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冬,卢军,李战阳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桃源 415700

【摘 要】目的:探究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5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和引流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临床疗效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临床中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多来源于肾脏[1],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多采用手术疗法,多项研究资料表明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手术方法,我院选取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其中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选取5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腹部平片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7.9±4.6)岁,其中左侧17例,右侧10例,病程1-14个月,平均病程(6.4±1.2)个月,治疗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8.1±5.2)岁,其中左侧17例,右侧11例,病程1-15个月,平均病程(6.2±1.4)个月;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抬高腰桥,取患侧腰部十二肋下切口,进入后腹腔,于腰大肌前方明确输尿管位置,寻找到结石,使用组织钳固定结石近端输尿管,切开输尿管将结石取出。如果患者存在息肉,还需在手术过程中同时切除息肉,将6F双J管置于输尿管内,3-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置伤口引流管于腹膜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结束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实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完全健侧卧位,腰部垫枕,升高腰桥,于腋后线十二肋下纵行切开皮肤2cm,血管钳钝性分离肌层及腰背筋膜,伸入手指向腹侧推开腹膜,分离扩大腹膜后腔;于腹膜后腔置入水囊扩张装置,向内注水或充气约400mL,持续5min后将其排出;在食指引导下,于腋中线髂嵴上约2cm处放置10mm穿刺套管,于腋前线肋缘下放置第2个穿刺套管(左侧卧位时12mm,右侧卧位时5mm),于腋后线第12肋下缘放置第3个穿刺套管(10mm);将二氧化碳注入腹膜后腔,设置气压为13mmHg。将腹腔镜置入,清理腹膜后脂肪,纵行打开肾周筋膜,腰大肌前方找到输尿管及嵌顿结石,无损伤钳夹固定结石近端输尿管,防结石向肾盂返回,用腔内切开刀于结石中部向上切开输尿管全层至适当长度,将结石取出,使用改良“双支架管技术[3]”置入双J管(用小儿导尿管管芯作双J管内支架,经10mm穿刺套管将6F或4.7F双J管置入后腹膜腔,将双J管从输尿管切口置入输尿管内,拔除导尿管管芯支架);3-0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切口全层。输尿管切口处放置伤口引流管自腋中线髂嵴上切口引出。术后常规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包括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

1.4统计学分析

记录并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比较均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手术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3.4±12.7)min,术中出血量为(26.5±6.7)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3.9±15.4)min,术中出血量为(185.6±35.1)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治疗组患者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P<0.05),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输尿管结石也称为上尿路结石,多发于中壮年群体,左右侧发病相似,由于尿盐晶体很容易就可随尿液排入膀胱,所以临床中原发性输尿管结石较少见,当机体出现输尿管狭窄、憩室和异物等多种诱发因素时,感染与尿液滞留就可促使输尿管结石发生,患者临床常见症状多表现为绞痛和血尿,且该病症易并发感染、梗阻等多种合并症,临床治疗困难。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属于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发病主要是由于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可引起输尿管壁水肿和和相关慢性炎症,易形成肉芽组织或息肉等,且随着病程延长和病情发展,该病症可并发严重性梗阻、脓肾等,对肾功能损伤很大,后果严重,所以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需及时入院检查、就诊,并及早接受临床治疗。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术是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常用手术方法,是先进腹腔镜技术和医疗水平相结合的产物,该手术疗法用于临床治疗中定位准确,可直接入路寻找结石,对机体腹腔脏器影响较小,不受其干扰,可有效预防损伤后腹膜,且手术过程中术野清晰,能够准确暴露手术部位,最大限度地预防腹腔内并发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患者预后较好,临床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55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病情恢复较快,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亮,杨伟,曹文锋,等.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02):196-198.

[2]华桦,缪亮,郑伟.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5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14):129-130.

[3]张旭.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张冬,卢军,李战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  ;  ;  ;  ;  ;  ;  ;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冬,卢军,李战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