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发展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阻碍了相关效益的取得。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由此加强了对于园林工程的建设。目前,施工人员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凸出园林生态效益,实现了植物的合理化配置。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园林植物应用的进展状况,并就其应用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希望由此实现我国园林植物应用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配置;应用进展;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绿色、环保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居民的环境需求,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强了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并合理化的开展植物配置工作,从而促进园林生态性、美观性的提升。目前,我国的园林植物配置工作在开展时因为理念、技术的落后导致各类问题出现,阻碍了园林功能性的发挥。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园林植物应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希望由此促进我国园林工程建设效益的提升。
一、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作为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效益往往对工程功能性的发挥产生较大的影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园林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作业时就加强了植物造景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基于我国居民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日渐提升,我国的园林项目不断增多,而园林植物的应用量也不断增大,故而促进了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园林单位所使用的植物种类超过25 000种,但园林植物在应用方面仍旧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植物多样性不足、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园林植物应用可持续性的提升。
二、园林植物应用问题
目前,我国的园林单位在工程建设作业时,尽管积极开展植物应用、配置工作。但由于应用理念、技术的落后导致植物应用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关于园林植物应用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植物种类单一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促使我国成为了天然的植物宝库,而可用于园林工程建设的植物种类高达25 000种。但事实上,各地区有关单位在远离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植物种类单一的状况。
一般情况下,园林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只采用十几种植物进行景观布置,极少数的大型园林工程在植物景观设计作业时,会采用上百种植物进行操作。此外,由于部分相邻地区的气候状况一致,故而导致其在园林植物运用方法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跟风现象严重。
不仅如此,在所使用的园林植物应用方面,园林工作者大多加强了对于较大树种的培育、运用工作,而对较小树种、灌木的运用量较少,进而增强了园林树种的单一性。
2、乔木种植过多
由于我国园林工程的建设周期较多,为了进一步凸显园林的景观效果,工作人员在项目建设时加强了对于乔木的使用。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乔木在短时间内能够长出大量的枝叶,故而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
但事实上,乔木植物普遍存在成本高、成活率低的特点。故而其大量使用往往会提升园林植物配置的成本,并阻碍了植物搭配合理化程度的提升,不利于相关效益的取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植物配置不合理
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园林植物设计、配置工作起步较晚,故而导致相关工作在开展市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的状况,进而对植物的生长习性、气候要求忽视,不利于植物的存活,导致植物配置不合理状况的出现,并进一步导致资源的浪费。
基于此,工作人员在相关处理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植物生长习性等因素的了解,从而合理化进行之的配置工作,促进其存活率的提升,并保障园林植物视觉效果的提升。
三、植物配置的原则
为了进一步促进园林植物应用工作的稳步开展,凸显工程的艺术性、实用性,施工人员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遵循植物配置原则。关于常见的植物配置的原则,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调和原则
所谓的调和原则,指的是施工人员内在植物应用、配置作业时,需要确保植物与园林土木工程相一致,从而确保植物景观观赏性的增强,并以此为城市居民营造出平静、舒适的生活氛围。
2、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指的是在施工人员需要把握园林植物的比例协调,确保其在整体的视觉角度上具有一致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确保植物在尺寸、外形、颜色等因素方面具有一致性。
一般而言,该原则的推行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植物景观具备较强的别致性、规整性,规避眼花缭乱之感的出现。
3、均衡原则
在该原则的影响之下,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园林工程的具体状况合理化布置植物,从而由此促进人工培育植被与自然植物景观的和谐。比如,若周边的自然植被大都繁叶茂,颜色浓郁,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就需要选用清雅的植被,从而由此推动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
四、植物的配置方式
为了规避上述问题的出现,促进我国园林植物应用效率的提升,施工人员需要合理化的开展植物配置工作。关于常见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笔者进行了下述的总结。
1、保障植物多样性
为了进一步凸显园林工程的观赏性、美观性,施工人员在植物配置作业时,需要确保其多样性,并实现观花与观叶植物的有机结合。以徐州彭祖园的植物配置为例,设计人员在项目建设作业时,为了进一步凸显园区景观的丰富性,选择了颜色不一的花卉、树木进行作业。从而在保障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其观赏性的增强,为生态园林设计增添了几分美感。
2、提升层次感
在园林植物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花木层次、色彩搭配工作,并由此促进园林层次感的提升。关于层次感的构建,可以从园林植物的高度上着手,通过将树木由低到高的排列,一方面能够增加整个园林的层次感,另一方面也因树种的颜色不同,继而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增加美感。
3、凸显季节性
最后,作业人员在园林工程设计作业时,还需要考量园林四季的景观性。为此,其需要依据四季变化的特点进行植物的合理化配置,从而提升园林的季节性。
关于凸显园林植物配置的季节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间错地种植四季的花木来实现。比如种植早春时节的迎春花、初夏时的紫藤萝、深秋季节的银杏以及寒冬时期的岁寒三友(梅、松、竹)。总的来说,在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上,需要相关人员遵循一年四季都有花、一年四季都有树的理念。
结束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作业在开展时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园林植物应用的原则以及配置方式进行作业。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质量、效益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满足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的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张佳平,丁彦芬.中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评价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6):18-23+31.
[2]刘桂兰.观赏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突出重点与展示多样性问题[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7-58.
[3]杨潇怡,王妙媛,于晓英.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1,(2):138-141.
[4]祁舒展,魏家星,姜卫兵.园林植物消霾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6,(1):104-107.
[5]王永路,孙正海,辛培尧.基于园林植物的SSR标记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园艺,2015,(7):4-6.
[6]黄珂,吴铁明,吴哲.过路黄组植物研究进展及园林应用展望[J].林业调查规划,2017,(4):47-50.
论文作者:覃金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作业论文; 我国论文; 原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