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衍那永恒的道德价值--以印尼马来语文本为例_罗摩论文

罗摩衍那永恒的道德价值--以印尼马来语文本为例_罗摩论文

《罗摩衍那》的永恒道德价值——以印尼马来文本为分析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来论文,印尼论文,文本论文,道德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也许,世界上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影响最大的地区莫过于东南亚。《罗摩衍那》几乎在东南亚所有的国家都曾经广泛传播,不但被统治者所利用,而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罗摩衍那》是“最初的诗”,它的艺术成就开辟了新时代,它的语言、它的比喻、它的写景、它的情节等等都是印度后世文学的典范等等。然而,笔者认为,东南亚各大宗教竞相模仿和改写《罗摩衍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包含着人类所共有的伦理道德因素。

印尼爪哇文本《格卡温罗摩衍那》(Ramayana Kekawin)和马来文本《罗摩圣传》(Hikayat Sri Rama)在东南亚影响较大,曾被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们所接受和传播,而且都具有典型性。其中《格卡温罗摩衍那》与蚁垤的《罗摩衍那》情节和内容最为接近。我们重点以印尼和马来两个文本为例,用伦理学理论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为人类所共有的伦理道德,着重分析其道德结构、道德内容、道德核心和基础,并试图探讨伦理道德发展的趋势和道德教育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罗摩衍那》的道德结构和内容

伦理学就是关于道德的学说,就是以道德为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科学。这是国内外伦理学家的共识。而道德又是什么呢?“所谓道德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照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8页。)换句话说,伦理学就是善恶之学,善恶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以伦理学评价《罗摩衍那》,就是用道德的标准,也就是用善恶的标准去分析它。

伦理学还认为,道德是阶级性和全民性的统一,或者说是具有阶级性的因素和具有全民性的因素的混合。因此在《罗摩衍那》中,这种永恒的价值,这种超越历史和阶级界限的、为人类所共有的思想就是其伦理观或道德观或善恶观中的全民性因素。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所以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有不同的善恶标准。例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并不认为贩卖奴隶、杀死奴隶是违反道德的。在印度,四大种姓之间的道德规范也是有差别的。在《罗摩衍那》中,刹帝利(以罗摩为代表的正义一方)和婆罗门(以罗波那为代表的邪恶一方)也有不同的善恶标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意识不仅仅由各阶级的经济关系所决定,而且也是为各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然而,道德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全民性。所谓全民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道德的共性。二是从历史发展的横向看,同一时代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道德的共性。(注:魏英敏:《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昆仑出版社,2001,第40-41页。)此外,道德的阶级性和全民性是统一的,是混合在一起的,并不是黑白分明,一目了然的,有时是很难分辨的。

(一)《罗摩衍那》的道德结构层次

道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概括地说,道德主要包含三种因素: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其中道德关系是核心。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分析,可以看出《罗摩衍那》的道德现象是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1.从伦理学角度看,《格卡温罗摩衍那》涵盖了道德关系中所有的四个层次:一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罗摩兄弟之间的关系,罗摩父子关系,罗摩夫妻关系,须竭哩婆和波林的兄弟关系,十首王兄弟关系,以及罗摩与十首王、波林、须竭哩婆、哈奴曼之间的关系等。二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罗摩四兄弟和阿瑜陀王国的关系,须竭哩婆、哈奴曼与猴国的关系,罗波那、维毗沙那、鸠槃竭叻拿与罗刹国的关系等。三是集体与集体的关系:阿瑜陀国与猴子国、罗刹国之间的关系等。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罗摩和悉多与大自然,如花、鸟、动物、植物的关系等。

2.从社会学角度看,《罗摩衍那》也包括了四个层次:个人道德、婚姻和家庭道德、社会道德和自然道德。一是个人道德:其中罗摩、罗什曼那、悉多、哈奴曼、十首王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情感极为典型,各具特点。二是婚姻和家庭道德:罗摩夫妻、罗摩兄弟和罗摩父子之间的道德堪称典范;与十首王家庭关系(兄弟、母子、祖孙)和波林兄弟之间的道德行为准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三是社会道德:以上各类人物在社会交往中均遵循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在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的时候,罗摩的兄弟、朋友和盟友们讲信义,守诺言,团结互助,共度难关,这都是社会道德。四是自然道德: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罗摩和悉多把花、鸟、动物、植物均看作与人同类,感情相通,都是人类的朋友,表现了“梵我一如”的印度哲学思想。

3.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罗摩衍那》所具有的三个心理要素(知、情、意),则更能集中地体现它的伦理道德价值和意义。

首先是“知”字。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说:“知识即道德。”意思是,要有道德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道德”,即要懂得道德方面的知识。罗摩无论作为神,还是半神半人,还是一位贤明的国君,在这方面都堪称伦理道德大师。他对弟弟婆罗多和维毗沙那的两次长篇说教,其思想之深刻,其内涵之丰富,不但在印度,而且在东方的伦理学历史上大概也是罕见的,也是值得伦理学家认真研究的。

其次是“情”字。“情”是指“感情”。就是说,道德还包含情感的意味。从道德意识到道德关系,再到道德行为,都会表现某种程度的善恶情感。印度喜欢用“味”(Rasa)来评论作品。味共有10种: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平静和慈爱。印度两大史诗都是十味俱全,但还是各有侧重。《罗摩衍那》所侧重的就是悲悯和慈爱。作品从失去情侣的雌鸟的哀鸣到罗摩的放逐和悉多的被劫,再到悉多被放逐和最后悉多投入地母的怀抱,悲悯的情调始终贯串其中,即使猴子大军和罗刹大军的激战也写得十分悲壮感人。

最后是道德心理的第三个因素“意”。“意”在这里是“意志”的意思。道理很简单,如果只有知识和感情,而没有意志去实践,那么一切道德准则都是一句空话,不可能落实到行动之中。罗摩被放逐后在森林中修行了14年,以惊人的意志恪守“达摩”,尊父敬母,礼让王位,甘修苦行,毫无怨言。就连十首王罗波那也以倒挂树下的方式修苦行12年。他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终于感动了真主,被赋予四大王国,威震四海。当然后来他狂妄暴戾,本性难移,还是成了一个罪恶之人。(注:马来文Achadiati Ikram,Hikayat Sri Rama,Penerbit UI,1980.)可见,《罗摩衍那》的道德层次十分丰富,而且非常复杂。《罗摩衍那》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史诗作品,而且堪称一部道德关系大全,一部艺术化了的道德经典。

(二)史诗中道德的全民性因素

史诗《罗摩衍那》2000年前便已问世,在道德关系上自然会打上那个时代的阶级和社会的烙印,反映出不同阶段和不同阶层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然而,笔者认为,《罗摩衍那》中含有更多的全民性道德因素,这些人类共有的道德因素经过了2000多年的考验,将继续规范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1.一夫一妻,平等相爱

《罗摩衍那》的各种文本,无论出自哪个国家、什么年代,其道德关系中最成功最感人的描写莫过于罗摩和悉多的夫妻关系。

罗摩和悉多的夫妻平等、相亲相爱的关系,以及一夫一妻、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堪称世界文学作品中最早、最优秀的万世楷模。罗摩和悉多的夫妻感情经过了多次严重的考验。新婚不久,罗摩被流放森林14年,夫妻两人面临生离死别的现实。这时悉多不听宫中文武大臣的好心劝留,毅然抛弃了优裕舒适的宫廷生活,甘愿和丈夫一起流放,不怕毒蛇猛兽,不顾烈日风雨,在森林里与罗摩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十余年的艰苦生活。第二次重大考验是他们的另一次生离死别。悉多被十首魔王掠走,夫妻俩日夜思念,悲痛欲绝。罗摩失去悉多,心急如焚。他问飞禽走兽,他问花草树木,他愤怒悲伤,甚至几次晕倒在地。罗波那的妹妹首哩薄那迦向罗摩真心求爱,罗摩毫不动摇地说:他已经有妻子,不能娶她做二房。而悉多呢,十首王和罗刹女百般威胁利诱,答应给她人间最真挚的感情和最豪华的生活,企图消磨和摧毁她的意志。可是悉多的内心只有罗摩,使十首王无可奈何。当哈奴曼要背她渡海,离开楞迦岛时,她不愿意让自己丈夫以外的任何男人接触她的身体,竟放弃了一次难得的而且可能不会再有的逃命机会。妻子对丈夫忠贞不二,这是古今中外最常见的题材和形象,也是封建社会夫妻道德的首要标准。可贵的是《罗摩衍那》不但描写了悉多对丈夫的忠贞,也刻画了罗摩王子忠于妻子的形象。罗摩身为王子,没有像他父亲十车王那样,娶三个后妃。即使在他恢复王位而悉多被放逐森林之后,他依然深爱悉多,不另娶妻子。因此,几千年来,罗摩夫妻之间的忠贞不二的婚姻品德令世人感动、钦佩和赞叹。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夫妻关系的道德,《格卡温罗摩衍那》(蚁垤的《罗摩衍那》更是如此)表现了相当超前和适度开放的思想,即提倡夫妻性爱的和谐以及性爱和情爱的结合。例如:在与悉多离别的日子里,罗摩对悉多的朝思暮想;在与悉多重逢的时刻,罗摩与悉多的喜悦和欢乐,都是和性爱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罗摩和悉多之间强烈而真挚的爱情总是和他们性关系的和谐和美满分不开的。又如罗摩和悉多离别后,罗摩的心情总是随着季节而变化:春天草木葱茏,繁花似锦,撩人的春色激起罗摩的情欲。雨季来临,万物生机盎然,鸟兽求偶,更使罗摩难以忍受情欲的痛苦和折磨。罗摩和悉多团圆和罗摩登基庆典结束后,有这样一段对罗摩和悉多性爱的描写:

国王和王后双双走入寝房,满怀对情欲的渴望。铺着褥子的床香气袭人,灯光是那样的明亮,配钩的窗帘闪闪发光。(XXVI,29)

夫妻俩饱受长期别离的痛苦,如今爱神的光临使他们沉浸在爱欲之中,一切相思之苦将被驱逐殆尽,但愿此举能带来王子诞生的喜讯。(XXVI,30)

胭脂的香味更激发了他的情欲,饮料的刺激使他快乐无比。性欲的高潮让他有所节制,因为爱情就像粘贴牢固的油漆。(XXVI,34)

性爱是一切动物和人的本能。人类进入文明以后,情爱便逐渐成了两性关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只有情爱,而没有性爱,夫妻之间就不会有真正和谐美满的关系。也就是说,爱情和情欲是不可分开的,两者完美地结合才是理想的夫妻关系。《罗摩衍那》在夫妻关系的描写上客观地反映了人类婚姻道德的本质,同时也为人类的婚姻道德提供了完美的典型形象。

2.宽容礼让,亲如手足

《罗摩衍那》中感人至深的是罗摩四兄弟的手足之情。其中最突出的孝悌典型是罗摩的弟弟婆罗多和罗什曼那。婆罗多是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代替罗摩摄政的。他虽然也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但决意不即位当国王,甚至连临时国王也不当。他不辞辛苦去森林中寻找哥哥,亲自恳请罗摩回宫继承王位。婆罗多不留恋阿瑜陀城的繁华和宫廷的富贵,把处理政务的地点迁到城外一个艰苦的地方。他离开妻子,以苦行者的身份,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而罗摩呢,他甘愿流放森林14年,不管弟弟如何恳求也不回宫。14年后,罗摩回来,顺利地继承了王位。这种兄弟让国的事情,在世界古往今来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罗什曼那本来与宫廷风波无关,本可以在宫中舒舒服服地当他的王子。他跟随哥嫂流放森林,完全出于正义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他甚至把罗摩当成主人,以仆人的身份去森林保护哥嫂。有一件事在现代人看来很是有趣:悉多被劫时,为了让自己有迹可寻,从空中向地面抛下几件首饰。猴子们发现后,呈上罗什曼那。可他却没辨认出来。原因是,罗什曼那跟随兄嫂时,一直走在嫂子的后面,“目不斜视”,不敢抬头,以至只认识嫂子的脚镯,而不认识嫂子的头饰。大概这既是对尊嫂如母的礼法的恪守,也是一种君臣关系和主仆关系的表现。在和罗刹国十首王的战斗中,他几次英勇奋战,出生入死;罗摩也几次为他的死亡而痛不欲生。虽然婆罗多和罗什曼那的才能和性格各有不同,但他们在忠于罗摩和拥戴罗摩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阿瑜陀国才一直保持稳定,才没有造成分裂。当然,依照现代人的观点,兄弟俩不论谁是君臣,都不应该有这种主仆关系;即使尊嫂如母,也不该如此过分。

祸起萧墙的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是不胜枚举的。为了争夺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残杀,造成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灾难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兄弟争立的事情时有发生,往往伴随着流血和战争,引起社会动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封建社会,王族家庭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家庭关系的和谐也都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家庭道德历来为政治家及宗教界的领袖和学者们所重视。

3.民族融合,平等相待

《罗摩衍那》主要描写了三个国家的关系:阿瑜陀国、猴子国和罗刹国。阿瑜陀国和罗刹国势力相当。代表阿瑜陀国的罗摩团结猴子国,并依靠猴子大军战胜了罗刹国。此后,三个国家的臣民纷纷拥戴罗摩做三界大一统的国王。此时,罗摩起码可以乘势统一三国。但罗摩并无此野心,他帮助须竭哩婆杀死哥哥波林,立须竭哩婆为王。同样他团结并重用前来投诚的罗波那的弟弟维毗沙那,在杀死罗波那后又拥立维毗沙那为王。维毗沙那登基前,罗摩还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教导他如何执掌政权,造福国民。罗摩战胜十首王罗波那以后大摆庆功宴席,猴国国王须竭哩婆和罗刹国国王维毗沙那和罗摩兄弟并排而坐,尽兴畅饮,而后带着罗摩赏赐的大象、马、男女仆人各自回国。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当时罗摩统一了三国,会更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更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但从另一个角度,即从道德关系的角度评价,罗摩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以及恪守不骄横、不称霸的国际关系原则,尤其值得当代人效法。

4.谦逊温和,不骄不躁

这一点似乎不被读者特别是不被中国读者所注意,但的确是蚁垤的《罗摩衍那》、爪哇文本《格卡温罗摩衍那》,尤其是马来文本《罗摩圣传》所十分强调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罗波那的前后变化:他从小顽皮骄纵,12岁便伤害无辜,被爷爷放逐深山。他以倒挂的方式修苦行12年,感动了先知和真主,被赋予天、地、海洋和地下四界的无边王权。但先知有言在先:不得骄横无忌,背弃百姓,否则将失掉所有的权力和名誉,并引来杀身之祸。罗波那信誓旦旦,得到了先知的信任。起初,罗波那的确不违誓言,公正廉明,不徇私情,博得臣民的信任。但后来,他逐渐变得狂妄起来,如轻信谣言,滥杀无辜,放逐女儿,刚愎自用,不听好言劝告等。《格卡温罗摩衍那》中,在罗摩即将攻入楞迦城的关键时刻,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写罗波那的弟弟、母亲和爷爷对罗波那的诚恳劝告。罗波那对此不但无动于衷,反而暴跳如雷。罗波那被杀后,已经归顺罗摩并帮助罗摩打败哥哥的维毗沙那,面对哥哥的尸体,伤心地哭诉自己为什么投奔罗摩,罗波那为什么遭此厄运。第XXIV章竟用10颂的篇幅讲述罗波那是如何目无长者,骄横狂妄,对爷爷和弟弟的劝告当作耳边风的。马来文本的《罗摩圣传》一再强调罗波那向先知和真主许下的诺言,明确指出由骄横变得残暴是罗波那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与罗波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罗摩的温和、耐心的形象。在《罗摩圣传》中,罗摩对恐惧敌将的猴子兵们不是像其他将军那样训斥和责骂,而是耐心地说服教育。他鼓励猴子兵说:“咳,猴子兵,不要怕,有我呢!”罗摩对哈奴曼的过错更是耐心地启发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注:Achadiati Ikram,Hikayat Sri Rama,Penerbit UI,1980,p.54.)他认为并不厌其烦地强调,一个国王、一切高尚的人都必须温和耐心、不骄不躁。他说,国王要像温柔的月神那样使每个人心旷神怡,国王的和蔼和温情要像月光那样让世人喜爱,国王的微笑犹如生命之水。

二、《罗摩衍那》的道德核心和基础

以上列举了《罗摩衍那》所表现的具有全民性的道德内容。现在我们来探讨它的核心和基础。

笔者认为,在爪哇文本《格卡温罗摩衍那》中,罗摩提出的“八德”集中地反映了他的道德核心和基础。“八德”思想是罗摩在两次长篇说教中提出的。第一次说教,即罗摩在对弟弟婆罗多的说教中还没有明确提出“八德”的概念,但已经包括了”八德”的内容。他讲述了在政治、法律、国防、人民福利、宗教、道德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之道和为君之道,一再强调关心百姓、关心奴仆、关心部下和为民造福,在33颂的篇幅(Ⅲ,53-85)中提到“民众”、“百姓”的地方就有十多处。罗摩的第二次说教,嘱咐即将登基继位的维毗沙那要深谙为君之道。这次说教共有52颂(XXIV,99-124),明确提出了“八德”概念。

“八德”(Astabrata)的意思是“八种行为”,最初的来源是指八位天神的八种行为或八种品德。罗摩认为,一位贤明的国王必须集八神的品德于一身,才能永保江山,天下无敌。这八位天神是:雨神(Hyang lndra)、阎罗(Yama)、日神(Surya)、月神(Candra)、风神(Bayu)、财神(Kubera)、海神(Baruna)和火神(Agni)。“八德”的具体内容是:

雨神之德:为人间普降甘霖,让国王的恩惠广施黎民百姓。

阎罗之德:惩处恶人,折磨他们死后的灵魂。国王要严惩罪犯,铲除一切颠覆国家的罪人。

日神之德:慢慢地吸收水分。国王要戒骄戒躁,不卤莽,不草率。效法日神就一定会胜利辉煌。

月神之德:柔和的光使每个人心旷神怡。国王的和蔼和温情让世人喜爱。国王的微笑犹如生命之水。每一位老人和隐士都要受到人们的尊敬。

风神之德:无声无形,吹遍每一块土地,触及每一个人。国王要像风神那样体察民情,了解社会。国王要明察秋毫,风就是国王看不见的眼睛。国王是风神的化身,神秘而贤明。

财神之德:亭受娱乐要节制,吃喝打扮不过度。

海神之德:手握的盘龙长索,是他神奇的捆绑利器。国王要效法海神,充分行使权利,制服一切坏人。

火神之德:毫不留情,把敌人烧焦。国王的凶悍要像熊熊的烈火,把进攻你的每一个敌人都消灭掉。(XXIV,53-62)

接着,罗摩用一连串比喻进一步解释了上述“八德”的含义,形象地说明“八德”之间的关系(XXIV,65-86),例如:“富民的行为如国君的王宫,坚定的信念是王宫牢固的殿堂,爱民是王宫坚固的支柱,仁爱是王宫的基础”;“地母的责任重如高山,国王的仁爱要惠及每一个国民。社会秩序要整治改善,国王的责任是擎起大山”。罗摩还说,“国王看重的不是财富,不是情欲,也不是名声,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坚守善行”,(XXIV,81)“国王的目的是为民造福,不懈地努力,保持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安定”。(XXIV,86)

很显然,罗摩的上述说教集中地体现了“民为邦本”的道德思想。“民为邦本”就是孔子的“为民”、“利民”思想,就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为众人服务”的道德,就是人人要“以服务为目的,不应当以夺取为目的”的人类最高道德。(注:《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706-707页。)笔者认为,民为邦本的思想就是罗摩的道德核心,而其道德基础就是“仁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格卡温罗摩衍那》中,主人公罗摩的仁爱范围不仅限于人类社会,而且遍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他把大自然的一切看成是有情感的生灵;他的一切喜怒哀乐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不仅仅是《罗摩衍那》的一种写作技巧,或叫拟人化,或叫比喻,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尤其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例如:鸟儿在调情,狮子和老虎突然变得仁慈起来,和小鹿和睦相处,像兄弟般往来。罗摩还形象地比喻,“仁爱是舵,忠诚是船”。(VVIV,107)国王高尚的品德可以使一切好斗的动物友爱和谐,更何况宫中的臣僚,哪个不对国君忠心耿耿。

总而言之,史诗《罗摩衍那》所蕴涵的道德关系、道德结构、道德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道德核心和基础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趋势:人本主义和文化融合

通过对人类道德文化发展的审视,《罗摩衍那》起码可以给我们下面两点启示:

(一)人本主义: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和归宿

《罗摩衍那》和《论语》都强调“仁”,强调“爱民众”、“关心民众”、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关爱,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概言之,就是强调人的道德教育,强调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然而人类对人本主义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却有很多历史教训。

19世纪以前,人本主义的道德教育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尤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加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极大的重视,科学主义成为教育的主流思潮。但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造成了种种世界危机和人的悲剧,向世界教育提出了空前的挑战。教育对这一挑战的重要反应就是复兴人文主义道德教育。70年代以来,人文学科的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学校的人化”和“教育的人化”、“人性化”、“人道化”的主张。教育学家们提出,为了使人成为实实在在的人,必须提倡一种新的人道主义,以补偿我们内在的不平衡,创建新的伦理的、政治的、美学的和社会的推动力,恢复人类之间的友爱、团结和牺牲精神。目前,人文主义道德教育的复兴已成为趋势。教育学家预见,在21世纪里,科学主义将仍然保持其稳固的地位并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人本主义也将进一步复兴,而且与科学主义相融合,由此将产生一个新的概念:科学的人道主义。

诚然,人类社会的维系主要靠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然而,人类的未来,不论科学技术如何高速发展,如何影响人类的物质生活,人本主义始终应该被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始终应该指导和左右科学主义的发展和服务方向。否则,十首魔王就会重新回到人间,肆意作恶;害人的罗刹就会到处横行。搅得世界永无宁日。这样,罗刹国就会越来越多,即使神通广大的罗摩也将束手无策。

(二)大势所趋: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语言、道德、艺术、宗教及民俗等。它们对民族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凝聚力。它们既有民族自己的特性,也包含各个民族的共性。纵览人类文化变迁的历史,可以发现,道德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如此。而且,从《罗摩衍那》和《论语》的比较,到《罗摩衍那》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再到《罗摩衍那》的超民族、超宗教的特点,似乎可以这样说,世界各民族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虽然各有不同,但其共同性和一致性远远大于其特殊性和差异性。正因为各民族道德文化的共同性大于特殊性,一致性大于差异性,所以各民族人民才有友好和交流的共同基础,世界各民族的往来和团结才有可能。其实,佛本生故事、圣经故事、伊斯兰先知故事等作为文学作品,其道德的核心内容,即人类道德的永恒因素、全民性因素,早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并成为世界各民族的公共财产。人类从以《罗摩衍那》、《佛本生故事》、《圣经故事》等文学作品为道德载体的文明时代开始,发展到经济、交通、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统一的全球文化格局已初见端倪,人类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已不再相互隔离,也不可能再有孤立的自身发展。民族的开放、国家的开放,政治和经济的开放,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开放和融合。尽管不同民族、国家和区域的某些文化因素仍然具有(并会长期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和特色,但是这已不再具有已往的重要性。多元文化并存的冲突将被统一文化时代的文化对话和文化融合所代替。

标签:;  ;  ;  ;  ;  

罗摩衍那永恒的道德价值--以印尼马来语文本为例_罗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