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干预体质养生在2论文_杨得娇 庄永娟 杨涛通讯作者

中医干预体质养生在2论文_杨得娇 庄永娟 杨涛通讯作者

杨得娇 庄永娟 杨涛通讯作者青岛市市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1

【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肥胖,感染和遗传基因有关的一种疾病。随着国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 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大大增加,它已成危害公众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近年来中医养生在我国蓬勃兴起,研究发现体质养生会影响2 型糖尿病的转归。本文简要综述了中医体质健康养生在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2 型糖尿病;体质;养生【中图分类号】R81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47-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肥胖,感染和遗传基因有关的一种疾病。2013 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达到三亿八千二百万,其中90%的患者诊断为2 型糖尿病[2][3]。预计全球糖尿病病人将在2035年前后增加到接近6 亿人口[4]。一般而言糖尿病高危人群会使死亡风险加倍[5]。

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 型糖尿病患病率也在明显上升,已成为三大疾病之一[1],危害人体健康。中医认为,糖尿病包含在“消渴”的范围内,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特征,对糖尿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皆做了细致的阐述。我们不妨利用祖国传统文化瑰宝对现代传统医学的认识,来探讨分析中医干预2 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的新办法、新思路。相对于传统西方的2 型糖尿病管理来说,我国近几年来在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加入中医体质辨识干预调节养生方案,调节偏颇体质后,可以改善机体内环境,可有效缓解疲劳乏力、口干口渴等症状;随着中医体质辨证分类的规范化、标准化,中医干预体质养生对2 型糖尿病的预防、发生、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一、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1.1 古代医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围,因尿有甜味,谓之糖尿。

有关糖尿病的中医著作首现于战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在《素问》中称之为“消渴”、“热中”、“鬲消”、“肺消”、“消中”。《素问·气厥论》、《灵枢·五变篇》、《素问·阴阳别论》、《素问·通评虚实论》等指出火热而渴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预后,这也为今后中医学对糖尿病的根本认识奠定了根基。

1.2 近代、现代时期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的传承在糖尿病的领域,病因病机得到了发展,治法得以更加完善。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殖民地的扩张,西医理论传到了中国,国内有识之士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糖尿病领域代表人物有张锡纯、施今墨、祝谌予、任继学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以为:“消渴之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皆起于中焦而及于上下”。施今墨先生认为糖尿病因于“火炎于上,阴亏于下,水火不相既济”所致,祝谌予创新和发扬了他的先辈们归纳的经验,不仅第一次归纳了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并且还开辟了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新路子,将属于西医范畴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加入到中医诊疗之中,丰富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证方法。在消渴病的医治领域,中医的理念比西医更加适宜,“因为西医看到的是清晰的局部,而中医看到的是模糊的整体。将现代生物学的手段于中医辨证施治理念相掺杂,取其所长,是现代医学深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对中西医融合各取所长提出的新态度。

二、中医体质与2 型糖尿病的相关性2.1 阴虚为本论张鸿恩等[6]认为糖尿病的病理机质是以体质阴虚为其病发的核心,起初常见于阴虚热盛证。当临床上应用清热药后,其正气必会消耗,接着热象随之消失,而呈现出气阴两虚证。这时主要表现为脾气虚,肾阴虚,时间久了之后阴损及阳,从而表现出阴阳两虚的症状。

2.2 气虚为本论按照赵进喜[7]教授认为,体质因素是内部因素,饮食不当,劳倦内伤,药物所伤、情感障碍,外源性毒素和环境因素是外部因素。在糖尿病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当中,暴饮暴食,酗酒致使内生湿热,痰热伤阴,而过量的吃辛辣的食物则内生积热伤阴,五志化火也伤阴,这些体质在糖尿病病程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脾虚体质即太阴体质的人有时也可以发生糖尿病。不同体质的人患上糖尿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候,通常以少阴、阳明、少阳、太阴等,体质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基石,正因为体质的不同,才患上糖尿病。

而周叔平[8]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是气虚,这才应该是糖尿病的本质,而阴虚燥热的症状仅仅是糖尿病的表面现象,糖尿病病人在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之前,就已经表现出许多的气虚症状,伴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续,脾气虚不能阴精及摄精,不能化生精微,所以阴虚的表现便逐渐显露出来,到最后最终掩盖气虚的本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医体质养生在干预治疗糖尿病病中的应用3.1 体质的定义与分类对中医体质理论的认识,王琦的定义为: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以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取为基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广泛的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固有的特点和心理状态。体质既有先天因素影响有受到后天的影响。父母遗传一定的体重、身高,后天锻炼和饮食又影响着个体的自身发育。因此人的体质既包括身体因素,又包括了心理因素,它与人得体格、外形、神经、功能和心理密切相关。

目前中医体质分类有王琦[9]教授的九分法,他把人的体质分为平和质、瘀血、阴虚、气虚、痰湿、阳虚、气郁、湿热、特秉质等9 种体质。另外,陈慧珍[10]教授的妇女七分法,此外,田代华[11]的12 种体质划分法。

3.2 各种体质糖尿病患者养生调养指导方案遵循“辩体调理”的原则,专家们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具了健康处方,它参考王琦的《中医体质学》一书的建议以及青岛市市南区卫生局下发的慢性病养生指导手册建议制定的,依据方便、简单、可行的原则,包括饮食,锻炼,心理调适,经络养生,音乐和其他健康等6 个方面。

3.3 体质养生防治糖尿病的基本原则3.3.1 辩体求因糖尿病人体质是较为复杂多样的,常常是多种体质的兼有,如阴虚伴痰湿质倾向,或兼有血瘀,还有的气虚、痰湿、血瘀并存。而各种体质类型可能又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如阴虚会生血瘀、痰湿,多见于血瘀、痰湿和气郁而气郁质又可导致阴虚,或因痰湿致血瘀等。因此,在调理糖尿病患者体质的时候,既要分清其个体的自身体质类型,有针对性的早调理,早下手,但又并非阳虚仅补养,阴虚仅补阴这么简单,要尽可能尽快的找到体体质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很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因此,只有辩体求因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体病结合,3.3.2 消补相适经我们研究调研的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中,单纯体质者少,更多的属于兼夹体质。常以阴虚质为主,在阴虚质的基础上伴有血瘀、痰湿、气郁等体质,因虚损升血瘀、痰湿、气郁,血瘀、气郁、痰湿的形成又使体质更虚。因此糖尿病患者体质调理中,应以补为主,补中兼消,消中有补,以补消滞,消补相宜。如对于兼夹血瘀、气郁或痰湿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应当适当时候除痰祛瘀解郁,不可以单纯予以补益,因其血瘀、气郁、痰湿多于阴虚体质相兼,脏虚为本,血瘀、气郁、痰湿由虚而生。故在除痰湿祛血瘀解气郁的同时,酌加补益,补脏虚之本,祛痰瘀郁之标。

3.3.3 以平为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多为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或痰湿质,多是阴阳失调的体质,而辨识调理中医体质的目的就是要改善这些已经失调了的体质,目的是尽量使体质达到并保持到一个平和状态,即要以平和质为终极目标。调理不可太过,因为在人体气血阴阳的相互作用下,如若调理太过,则会使糖尿病患者在调理过程中又有可能出现新的,其他的体质的失调。如糖尿病痰湿体质者,如若在痰湿明显时,可给予一些化痰的药物来改善痰湿的体质,但又不可过量用大剂量的强的化痰药物,以免糖尿病患者虚损程度更重。所以,对糖尿病患者体质的调理要以达到平和质为最终目标。

结语:在中医体质辨识之后,经过一系列干预措施,把已进行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先后进行对比,发现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方面的基本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和患者对医生建议的依从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将中医干预糖尿病一年后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前后比对分析,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有较为显著的改善。因此,依托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广泛覆盖性,对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展开相应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自我关照的本领,并能增加别出心裁的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可行,可用的新型健康教育方式[12][13]。借助青岛市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利用中医干预慢性病(2 型糖尿病)的职能,将青岛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打造成为集慢病防治、健康养生、健康教育于一体的信息化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1]李恩.饮食在代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展望.疑难病杂志,2007,6(10):638-639[2]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12th.Philadelphia:Elsevier/Saunders.:1371–1435.[3]Shi,Yuankai;Hu,Frank B.The global implications of diabetes andcancer.The Lancet:1947–1948.[4]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4 April 2014].[5]Diabetes Fact sheet N°312.WHO.October 2013[25 March 2014].[6]张鸿恩、糖尿病中医病机探讨.吉林中医药,1989,(1)11-12.[7]赵进喜.三阴三阳辩证与糖尿病.中国中医药,2000,2.(12)31-33.[8]周叔平、试论糖尿病气虚为本.新中医,1999,31(2)5-63.[9]王琦.9 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10]陈慧珍.妇女体质分型及临床意义[J].广西中医药,1988,11(1):25.[11]田代华,吕明传.论体质与症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11(1):25.[12]袁彩琴.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影响.现代 医药卫生,2007,23(4):564-565.[]黄加敏,黄萍,谢雯,等.糖尿病教育过程中患者真是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17(4):402-403.[13]褚明君.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11,17(8):914-915.基金项目:青岛市市南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3-13-012-yy)

论文作者:杨得娇 庄永娟 杨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中医干预体质养生在2论文_杨得娇 庄永娟 杨涛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