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论文_杨艳梅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论文_杨艳梅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特殊教育是对特殊的对象,运用特殊的方式方法、设备和措施进行的教育,教育对象多是身心有某种缺陷的人,即盲人、听障人士、聋哑人以及弱智儿童、问题儿童,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爱心、耐心和较强的抗压能力。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由于其职业和日常工作内容的特殊性,通常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工作压力源,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为了缓解工作压力,特殊教育教师有其独特的应对方式。基于此,本文从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内涵着手,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阶段特殊教育教师的面临的职业压力类型及其来源,随后阐述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最后笔者探讨了特殊教育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具体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

引言:

纵观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政策支持,教育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特殊教育,由于国家和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各种机构的扶持和帮助,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群体越来越壮大,我国的特殊教育工作逐渐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能够正常的接受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但是长久以来,特殊教育工作者因其工作性质和日常接触群体的特殊性,其所面临的来源于各种因素的职业压力是十分巨大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作资历的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探索出适合的方式方法帮助特殊教育教师减缓职业压力。

一、当前阶段特殊教育教师的面临的职业压力类型及其来源

(一)性别、年龄、工作资历等自身因素

特殊教育教师属于教育行业的一个分支,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工作年限的从业者在身心素质和工作经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从事特殊教育这个行业的相关工作时,男性相对女性来说更加理性,女性更容易受到感情的触动而产生职业压力;年龄性对比较大的特殊教育教师,由于一般工作年限比较长,经验更加丰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少[1]。由于性别、年龄、工作资历等自身因素,特殊教育教师所要面临的压力有着很大的区别,减缓职业压力,避免职业倦怠往往需要不同的引导方式。

(二)工资福利待遇等生活因素

当前阶段,特殊教育行业的工资福利待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待遇增幅没有较大波动。面对日益上涨的物价和社会生活压力,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报酬用以维持日常生活以及家庭养育责任,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行业问题导致的特殊教育教师的生活困难,往往也会给特殊教育教师带来较大的职业压力,压力长久累积就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三)工作环境、工作量等职业因素

与具有身心问题的社会弱势群体沟通交流,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学习生活和专业技能,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工作责任。帮助特殊群体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工作量一般都比较大,大形势下,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环境比较一般,长期工作过程中,特殊教育教师会产生较大的身体压力以及心理压力,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

其一,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情绪衰竭等导致工作态度消极。长期处于工作环境一般、工作量大的压力下,特殊教育教师的身心容易产生疲劳,反映在个人生活上就是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情绪衰竭,反映在工作上就是工作态度消极,特殊教育的效果难以保证。

其二,低成就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殊教育机构对从业者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缺少物质和心理上的鞭策和激励,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会导致特殊教育教师缺乏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特殊教育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特殊教育行业面对的对象是有身心问题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从业者的爱心、耐心以及责任意识、抗压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对普通学校的教师来说,特殊教育教师要经常和身心问题人士沟通交流,帮助其治愈心理创伤,将其培养成能够独立自主、自尊自信以及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因此,特殊教育教师所要面临的职业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为了培养出合格的特殊教育工作者,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卡好职业门槛,对接受特殊教育从业者培训的教师进行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的全方位磨炼,使教师能够拥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一定的自我排遣职业压力的能力,提高特殊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3]。

(二)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师团队的员工管理

当前阶段,我国的特殊教育行业在人才培养和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对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教师参与教育工作后,抗压能力不足则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参考很多发达国家在特殊教育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管理,特殊教育从业者首先要经过师范院校系统的教育和训练,然后再到特殊教育专业化学校学习与身心问题认识的交流方式和教育方式,并且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考核取得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才能从事相关行业[4]。如此人才培养制度下,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高,面临职业压力时有较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能力自我缓解。我国当前在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师团队的员工管理,从而帮助特殊教育教师减缓职业压力。

(三)加大对特殊教育行业的政策扶持,改善从业者的福利待遇和生活状况

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行业尤其是特殊教育行业的政策支持与日俱增,但从长远来看,特殊教育行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较多的特殊教育教师其职业压力的来源是工资福利待遇和生活状况。因此,国家对于特殊教育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应当继续增加,帮助特殊教育工作者提高工资待遇,加大补助的力度,使其拥有良好的生活状态,只有解决相关从业者的个人问题和后顾之忧,才能帮助其消除职业倦怠,促进行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人类个体,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如果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之下进行工作,压力无法得到减缓和解决,职业压力就会逐渐转化为职业倦怠,对个体的身心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尤其是特殊教育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职业压力远远高于普通的学校教师,来自工作范围内外各方面的压力源,特殊教育教师的心路历程需要得到社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为了减缓特殊教育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和产生的职业倦怠,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卡好职业门槛,提高特殊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特殊教育机构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制度,使得特殊教育行业员工管理有制度参考。除此之外,国家应当积极关注特殊教育行业,加大对特殊教育行业的政策扶持,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生活状况。在政策上加强对特殊教育行业的倾斜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促进国家特殊教育行业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姣艳,潘威,严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8(5):802-805.

[2]佟海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25-127.

[3]陈陆霞.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模型的构建[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7):170-171.

[4]陈陆霞[1].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模型的构建[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71.

作者简介:杨艳梅(1981.09-),女,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教师教育,特殊教育。

论文作者:杨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论文_杨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