其具体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对策。除绪论和结束语外,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主要包括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其界定和基本理论。在回顾和借鉴城市边缘区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边缘区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提出了界定其范围的方法;基本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人地协调论、系统论和城市土地经济学。第二部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征与问题。对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具有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农业用地集约度高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耕地锐减、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第叁部分,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及其发展模式。主要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功能,进而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四种不同模式,即卫星城镇发展模式、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模式和循环发展模式。第四部分,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该部分首先分析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确定了评价的原则,继而归纳总结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的特点,确定了适宜城市边缘区的评价模式,并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第五部分,洛阳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洛阳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洛阳市城市边缘区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对洛阳市城市边缘区进行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而得出了各乡镇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提高洛阳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的建议和对策。
王亚光[8]2012年在《河南省洛阳市低碳城市建设评价及路径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及其CO2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和能源消耗集中,低碳城市建设对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研究进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确立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并对洛阳市城市低碳建设进行实证研究。依据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借鉴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低碳城市发展指标和社会低碳发展指标作为准则层,以洛阳市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尝试构建了洛阳市低碳城市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利用2003-2009年间《洛阳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洛阳市在低碳建设方面的现状、潜力与不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3~2009年洛阳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8579、0.8772、0.8817、0.9110、0.9483、0.9488和0.9202。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的综合指数产生了小幅波动外,洛阳市的总体发展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分析表明洛阳市的能源效率仍有待提高,节能减排潜力较大。其次,以2010年洛阳市能源总消耗量和CO2的排放总量为基数,依照国家的能源政策和减排目标,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洛阳市2011-2020年经济在高、中、低速发展下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洛阳市经济在低速、中速和高速发展的低碳情景下所需的能源分别是:2628、3146.86和4098.98万吨标准煤;其对应的CO2的排放量分别为:6438.59、7709.82和10042.51万吨。数据表明未来十年中,无论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是处在低速、中速还是高速,其低碳情景下的能源需求和CO2的排放量均处在增长阶段,说明洛阳市依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最后本文结合洛阳市的实际情况,对洛阳市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程金龙[9]2011年在《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灵魂,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的购买决策,是城市形成旅游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城市旅游营销手段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以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付出换来异质的空间移动、场所使用、景观审美和文化体验。然而,旅游体验的异地性、停留时间的短暂性决定了旅游者活动地域范围的狭小性,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感知不可能面面俱到。科学揭示旅游者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是确定城市旅游形象提升战略的基础和技术前提。由此可见,城市旅游形象感知作为城市旅游发展和旅游者旅游体验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日益变得更加重要。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清晰梳理国内外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脉络和内容,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述评,得出对本研究有益的启示点,进而界定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确定以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得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其次,在实证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力图廓清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机理,通过深入揭示城市旅游形象感知过程中人—地、主—客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阐明城市旅游形象感知过程中普遍性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再次,以郑州、开封、洛阳叁城市为实证研究区域,实施以问卷、访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查,并结合叁城市问卷调查结果,对叁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政策背景和叁城市实际,探讨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的个性措施和共性措施。最后,对本文的研究作结论性的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受旅游者因素、旅游地因素、信息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机理具有复杂性,其动力源自推力和拉力因素,其角度为时间-空间-心理维度,其模式、层次和特性显示出鲜明的社会心理学特征;(3)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取决于多层面的互动演化和升级。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概念及内涵的界定和郑、汴、洛典型案例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城市旅游形象理论;(2)形成了对城市旅游形象感知机理的再认识;(3)深化了对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的认识。论文共包括八章内容。第一章是引论,介绍论文写作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实证案例区域选取的依据;说明论文中用到的数据的来源及本文写作的技术路线;阐明文章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是旅游形象研究述评,在分别对国外、国内同领域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内容作出述评,并对中外研究从概念界定、研究角度、研究方法、成果指向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自己对同行已作出的相关研究的观点与看法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叁章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界定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涵义,构建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的概念体系,陈述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从旅游者、旅游地、信息、环境四个层面揭示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子,并分析这些影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态度的关联度。第五章是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机理,意在揭示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人—地、主—客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分为动力、维度、模式、层次、特性五方面内容。第六章是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从提升依据、提升原则、提升内容叁个层面进行了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的理论架构。第七章是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的实证研究,该章利用四五六章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理论分析的结果,结合郑、汴、洛城市旅游形象状况,从城市旅游形象的调查、对比、提升叁个层面展开内容。第八章是结论及展望,描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之处,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徐晓霞, 张吉献[10]2006年在《洛阳市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以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为本,在1996年-2002年大量基础数据支持的基础上,设置了洛阳市的四个层次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按四个层次分别对洛阳市进行了详细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与城乡一体化调控[D]. 徐晓霞. 河南大学. 2004
[2]. 洛阳市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研究[D]. 张文信. 河南大学. 2004
[3]. 洛阳城市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D]. 许可. 河南大学. 2008
[4]. 低碳经济下洛阳市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 胡小静.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7
[5]. 洛阳市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D]. 苏曼. 河南大学. 2013
[6]. 城镇化进程中洛阳市区开放空间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 王胜男. 河南大学. 2010
[7]. 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李松涛. 河南大学. 2008
[8]. 河南省洛阳市低碳城市建设评价及路径分析[D]. 王亚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9].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 程金龙. 河南大学. 2011
[10]. 洛阳市城市生态系统评价[J]. 徐晓霞, 张吉献.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洛阳论文; 生态城市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