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们不能将数学实验活动设计得简单化、模式化,数学实验活动过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动手操作的层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和情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验教学 误区 对策
一、实验材料简单唯一,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虽然数学实验的材料不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丰富、多样,但是如果实验准备的材料过于单一,实验要干什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在没有做实验前学生就一目了然,这样的实验就变成形式上的验证、演练了。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老师课前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学具盒有材料)。上课时,老师组织学生把圆柱形容器装满水(沙子),然后倒入圆锥形容器,并让学生观察到了几次,然后就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种数学实验,得到的结论必然也只有一个,学生感觉不到一点的挑战。
如果教师课前将学生分成4大组,每组准备不同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第一组:等底不等高;第二组:等高不等底;第三组:不等高不等底;第四组:等底等高。上课时,准备不同材料的学生任意组合成学习小组(每小组4种情况都有),然后小组内动手实验,从而发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再追根溯源,发现实验的材料(条件)不同,最终得出结论不同。这样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开放的实验空间,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更能深刻体会到只有等底等高时,圆柱形的体积才是圆锥形的3倍,从而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过程“按部就班”,不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实验过程调整如下:
1.下面的长方体是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出的,请在表格中填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1) (2) (3)
2.你从刚才的研究中,你发现什么?
3.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你准备如何研究?
4.小组合作讨论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步骤,老师组间指导。
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组实验步骤。
6.小组根据实验步骤开展实验。
7.全班交流实验结论。
8.追问:你还能用刚才实验的方法研究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吗?
改进后的方案中,老师先通过数一数,让学生隐约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有关系。然后老师追问:那有怎样的关系呢?你准备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的内容和步骤。当老师出示一个更大的长方体时(学生手中的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不够摆这个长方体),有学生认为只要摆出长、宽、高就可以了,可见学生已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实验是学生自己的“需要”,所以学生参与性很高。在每一次的操作中,学生都能自觉联系自己的假设进行实验、推理,并不断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理和假设,使学生真正主动投入到实验过程中,提升了实验的效果,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实验过分注重结论的形成,不注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很多老师在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后都急于让学生应用结论解决问题,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反思。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将圆柱体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之后,老师就让学生应用这个公式解决问题。虽然学生都能应用公式解决圆柱体体积的问题,但是他们对这个公式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只是知道圆柱体通过切拼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学生并无思考,也无从谈起。
如果在学生得出: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后,追问:
1.为什么要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2.一定要沿着圆柱体的高切吗?为什么?
3.把圆柱体切拼成长方体体积没变,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则会迫使学生反思实验过程,深度思考新的问题,学生通过反思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对他们今后学习数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而绝非只是一个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那么简单。其实,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理等活动,积累较多的是一种具化、物化的感性认识,仅仅停留在一种可操作的层面上,老师只有引导学生反思,才可能帮助学生把这种感性的认识内化、抽象并升华成理性认识,这才是学生后继学习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郑云娥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4期。
[2]张智耿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J].文理导航(中旬),2014年02期。
论文作者:鲁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长方体论文; 学生论文; 圆柱体论文; 体积论文; 数学论文; 老师论文; 结论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