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论文_杨娟

杨娟(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611130)

【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期间收治的68 例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34 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4 例患者为康复组,在常规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后,辅以肢体运动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结果:ADL 能力评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 < 0.05),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 < 0.05)。 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康复;针灸【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03-02

脑卒中即脑中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老年人是多发人群。一半以上脑卒中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甚至导致残疾,丧失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1]。因此,恢复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尽早回归社会,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少之又少。主要由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危重,且进行性加重,多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 心律失常、心衰以及肺感染等合并症,因此康复治疗鲜有涉足[2]。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究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偏瘫老年患者的影响,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68 例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期间确诊收治的,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19 例男性,15 例女性;患者年龄56 ~ 78 岁,平均年龄67.5±4.8 岁。康复组患者20 例男性,14 例女性;患者年龄58 ~ 79 岁,平均年龄68.2±5.9 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行常规运动治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辅以轻微的翻身活动、良姿位摆放、关节活动等防治并发症。

1.2.2 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h 后行康复、针灸治疗(1)康复治疗:对患者每隔2h 定时翻身,将患者病床床头提高15° ~30°;保持良好的体位,严格卧床,以正确的体位躺于床上;患侧肢体按摩,对肌张力较高的肌群行安抚性按摩,使其放松,对肌张力较低的肌群,行揉捏与按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训练其坐位平衡;待病情稳定后,训练患者站位平衡及行走;训练患者搭积木、抓取东西、套圈等日常生活能力(ADL),对其日常自理环节进行指导。由于患者病情易变,训练时间应据患者承受能力而定,15min-30min,2 次/ 日,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训练前后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变化。

(2)针灸治疗:康复运动后,休息1h 后,对患者行针灸治疗,针刺处方,主穴为三阴交、内关、人中,配穴为委中、极泉、尺泽,配合速刺穴组为风池、完骨、风府、天柱,痰湿闭窍者加足三里、丰隆,痰热者加天枢、丰隆,阳盛风动者加太冲。治疗半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分别对比两组患者ADL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P <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一疗程的康复治疗后,生活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但康复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Barthel 指数平均评分为(72.52±14.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1.09±15.23)分,对比差异显着,P < 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比较

注:# 表示与治疗前对比,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示与对照组对比,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康复组肺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发生率低,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下表2。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n=34,n/%)

3 讨 论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的常发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年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不断下降,但预后不理想,患者可能丧失语言表达力、行动能力以及一定的抑郁悲观的心理问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但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案例少之又少,主要由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危重,且进行性加重,多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以及肺感染等合并症,急诊医生致力于求救患者生命,疏忽于对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患者往往在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出现患肢痉挛,强直收缩,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尤为重要[5-6]。

本次研究中,ADL能力评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 < 0.05),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 0.05)。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实施早期心理及康复联合干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是:早期康复可刺激患肢感觉和功能;同时在急性期开始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可减少褥疮和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时有效地预防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在早期康复中应注意在患者病情稳定48 h后开始,同时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心肺功能[7]。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常新荣.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05):746-747.[2] 于海霞, 李婷, 黄玉琴. 早期心理和康复联合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2):4553-4554.[3] 涂福香. 早期康复管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232-233.[4] 赵亮, 胡亚军, 朱江. 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并发症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3):801-802.[5] 姜惠丽.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介入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0):214-215.[6] 王珩, 员珊. 早期综合康复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1):36-38.[7] 常新荣.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12,22(05):746-747.

论文作者:杨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论文_杨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