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责任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其对生命的敬畏程度呈正比关系。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他们越来越珍惜生命。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人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绝大多数都只具有派生性;真正具有本源性的美好事物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活,没有乐趣,没有思想,没有宗教,没有道德,没有审美,就没有一切人文价值。所以,真正的人间悲剧,莫过于有意而无端地剥夺人的生命。这样一种认识,如今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这个共识来之不易,尤其是在中国。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天灾人祸此起彼伏,人的命运随波逐流。长期的积贫积弱,不断的战乱、折腾,生命消亡司空见惯、见怪不怪。
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最近的四十年时间里,中国人才走出了这种境况。为此,我们要感谢“发展是硬道理”“以人为本”“扶贫攻坚”等价值理念的出台。什么是人之本?当然是人的生命,即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存在,这是一切社会、文化、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石,是一切人类价值的前提。
在拥有生命这一点上,换句话说,在必然走向死亡这一点上,不管你是官还是民,不管你是富还是穷,不管你是顺还是逆,都是一视同仁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差不多每天都能通过各类媒体感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祸害所带来的心灵撞击,它们以极端的、惨烈的方式,昭示了生命无类、人人平等的道理。
人生意义的问题是我们文明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生命底线的问题也是我们受过教育的人时不时要想一想的事情。每一个人在其十几岁“开蒙”的时候会有一次“发现死亡”的经历。当你发现你总有一天也要死去的时候,你不能不感到恐慌和无奈。这是一个“逼到墙根底下”思考的问题,没有退路、无法回避。既然人都免不了要走向死亡,而且我们是理性地意识到了这样一个冷峻的人生归宿,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倍地善待自己的生命呢?人这一辈子或短或长,或简或繁,或辉煌或平淡,最终都要走向寂灭,这是一件特别现实也是特别无奈的事情。只有人类有这样的理性思考和逼迫意识,其他的动物,都是出自本能。人是唯一能够十分清醒、非常理性地认识到自己总有一天要死去的高级动物。发现死亡是人类觉醒的一个关键步骤,从那一天开始,说得残忍一点,人就在“倒计时”地活着。惟其如此,我们有最充足的理由过好我们日益缩短的生命历程中的每一天。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说过,哲学就是预习死亡。把死的事情都琢磨明白了,活着的事情还会糊涂吗?现实人生太短暂、太弱不禁风,正因为这样,时不时想想生命一旦终结所导致的永恒寂灭这样一种由无神论者揭示出来的极端结局,是没有坏处的。这就是底线思维,而且是最严峻、最深刻的底线思维。当然,对死亡问题做严肃理性的思考,那是哲学家的专业,一般人也不必。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忙于进取、苦于追求、疲于算计的时候,不妨想想生命偶然、短暂、脆弱这些事情,让思绪和情绪稍微停顿一下、舒缓一下、安静一下,这是必要的,也不难做到。
法,就是工作方法。具体来讲,正确的工作方法,就是抓核心。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要聚焦一件事、一个主推产品。范国防在谈到他的工作方法时,反复谈到他的“扎根”理论。让产品扎根,怎么扎根?就是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让效果说话,让农民认可。他总结了30多年自己的推广销售方法,概括一句话就是:“示范――观摩――讲课”,周而复始,不断重复,把基层工作做实,让产品在农民那里扎根。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责任,不管是社会的责任、群体的责任,甚至包括家庭的责任,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以分担、替换和转让的。唯有这一次性的生命责任必须由我们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靠不了别人。既然如此,我们就大可不必把自己短暂而脆弱的生命太拘泥于功利的计较。必须善待我们的生命,不管是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对他人的生命,不管是对直接的、现实的生命个体,还是对可能的、长远的生命事件,我们都应当抱一种珍重、敬畏和礼赞的态度。
欧文随后打电话报警,大约10名警察随即赶到利夫西家,试图逮捕这名退役四星上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敢于向警方举报一位赫赫有名的四星上将,警方会受理吗?
徐圻
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曾担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贵阳孔学堂等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不管是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对他人的生命,不管是对直接的、现实的生命个体,还是对可能的、长远的生命事件,我们都应当抱一种珍重、敬畏和礼赞的态度。
(责任编辑 / 李坤 )
标签:生命个体论文; 人的生命论文; 底线思维论文; 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论文; 贵州省哲学学会论文;