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中医医院骨二科 402160
【摘 要】目的:探析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高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3月到2016年05月本院接收的94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6例单纯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评分(Harris)、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Harri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护理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因为摔伤致使股骨骨折的高龄患者人数也在急剧上升,像髋部骨折、骨肿瘤等发病率也持续升高[1]。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但高龄患者机体耐受力较差,术后并发症率较高,因此必须辅以个性化护理与康复指导,以此来促进病情的恢复[2]。个性化护理能够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旨在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程度以及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它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与护理模式,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本文将对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高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前言部分还是该简单提一下个性化护理的应用现状,旨在给出做个性化的缘由)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03月到2016年05月本院接收的94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髋关节炎并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病变终末期、关节面退变、股骨头变形;严重影响正常活动与生活质量;全身状况可以接受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研究对象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认知功能严重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给出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为46例和48例。所选取的94例患者,男51例,女4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0.37±4.69岁;髋关节骨折48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怎么分组的?随机与否?盲法与否?)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包括术前准备,常规饮食护理,术中监测 ,术后常规健康指导等。
试验组在常规骨科护理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以及功能状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程度与生命体征变化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此外还要积极指导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能量以及纤维素的食物,因为高龄患者的骨质疏松较为严重,因此要多补钙,常喝豆浆与牛奶,不宜吃高脂肪、过甜、高胆固醇的饮食。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1.2.2 术后护理
在髋关节术后,护理人员要与主管医师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主要做一些患侧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屈伸训练、肺部呼吸运动等练习。术后七天没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可指导其下床活动。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每天帮助患者按摩,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6h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可以进行每隔2h翻身或抬臀训练,并用软毛巾垫在患者足跟处。此外还要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伤口敷料情况,如果发现有渗血渗液或者大小便污染,应及时报告主管医师为患者更换敷料。
1.3观察指标
评估并记录两组术后髋关节评分(Harris)、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1)Harris评分包括髋关节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评分、行走能力、关节活动度与畸形评分。100分为满分,其中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中为70-79分,差为70分以下。(2)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评定患者护理满意度,选项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项,最后汇总各项满意度比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住院时间为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c2)检验比较。P<0.05代表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术后Harris评分与住院时间
试验组Harris评分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上治疗各种髋关节疾病一般都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但是髋关节置换术的创伤性较大,给患者身体机能与心理情感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护理环节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随着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护理也由此应运而生,并广受患者与医生的欢迎[3]。
在本研究中,试验组术后Harri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原因如下:①在研究中,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因为个性化护理能够关注患者情绪,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为患者科普病情的相关知识与护理知识,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息,提升护理的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4]。③试验组术后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原因是个性化护理还能在术后辅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训练,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试验组住院时间远短于对照组,原因是个性化护理能够引导患者健康进食,多补充营养物质与钙含量食物,增强高龄患者的身体素质,促进病情的康复。(如果有时间:可以分开针对Harris,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的差异,进行分别阐述原因,并与其它相似研究结果进行比对)
综上,个性化护理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查了一下,个性化护理很多,髋关节置换的也不少。具体感觉是,个性化护理不算一种较新的护理方法或手段,而且伦理上讲每种疾病的病人都应该给与个性化护理,比如最明显的就是心理护理(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会有差异)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有些是DVT高危,有些是骨松性骨折高危,有些是术后感染高危人群。)等
参考文献:
[1]吴萱.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个性化护理[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08):85-86+104.
[2]胡艳丽.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个体化护理和康复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26-27.
[3]周华.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02):53-55.
[4]赵克聪,魏娜,孙海燕.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7(08):783-784.
论文作者:陈华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高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