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创造能力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模式论文,能力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2883(2001)02—0064—04
我国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主要通过学历教育、专业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和教学实习来完成,这种做法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兴起了用微格教学训练师范生的新模式,但微格教室设在大学里,训练时,师范生面对自己的大学同学和老师,与实际面对学生是两码事,不能真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启发式教学。所以,对于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其创造力需逐步培养。笔者根据自己15年的教学工作体验和读教育硕士期间所学理论和学习研究,对创造力的结构和创造力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后,认为应该从找出新教师和专家型老教师的差距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的内容和目标、制定培养程序几个方面去构建培养教师创造力的模式。
一、新教师与专家型老教师间的差距
第一,动力结构方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体验到专家型老教师热衷于自己的教育工作,工作非常自信,且有浓厚的创新兴趣,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设计新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设计或改进实验,即使受到挫折,也能克服重重困难,直到取得成功。所以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往往是专家型老教师的特点,然而这正是近年来毕业的师范生所缺乏的,他们成长于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创新意识很弱。
第二,知识结构方面。舒尔曼提出专家型老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有关教育目的价值及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等。研究者伯利纳发现专家型老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情境的安排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对所教的学生和课程具有清晰的知觉,他们能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生和差生的方案,并且为了有效地组织课程讲授和课堂活动,能补充许多超出课本、教学计划中缺少的东西。专家型老教师所具有的这些关于课堂、课程和教学的知识结构,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安排和组织教学,而这些恰恰是新教师所缺乏的。可见,知识结构的差异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差异。
第三,智力结构方面。专家型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变化,熟练地掌握教材知识及其知识的结构框架,同时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学习的易、难点,所以专家型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情况高效率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新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挖掘教材不透,所以在知识加工方面表现得低效、不灵活。
第四,能力方面。专家型老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开发学生潜力的能力以及准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工作多年的专家型老教师已经具有了与同事交流合作、相互团结、相互谅解、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而新教师需逐步锻炼才能具备这些能力。
第五,元认知的监控能力和反省能力。元认知的监控能力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学监控能力,由于专家型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他们的某些教学行为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所以他们比新教师在单位时间里能处理更多的信息,更有可能监控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检查其行为的准确性,并且遇到特殊问题或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对原有的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因此,专家型老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的调节与控制、评价与反馈上明显优于新教师,表现出很强的教学效能感。另外在课后,新教师不像专家型老教师那样,对自己教学的行为、方法、程序以及实验的操作等方面进行反省,然而反省才能使自己不断改进和创新。
第六,实验能力及教育发展学生的能力。不论是实验还是教育研究,不论是实验的操作还是实验的设计,不论是误差处理还是结果分析,专家型老教师的研究能力都要比新教师熟练得多。新教师的实验设计、操作、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另外,专家型老教师由于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实验能力且对教材挖掘得比较透,所以他们会适时地在教学和辅导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以及学科美的教育。也由于多年的经验,专家型老教师了解学生特点,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去学习,能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再者,专家型老教师对超常学生能给予特殊辅导,使其优先发展,这些能力也是新教师所缺乏的。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新教师和专家型老教师间的差距,笔者认为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二、训练内容及训练要求达到的目的
第一,动机及意志的培养。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产生改造世界、努力创新的意识,产生创新动机。另外,通过奖励使其产生创新的外在动机,从而内外动机交互作用,以实现其最终目标。同时,开展持久性的活动,以锻炼新教师的意志,使创造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使其广泛和深入地持续进行,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第二,知识结构的完善与强化。学科知识、创造心理学、创造技能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实验与设计的知识,构成教师创造力的理论知识结构。由教师的创造能力结构说明,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在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中对创造活动起定向的作用。以物理学科为例,知识学习的内容及目标如表1:
表1 知识学习的内容及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物理学知识普通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实验物理
创造心理学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与方式,创造性想象的形式和方
式
创造原理 聚合原理,还原原理,逆反原理,变性原理,移植原理,
迂回原理,完满原理,群体原理
物理教学论大纲,教材,知识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
教学模式,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学习机制,学习的基本规律,学习的测量
与评价,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德、智、体、美、劳教
育
教育学教学的原则、规律、方法、程序及评价,教学策略
与设计
心理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个性心理特性及开发培
养
教学技能理论 技能的分类、功能及其执行程序
实验设计与操作仪器的构造及原理,实验的设计原理,实验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定量统计,定量实验,定性考察与描述的方法
前沿研究成果 自然、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
教育技术知识 幻灯、投影、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知识
学习内容目标
物理学知识掌握
创造心理学掌握
创造原理 了解
物理教学论掌握
教育心理学掌握
教育学了解
心理学了解
教学技能理论 了解
实验设计与操作了解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了解
前沿研究成果 了解
教育技术知识 了解
第三,教学技能、实验技能、创造技能、研究技能、媒体使用技能的操作训练。如表2:
表2 技能的操作训练内容及目标
技能项目训练的重点及目标
演示技能:动作规范,解释清晰,效果显著
实验技能 学生实验:准备充分,组织有序,指导适度
自制改进:结合教学,经济实用,设计合理
指导制作:启发有方,帮助适度
板书:突出重点,布局合理,条理分明,示范性强
语言:简洁流畅,逻辑性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教学技能 导入:导入内容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启发性
讲解:表述清晰,富于启发,语言紧凑连贯
总结:促进同化,突出重点,形成结构,拓展视野
类比法:将创造对象与同属性的已知事物类比研究
设问法:从广度、深度、形状、性能、 制法等方面发现
问题
创造技能 智力激励法:提出新设想,开发新实验,改进原实验用途
联想组合法:自由将两物联想,强制联想
系统提问法:抽象属性,并将抽象概念属性向外延伸,以
列举未知领域的问题
课题选定:具体可行,具有实践和理论意义
资料搜集:真实、可靠、精确
统计处理:具代表性
研究技能 考察描述:宏观、全面地看问题,且抓住问题重心
教育心理实验:合理设计、控制有效、观察细心、 记录
准确、会处理数据
撰写论文:明确研究目的、背景、过程、资料来源、 收
集方法、分析结果
媒体选择:提高教学效率、增进学生理解
媒体使用技能 媒体操作:掌握原理、操作规范
软件设计:实用、有趣、形象、合理
第四,心理训练的内容及目标。在教师的创造活动中,策略性认知技能和元认知的监控水平起着决策和监控作用,通过心理训练,增强教师的调控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能感和教学效果,心理训练的内容及要求如下:(1)心理模式定向:观察分析教学专家的创造性教学过程, 领悟理解其心理动作的要点及程序和操作经验。如实验研究设计的心理过程,指导学生活动的心理动作模式等。(2 )心理模仿训练:模仿专家在相似的情境下,进行相似的教学心理调控。(3 )学生心理的诊断训练:根据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行为,判断其创造动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4)反省内化训练:通过对自己教学、 科研活动的反省评价,自我分析对比,找出与专家的差距,自动调整,最终实现认知内化,提高元认知调控水平,形成积极创新的教学心理。(5 )训练程序:根据教师创造力形成的心理过程特点,其能力的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使其逐渐积累内化。训练程序如图1。
训练程序说明如下:第一阶段,通过政治思想教育使新教师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培养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所以,学校组织新教师强化专业知识、教学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创造学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加强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方面的知识学习;另外阅览史料,体会前人的创造心理过程,观摩专家型老教师的示范教学、辅导和研究过程,从而达到动力、认知、技能的定向。第二阶段,在专家型老教师的指导下,先模仿前人或专家型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验设计、科研计划、媒体运用等,初步尝试创新,只要迈出第一步,在强烈的创新动机作用下自我激励,就会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第三阶段,通过说课、做课、评课活动,让别人给予指导。然后再去实践上课,下课后自己评价实际操作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虚心听取专家们的评课,认真反省,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调整。实验研究时可先将设计说给指导教师听,然后当着专家们的面实际操作。随后自评和他评,这样将会发现不足和错误之处,通过不断地反省,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使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增强创新的自信心。第四阶段,由于能力形成需不断积累才能内化,所以新教师还需大量的实践,不断地反省自己教学、科研的方法、程序、形式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更合理之处在哪儿,效率如何?逐步体会创新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创新的动机和素质,熟练创新技能,使创新成为个体的心理特征,达到由熟练到内化的目的。
图1 创造能力培训的心理训练程序图
从以上训练程序可看出,新教师的创造能力是在学、说、做、评、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实际训练中学、说、做、评、省相配合,反复练习。
第五,训练时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指导教师要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创新意识、推陈出新的意识,允许青年教师胜过自己;专制型的教师,只允许新教师模仿他自己,这样只能起反作用,扼杀新教师的创造力。所以要推选具有民主意识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2 )指导教师和专家型老教师应外化自己的创新心理过程,最好用文字制表或构建心理模式图,使新教师便于模仿训练。(3)以物理学科为例, 针对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特点,笔者认为实验的设计、操作、改进创新应是训练重点之一。(4)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CAI课件的制作与创新也应给予重视。
上述教师创造力的培养模式是笔者经过一年多的理论研究及结合十多年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经验而构建的,由于能力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所以它可以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因此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工作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该模式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收稿日期:200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