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工程中的一部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对城市基础功能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绵城市理念逐渐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市政道路设计当中。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应用分析
前言:
城市建设生态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具有很多的优势,既可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又能降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对其建设政策进行不断落实,在此基础上促进市政道路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海绵城市理念的概述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如同海绵一样具有吸水功能,可以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变化做到有效适应,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在雨季的时候可以吸水、渗水和蓄水,同时还能净水,当城市需要用水的时候,可以将水“挤”出来再次利用。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降低雨水以及干旱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同时还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较多的便利。在建设海绵城市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在保证防涝排洪的基础上达到净化、渗透和积存雨水的目的,保证雨水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城市环境受到有效的保护。除此之外。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针对各个系统要做好统筹工作,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自然降水等方面,针对各个水循环利用环节要做好有效的协调工作,使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整个过程中需要给予重视的关键点[1]。
除此之外,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对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以及雨水系统的开发做好统筹工作。通过雨水的截污净化、转输、调节、存储、渗透等以低影响的方式对雨水系统进行开发使其能够实现径流总量的有效控制。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在海绵城市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和雨水系统相互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雨水的排放、转输和收集。对雨水径流进行调节是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主要作用,一般来说是使用深层隧道、调蓄池、行泄通道、多功能调蓄水体、综合选择自然水体等人工设施或者自然途径构建[2]。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城市道路结构层次设计中的应用
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可以看出,城市道路表面积水主要有三种排放形式,一种是直接渗透到道路路基土层中排出;一种是通过路面进入到基层最后通过排水盲管的方式排出;还有一种是道路路面的积水,主要通过路面的间隙以渗透的方式排出。最后两种排放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路的表面径流系数,达到了排水标准,但是却没有完成路面蓄积净化、滞留等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明确提出,7x10-5cm/s是市政道路基层土壤最小的渗透系数[3]。所以,对于负载较高、车流量比较大的道路是难以完成积水渗透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常规的人行道路路面通常使用的是预制混凝土作为道路建设的主要材料,进而是花岗岩。而“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背景下,市政道路设计应当采取新型的透水材料铺装,这种道路建设材料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可以降低地表热量的散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城市生态的有效保护。
(二)城市道路路面高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一般常规设计理念下,市政道路的排水设计通常是将车行道倾斜1.5%到2%,让雨水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由路面进入雨水口。对于车行道而言,绿化带的设计和建造要稍微高一些,以此达到促进路面积水排放的目的。在“海绵城市”理念运用背景下,市政道路设计方式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对路面高低差异的运用让路面的积水可以沿着路面的坡面从高的路面进入到低的绿化带。同时在绿化带内,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溢流口及排水管。在雨季的时候,雨水先对绿化带土壤的水源供给进行满足,在这之后,当土壤湿度达到饱和之后,利用溢流口和排水管对剩余径流雨水进行排放。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可以将渗透装置安装到排水管中,通过渗透装置,雨水可以进入到底层的深处,进而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的补充[4]。
(三)排水盲沟渗透设计与侧石设计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排水盲沟渗透设计也是“海绵城市”理念运用下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环节。就排水盲沟渗透设计而言,需要对PVC管周围的填充进行进一步加强,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使用粒径比较小的多孔材料进行的。运用多孔层对路面积水进行整体协调,由于这类排水管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并且具有占地少的特点,所以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不好进行碎石清理,一旦发生碎石堵塞的情况,就会让渗透效果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在侧石的设计上需要对“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进行严格的贯彻落实,侧分带要设置开口式侧石,通过开口式侧石,雨水可以流入到侧分带下凹式绿地之中,多余的水将会渗透到雨水管当中。
(四)市政道路建设总体规划
在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中,市政道路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但是受到市政道路带状性和平面性的限制。“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排、净、滞、渗”这几个方面。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可以看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城市树木、绿化、河流等自然原生态环境给予有效的保护。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同样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市政道路建设的最开始阶段,应当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已经存在的地理环境,尽可能不要对现有的道路排水系统进行破坏,在这个基础之上,根据规划要求绕开天然湖泊和河流的建设路线,对市政道路建设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利用道路建设人行道、天然的绿化带等完成对雨水的净化、渗透和滞留,在此基础上促进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落实。
结论:综上所述,对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来说,“海绵城市”理念开发模式的运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市政道路和给排水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传统的基础设施对于市政建设需要已经无法满足,市政道路设计人员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这对改善城市水体、控制城市面源污染以及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振波.郑州市常西湖新城市政道路海绵城市技术措施设计与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16(11):53-54.
[2]郁万彬.关于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90-91.
[3]焦红伟.浅谈市政道路管线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5):47-48.
[4]谈旭辉.“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1):119-120.
论文作者:孙玉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雨水论文; 理念论文; 路面论文; 径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