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年,各领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电力工程不够改革和提高,发电厂作为我国电力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民生及社会经济影响非常深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引入,使得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进程也在不断提升,发电厂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时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实现电气的自动化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逐步发展,科技水平也稳步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我国发电厂生产方式进步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发电厂比较密集的地区,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发电厂电气设备相比,自动化智能电气设备能减少人为因素,更加人性化减轻人们压力,操作方法也简便易于上手。要求操作的技术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性,只需对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进行监视,让电厂设备智能化运行,技术人员需要更好提高自身的技能,保证机电自动化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不出现系统程序的问题,让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为稳定的供电和安全的设备运行增加保险系数。
1.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特点与优势
1.1智能化
目前追求的发电厂电气设备设计自动化与传统的相比较更加突出了其智能化,面对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对机械制造设备发起了挑战。在发电设备建造、生产的过程中大家都更加注重电气设备的智能性,这就意味着我们会注重其智能化,让电气设备更加智能之后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大规模的发电生产还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地资源配置的同时不断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水平。
1.2清洁化
目前在我国发电厂电气设备设计自动化也强调它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这就要求设备要能够进行自动化清洁。这种清洁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能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垃圾和废物垃圾,以保证环境的安全和水源的清洁。在使用自动化电器设备时,要增加系统的信息自动传输,减少电力系统的反事故自动化,加强对变电站的管理和监控,这样可以让设备在最大程度上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还要讲究发电厂电气设备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自动化电气设备就需要满足对环境的清洁和保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发展的质量优秀,发展的水平优良,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全面发展。
2.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2.1集中监控
发电厂的运行需要专门的控制监督系统对其进行监督,而在发电厂电气集中监控系统中,集中区域的处理器才是发展的核心,因此要求技术人员要对集中处理器进行监控并激发系统的真正作用,在保证激发系统作用的基础上整合监控系统的各项功能,方便后续电气设备的处理。从目前我国的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进程来看,采用集中监控方式对系统来说,其结构更加简单,运行起来也非常方便,并且集中监控对控制站的要求也非常低。但需要注意的是,集中监控这种方式并不适合监控网络终端较多的情况,因为监控的网络终端较多时会降低主机的冗余度,进而间接增加了投资成本。
2.2总线监控
作为当前发电厂中先进的监控系统,总线监控系统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总线监控系统的优点非常明显,其可以将自身的所有监控点都连接在一起,简化了技术人员的布线难度,达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目的。随着总线相关协议的不断完善,总线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将得到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发展的目的。
2.3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系统属于传统监控模式下比较常见的监控手段,远程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是一个主要负责收集数据信息并分析判断的硬件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这一硬件系统在我国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真实运行状态,这样技术人员就可以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实时观察电气设备,一旦出现问题,维护人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与之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远程监控系统不能进行远程调节,因为它只是一个监控系统,而且也不能对自身进行自我故障诊断。如果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而没有技术获取警报信息的话,将会对整个电网系统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2.4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的微机监控
目前电厂自动化需要运用NCS的方法进行监控,其意义是采用双层结构对网络数据进行阻隔,形成一个双以太网,运用网络的结构对电站的升压、降压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综合运用。随着运用监控采集方法的普及,电气自动化采用RTU技术对网络进行监控,让网络的输送口也在实现标准化。不断推进电厂自动化的微机监控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还能简化工程的步骤,引进先进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促进技术改革和更新,保证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的监控和发展。
3.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3.1ECS系统
随着电气工艺技术改革发展,新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涌现,ECS系统便是其中不可不说的一种。该技术利用计算机电子信号处理、监控、维护、管理电厂内部的各个器械设施。分层分布式架构使得ECS系统具备三层系统,分别是站控层,通信管理层和间隔层,三个层结构功能不同,肩负的责任不同。具体来说,站控层(主要由硬件构成)负责软件与控制系统间的通信传输;通信管理层(主要由通信管理设备以及通信网络构成)联系衔接网络与系统;间隔层(各类专业化功能设备构成)主要负责电厂发电系统电压保护、自动控制、电流切换等。DCS系统即集散控制系统是电厂传统的、最主要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分散控制或分级管理电厂的各个主要工作设施。然而由于该系统内部的线路非常单一,输电效率较低。与此同时,由于信号种类不足,想要保证控制信号种类符合需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增设电缆等设备,这必然会增加电厂方面的自动化控制成本。当前,DCS系统中的ECS系统应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部分DCS和完全DCS。前者利用DCS系统软件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指令通过网络通信传输给相应的设备,实现设备控制的开启、停止、分合、闸门等;后者利用DCS系统软件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利用软硬件结合发挥电气控制设备作用。部分DCS和完全DCS各有优势利弊,如部分DCS可脱离部分DCS系统独立运行,但运行与装置本身有着非常强的联系性;完全DCS使用灵活,但对系统的软硬件设施要求较高,系统负担较重。
3.2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是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一个大的应用项目,该技术的实现立足于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通过搜集、了解电厂电网中各部分的运行实况了解电网整体的运行,进而为相关人员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支持。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不仅能够有效调控电厂发电系统,能够保证发电质量,能够为发电厂优化电网调配、降低发电故障问题、保证电厂持续发电等创造良好条件。
4.结语
发电厂落实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还能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整体建设进程。主要从我国的发电厂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层面入手,针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在新时期下,发电厂要时刻关注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进程。结合当前我国发电厂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地更新和完善,进而达到促进发电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升我国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周,石云.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浅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181.
[2]盛少清.探究发电厂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2):313.
[3]尤玉新,陈新颖,孟祥龙.论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及技术在活力发电厂中的应用[J].卷宗,2017(11):213.
[4]孙善栋.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8(7):216.
[5]霍兰英,王荣,张爱斌.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及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6):171.
论文作者:王东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发电厂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厂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