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农产品物流》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论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农产品物流》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陈菲

摘要: 新型的农产品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农产品物流》课程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适应学生学习习惯,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联动共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达成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 翻转课堂;农产品物流;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对《农产品物流》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其专业视野,满足个性化需求,最终达成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一、《农产品物流》 课程引入 “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是实现农业生产资料流转和农产品流通的必要手段。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学生既要理解农产品物流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同时具备相应职业素质。因此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要求。

(二)学情分析

当代高职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突出,传统课堂主要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很难调动起学习积极性,班级统一的知识传授也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现代学校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大量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果不能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只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低头族”现象严重的情况。经过观察和调研发现,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厌恶单纯理论知识传授,偏爱实训操作,同时对专业新的技术和领域充满好奇。

(三)条件基础分析

《农产品物流》已建有较完善、优质的共享课程资源,能大大减轻翻转课堂实施时教师的备课压力,丰富的资源同时也能拓宽学生视野,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该课程资源是由国内9个高职院校物流教师团队花了1年多的时间共建而成,主要包括微课、动画、PPT、拓展视频、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料单、教案、案例、实训指导、测试题等,并且资源还在不断更新中。

《农产品物流》以课程资源和MOOC的形式分别在智慧职教教学平台的职教云和在线开放MOOC两个模块共享,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项目是基于职教云平台开展日常教学,基于开放MOOC平台进行期末考核。

二、《农产品物流》 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中阶:实训任务迁移应用。中阶的任务是对初阶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是课堂活动组织的关键。中阶任务的课堂活动应该形式多样化,比如方案设计与实施、观点共享与展示、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但都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

标准曲线绘制后得出其在0.008~0.048 mg/mL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 =33.4C-0.0704,R2=0.9994.

图1 《农产品物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构建知识框架

课后,学生需要对课前知识框架导图进行总结完善,对课堂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回答平台上课前自己提出的难点问题,以检验是否通过课堂教学解决了课前疑惑点,达到自我检查的目的,形成教学闭环。

(二)课中递进任务内化

初阶:理论知识答疑解惑。该阶段是承接课前任务,首先,根据课前二次备课重难点清单,对普遍的疑惑点进行讲解,对重点需要再次理清。第二步,理论知识点测试任务。该测试主要是对学生课前理论知识学习成果,和重难点理论知识的把握进行测试。让学生重视课前学习质量,同时认清自我学习不足之处。对于错误率高的题目需进行讲解。

表1 课前任务布置及成果可视化

课堂活动目标在于将课前的理论知识得以迁移应用和拓展,为了符合学生由浅到深的认知规律,采用初阶、中阶、高阶三个递进任务达到多次内化过程。

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认知规律,本研究中教学设计以递进式任务为主线,建构了“课前构建知识框架——课中递进任务内化——课后总结评价跟踪”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农产品物流》课程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评价分成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通过团队成绩的制约,可以调动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同时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个人成绩的体现能突出个体差异性,使教师能更加具体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提供差异辅导。具体分配如表3所示。

以《农产品物流》课程中“农产品包装”模块单元为例,课堂递进任务设计如表2所示。

(三)课后总结评价跟踪

课前,教师借助智慧职教教学平台共享课程资源,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布置课前初阶任务,主要目的在于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后,构建相应的理论知识框架。为了使任务完成的结果可视化,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知识框架的构建需要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并且在导图中标明重点和疑惑点,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提供参考。同时,可以通过简单知识点的课前测试,学生初步自查学习效果,若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平台交流或反复观看课程资源,得到初步解决,这样也为课堂着重解决教学重难点提供足够时间。《农产品物流》课程学生课前任务分为线上任务和线下任务,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2 课堂递进任务设计

教师则需根据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学生成绩评价,建立学生团队和个人绩效评价及跟踪预警档案。绩效档案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有效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真正需求,对教与学的过程起到良好的反馈调节作用[2]。尤其对于后进的个别同学,通过跟踪学生的历史记录,若出现多次未达标的情况,需要教师单独提出预警提醒,也可给予个性化辅导。

故宫解说词,作为一种旅游文本,集文学性、艺术性、宣传性为一体。其英译的目的是满足外籍游客的基本信息需求,并实现跨文化交际。在连贯性原则的指导下,故宫的英译文本应使用类似目的语的写作手法,提高语言的可读性,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帮助外籍游客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而忠实法则要求译者要注重文本的内在逻辑,忠实于原文。

高阶:拓展优化。高阶任务是对中阶任务的拓展优化,目的在于拓展学生视野,联系企业生产实际案例,将理论转换为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表3 课程绩效评价

团队成绩:课前任务和课堂活动根据小组团队表现将对每节课进行小组评级,级别主要分为A、B、C三级。

个人成绩:个人成绩中线上成绩是由智慧职教平台上课前学习进度、讨论参与度、个人作业、个人测试等成绩累积而成。

三、教学实施成果调研

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和学生调研发现,与传统书本为主的教学相比,线上线下混合的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大多数采用手机APP完成线上学习,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理论知识点的学习;丰富的教学线上资源,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拓展学习; 微课便于学生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反复观看,也有利于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 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个性化辅导,实现差异化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构建理论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重难点;以团队或小组组织过程考核,有利于学生注重团队合作,避免自私自利,同时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表4是《农产品物流》翻转课堂实施后效果调查统计表[3]

金融扶贫,不能只为了监管任务,而是要重视长久发展。特别是在依靠于商业运行模式,要对金融风险进行严格把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提高资金利用率,想方设法提高产业链条融通能力,做到扶贫贷款拿得到、问得清、有效益,保障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工作不断档。

四、教学反思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以下问题值得反思和讨论:

(一)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前任务完成质量

刚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时出现学生课前应付行为,完成率不高,完成质量不够。虽然后期在课堂增加了全面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不合格的思维导图重新构建的比率,同时增加知识点测试环节,但如何克服高职学生自律性不强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课前理论知识的自学效果依旧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表4 《农产品物流》翻转课堂实施后效果调查统计表

(二)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效率

1.在课堂任务中,经常有分组实训操作,由于实训条件限制和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部分小组需要长时间等待。如何利用或减少等待时间是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从前是跟土地打交道,现在也是。不同的是,“以前是以监测为主,现在是以产出为主。”宜章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科技副县长李孝弟这样评价自己的新职责。

2.课堂活动中,学生按小组分享时个别同学讲解不清、其他小组注意力不集中,分享效果不佳。

第一,环保共治格局正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环境管理模式选择的多维性。中国当前的环境管理已经逐步从过去单纯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除了行政手段外,还需擅用市场调节、鼓励公众参与、促进企业自律,让每个人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

(1)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垂体瘤和(或)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2)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以及至少1个一级亲属诊断为MEN1;(3)1个MEN1基因的胚系突变。指南建议,所有患者均需进行MEN1其他肿瘤的筛选。治疗及预后:MEN1治疗的总原则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内科治疗为辅。

3.个别任务难度大,教师指导耗时长,精力不足。考虑由教师优先指导优生后,由优生指导后进同学,但要注意课堂干预,避免教室内过于嘈杂。

参考文献:

[1]万建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24-27.

[2]丁永刚,金梦甜,张馨,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2.0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7,(6):95-101.

[3]刘海燕,吴宏伟,李月英,等.高职《水生生物》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1):86-88.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4289(2019)06-0058-04

(作者单位: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610000)

标签:;  ;  ;  ;  ;  

基于翻转课堂的《农产品物流》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