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管理的作用,概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几大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安全;渗漏;管理
因为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的建筑行业和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并且,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不断的优化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管理的作用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确保工程质量,并保证工程在一定时间内完工。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技术管理者能够通过技术管理,能够科学有效的总结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切实确保工程的较高质量,防止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减少工程的成本开支,提高施工企业的实力和社会地位。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技术管理工作片面性强
一些施工企业缺乏统一、权威的施工规范,所建立的制度体系不够全面,容易发生所建制度与企业不相符合的问题。并且没有管理好实际的施工技术环节,导致工程施工完后出现了很多漏洞和薄弱环节。
2.2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对于建筑企业的软件和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很多传统的软硬件因为匹配度落后,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导致了系统缺陷和漏洞的凸显,更容易导致建筑企业组织管理体系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建筑企业没有建立起统一而完善的施工规范和标准,实际施工无章可循,也缺乏相应的约束。
2.3安全施工意识薄弱
安全施工作业是开展现场施工管理的必要和基础,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会影响到工程的实际进度。但因为建筑施工作业者没有较强的安全施工意识,没有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一些施工企业虽然貌似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但是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只是空有形式,走走过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施工人员甚至在施工现场都没有佩戴安全帽,也没有穿安全服饰,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摔伤和砸伤等施工事故,有时甚至会因高处坠物等因素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又因为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好好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无法真正有效的控制好施工要点,难以有效的做到安全施工。
2.4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缺乏足够的团队意识
在进行实际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时,管理人员常常会因为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进行违规操作,最终导致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出现,并且这些违规行为的出现概率越来越高;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进行时,技术人员团队意识不强,在实际施工时不能很好的服从管理,很多时候都是进行一些自以为是的违规操作,导致建筑工程无法按照预期的进度进行,也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导致浪费了很多施工成本。所以,容易导致技术管理的片面性和实效。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3.1技术控制要点
(1)桩基技术
桩基施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旦桩基发生质量方面的问题,一定会导致施工质量与进度受影响,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让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强化管理桩基施工技术,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桩基技术包括两个方面:①沉降技术;②承载力施工技术。其中沉降技术是相对复杂的。在桩基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的平整性,这样才能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桩基施工记录,为后期的施工检查提供依据。
(2)防渗技术
防渗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因为如果控制不当,出现渗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加额外的施工成本。建筑工程防渗的措施主要应该包括下述几个方面:①工建筑工程外墙防渗。项目的外墙属于外围结构,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外墙的防渗工作,提高防渗施工技术水平,降低外墙发生渗漏的机率。导致建筑工程外墙发生渗漏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降雨量不断增多,降雨会对外墙产生一定的压力,压力如果超过了外墙的承受范围,墙体就会出现渗漏现象。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要做好外墙的防渗工作。②建筑工程屋面防渗。在建筑工程屋面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建筑工程屋面的施工需求和特点,对屋面进行彻底清理。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对屋面采取保温措施,在屋面涂抹砂浆,提高屋面和找平层的粘合度,进而保证屋面的施工质量。③建筑工程门窗防渗。相对来说,建筑工程门窗使用的次数比较多,很容易出现门窗渗漏现象。因此,施工企业也要做好建筑工程门窗的防渗工作。
(3)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墙体的节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保温性,施工企业会采取内保温和外保温的方式。但是,为了节能,施工企业可以不在建筑内加入内保温,直接在墙体的外部粘贴保温材料,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节省施工材料。
3.2严格审查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质量
在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各施工单位需要收集、整理和管理各项施工技术资料,并保证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与可靠性,这既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和竣工验收的要求,也是管理部门进行标准评定的主要依据,在提高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质量的审查工作。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工程实施效果和工程的进度,在保证施工技术方案贯彻落实的同时,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资料进行评定与记录,保障工程施工效率。如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开展人人自检和班组互检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的漏洞与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在提高施工人员质量和责任意识的同时,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施工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与荣誉奖励,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施工过程中玩忽职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人员进行惩处,如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扣除单位奖金,严重者需交由检察机关进行处理。
3.3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
由于不同层次的总包单位以及分包单位的实际水平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所以在建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时,我们应考虑到这种差异性,确保所建立的组织体系是行之有效并且科学合理的,在约束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时,不应是单纯的依靠分包的合同了,应将这个组织体系严格的贯彻给每一级的承包商,对于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在工程分包的过程中,对于技术管理的责任应进行有效的转换,同时责任落实到人。另外,不同层次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重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人员的调度工作,做好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储备和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单位各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具备较好的安全意识、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术。
3.4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建筑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施工技术管理首先就要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把关材料质量,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进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管理应该加强对材料验收员的管理,对材料质量严格控制。
3.5通过适当的人员培训,提升技术施工人员的素质
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施工人员的外部流动,培养一批建筑施工水平较高的工人,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管理的服从力度。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对施工期的各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建立施工安全维护小组,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锻炼施工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建立施工人员分工小组,每日指派一定量的计划任务,超额完成则给以奖励。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辅导力度,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人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力量,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施工中岗位众多,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要想对人员进行统一管理,除了要提高人员的素质,还要设置奖励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对施工人员要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3.6控制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
要想把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关,首先就要对材料的生产厂家进行严格监控,检查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是否齐全,还有就是要去生产厂家实地考察,了解生产厂家的具体情况。进行材料质量把关还可以参考其他建筑企业的意见,多参考一下其他建筑企业对材料的选择标准。除了要从根源上杜绝以次充好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材料验收员的管理,在很多施工企业都会出现材料采购员和材料验收员为了获取私人利益,对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开绿灯,这也是很多残次品进入施工现场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闫雪玲.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3(33):89~90.
[2]董士永.现代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J].商品质量的建筑与发展(电子版),2014(3):102~103.
[3]徐旭,赵建华.新时期建筑电气施工相关技术与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11):71.
[4]常记周,狄献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交通与建筑科学,2013(08):126-128.
[5]汤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4,02,20∶50.
[6]颜诗意,李铭.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1(下):68.
[7]邢炜,李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工程管理,2014(14):275.
[8]蔡俊.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导向:科技导向工程科技,2013(23):365.
论文作者:钟友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桩基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屋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