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集聚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_集聚效应论文

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业论文,为例论文,变动论文,程度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国外对产业的集聚研究可以追溯到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Marshall首次使用“集聚”概念描述地域相近的企业和产业集中,认为集聚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提出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1]。自Marshall提出产业集聚,即空间外部性概念以来,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对产业集聚不断进行深入探索,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研究。在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三次产业集聚研究高潮:20世纪30年代,Hoover(1936)首次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2],形成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集中在“产业区”或新“产业空间”领域,研究方法是应用宏观经济理论探讨当代生产空间组织的变迁问题[3],这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是从新熊彼特主义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探讨产业集聚创新体系问题。Krugman(1994)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解释[4]。Porter(1995)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提出地区竞争力的著名“钻石”模型,强调产业集聚对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认为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竞争,保持或增加其经济增长速度[5],这标志着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第三次高潮的出现。

国内现有产业集聚研究多是从区域角度,研究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如魏守华对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分析[6],朱英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聚的研究[7],等等。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行业的角度展开研究,即以具体行业(产业)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些反映集聚程度的指标,根据统计资料,度量中国制造业中的20个门类的产业集聚水平和主要的集聚区域,并结合较长时期的时间序列对中国部分制造产业集聚演化轨迹进行分析。

1 研究对象界定与指标设计

1.1研究对象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2002年),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本文研究的对象为C门类制造业中的20个大类。在一国范围考察产业集聚,主要是看某产业主要集聚在哪几个省区,也可以细化到更小的市县单位。本文考察的产业集聚地区维度,按照行政区划,细化到省一级。

1.2指标设计

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集聚水平越高产业布局越不均匀,反之,则布局越均匀。本文选取了二组产业集聚衡量指标:分别为行业集中度指标()、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行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中衡量市场结构最常用的指标,指规模最大的几位企业的规模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本文中作为产业集聚指标,它代表的是某产业规模最大的几个省区占全国该产业总的份额。本文选取三项来直观地观察产业在最大几个省区的集中程度。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用来反映产业区域分布的不均程度。基尼系数是与洛仑兹曲线相对应的一个相对集中度指标,梁琦(2003)用区位基尼系数分析了20个制造业1994-2000年的集聚变化[8],本文借用Amiti和Wen(2004)计算产业集聚度的做法[9],每一行业的基尼系数可用式(1)计算:

对每个行业,以递降的次序把累积相加,以累积的省份个数除以n作为横坐标,的相应累积值作为纵坐标,逐个描出的累积值,所得到的曲线就称为洛伦兹曲线。工业的基尼系数等于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面积的两倍。一个工业在区域间的分布越均匀,该工业的基尼系数就越小。当所有省份在一个工业中所占的份额都相等时,该工业的基尼系数就为0。如果一个工业完全集中在一个省份,该工业的基尼系数就接近于1。

2 实证分析

2.1初步分析

(1)基尼系数分析。表1是2002和2005年全国20个制造行业的基尼系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002-2005年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基尼系数从总体上看呈上升趋势,制造业20个行业中仅4个行业的地区基尼系数有所下降,其他产业的空间集中程度均有所提高。如果将基尼系数大于0.65界定为集中度高的行业的话,从2005年数据来看,有C4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C17纺织业、C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4金属制品业、C22造纸及纸制品业、C35普通机械制造业这8个行业属于集中度高的行业,且高技术行业的集中程度普遍较高。通过2002与2005年间各产业工业生产总值的基尼系数比较可以看出,共有6个行业的基尼系数上升幅度超过4%,说明在这些行业存在空间集中加强的趋势。

(2)集中度分析。表2显示了2005年各行业的数值。在一个省份集聚程度最强(最大)的行业是C28化学纤维制造业,最大集聚地浙江省在全国的比重达到36.97%。第二位C4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其值也高达36.42%,最大集聚地是广东。并且这两个行业的第二集聚地都是江苏,比重分别是30.17%和19.56%,第三集聚地分别是山东和上海,两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5.64%和12.72%。

第一集聚地规模超过全国25%的还有C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33.46%)、C13食品加工业(27.97%)和C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25%)三个行业。其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集聚特征类似,即第一集聚地和第二集聚地分别都是广东和江苏。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最高的几个行业,的值都很高。超过70%的行业分别是C4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81.26%)、C28化学纤维制造业(81.05%)、C17纺织业(77.13%)、C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76.57%)、C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4.97%)和C34金属制品业(71.85%)。造纸及纸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前五位集中度也较高,超过或接近60%。最低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4.5%)。

根据上面多组指标的分析,基本可以得出:C4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C17纺织业、C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4金属制品业、C22造纸及纸制品业是集聚程度最高的7个行业,而C27医药制造业、C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15饮料制造业、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25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是集聚程度最弱的5个行业,其余几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处于中间水平。

2.2细化分析

现实中的产业集聚体现更多的是中小类行业的区域集聚,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船舶、航空航天器等都各有自己的集聚地和集聚特征。所以,如果单纯考察大类的集聚情况,不进行细分,往往会得出不科学的结果。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分别选取了在大类统计上集聚程度不同的行业进行细化分析,以期得出更科学的结论。这几个大类分别是:C4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之所以选取这三个行业,还因为以上三个行业占20个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很高,且近年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05年这三个行业的总产值占到20个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3.94%、11.09%、8.12%,对这几个大类进行细化分析的方法是分别选取各类中的几种代表性产品,计算这几种产品的集聚基尼系数以及区域集中度指标,并把这些指标值与前面计算过的大类指标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前面分析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中国具有很强的集聚性。下面选取了该行业6类代表性的产品:微型电子计算机、载波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考察它们的集聚程度和集聚特征与大类的异同。表3列出了这六类产品的相关集聚指标,它们的集聚程度不同,集聚性最强的是载波通信设备,由于技术要求高和受市场需求规模限制,全国只有广东、江苏、四川和北京4个省市生产,在这4个省市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又是最主要集聚区,广东的产量超过全国的60%,广东和江苏两省的产量之和超过全国的90%。基尼系数超过0.9。其他5类产品的集聚性从强到弱分别是程控交换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彩色电视机和家用电冰箱。这个排序基本体现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技术性高的产品的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大类平均水平,而技术含量稍低的彩电、冰箱等产品生产的集聚性则低于大类平均水平。另外,不同产品的集聚地和次序也有所不同,6类产品中有4类为广东或北京是最大的集聚地,另外2类的最大集聚地分别是江苏和山东。作为大类的前五位集聚地,广东在各种产品生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江苏、上海和北京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集聚地,天津主要是移动电话机的生产集聚地,山东、四川、辽宁和安徽等省主要是家电产品的重要集聚地。

(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和铁合金冶炼几个门类,是规模经济性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应该具有较强集聚性。但是前面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该行业的整体集聚性不强。对行业主要产品的集聚性分析(见表4)表明,生铁、钢材和铁合金的集聚性也都不强。但是炼钢中的部分产品特别是技术难度大的产品的集聚性相对较强,普通中型钢材和普通大型钢材都比炼钢的平均水平高,而且大型钢材的集聚性显著。在钢铁压延加工方面,不同产品的集聚性也是不同的,线材的集聚性很弱,低于大类的平均集聚水平,但薄钢板的集聚性则很强,它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实力的大型钢铁厂。通过对钢铁行业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钢铁行业整体集聚性不强,几乎分散在全国所有地区,但某些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的产品的集聚性较强。

(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产具有强烈的集聚性和规模经济性,而中国的情况是该产业遍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其中,汽车产业分布在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以外的27个省市区,摩托车生产也分布于全国20个省市区,所以,前面测度出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较低。另外,由于大类将铁路运输机械、航空航天器、船舶等都统计在内,所以得出的集聚度意义并不大。现在,我们单独考察汽车(包括轿车)、摩托车、自行车生产的集聚情况。表5数据显示,相对于大类平均集聚水平,轿车、摩托车、自行车都具有更强的集聚性。虽然它们的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很多产区的生产规模非常小,主要产能还是集聚在少数几个省市区。如自行车,前五位集聚地的产量就占到全国的96.61%。摩托车生产主要集聚在广东、重庆、浙江、江苏和天津,广东作为最大的集聚地,产量占全国的近1/3,重庆的产量也超过全国的20%。如果把所有汽车生产(包括客车、货车、轿车等)综合考虑,则计算出的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基尼系数、集中度指标也都较低。可见,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分析,如果将多种产品合在一起分析,集聚程度往往会被低估,把产品分开分析能得到较科学合理的结果。

对制造产业行业集中度指标的研究可以看出:不论是大类的区域集聚,还是中小类行业的区域集聚,前5位集聚区大多是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几乎榜上无名。这说明在产业集聚水平提高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产业高度集聚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使得经济发达地区形成良性循环,而其扩散效应由于诸多条件限制难以有效发挥,这样使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甚至较长时期内无法弥补。

2.3产业集聚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制造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从国际范围看,制造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制造产业通常采取集聚方式使某类产品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战略》一书中,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如果说以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度还不高的话,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这种关联度已经并将进一步增强。对大多数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而言,在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地方,总是存在着一定形态的产业集聚。因此我们可以引出一个基本判断:我国已经进入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关联的阶段,而且这种关联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加强。

我们对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建立产业工业总产值与产业基尼系数的回归模型,来刻画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制造产业集聚过程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尼系数最高,可以作为产业集聚的典型代表。因此我们选择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根据表1计算的中国制造产业基尼系数,结合《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2006年的工业总产值,可整理数据如表6。

利用SPSS12.0对样本数据进行多次拟合,得到最优趋势方程:

对Y和X做Speaman检验:rs=0.973,Sig=0.000,说明工业总产值与制造产业中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基尼系数高度正相关。研究认为,产业空间集聚与工业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深层决定因素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了集聚产业结构的形成;集聚产业结构的规模经济、组合经济反过来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二者良性循环的结果是产业集聚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升。

3 结论

(1)市场机制已在中国制造业产业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行业呈现出良好的集聚性,“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布局基本被打破。但是仍有一些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制造业部门布局十分分散,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等,因为绝大部分的省市在制定发展计划时,都将这些产业定为主导产业或者重点产业,它们享受地方政府的各种保护和优惠条例,布局脱离行业特征和市场规律,仍然呈现遍地开花的现象。

(2)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较规范的市场环境,具备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服务能力较强,消费前景广阔,进出口便利,各种资源汇聚于此,对许多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吸引力,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构成中国制造业最主要集聚地。且这种集聚具有进一步强化的态势。

(3)集聚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制造产业的集聚会进一步导致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集聚地区的工业产值和技术创新能力将会快速增加。从而得出了产业集聚会促进集聚地区制造业不断发展、落后地区制造业进一步衰退的结论。因此,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技术溢出、要素共享等正的外部性,产业集聚和区域差异会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针对这一制造产业集聚趋势,笔者认为,要缩小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区域经济差异,只有通过政府的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落后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

标签:;  ;  ;  ;  

制造业集聚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_集聚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