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论文_李晓娟

探讨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论文_李晓娟

李晓娟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分析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并探究其相关护理对策。结果:经过调查6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23例,满意的有40例,不满意的有3例,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为95.5%,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无死亡病例出现,最短的住院时间为6d,最长的住院时间为13d,平均住院时间为(9.2±1.4)d。结论: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分析发生的原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ICU患者;气管切开术;下呼吸道感染;原因,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216-02

ICU患者由于昏迷的时间较长,因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较多,不利于患者的呼吸。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术,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气管切开术可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提高血氧饱和度,对保证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切开术后常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共选取66例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并探究其护理效果,现将具体的原因和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4±2.8)岁,疾病类型包括:25例重度颅脑损伤,21例脑出血,20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3],以上患者均知晓本次的实验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基本护理 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因此要为患者提供安静、清洁的病房,减少探视人员的进出,保持病房的温度、湿度适宜,有良好的通气和光照,保证患者绝对休息,同时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定期行空气细菌培养,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1.2.2体位护理 对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可以将患者的床头太高30°左右,利于患者的呼吸,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切口护理 应用无菌辅料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包扎,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外套管、颈部直接接触,要保持无菌辅料的清洁,及时更换辅料,保持切口周围皮肤的干燥,在进无菌辅料的更换中可以用碘伏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旦无菌辅料被污染,务必要及时的更换,防止发生感染。

1.2.4气管套管的管理 对于应用气管套管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痰液的数量、粘稠程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彻底的对其进行消毒,4~6h/次,保证无菌操作。

1.2.5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 在予以患者相关的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1.2.6吸痰护理 在吸痰护理中,首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吸痰管,且细谈管不可重复应用,其次要掌握排痰的技巧和方法,在吸痰前,可以先予以患者拍背、胸部按摩等,促进患者痰液的排除,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最后,由于气管切开,导致患者呼吸道湿化以及排痰能力均下降,因此可以予以湿化护理,即应用微量注射泵出现泵入湿化液。

1.2.7反流的预防和护理 为了防止反流的发生,将痰液吸出后予以患者鼻饲时可以将床头适当的抬高,鼻饲结束后保持原体位30min,对于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要严格控制泵入的速度,最大泵入量<200ml,避免食物反流的发生,降低感染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分析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探究其护理效果。

1.4 评价标准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行拟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共20项,每项5分,①非常满意:80~100分,②满意:50~79分,③不满意:<5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4]。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表格对本次研究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探究其临床护理情况。

2.结果

2.1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66例患者经过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的有23例,满意的有40例,不满意的有3例,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为95.5%,由此可见,予以气管切开术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

2.2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66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无死亡病例出现,最短的住院时间为6d,最长的住院时间为13d,平均住院时间为(9.2±1.4)d。

3.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予以患者相应的处理,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5]。通过对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ICU病房污染因素:由于ICU是感染的高发区,且患者的病情复杂,患者相对集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如果病房的空气流通差、消毒不合格会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二、防御机体损伤因素: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上呼吸道和外界相通易导致细菌的进入,且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抵抗力差,导致呼吸道的清除细菌能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三、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差因素:如果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意识差,在操作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四:呼吸机和反流因素: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呼吸道的使用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而行气管切开术后食物易出现反流至气管,易导致感染的发生[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调查后66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23例,满意的有40例,不满意的有3例,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为95.5%,由此可见,予以患者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对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无死亡病例出现,最短的住院时间为6d,最长的住院时间为13d,平均住院时间为(9.2±1.4)d,由此说明,及时分析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予以患者全面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综上所述,对于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积极的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予以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临床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清宏,周春兰.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4,(10):13-16.

[2]苗淑萍.浅谈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87-188.

[3] 李帅,崔小丽.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6):224-224,196.

[4]蒋鹏,苏斌虓,柴薪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644-1645,1648.

[5]生利.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124-125.

[6]张晓霞.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36-137.

论文作者:李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探讨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论文_李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